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10篇

| 云霞0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說得太多,滿腔話語積壓于心底,隨時都有迸發(fā)出去的可能;但還是愿意只打開一個小口,讓那話語如涓涓細(xì)流一樣涌出,將自己再次滋潤。下面小編帶來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最新,希望大家喜歡!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10篇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1】

早就聽說余秋雨先生的大名,今天有幸讀到他的書,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敖栉乙簧嗦脽o疆,尋覓中國笛聲何處嘆千年?!彼巧钌畹貝壑袊幕?,他走遍祖國千山萬水寫下了這本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這個“苦”字不知作者有沒有經(jīng)過一番思量之后才確定下來。從這個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這本書情緒是低沉的,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文化的一片赤誠,真有點唐僧取經(jīng)的味道。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备S著作者的腳步,我游覽了眾多的名勝古跡,我聆聽過沙漠中泉水的淙淙聲,我暢游在三峽的山水長廊里,我領(lǐng)悟過廢墟中掩埋的真諦,我感受到封建社會美好的人性……我傾聽著作者談古論今,在某個充滿意境的空間里發(fā)出對中華文化的深思與感慨。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這一本《文化苦旅》所能概括的。作者呼吁更多的人來保護(hù)祖先留給我們的遺贈,不要讓現(xiàn)代的高科技掩埋了古典優(yōu)雅的亭臺樓閣。我覺得,既然我們生在這個繁華的年代,就理應(yīng)比我們的祖先做得更好,因為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條件。

但看看這個社會,有多少人了解中國歷史,有多少人在清明節(jié)還去認(rèn)真地掃墓,又有多少人在閑暇時彈琴作曲、吟詩作賦。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為保護(hù)文化的使者,但最起碼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懂得保護(hù)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把祖先的遺贈拋之腦后。

我已經(jīng)是一個中學(xué)生了,我忽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dān)子很重,當(dāng)我們沉迷于網(wǎng)絡(luò),或戴著耳機在高樓大廈間閑逛時,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責(zé)任。兒時的我曾經(jīng)天真地認(rèn)為,中國的歷史文化不過是一些只能供人參觀而無法起到實際作用的東西。如今,我不禁為當(dāng)時的想法感到一陣內(nèi)疚。中國文化如同那醞釀千年的酒,時間越長,越是香飄千里。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2】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很多,最喜愛的莫過于《文化苦旅》了。也不知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觸動著我,把它讀了一便又一遍,思考了一天又一天。但卻始終弄不明白,我是在讀余秋雨的文章呢?還是在讀中國的文化歷史?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似乎在這位深沉的文明人筆下,引發(fā)出了種種連篇累牘的思索,是一種渴念?還是一種哀惋?是一種期待?還是一種詮釋?無從知曉。

其實,寫作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累活兒,有時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的徒隔,心有千言萬語,幾個月累就的思維,在下筆的時候,也總是要平一平心跳,理一理思維,像余先生說的一樣:“回憶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這不知是先生文章帶給我的習(xí)慣,還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總之,《文化苦旅》讓我找到了寫作的靈魂。

余先生總是不堪疲憊,習(xí)慣從一個地方輾轉(zhuǎn)到另一個地方,撫慰著中國歷史的文化遺址與殘余,溫存著歷史文化名勝,而自己卻從不疼惜自己的雙腿和體力,跋山涉水,周游各國。在他心中,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似乎是落在山重水復(fù)、茫茫滄原、默默無言的大地上?;蛟S,在別人眼中,本應(yīng)是個萎靡柔弱的路旅行者,但在歷史文化山水的天地間那么一站,人、文化、歷史、自然就融為一體了,于是,文章也就應(yīng)運而生了。

當(dāng)在疑惑和迷茫中遲遲疑疑的站立起來時,離開案頭,換上束裝,帶著自己那一份深深的渴念,悄悄地出發(f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著自己心中累積的郁悶和對中華文化的敬仰上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西北戈壁,江南水鄉(xiāng)……都留有他深深的腳印,歷史文化文化的腳印。如果說歷史是永遠(yuǎn)的過去,那中華大地的遺址是什么?莫高窟、道士塔、都江堰、洞庭湖,天柱山,天一閣……似乎在向我們文明的現(xiàn)代人展示點什么呢?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3】

讀罷余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fù)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zhèn),余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xué)作品不在少數(shù),然而負(fù)擔(dān)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dāng)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xué)問的洞穴后,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dá)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余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著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xiàn)象赫然呈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余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jīng)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余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xué)者曾經(jīng)不留情面地指出過余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xué)不同于歷史學(xué),畢竟余秋雨老師釀制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jīng)足夠了,不是嗎?

