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理解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標:文言文的誦讀;運用全面的、辯證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學習古代人民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二、教學重點: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學難點:培養(yǎng)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方法:討論法;問答法;講解法
六、教學設計與內(nèi)容
第一課時
一、課程導入(3分鐘)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呢?(生:聽過。)那我請位同學為我們復述一下這個故事。(生:這個故事講得是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他小時候不喜歡讀書。有一天,乘老師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的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杵。李白就覺得很納悶,就上前問她:“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呢。”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細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后,再聯(lián)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慚愧,于是變轉身回到書屋努力學習。從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記住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fā)奮圖強,用功學習。)講得非常好。那你們知道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沒錯,這則故事告訴的正是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我想大家應該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這則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認真體會一下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
二、文學常識(2分鐘)
從文中注解①我們看到這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這種體裁的特點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種比喻性的虛構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意味。
三、字詞(4分鐘)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讀一篇課文結合文章注釋將不懂得讀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沒有,就先劃出來,等一下我們一起解決。??
大家都讀完了嗎?(生:讀完了。)那你們有哪些不會讀的字詞呢?(生: ??)(在這篇課文中以下字詞的讀音應提醒學生注意):
萬仞(rèn) 懲(chěng) 塞(sè) 迂(yū) 荷(hè)擔者 箕畚(jīběn)
窮匱(kuì) 亡(wú)以應 厝(cuò) 孀(shuāng)妻 齔(chèn) 叟(sǒu)
??(結合注釋解釋:塞:多音字,阻塞。 荷:多音字,扛。 亡:通假字,通“無”。 ??)
四、朗讀課文(2分鐘)
接下來大家一起朗讀一下這篇課文,看看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故事?
五、疏通文意(8分鐘)
大家讀得非常好,大家讀完了這篇文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疏通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家結合文章注釋看下文中有哪些字詞句是大家有疑問的,現(xiàn)在大家跟同桌互相討論,試著翻譯一下整篇課文。(??)
大家都看完了嗎?有沒有哪些字詞句在你們討論中沒能得到共識或不能讓你給理解的呢?(可能會有疑問,根據(jù)學生提出一一解答。)
因為這篇文章的字詞比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說了,就請4位同學為我們翻譯一下這篇課文吧。(本文為自讀課文,全文大意由學生自己疏通,教師只從旁指點即可。)
【生1: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面,黃河的北面。
生2:北山有一個愚公,年紀將近有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道,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要和你們盡全力挖平險峻的
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可以嗎?”(大家)紛紛地表示贊成他的意見。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么樣呢?況且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紛紛說道:“把它們?nèi)拥讲澈5倪吷?,隱土的北面?!庇谑怯薰吐暑I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簸箕搬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寒來暑往,季節(jié)交換,才往返一趟。
生3:河曲的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在世上這最后的幾年,剩下的這么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鏟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長地嘆息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啊??墒巧絽s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生4:山神聽說了愚公移山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從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漢水的南邊,再沒有高山阻隔了。】(根據(jù)學生的翻譯,對于翻譯不到位的地方稍作解釋。)(在翻譯其間結合課后練習二分別點出一詞多義字“方” 、“且” 、“曾” 、“固” 、“亡”等。)
六、總結(1分鐘)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愚公移山》這篇文章,較完整的知道了整篇課文所敘述出的寓言故事。在下節(jié)課上我們將深入了解整篇寓言故事以及它所敘述的道理。對于愚公與智叟這兩位主人公也將作出詳細的解說,所以請同學們課后認真思考下這篇寓言通過愚公與智叟這兩位主人公向我們詮釋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基礎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及作者。
2.能力目標:能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線索.
3.思想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城市的標識》一文,增強我們對生存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從我做起,化作行動.
用細膩的語言,賦予變化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
同學們,我們知道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團徽是共青團員的標志,那么,你知道城市的標志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城市的標識》這篇課文,來看一看城市的標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板書課題)
生字:擄掠()翹角()霓虹燈()模樣()杉樹()水罐()遒勁()
點綴()樟樹()偌大()婀娜()槐樹()熙攘()耿耿()
詞語:擄掠:大同小異:
遒勁:標識:
蔚為壯觀:偌大:
流蘇:熙攘:
千姿百態(tài):風韻:
忠心耿耿:小心翼翼:
干涸:饋贈:
(明確:所謂標識,是指用來辨認識別事物的標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樹當做一座城市的標識,其作用是表達對現(xiàn)代化城市樹木的珍愛,提醒和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fā)展.)
(明確:本文共17個自然段,作者是按著如下的思路寫作的:作者先從反面入手,寫出了現(xiàn)代化的城市與城市之間越來越雷同,像多胞胎,像連體人,失去了特有的個性,失去了活氣和靈性.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廈和大樓,街道,轎車,人們的衣著等這些具體事物,用細膩,形象的語言來寫現(xiàn)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沒有個性,為下文從正面寫城市的標識樹,做好了準備.
