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

| 國峰0

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征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征文感到非??鄲腊桑韵率切【帪榇蠹沂占恼b讀經(jīng)典傳承文明征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

誦讀仿佛是一場播種,讓經(jīng)典的種子永駐心間;誦讀猶如是一次旅行,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在不經(jīng)意間用美德的溪流澆灌心田;誦讀又好似一種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誦讀讓人生變得如此愜意,我不得不喜歡上誦讀。

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華夏文明底蘊深厚,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jīng)典著作經(jīng)久不衰。經(jīng)典誦讀是讓我們了解歷史文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幼兒時期便朗朗上口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那時雖不解其意,但卻能脫口而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明白那些字字句句里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從老師講的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我領略到了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從最近在讀的《水滸》《三國》中,感受到了剛勁端莊的英雄豪氣。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佳作,宛如夏日的遍野鮮花,散發(fā)著馥郁的芬芳;猶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給予我們無限的知識,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就說我最近在讀的《三國演義》吧!這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通過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錯綜復雜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演繹了三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忠義與奸佞的沖突、豪杰與奸雄的較量、謀略與武力的斗爭,一場場刀光劍影的生死悲歡,一幅幅風云變幻的'歷史畫卷,給我們留下了品味不盡的美談佳話。

“禮義仁智信”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明的源泉?!度龂萘x》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我喜歡作品中刻畫的那些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的人,如周瑜就有“大丈夫處世,從事與人,不能立功建業(yè),甘與腐物同盡,真可愧也”的豪言;趙云也有“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的壯心;劉備教導他的兒子時,曾說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人生哲理,諸葛亮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三國的英雄就是奮斗進取的英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典范。這些話語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足以體現(xiàn)經(jīng)典誦讀的巨大影響力,進而告訴我們誦讀經(jīng)典的重要性。

《三國演義》中那些精彩生動的故事,也深受我的喜愛:《桃園三結義》讓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同學之間要互相友愛,真心對待;《三顧茅廬》讓我見識到劉備不厭其煩的毅力,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要想做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必須要有耐心,知難而進,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書中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像“三英戰(zhàn)呂布”“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這些故事能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古典文學的無窮魅力。

《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本書,幼兒時期我讀的是連環(huán)畫版的《三國演義》,那時吸引我的是被夸張了的人物形象;大一點讀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這時吸引我的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現(xiàn)在我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再讀原著《三國演義》,這部宏篇著作,又帶給我耳目一新的感受。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經(jīng)典,從我做起,讓我們從經(jīng)典著作中,感受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美德。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2)

中華人民共和國千百年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是時代的象征,他們就如中華文學海洋中那價值不菲的珍寶,這些珍寶的內(nèi)質(zhì),是我們獨有的美德,而我們誦讀中華經(jīng)典,就是為了將這些文學珍寶傳承下去,將我們的中華美德永遠當做標簽貼在我們的心上。

看了“誦讀中華經(jīng)典,傳承中華美德”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我心里很受影響,我眼前的這些陽光的和我一樣的中華兒女,用全新的形式將我們的經(jīng)典美文展示的很出色。但在我的心里,這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比賽,這還是參賽的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祖國文化的忠誠,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樂于傳承——中華經(jīng)典文化——我們自己的東西。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人們也都與時俱進,對于時代的變化我覺得只能說是太快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藝術,自己的特點,自己的風格,但是,現(xiàn)在許多人不去傳承更不愿意去傳承我們中國自己的藝術文化,然而現(xiàn)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崇尚了西洋音樂,西洋藝術。90后的長輩們,00后的兄弟姐妹們,孩子們學著鋼琴,大街上的部分孩子背著吉他……學習一些別的民族的文化藝術并沒有錯,熱愛更沒有錯,但是,在學習這些的同時,又有誰想過,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藝術在西洋藝術的熱潮中漸漸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光輝,漸漸散去的不只是去傳承的人,少的,還有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的熱情,曾經(jīng)拉著二胡滿面歡笑的孩子們不見了,曾經(jīng)熱愛京劇的'人們消失了……