作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著余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著,徘徊著,彳亍著,最后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里真安靜”的孤獨與余韻……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4】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一種苦澀后的回味,一種焦慮后的會心,一種冥思后的放松,一種蒼老后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xì)致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zhèn),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yuǎn)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fā)著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guān)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督闲℃?zhèn)》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仿佛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借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再現(xiàn)了匿藏于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fēng)物與歷史精靈的遠(yuǎn)距對話。

余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注定要與苦旅聯(lián)在一起?!蔽蚁脒@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凄美的畫卷?!皩v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fù)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fā)出人生淪桑感。”

每個人的一生對于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dāng)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烈的感受?;蛟S,我還未完全領(lǐng)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nèi)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5】

第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xué)的時候,直到上大學(xué)時才買了一本認(rèn)真來讀。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弊髡咭淮未纹吹穆贸?,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jīng)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xì)細(xì)讀著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游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fēng)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著那么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歷史,每當(dāng)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yuǎn)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著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艷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里,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發(fā)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yuǎn)離,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xì)脈。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6】

自從余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視角寫下《文化苦旅》這本書后,引起了全國人民出門旅行的浪潮,可是卻沒有出現(xiàn)第二本《文化苦旅》。

我開始思考余秋雨先生看世界的態(tài)度與角度。余秋雨創(chuàng)作的歷史并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著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交談中形成了他獨特的文風(fēng)、獨特的情懷。正如東晉陶淵明一般,他想著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yuǎn)行的裝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一樣為了輕松、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出行,而是為了“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xué)?!薄?/p>

正是因為這種意圖,使他與世界文化更近,使他的“苦旅”倒不像苦旅,而是一場人文、自然、歷史的盛宴。

縱觀全書,并沒有多少優(yōu)美的詞句,華麗的辭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是一篇篇通俗的故事。余秋雨先生也并未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寫,只是筆鋒一轉(zhuǎn),便描繪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jìn)入了直抒式的詠嘆,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與議論。它解讀了歷史的蒼涼與大漠黃河文化的興衰,以一種全新姿態(tài)去評價、思考人生與未來。

作者是以一個文化人的姿態(tài),站到了時代的角度上,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著自己的觀點。身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是否能用這種不一樣的專屬于自己的、適合自己的角度去觀察、去審視這個世界呢?如果做到了,余秋雨先生的文跡與足跡就不會再讓我們望塵莫及了吧?

或許余秋雨先生也正是像我們一樣由一個普通人慢慢走來,帶著不一樣的眼光與角度,漸行漸遠(yuǎn),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7】

第一次接觸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語文讀本中。是那篇《東坡突圍》,那充滿著委婉的情愫又隱隱夾雜著些許力度的文字。充斥著一中莫名的力量,吸引著我使我在這委婉的文字前感受作者的無奈、悲憤、期盼和希望。我甚至能從那幾乎沒有什么感嘆號的.語氣和平淡的字里行間聽到作者在呼喚??吹剿蛲锵Ф站o的雙拳。

而如今,我終于有幸坐在書桌前,用洗的發(fā)紅的手輕輕地揭開了它的面紗,開始了我的心靈版“文化苦旅”。

讀這本書的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作為一個孩童。搬上一個小板凳在樹蔭下聽長輩講故事,一個個平淡而深邃卻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就這樣通過這位長輩的嘴,傳入了我的心中。講故事的過程中,講故事的人一直不急不慌語、重心長地講出講述著每個細(xì)節(jié),語氣是那么平淡,卻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講故事的人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把聽故事的人引進(jìn)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與思考中去,講故事的人也許并沒什么情感,而我這個聽故事的人則在自己的思考中幻想中洶涌澎湃。

在這“平淡”的講述中,我又聽到了一些仿佛與那平淡不相符的節(jié)點,我一開始并不理解,可當(dāng)我看到外國傳教士拉走了一車車敦煌,而王圓篆卻只握著手中的白銀而竊喜;當(dāng)我看到被兩個士卒綁并謾罵著的落魄的東坡居士在河岸狼狽而行的時候;當(dāng)我看到奄奄一息的巴金先生這位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時刻還忍受著誹謗與謾罵的時候。我又聽見了無聲的怒吼和無言的反抗。此時我突然明白這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絲憂傷卻又不失希望,在疲于面對種種困境時,卻讓你我又充滿了對文化乃至生活的希望。