這一部分里有一個難句,應該用懂它的含義.即就好像每個城市的商店賓館,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鏈,把天下各處自家的門臉統(tǒng)一鎖成一個連體人.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城市間的雷同,描寫中帶有諷刺.
接著,作者就寫城市中的樹,正面寫城市的標識.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標識.香樟樹是杭州的標識;法國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標識;榕樹是福建或廣州的標識;油松是長春的標識;圓冠榆是喀什的標識;國槐榆是北京的標識.最后作者發(fā)出由衷的感慨,樹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記,不可被置換的標識,將成為城市的靈魂,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城市僅存的個性.)
第一部分(1-5):列舉城市之間的雷同現(xiàn)象。
第二部分(6-15):寫樹才使城市之間的真正的標識。
第三部分16-17):喚起人們對樹的愛護以及作者對自然界的崇高。
(生探討略)
這是一節(jié)留下遺憾的課,成功之處已表現(xiàn)在教學設計并在說課稿中進行了分析,現(xiàn)在談留下遺憾的原因:
第二,取舍不當。這是一篇內(nèi)涵豐富的書信,文本也比較長,要想在一節(jié)課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進行一些大膽取舍。我想,在這節(jié)課中至少可以舍去如下幾個問題:
1、課前導語,直接開門見山,切入正課。
2、預習的檢查。
3、壓縮談圈點詞句的感悟。
4、對“難能可貴”的認識,將之融合到第二個問題之中。
如果舍去了這樣幾個問題,就能夠留出時間進行朗讀訓練。
第三,節(jié)外生枝。有這樣兩處,導語時對學生進行的一番說教,分析“難能可貴”時教師談到的題外話。
另外,因為學生的回答不盡人意,教師代替的講解過多了一點。
教學目標:
1.會根據(jù)字的不同讀音正確組詞語。
2.積累帶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和關于刻苦努力方面的名言,并受到啟迪和教育。
3.了解徐悲鴻《奔馬圖》的故事。
4.說說寫寫自己會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在生活中自覺學習各種本領。
積累成語、名言,大致理解它們的意思。
PPT
1.此項練習共有6個多音字。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每個人再寫幾個自己知道的多音字。
1.先觀察圖畫,再自己試著獨立完成,然后讀一讀這些成語。
2.學生質疑。
3.做“成語火車”的游戲。
4.熟讀名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句子的意思,教師適當引導啟發(fā)。
5.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刻苦努力”的名言、諺語等。
先讓學生讀一讀故事內(nèi)容,理解“一洗萬古凡馬空”。
1.引導學生讀懂書上的提示。
2.組織學生說一說,再填一填。
1、了解小傳特點,理清順序。
2、品味儉省、平實的語言。
3、培養(yǎng)、提高學生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1.了解魯迅先生的主要經(jīng)歷,解讀魯迅精神。
2.品味儉省的語言,感受含蓄情感。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窮盡一生之力呵護著“十世單傳的嬰兒”,教給他在風沙撲面的世界上作為人的生存本領;有這樣一位戰(zhàn)士在他短暫的55年人生歷程中“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有這樣一位良師益友,他的愛縱貫了長幼,跨越了尊卑……….他是偉人,也是凡人。
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請在桌面上打開課件“魯迅自傳”)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個怎樣的人?(請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魯迅”。)
哪位同學想把你的評價展示給大家?
(“轉播”學生評價,演示給大家,并作簡要評價)還有不同評價嗎?(再“轉播”,再簡評)下面請大家閱讀上“名人眼中的魯迅”。
“魯迅眼中的魯迅”怎樣,請讓我們一起走近魯迅,去追尋他閃光的人生足跡。
課前,大家已作了預習,你認為應確定怎樣的學習重點、難點?
我結合課文確定了這樣兩個重點,請齊讀。如果你還有補充請?zhí)硌a在下面“空格”內(nèi)。
首先請自主朗讀課文,并思考:
1、本文以 為順序,以 為線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結:
1、本文以時間為順序,以思想轉折為線索。
2、少年變故、青年求學、回國工作、著述情況。
我們已粗略了解了魯迅的主要經(jīng)歷,請同學們按“shift鍵”進入“合作探究”,依據(jù)問題,再讀課文,歸納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跡,窺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了解自傳特點,追尋偉人足跡
閱讀課文,兩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務:
梳理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 的主要活動,并在文中劃出 有關時間和事件的關鍵詞句。
品味含蓄語言,觸摸偉人心靈
1、聯(lián)系你學過的課文,你能為魯迅的童年補上“空白”?揣摩詞語和標點,體會先生的感情,補上語言背后的“空白”。
2、魯迅為什么不走鄉(xiāng)間子弟的老路?