或許,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后的時光會更加冷門,或許,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后的時光會被剛剛睡醒的人們重新熱愛起來,每一個中國文化永遠都不用擔心被人拋棄,永遠都不用擔心被人遺忘,永遠都不用擔心失去了傳承者。曾經(jīng)輝煌過的每一個文化,我們都有責任讓他延續(xù)下去,這是對藝術的尊重,能做到的人,才真正是有資格傳承的人。

藝術被前人附上靈性,我們又何必叫他們寂寞,尊重他們,他們將更有力量,無聲的侮辱他們消受不起,最后只能選擇離開這個少了些包容的世界,而若到了那時,這個世界也將永遠失去一個深愛著的卻無人問津的孩子。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3)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說不盡,道不完,是我們的瑰寶,如今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文化也不斷的升騰聚變,可我們也要不忘經(jīng)典,誦讀經(jīng)典。利用寒假時間我觀看了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節(jié)目《文學小名士》,它帶給我了很多感受,使我的心靈受到了經(jīng)典的洗禮。

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個個學識淵博,面對問題能迅速的做出答案,唐詩宋詞,明清古文,好似什么都難不過他們,我不由得從心底生出贊美之情,對古代經(jīng)典更加感興趣了,這個節(jié)目不僅能讓我們從經(jīng)典文化精髓中汲取養(yǎng)料還能讓我們青少年感悟人生修身養(yǎng)性,增強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我在學校的生活中也參加了很多經(jīng)典誦讀的活動,像我在小學時與同學們一起誦讀《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三字一句,易學易記,文中穿插了相關文史知識、成語典故,對我們的'受益很大,它教會我們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能培養(yǎng)我們青少年有健全的道德品質(zhì)。進入初中后,我又誦讀了許多經(jīng)典,像《朱子家訓》,全篇文字通俗易懂,內(nèi)容簡明賅備,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其中有許多警句我與家人都非常喜歡,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彼嬖V我們對于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于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chǎn)生是很艱難的,告訴我們要珍惜,要懂得節(jié)約。還有“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告訴我們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經(jīng)典,歷史的印記;經(jīng)典,文化的傳承;經(jīng)典,歷史的不朽。經(jīng)典,我們漫漫人生道路上的朋友,讓我們誦讀經(jīng)典,傳承中華美德,一起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4)

中華經(jīng)典傳承幾千年,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與根。寒假期間,我觀看了山東省青少年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國學小名士》節(jié)目,讓我真正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的心靈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與洗禮。

山東省青少年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如同讓我們品嘗了一道古代經(jīng)典文化大餐,演繹出了國學經(jīng)典的獨特魅力,有代代傳誦的`唐詩宋詞,有瑯瑯上口的傳統(tǒng)蒙學讀物《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有千年流韻的名篇雅言……。通過觀看比賽,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獎獲得者張曉萍同學的《孝滿天下,讓愛回家》的朗誦,它讓我們認識了以孝德感人的黃香、朱壽昌、朱德等,號召我們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給自己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而那些身著古裝的國學小名士,他們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蘇軾更是讓我忍俊不禁,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那一個個膾炙人口的詩句,聲聲入耳,滌蕩著我的心靈;那出自圣賢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恼Z句,讓我懂得了應該以能者為師,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虛心向別人請教。要海納百川,虛懷若谷,方能擁有高山般的情懷大海般淵博的知識。

人生猶如一條漫漫長路,有許多岔道,當我們迷茫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需要一個智者的指引,那個人就是經(jīng)典詩文;我們少年兒童猶如一顆顆茁壯成長的幼苗,那么經(jīng)典詩文就是我們所需要的陽光、雨露……

“誦讀經(jīng)典,與圣賢對話;傳承美德,讓心靈成長。”讓我們開啟心靈的大門,去吟誦去領悟,為傳承祖國的文化傳統(tǒng)美德而共同努力吧!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5)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傳統(tǒng)文化和優(yōu)良美德數(shù)不勝數(shù)。仿佛一本厚重典雅,韻味十足的書。

