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寫心得的過程中就是對學習的新的知識點的進一步加深學習。好的心得散文500字左右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guī)硇牡蒙⑽?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
以前讀散文感覺都是比較膚淺的小故事,只有看見有意思感興趣的才會仔細品味一番,所以不常讀散文。而張曉風的散文卻顯得截然不同。
讀張曉風的散文會讓我身不由己,有一種幸福而無以言表的感覺。她的散文語言深奧,卻優(yōu)美如畫,細細賞讀會有身臨其境之感。生動的內容,樸實的語言,深刻的道理,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需要燦爛的背景,依然扣人心弦般地帶我們走進故事中,讓我刻骨銘心,久久難忘。
我最喜歡張曉風散文《春俎》里的《山月》這篇文章。這是一篇描寫并贊美山月的文章,雖然短小,但是精煉,所謂“濃縮才是精華”。認真品味、細細品讀后就能夠了解其揭示的深層含義,她用很簡單的詞句把山月的美藏在一字一句之中,一直圍繞著“山月”二字,把山月那種寂寞、偉大、平凡、無情、孤傲的美描寫得淋漓盡致,仿佛自己是山月一般冷漠卻又很偉大。
在我們眼里,看似平凡,看似渺小的事物,在她的筆下卻能栩栩如生,讓我們學會放低眼界,觀察事物,學會用放大鏡看待事物,學會用筆寫出精彩文章。
張曉風的每篇散文我都很喜歡,讀后的感覺就是意猶未盡。我學會了很多寫作方法和技巧,我還從中收集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詞語,相信會讓我的文章更生動有趣。
用心讀張曉風的書,會讓人了解到這世上不同人與不同物不同方面的心態(tài),以及天地人合的真諦!其實寫作并不難,難的是要我筆寫我心!張曉風就是這樣!
最近買的書里出現(xiàn)了一本《我們仨》,我反應了一段時間才確信自己早就讀過。是在大學的圖書館里讀的,因為讀的貪快了,所以對內容的印象就不太強烈。何況楊絳先生晚年的筆調如此散淡。后來讀她的《干校六記》也是這樣的況味,你想,要把那段蹲牛棚的日子寫出點《浮生六記》的閑散來是要如何的豁達。我更早讀的是她的《洗澡》,幾乎與《圍城》是姊妹篇,當時只覺得楊絳與錢鍾書當真是天生的一對。愚夫愚婦是羨慕不來的。
我記得《我們仨》一版出來的時候十分暢銷,我正在念高二,我的歷史老師李舒酷愛閱讀,她最先從席殊書屋買來推薦給我。我當時還嫌此書太過暢銷——我向來不讀暢銷書。后來此書降溫了,降溫以后才能看出來究竟是不是經典。我想我是太年輕了,我若是老了再看這書,一定泣不成聲。如今再翻看,隔了五六年了,激起的情感就不大一樣了。
開頭一句:“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這就是人生了。結尾如泣如訴,真有明代散文的功力: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么輕易的失散了?!笆篱g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現(xiàn)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母親是一個很偉大的人,母親給了我們每個人很大的鼓勵和支持。這是我讀季羨林寫的《尋夢》最大的收獲。
母親剛剛去世不久,夜里總是夢到母親。夢里總是夢到一些小時候發(fā)生的事情。可是夢醒來時,夢早已不知飛到什么地方去了,永遠都抓不住。夢里夢見母親,只是一些零碎的記憶,太模糊了,但母親做的那些事卻還是記憶猶新,永遠都忘不掉。母親對我的愛和幫助至今還歷歷在目。
這讓我想起了莫言曾寫過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莫言的母親對他的愛、支持和幫助。在莫言最害怕的時候,母親都能給他安慰。他的母親雖然不識字,但卻很支持莫言讀書、學習。他的母親給了他很大的支持與關愛。
母親,她把我們送到了這個世界上,給予了我們生命與關愛,又慢慢把我們撫養(yǎng)大,直到我們成人。而就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是母親給了我們勇氣,是母親給了我們關愛,是母親給了我們鼓勵。而在關鍵時刻,母親會挺身而出保護我們。我們要好好珍惜母愛,孝敬母親,不要等到失去時再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