3、魯迅為什么要選擇學醫(yī)?又是出于什么考慮決定棄醫(yī)從文的?
4、魯迅回國后,為什么屢屢從這個學校輾轉到另一個學校?
5、傳記是以寫生平事跡為主的,而文章的最后一節(jié)寫的是作者的著述情況,是否可以刪除?
下面我們來共同關注大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1、 在“表格”內(nèi)“單擊”出現(xiàn)先生主要經(jīng)歷,請對照。(有無疑問?隨機點撥)
2、 誰來讀讀第一段?你是怎樣完成前2個問題的?為什么?
3、誰回答第3個問題
1.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一篇名人自傳。這篇自傳以時間為順序,選擇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詳略得當,分清主次。對關鍵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讓讀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們從魯迅先生的自傳中了解了先生熱愛國家、人民、求學進取、自強不息、追求進步、不懈奮斗的偉大精神。魯迅先生雖然并不生活在我們的時代,但他的精神有著跨越時空的永恒力量,激勵我們?yōu)閲?、人民而努力讀書,不畏邪惡,正直自強。
2.擴展:為了讓同學們對魯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認識學習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偉大的品格,請同學們將你課下搜集到的關于魯迅先生的語萃、事跡講給同學們聽,要求同學們試著談談你從中得到的收獲。全體同學準備好摘記本,將你認為同學們交流中有價值的材料記錄下來。
1、認識蜻、蜓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有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教學
教學設計:
小朋友們,愉快的夏天快要到了,那么在夏天里會發(fā)生那些有趣的事呢?你們想不想知道???生:(想)那么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關于夏天的故事。那就快快打開書,來讀一讀吧!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四》(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學生自由讀課文。
A 有不懂的字或不懂的詞問老師或同桌。
B 可以借助拼音。
C 也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
2、檢查自讀情況。(找同學讀課文,糾正錯誤。)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文中的小動物。
4、識字教學。
你們找出了小動物了,那么咱們把它請出來好嗎?
A 借助小動物的圖片識字。
B 借助拼音識字。
C 獨立識字。(小動物和拼音都沒有了)
5、學習展、運、網(wǎng)。
6、小組討論:總結字的規(guī)律,交流識字方法。
7、學生再讀課文,了解小動物的活動
8、老師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學生說出他們的活動,再伴著動作演一演。
9、擴展思維:
你在生活中還發(fā)現(xiàn)哪些小動物,你還知道他們的什么,介紹給同學
觀察螞蟻是怎么生活的,課上交流。
課題計劃
一、課題《囚綠記》
二、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指導學生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注的讀文方法,引導學生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3、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結合作者的身世,以及當時社會狀況,感受文本對中華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贊揚。
三、教學設想
(一)重點
體會綠的象征意義,感受作品所傳達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對中華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贊揚。
(二)難點
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采用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四)教具配備
多媒體展示ppt與板書相結合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學生活動: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nèi)容,讀準字音。
課時計劃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指導學生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注的讀文方法,引導學生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3、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結合作者的身世,以及當時社會狀況,感受文本對中華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贊揚。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巴金老人在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yōu)美的性格和黃金般的心, 同他談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 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彼褪恰肚艟G記》的作者陸蠡。作家李健吾評價他的散文時說:“生命真純,節(jié)奏美好。陸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靈。”今天 , 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這篇代表作, 去觸摸他那高尚的靈魂。
(二)初步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結構。
請同學們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參照課后第一題即:作者為什么喜歡綠?“囚綠”之后為什么又放綠?放綠之后為什么還懷綠?探討一下這篇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并將課文劃分層次。
1、校準字音字義
在大屏幕上展示本課的生字生詞,請同學試讀,如有錯音老師在糾正。
陸蠡(lǐ)
涸(hé)轍(zhe)
婆娑(pósuō)
猗(yī)
蕈(xun)菌
瞥(piē)見
⑴了截:直截。
⑵涸轍:干涸的車轍。
⑶急不暇擇:因著急而沒時間選擇。
⑷婆娑:①盤旋舞動的樣子、②枝葉扶疏的樣子③眼淚下滴的樣子。
⑸猗郁:茂盛的樣子。
(6)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2、尋綠(1~4)喜悅滿足
賞綠(5~7)快活留戀歡喜
囚綠(8~12)喜悅可憐惱怒
放綠(13)尊敬祝福
思綠(14)懷念期盼
(三)分析課文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闭埻瑢W們分析這句話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句子,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做上標記,然后我們一起分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找同學來講述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喜歡的原因。教師做出品評。在指出以下三個句子,老師與同學一同賞析。
1、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此時聽音頻)
“焦”清晰地寫出了作者對綠色的向往。隱含著對祖國擺脫日寇鐵蹄重獲光明的急切內(nèi)心。
2、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
借比喻表達了對綠色的喜愛,喻體愛、幸福、猗郁的歲月,展現(xiàn)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臨行時我珍重的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綠”比喻成“囚人”。我釋放了被囚禁的常青藤,期望淪陷的祖國早日擺脫日寇黑暗統(tǒng)治重獲光明的內(nèi)心表露。
提問:為什么要將“綠色”比作囚人?題目為什么叫《囚綠記》?