翻開書的扉頁,我們仿佛聽到了那朗朗上口的詩詞,感受詩人的一顰一笑一傷悲。我們仿佛看到了年僅四歲卻懂得讓梨的孔融,感受禮儀的獨特魅力。我們仿佛嗅到了那淡淡墨香,感受書法家那龍飛鳳舞,蒼勁有力的作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騰飛,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卻在一步步被人們遺忘,而第二屆“國學小名士”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卻喚起了我們對經(jīng)典的探索,對美德的傳承。通過這次比賽,開闊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國學的魅力。讓我們明白了不必計較得失,不必在乎成敗,貴在保持對國學經(jīng)典的喜愛和堅持不懈的學習。通過國學小劇,加厚了我們的文化底蘊,為國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感覺學習傳統(tǒng)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樂趣地,使我們受益匪淺。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齊魯大地物寶天華,人才輩出。又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至圣先師”的`孔子,有開創(chuàng)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有讓倭寇聞風喪膽的戚繼光……

傳承中華美德我們山東人有責任,我們青少年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無力地。我們學習經(jīng)典傳承美德,要腳踏實地,付出努力。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關心社會,服務社會。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多讀書,讀好書。我們要有民族緊迫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誦讀經(jīng)典,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洗滌心靈的污穢。誦讀經(jīng)典,能夠讓我們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力量,傳承美德。誦讀經(jīng)典,能夠讓我們放眼未來,擁抱一個燦爛輝煌的明天。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誦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6)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薄_@句話對我有恒大的影響,應為我一直無法懂得其中的'奧妙,一直到我看了《西游記》才知道。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起初我接觸他,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媽媽的一個朋友送來一大箱的書,那位叔叔臨走前對我說:“你一定要看書哦,因為書中有寶貝哦!”我翻開了西游記還沒找到“寶藏”就已經(jīng)被書中的內(nèi)容所吸引了:孫悟空大鬧天空,鬧得玉皇大帝拿他沒了辦法……

看完了《西游記》后,我躺在床上沉思了起來:叔叔說的寶藏,我想就是知識吧!

隨后,我又看了幾本沈石溪的書,每一次看都有一種身臨其近的感覺,而且,越看越想看,讓我成了一條“小書蟲”在“知識海洋‘中暢游,知識就像一座寶庫,要讀了才能有收獲。

其實說一句老實話,讀書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要比你在電腦前”大開殺戮“好上一百倍,因為讀一個小時書可以讓你心靜下來,并且寫作上有提升,要是你玩一個小時雖然放松了,但一點沒學到不就等于浪費時間嗎?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沒有書那到處都是文盲,那科技就不像現(xiàn)在了。隨著生活速度變化,許多人忙的靜不下來看一本書,不過,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停下腳步來看一看書。

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懂得誦讀我們的經(jīng)典,傳承中華文化和美德!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7)

一大早,我們?nèi)嗤瑢W來到學校,參加淮北市教育局在我們學校舉辦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誦讀”義務講堂學習。

上課了,首先給我們講課的是一位姓朱的男老師。他簡單地作了自我介紹后,先是和我們“娛樂”了一把——在同學們的極力推薦下,我和趙宇昂同學領唱了《中華經(jīng)典誦》。我還故意展示出了學校合唱隊的特色,臺下的同學們一邊拍手,一邊和著節(jié)拍齊聲歌唱。

接著,朱老師就開始“言歸正傳”——講授《弟子規(guī)》了。朱老師的課講得真棒!他先富有感情地朗讀一遍,然后逐字逐句地解釋古文的含義,講解中,他還給我們講了一些歷史故事。他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磁性,我們都被吸引住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大聲朗讀,都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真有點古人誦詩的味道呢!老師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我們參加“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誦讀義務講堂”的第一課。在此后的'幾個月時間,我們又聆聽了淮北市其他幾位名師的講課,系統(tǒng)地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回到家也拿出書本一遍遍誦讀,并把老師講過的內(nèi)容講給爸爸媽媽聽,我還和媽媽一起誦讀呢。我在快樂中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懂得了怎樣做人,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8)

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獲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薄?/p>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復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yè)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復習,心想:唉!復習還有什么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么也考不到第一。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輕松一下!我拿著作業(yè)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么快就復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么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可以打電話問老師呢!如果現(xiàn)在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復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終于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苏Z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yè)??墒怯窒耄翰皇沁€有明天嗎?留著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里忽然想起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于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yè)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nóng)夫》);