我相信,他會伴著我走完我的“人生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8】

每一次,讀《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場沙塵暴,在深沉的文字之間步履維艱,被千年沉淀的滄桑感壓得抬不起身子來。

從來都是很驕傲,驕傲于盛唐的艷麗,驕傲于祖先的智慧。從來都是很心疼,心疼中華大地的傷痕累累,心疼中華蒙受的恥辱。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又開始心疼中華文化的步步艱辛。

沿著歷史碾過的痕跡,佇立于敦煌千年的風(fēng)沙中,聽風(fēng)聲里無奈的嘆息,身處陽關(guān)落雪處,望一眼故人褪色的青衫;包裹在天一閣中,觸摸范氏一族代代堅持的守護(hù)。這里,有中華文化的積累像流水般溜走,有歷代工匠的夢銹刻的婀娜的身姿,有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恢宏戰(zhàn)場,有君子其役,不知何期的憂愁哀傷,有李白對酒當(dāng)歌的豪情,有與揚州八怪渲染筆墨的意想。

王道士慷慨地送出敦煌中祖先留下的瑰寶一箱又一箱,我們看著這些觸目精心的數(shù)字,讓心一陣又一陣地抽搐;莫高窟靜靜地藏在廣袤的沙漠中,外表只是一座小山包,可它卻把宗教和藝術(shù)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載歌載舞。廢墟在歷代的顛簸中坍塌,重建又坍塌又重建;陽關(guān)倒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領(lǐng)域中,在朔風(fēng)中越來越黯然。

也許一個中學(xué)生對于這些歷史并不能理解得太深入,可是,作為一個中國的孩子,真得好好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并不是書本上的之言片語就能撐起一個華夏的文明,我們在追求那些無所謂的明星時,是不是應(yīng)該轉(zhuǎn)過身來,追捧已經(jīng)消逝的宏大?在匆忙的腳步中,拾起一絲空閑,靜看細(xì)水流長,細(xì)數(shù)庭前花落。

我不是一個學(xué)者,也不是名家,我只是一名中學(xué)生,深深地愛著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讓這艱難的中華文化,走進(jìn)我們的心吧,只需輕輕地蹲下身,摸一摸文化的土地,便能感受到沉淀的滄桑。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9】

初識《文化苦旅》,還是在七年級背誦表上字里行間的詩意中品會到這本書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尋的腳步。

終于,有幸讀完它。追尋余秋雨筆下的足跡,仿佛游覽完全中國的山水人文。不過,我漸漸發(fā)覺,我讀的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山水人文嗎?不,我讀的是余秋雨。他筆下的自己,他對民族歷史的解讀與回味,他筆下的種種情思和要傳達(dá)出來的見聞,無不吸引著我,使我夢魂牽縈,回味無窮。

他的筆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使我對中華文化條條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biāo)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蒼涼的沙漠不僅僅是望不到邊際,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韻律的歷史余韻”;廬山不僅僅是高峻的山峰,更是“鴻儒云集,智能飽和的圣地”;蘇州園林不但有小橋流水,還有“清晨的殘夢,歷史的浩嘆”……

對這些只言片語有了深深的共鳴感和認(rèn)同感,自然就喜歡上了余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歡歷史,中國的那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熏陶著我們,我們?yōu)楹尾患右运伎己吞綄??在我看來,這本書里的散文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織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云流水的文風(fēng),在立意上提高了層次的同時,也牽動了讀者的心靈。

不過縱觀全文,我內(nèi)心深處的一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這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處?是這條探尋文化的漫漫長路孤獨又艱辛,還是對如過往云煙般歷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許余秋雨也有他的難言之隱,亦或是我年紀(jì)尚輕,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不過我堅信,時間能改變一切,相信自己往后定會尋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謝余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長,我時刻追隨您的腳步。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心得【篇10】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p>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認(rèn)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蔽蚁?,這個原因?qū)γ恳粋€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nèi)ツ骋粋€地方參觀旅游,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fā)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jīng)到過這里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跡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jīng)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yuǎn)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閑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于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nèi)⒂^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征,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fù)起了保家衛(wèi)國的責(zé)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shù)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zhuǎn)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安坏介L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愿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28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