答案:(1)拘禁常青藤、不屈服于侵略和壓迫的反抗精神
(2)作者選定“囚綠”為文章命名,與文章想要表現(xiàn)的主題有關?!扒艟G”寫枝條最艱難的狀況,這暗示著艱難的國運家運;“囚綠”表明作者復雜的心情,這是在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我國領土的時代背景下作者內(nèi)心極度痛苦和精神上頑強抗爭的反映。
聯(lián)系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陸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臺人,現(xiàn)代散文作家、革命家、翻譯家,有散文詩集《海星》、散文集《竹刀》《囚綠記》。1942年4月,日本憲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關于抗日的書籍。他當時未在場,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憲兵扣留。1942年僅34歲的陸蠡死于日寇酷刑之下,在1983年4月,國家民政部批準他為革命烈士。
《囚綠記》寫于抗戰(zhàn)前期“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作者陸蠡當時正在淪為孤島的上海,他懷念寫1939年(作本文的一年前)在北平時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樹常春藤。作者喜歡綠色,留戀綠色,便將常春藤從窗外牽進房間囚系住它,引為綠友,但它又發(fā)現(xiàn)常春藤有一種決不改變的品性,固執(zhí)的朝著窗外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永遠不屈服于黑暗”。這就進一步寫出了他對綠色的愛之深和為什么愛。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后,這就使讀者聯(lián)想到祖國山河的淪落,體味到被囚系的而枯萎,卻固執(zhí)的朝著窗外陽光的常春藤,便是我們堅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著作者對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體會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發(fā)了對破壞和毀滅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憤懣之情。同時,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個正直愛國者的情感和愿望。
(四)綜合階段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作答,教師進行明確
1、作者為什么喜歡綠?
綠代表著生命、希望、幸福、理想,代表著生命的活力。
2、作者為什么要“囚”綠?
為了裝飾簡陋的房間,撫平抑郁的心情,點燃心靈的希望。
3、“綠”被囚前后外形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綠”有什么性格特點?又象征著什 么?
被囚前:柔軟的卷須,茂密的嫩葉,纖細的脈絡、嫩芽。
被囚后:“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薄八募舛丝偝巴獾姆较?。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超原來的方向?!薄坝肋h向著陽光生長”“永不屈服于黑暗”
(1)蓬勃生長、生命力旺盛——生命、希望
(2)固執(zhí)——堅強不屈
(3)向陽——光明自由
實寫“物”,虛寫“志”,托物言志。(很有特色)
4、理解文章的深刻涵義
贊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頌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jié),期望淪陷的祖國早日擺脫日寇黑暗統(tǒng)治重獲光明的內(nèi)心表露。
(五)課堂練習
仿照本文的寫作手法,描寫一種你喜歡的顏色或事物。
許久過后依舊不能忘卻曇花開放的剎那,皎潔如玉的月光下,它就那樣輕盈地展開自己的雙臂,擁抱這看似美好的世界,如同超凡脫俗的精靈,不含一絲一毫的雜念,讓人窒息的美。
(六)課堂小結
《囚綠記》在主題上的貢獻,不是《荷塘月色》是對人生的探求,在苦苦尋找生命的出口;不是《故都的秋》是對人情的開掘,在努力開掘人情的高雅趣味;《囚綠記》是對人生的頓悟,在形象地揭示個人境遇與民族的命運,人性中愛欲的誤區(qū),人與自然的關系和發(fā)現(xiàn)美的歷程。 當然,我相信同學們還會有很多新的想法,這也許正是優(yōu)秀作品恒久的藝術生命力吧。最后讓我把這段話送給大家—— “假如有一天我們的生命之綠被囚禁時,我們不能失去生機,更不能枯萎和凋落!我們要永遠向著陽光生長,勇敢地去追逐生命的美麗和輝煌!”
(八)課后作業(yè)
這篇課文用擬人的手法來寫景狀物,賦予景物“性格”“氣質”,取得了特殊的藝術效果。試著借鑒本文的寫法,調(diào)動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種景物,力求寫出景物的特征。
三、板書設計
寫作思路 情感變化
賞綠(1--7) 抒 喜愛留念
囚綠(8--11) 情 無比的喜悅、愛憐
放綠(12--13) 線 尊敬祝福
思綠 (14) 索 懷念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