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

從讀詩中,我……

誦讀經(jīng)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jīng)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jīng)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jīng)典,伴我成長。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9)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三字經(jīng)》、《百家姓》、《弟子規(guī)》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食糧。經(jīng)典誦讀是讓我們了解歷史文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經(jīng)典是指傳統(tǒng)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十分珍貴的`作品。誦讀是指對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朗誦,并對一些人民耳熟能詳?shù)淖髌酚幸欢ǖ亓私狻.斘伊私饬诉@些以后,便可以開始誦讀了。

你們還記得《論語·述而》中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嗎?這句話幾乎人人都知道,就是說三個人行走,其中一個人身上必然有你需要學習的地方,他必能成為你的老師。這讓我聯(lián)想到:高山之所以綿延雄偉,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大海之所以奔騰不息,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河流。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得到長進,就必須去仔細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然后積極進取,讓它成為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中華經(jīng)典誦讀,讓我受益匪淺。它滋潤著我的心田,給于我陽光和雨露。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0)

唐詩,它記載了中國五千來的悲與苦,蘊含了五千來中國人民的喜與樂,蘊藏了中華五千年來寶貴的文化。

每一首詩,就像一杯茶,難受時嘗到是苦的,愉快時品到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細細品嘗。每每品唐詩,我的心情總會隨著詩人的.憂而憂,隨著詩人的樂而樂。在憂中學會思考,在樂中學會享受。

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自秦漢以來,異族一直不停地侵犯內(nèi)地,戰(zhàn)事十分頻繁。許多愛國將士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就奔赴沙場,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報效祖國。他們長期遠離家鄉(xiāng),條件十分艱苦。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邊防關塞上,從萬里之外來到邊關抵御外族入侵的將士們看到這一切,能不想起自己的親人,能不想起自己的家鄉(xiāng)嗎?唉,要是盧城飛將李廣還活著,就決不會讓那匈奴的騎兵越過陰山。想到這兒,王昌齡悲憤地寫下一首詩——《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讀到這兒,我掩卷沉思。戍邊戰(zhàn)士也是血肉之軀,也是有情之人,他們也有濃濃的情、濃濃的愛,但為了國家的安定,為了人民的安寧,他們寧愿十幾年不回家鄉(xiāng),他們的親人望穿秋水,在無窮的思念中度過,親人在熱切地盼望他們的回歸。這其中的酸與苦,憂與愁,我們怎能體會得到?他們是怎么抑制住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的呢?這其中要經(jīng)歷多少磨難呀?那濃濃的情愁,令人酸楚。我十分清楚,我無法與他們相比。我慚愧,我的懦弱。

把時間往回推移五年,當我還是一個一年級小不點兒時,我是那么的愛哭,那么的脆弱,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每次返校沒幾天,我就哭得像淚人似的,老師為此傷透了腦筋。中午休息時,老師讓我計時跳繩,我怎么也跳不好,還沒跳幾下,就又“哇——”的一聲哭了,把繩子一扔,干脆坐在地上抹起了眼淚。許多老師還以為我受了什么委屈,都圍上來詢問。我沒去注意,不知那時生活老師是多么尷尬,只曉得生活老師抱起我就快速往教室跑。那時的我真的太嬌弱了,根本沒想到未來的路是多么坎坷,有多少困難等著我去克服。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陣陣朗朗地讀書聲從我們國學班傳來。國學班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知止堂。知止堂是由一位熱愛國學的媽媽,為了孩子學習經(jīng)典文化而創(chuàng)辦的,所有的老師都是義工,利用休息天給我們義務講課。

每個星期天下午,我懷著快樂的心情參加國學班。老師讓我們大大小小三四十個孩子伴著古箏曲齊聲朗讀《弟子規(guī)》、《論語》、《笠翁對韻》,讀得好的話,還可以像個小老師一樣領讀呢!國學班的胡老師可疼我們了,怕我們讀久了累,中途還給我們講《二十四孝》的.故事,好讓我們邊聽邊休息。

