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5篇

| 陳惠21147

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感人,各級黨組織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應通過重溫入黨誓詞、上黨課、坐談交流等形式大力宣揚,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5篇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卻一脈相承,凝聚在榜樣背后的“初心”力量,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張富清身上正是驗證了這個偉大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和使命是“擇一事、忠一主”的堅定信仰。革命年代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張富清,退役后又主動選擇到偏遠的貧困山區(qū)工作,60 多年來他深藏功名,在工作崗位上不改軍人本色、奉獻一生。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干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人民功臣”張富清勤勞的身影,先后出現在糧食局、三胡區(qū)、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做一行愛一行,活到老干到老,最為可貴是堅守。張富清以“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堅守啟示黨員干部,無論身處哪個崗位,只要干一業(yè)、愛一業(yè),他的人生看似平凡,實則不凡。

初心和使命是是“不畏犧牲、勇于獻身”的魄力和勇氣。面對“一夜之間換了八個連長”的永豐之戰(zhàn),張富清沒有退縮,迎著異常慘烈戰(zhàn)況,組成突擊組,率先翻越永豐城墻,和敵人展開激戰(zhàn)……戰(zhàn)斗留給張富清的,除了光榮,還有傷痕。張富清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入黨時就宣誓要永遠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我就堅決打到哪里”。作為黨員,他不怕犧牲、不怕危險,冒著什么該危險迎難而上,正是因為愛黨愛國的初心和使命,讓他有了偉大貢獻!

初心和使命是“默默無聞,深藏功名”的無私奉獻。張富清轉業(yè)后經歷了 5 個工作單位,但張富清靠著細致的思想工作和過硬的實干作風,永遠跟黨走。在三胡區(qū),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找最窮、最困難的家庭,和他們一起栽紅薯、種苞谷,一起勞動一起生活。這種默默無聞,毫不張揚作秀的貢獻精神值得當下的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當下有很多干部為了政績,總喜歡做些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這無疑是勞民傷財,浪費國家資源。而且在做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媒體大肆宣揚,邀功表政績,實質性的為民服務奉獻的事情卻拋之腦后,毫不顧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疑是要學習張富清這樣的革命英雄,我們雖然不身在戰(zhàn)爭年代,無須上戰(zhàn)場搏命。但是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就需要像張富清一般,從從始至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黨的光輝領導下,真抓實干、勇往直前、奮勇爭先、迎難而上,以最大的能力奉獻給黨和人民!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

重讀張富清老人的生平經歷,于平凡中感悟身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偉大;體味張富清老人的動人話語,于點滴中催發(fā)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包h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這簡單平凡的話語在此刻聽來卻那么擲地有聲,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zhàn)軍的突擊隊員,迎著槍林彈雨沖鋒在前,戰(zhàn)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zhàn)斗英雄。64年前,他退伍轉業(yè),在湖北來鳳縣的艱苦山區(qū)奉獻一生。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

“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F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弊鳛橐幻袊伯a黨黨員,張富清用自己的行動見證了自己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身為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深藏戰(zhàn)功63年,因為一次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們認識。誰曾想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張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出生入死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英雄,這讓當時負責信息采集登記人員都為之震驚。每當提起70年前犧牲的戰(zhàn)友,老人淚眼婆娑:“我的戰(zhàn)功,和他們的貢獻相比,差得很遠;我現在人還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們享受得多,還有什么理由向組織提要求?”甘于貧苦,淡泊名利,裝修、家具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樣式,平日生活更是將勤儉節(jié)約融入了生活的點滴。在面對兒女工作時,時任革委會負責領導的張富清毅然讓兒女下鄉(xiāng)鍛煉,到祖國更需要的地方歷練成長,甚至在晚年患白內障進行手術時也只是選擇了一副的晶體,而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樸淡泊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

一心為國,造福一方??箲?zhàn)時期的戰(zhàn)斗英雄,復員轉業(yè)后的人民好干部。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去,哪里艱苦就到哪里去,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張富清抱定這樣的一種信念扎根來鳳30年,為官一任,張富清認真工作深藏功名,帶領群眾投工投勞,一起放炮眼、開山修路

……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共產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正是有無數像張富清老人一樣的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付出,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捍衛(wèi)了我們的建設成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無限忠誠,這一切的一切也將不斷地激勵著我們新的一代繼續(xù)向前,以無數英模先輩為榜樣凝聚成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為祖國的明天不懈奮斗!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3