《弟子規(guī)》一句就三個字,很快就會背了,可是有些話我還不懂什么意思。有一次爸爸在外面酒喝多了,醉得像一攤爛泥巴,被兩個叔叔連扶帶抬送回家,在家門口畫了幾個“八”字怎么也進不了家門,我覺得又心疼又好笑。突然明白了《弟子規(guī)》里的一句,第二天認真地對爸爸說:“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爸爸欣慰地抱著,我在我臉上狠狠地親了一口?!墩撜Z》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對話,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心胸變得開闊多了。偶爾,小肚雞腸的時候,仿佛聽到孔子在我耳邊喃喃地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弊顑?yōu)美的就數(shù)《笠翁對韻》了,它平仄相對,讀起來朗朗上?。鴮W經(jīng)典像甘甜的雨露滋潤著我的童年,像溫暖的陽光陪伴我茁壯成長。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2)

《三字經(jīng)》、《詠鵝》、《論語》、《游子吟》……一首首感人的詩詞,一句句婉轉流長的吟唱,激起了同學們誦讀經(jīng)典的熱情。12月21日,和安里小學組織開展了“誦讀經(jīng)典文化,傳承中華美德”國學經(jīng)典誦讀展示匯報會。展示匯報會以集體朗誦、舞蹈、獨唱、快板等形式多樣,異彩紛呈,讓同學們欣賞了經(jīng)典名著帶給孩子們無限遐想,大大豐富了校園的文化氛圍。

在比賽活動中,誦讀古典詩詞的同學個個精神飽滿,聲情并茂,他們以優(yōu)美的語言為大家誦讀了名家們膾炙人口的.傳世美文。低年級的同學童趣盎然,中年級的同學悠揚委婉,高年級的同學氣勢磅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朗誦才華。其精彩的表現(xiàn)折服了在座的評委及師生,大家也同時經(jīng)歷了一次次心靈的震蕩與洗禮。

活動現(xiàn)場氣氛熱烈,師生參與熱情高漲。通過開展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從教師到學生,我們都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在經(jīng)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靈更加陽光,工作更有精神;孩子們在經(jīng)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的規(guī)矩,可愛,有禮有節(jié),可以說經(jīng)典誦讀在和安里小學已形成規(guī)模,初見成效。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3)

千年的悠久歷史,讓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孕育了深厚底蘊的華夏文明。我們怎么會看到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的“寶藏”流失呢?于是齊魯網(wǎng)舉行了《國學小名士》的節(jié)目。

《國學小名士》中每一小選手都能夠熟讀、熟背很多的古詩,只有你隨便提一個字,他立馬就能說出帶有這個字的古詩。就像詩人杜甫說的那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毙∶總兙实谋憩F(xiàn)折服了在場的評委及觀眾們,大家也同時經(jīng)歷了一次次心靈的震撼與洗禮。使我感受到了詩詞的魅力,領略了他們的風采。

在被他們的精彩表現(xiàn)所震撼的同時,仔細想想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嗎?能。只有我們堅持不懈地去讀古詩和古文,去細細的品味我們中國古代詩歌的魅力與風采,多了解,多讀古書和古代的'一些知識,那一定能向他們那樣。所以,我要從現(xiàn)在做起每天讀一篇古文,背一首古詩,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想光有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良好的美德才行。閱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更為重要。《國學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小選手都有良好的美德,比如說隨手撿垃圾,幫助同學等等。我們自古就有良好的美德比如說《孟子·告子下》中提到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薄!睹献印る墓隆诽岬降摹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這些名句,都是經(jīng)典當中值得我們細細學習和實踐的。

最后我想說:讓我們一起做一個閱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知識豐富,有良好美德的人吧!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4)

泱泱中華大國,蒼蒼歷史往事。中國,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真乃,“江山代有才人出”,一輩輩,一代代,一年年,不論古今,不論久近。經(jīng)典層出不窮,人才源源不絕。記載著滄桑的歷史往事,傳承著久遠的文明文化。

兩千五百多萬年前,出現(xiàn)了一位圣人——孔子,他的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的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匯集、編纂后,成為《論語》。

《論語》,是我愛讀的一本書。它雖出于古代,但意味深長。雖單只語錄,但耐人尋味。他記載著孔圣人的言行、舉止、如何處世、如何做人等等。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種偉大的思想,傳承著一種恒久的文化。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jīng)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這本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于我們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人的生活,實則也存在著影響與意義。

當一間間教室中,傳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朗朗的書聲時。

孔圣人的'思想觀念、處事原則,也在漸漸的影響著人們,改變著人們。

孔子在做人方面有深得人心的研究。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闭烂髁司优c小人的區(qū)別: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繕,小人惦記的則是自己的家鄉(xiāng);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guī)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滿腦子想的則是小恩小惠、小便宜。這些這正是貶低小人,弘揚君子之風。教導人們不要做小人,要做正人君子。

孔子的處世之道更是意味久遠。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备嬲]我們,與好朋友相處要有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攬。

讀過《論語》,心中的迷霧驅散開來,思想得到凈化。

《論語》正是經(jīng)典,正是歷史的積淀與智慧的攢集,正是圣賢、崇高、偉大的代表。

《論語》告訴了人們生活的真諦,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怎樣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在生活中,“經(jīng)典”還有太多太多,它們——是歲月長河中閃光的明珠,是滄桑歲月里不朽的傳奇!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5)

在假期里,我觀看了由山東少兒頻道播出的“國學小名士”。看那朗朗上口的詩詞,將我?guī)肫渚?,讓我去感受,感受詩中的苦,詩中的樂;看那寬大的衣袖,又將我?guī)У焦糯?,傾聽那鏗鏘的音韻,感受那高山流水帶來的美,用心享受那朗誦經(jīng)典時與詩融為一體、情不自禁的動作。

《三字經(jīng)》在我看來是教我們?nèi)绾巫鋈?,盡善,盡孝,盡忠,還有人生的道理等它將這幾類等都編成三個字的類型,如“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最初本性是善良的。

《百家姓》原本是一個書生所編撰的一本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正如趙孫錢李,周吳鄭王。其中周便是我的姓氏,雖然排在第五,但比起五百零四個姓,我的姓也算名列前茅了!

《千字文》是一本公認為編得好的識字書,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為世界上現(xiàn)存出書最早,使用時間最久,影響最大的識字課本。其內(nèi)容包括天地、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nóng)藝、園林、以及祭祀等文化活動。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意思是蒼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茫茫宇宙遼闊無邊。除了這些,還有許多古詩有唐詩宋詞元曲、二十四孝、歇后語、諺語、漢子等。這些都記錄著偉大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記得小時候就背過《千字文》,如今,也只會背幾句了,爸爸說,看來,文化對我的熏陶還是不夠濃,況且,溫故而知新,我也沒有做到,看來我還要多了解中華的傳統(tǒng)文化,也要隨著世紀的發(fā)展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到我們年過花甲的時候,也能拿著古詩文,用心體會這些優(yōu)良的文化知識!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6)

華夏,這方塑造了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土地,在幾千年的叱咤風云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深沉于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的大智大勇,不僅滋養(yǎng)了我們的祖先,也澆灌著我們這個日益強大的民族,留給了人們太多的經(jīng)典與回味。滾滾長河,流淌不息。在這些經(jīng)典背后留下了多少蕩氣回腸的故事:或深沉凝重,或感人肺腑,或悲壯屈辱,或大義凜然……

可能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許多青年人更喜歡現(xiàn)代化的事物,要知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xiàn)。國學經(jīng)典可以讓我們炎黃子孫時刻銘記這種精神,讓其熔鑄入我們的心靈。因此我們要讓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不僅在我們這些青少年中扎根,開花,結果,更要成為我們民族昂然前行的動力。

經(jīng)典誦讀,有利于鍛造我們堅強的意志。蘇東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難環(huán)境中保持一種樂而忘憂的偉大情懷,成為世人敬仰的文學大師,就因為他從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營養(yǎng),并內(nèi)化成為一種屬于蘇氏思想性格的美質(zhì),鍛造了非常健全的'人格精神,內(nèi)化為一種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扒Ю镏?,始于足下?!碧K東坡的這種文化積累與思想升華,正源于他年輕時候對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多元吸納。