2020年6月4日,一段視頻映入我的眼簾,一個故事讓我心潮澎湃,一種精神在喚我前進。

在這個初夏時節(jié),婦幼所召開的“三會一課”上有機會跟隨所里的黨員同志們學習了“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需要不斷地努力。接下來觀看的“學習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視頻更使我感慨萬千。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同志,委托他的小兒子向湖北恩施來鳳縣的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交了一份記錄,于是翻開了險些被遺忘的一段歷史。那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記載著老人家出生入死的戎馬生涯和在槍林彈雨中立下的不朽功勛,它跟包括“人民功臣”獎章在內的三枚軍功章一起被裝進了一只舊皮箱里,被封存了整整63年。難能可貴的是,老人家認為這樣做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顯擺”。因此,他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而它能重現我們眼前,僅僅是因為老人家說:“我一輩子沒欺騙過組織。黨和國家開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不如實向黨報告,那就是對黨不老實……”。

當這位95歲的戰(zhàn)斗英雄中氣十足地報出當年所在部隊的名稱時,我仿佛聽見了當年西北野戰(zhàn)軍部隊戰(zhàn)士們雄武的步伐聲。70年前,年輕的張富清從軍報國、火線入黨,一次又一次次積極報名參加“突擊隊”,身先士卒,與戰(zhàn)友們一起沖鋒陷陣、浴血奮戰(zhàn)。70年后,提及此事,老人堅定而嚴肅地答道:“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黨最需要的時候,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為了黨和人民,就是犧牲了,也是無比光榮的!”

“和我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擺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勞啊?!”講起這些,這位95歲的老人聲音顫抖,淚流滿面。多么樸實而感人的言語啊,看到這里我熱淚盈眶。

革命年代,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戰(zhàn)功;建設時期,他放棄安逸生活,主動來到最艱苦的地方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此后幾十年,“人民功臣”張富清把余生獻給了來鳳,工作挑最苦最難的干,從不爭名爭利。從轉業(yè)到離休,數十年如一日,這位曾經的戰(zhàn)場上“排頭兵”,在平凡崗位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

張富清像一塊磚頭,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樂觀、樸實、真誠,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差別。他深藏功與名,他淡薄名利,嚴于利己,約束家人,為群眾事業(yè)無私奉獻,始終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4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wèi)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zhàn)士,現建設銀行來鳳縣支行離休干部,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zhàn)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yè),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qū)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張富清的事跡被發(fā)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跡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來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進程中,爭做新時代先鋒,爭做來鳳楷模。

在了解了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后,除了向張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們的付出,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他們勞苦而功高,卻隱榮而清譽,風骨氣節(jié)高山仰止。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居功不傲,低調做事,真正的共產黨人!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

戰(zhàn)爭年代,為了民族解放,他英勇無畏,冒著槍林彈雨,立下赫赫戰(zhàn)功;革命成功,為了祖國建設,他扎根偏遠山區(qū),深藏功名,奉獻一生 近日,原西北野戰(zhàn)軍戰(zhàn)士、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95歲老人、71載黨齡、63年深藏功名,張富清奉獻的一生溫暖了世道人心,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深長思之。

奉獻,緣于不改的初心。戰(zhàn)爭年代,張富清勇往直前、舍生忘死,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zhàn)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和平時期,張富清選擇去黨最需要的地方,為了擔好重任,甚至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他在日記中寫道:絕不能向組織提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對親人最好的報答。時代變遷、年齡增長,張富清甘于奉獻的赤誠卻從未改變。如此“不變”的本源,正是因為不改的初心。堅守初心,讓他把奉獻當作本職,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

奉獻,緣于清零的心態(tài)?,F實生活中,有的人出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有了一點功勞就居功自傲,成就一點事業(yè)就止步不前。這與張富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富清戰(zhàn)功卓著,卻從沒有一刻躺在功勞簿上;退役轉業(yè)到地方工作,帶領群眾修公路、抓生產,干出許多業(yè)績,卻并未怡然自得,而是始終保持清零的心態(tài)接續(xù)奮斗,默默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全力做好人民期盼的事,交出了一名共產黨員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赤誠答卷。

奉獻,緣于清廉的本色。奉獻的動人之處、可貴之處,就在于不求回報。一些現實案例表明,邊干邊貪、能人腐敗問題不在少數,這正是因為在一些人看來,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付出就要有回報,而人一旦被名利所誘惑、被私欲所裹挾,就很容易突破為官、做人、辦事的底線。張富清一生清廉、以“清”為“富”,國家精簡機構人員,他首先動員妻子辭職下崗;可以全額報銷醫(yī)藥費,他卻想著“我不能再為國家做什么,能節(jié)約一點是一點”。“我是國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這是他用行動恪守清廉本色的真實寫照。如此大公無私的精神品格,讓人敬仰。


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5篇相關文章:

觀看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榜樣致敬老英雄心得體會5篇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致敬老英雄學習老英雄心得體會5篇

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學習心得體會800字

致敬老英雄學習老英雄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心得體會

1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