經(jīng)典誦讀,有利于我們磨練健康品質(zhì)。吟誦著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聆聽著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艱辛不已,會激起人們最震撼的心靈感觸,面對挫折不氣餒。孟子說道:“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币怯浧疬@樣的話,就會認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會自暴自棄,還會勇于承擔一切困難與艱辛。

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刻謹記《尚書》中的“滿招損,謙受益”;時刻謹記《論語》中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時刻謹記《荀子》中的“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經(jīng)典名著時刻提升著我們的修養(yǎng),幫助我們了解文化,沉淀自己的心靈,教育我們?nèi)绾翁幨伦鋈恕i喿x經(jīng)典著作,以其傳道之言,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進而發(fā)揚、傳承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

中華經(jīng)典提高了我們的境界,擴展我們的視野;中華經(jīng)典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是我們領悟到人生的哲理;中華經(jīng)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讓我們從急近功力中擺脫出來。

讀前人經(jīng)典,賞先人風范,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給我們以啟示,他感染著我們、充實著我們、改變著我們……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7)

在這個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人被會被新潮的網(wǎng)絡用語吸引,而忘記去品味詩書的妙趣,而"國學小名士"卻喚起了我們對經(jīng)典的探尋,對美德的傳承!

歷史如同夜空中劃過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間,而詩詞卻讓美成為永恒。詩詞,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排列整齊的顆顆珍珠,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更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通過這次比賽,可以看出每一位選手都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僅有一字提示的情況下能夠喚醒腦中踴動的詩詞,在比賽過程中做到臨危不亂,對答自如。我最欣賞沂蒙老區(qū)的謝奕辰,她是一個不去計較成敗的人,不會因失敗而影響個人對國學經(jīng)典的喜好與學習。

當一個人真正沉醉在詩賦的世界里,就達到"無我之境,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之境界,忘記是比賽,忘記要獲勝,只是幾位學士在交流心得,吐露真情。在被規(guī)則層層捆綁的世界,閱讀經(jīng)典總能求得當下沒有的自由,暫時拋下瑣事,試著體味浩瀚無聲,這逃脫于時空外的孤獨未必不是賞心樂事。

詩詞,是歷代文人智慧的結晶,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把他們像晶石一樣封存起來,而是學習傳承。古代有鑿壁借光的好學,聞雞起舞的勤奮,懸梁刺股的'決心……。而這些精神是我們現(xiàn)在社會所欠缺的,也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

傳承中華國學,不僅要懂國學,還要行國學,最重要的就是踐行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做到與人為善。

掌握和熟悉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處。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在國學中可謂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孟子曾說過:"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環(huán)侍老。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貴于獸者,從有禮也"的孔融讓梨。忘不了"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的陶母拒魚。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責于人"朱沖還牛。

學習國學,傳承國學,就要"由外而內(nèi),由內(nèi)而外"。所謂由外而內(nèi),是說將國學中的抽象的道理,具體方法記在心里,是知識得到豐富;所謂由內(nèi)而外,便是將從國學中學到的道理、方法融入進生活中,使人格得到升華。要把"學"記在腦子里,把"國"記在心里。

國學小學士們向我們踐行了真正的中華國學,掉在地上的廢紙,僅有的美味龍蝦,陌生人向你借錢,撿或不撿,讓或不讓,借或不借都只是一剎那的決定,如果你選擇了是,禮儀的萌芽就會從你心中種下,久而久之便成習慣。

禮貌是一種習慣,他體現(xiàn)著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禮貌是一種精神,它體現(xiàn)著人們的風貌。

誦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精選篇18)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fā)展,電腦,電視幾乎家家都有,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詩歌,還能家喻戶曉嗎?

倘若你要問我“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學作品以億萬計,數(shù)不勝數(shù),究竟何為珍品?”我定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渾然天成、字字珠玉的經(jīng)典文化古詩詞。”

瞧,唐詩宋詞和五言七絕玩的多歡??;四言詩經(jīng)和五言古風配合得多默契呀!他們或短小精煉,或深沉悠長;或清新淡雅,或凌云健筆。

50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