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一句句勾起孩童時代的回憶,一句句凝練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經(jīng)典我們還記得嗎?面對流光溢彩、物質(zhì)繁榮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新事物讓我們目不暇接??炫炷惺降奈幕觳?,韓國文化、日__化的侵蝕,歐美文化的強勢來襲……傳統(tǒng)文化似乎漸行漸遠,華夏兒女幾千年不變的精神信仰,似乎已經(jīng)被新一代的`我們拋棄了,面對華夏文明千年的傳承,面對無數(shù)哲人奉獻終生才有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該讓它漸行漸遠嗎?作為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先進的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它具有繼承性、延續(xù)性和強大的生命活力。張岱年先生曾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精神作為人生標語來激勵自己。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好好傳承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文化教育,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達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境界,提升我們的思想文化素質(zhì),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生,做一個大寫的人!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我們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不是一味固守傳統(tǒng),還要重視銳意創(chuàng)新,經(jīng)世致用,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應該以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為基礎,不斷學習新的優(yōu)秀人類文明,認識自我、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用傳統(tǒng)文化武裝自己并始終保持“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人生態(tài)度。大膽創(chuàng)新、勇敢競爭,積極開拓,不斷進取。讓我們的中學生活更加絢爛多姿,讓我們的人生旅程更加豐富多彩。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同學們,《名偵探柯南》《海賊王》這些著名的日本動漫。你們一定不陌生吧!少女時代,Eo這些韓國著名歌手組合你們一定很熟悉吧!再說到美國的好萊塢影片,貝克漢姆,梅西等運動明星你們也一定耳熟能詳吧。豐富多彩的文化構(gòu)成了這個美麗絢爛的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文化交流的逐漸頻繁,外來文化漸漸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對我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同學們你們在追逐外來文化的同時,是否忘記了,忘記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漢字,忘記了瑰美華麗的詩詞歌賦,忘記了古代先賢具有哲理的諄諄教誨。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tǒng),天地之間,莫貴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為貴,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chuàng)新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jié),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無不凝結(jié)著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華,無不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無不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無不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示。這些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精神,幾千年始終延續(xù)發(fā)展,成為維系民族成員的心里紐帶,成為振奮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為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滋養(yǎng),對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靈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年來,“洋節(jié)熱”現(xiàn)象層出不窮,而許多人對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卻有些冷漠,了解也甚少。20_年11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時間24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chǎn)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之爭以韓國勝利而告終。為什么韓國人能做到,而我們不能為什么同以端午文化為源,韓國端午祭有聲有色,而我們的端午已經(jīng)淪落到只剩下一顆粽子呢同學們,挽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刻不容緩。而實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雄起的主力軍正是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是作為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天一學子的我們。我們要在廣征博采的基礎上,認真挖掘提煉傳統(tǒng)文化的有益思想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jié)合進行新的文化創(chuàng)造。同時,把有益的外來文化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烙印,形成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使中華文化始終立于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潮頭。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边@世界的未來將由我們締造,讓我們在中華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吧!
傳承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這響亮的聲是我們新世紀生秉持的信念。
我們生活在這片熱土上,這片有著千年歷史的熱土上,我們自豪,我們驕傲。隨著國家日益興旺發(fā)達,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在國際舞臺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與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國人更是我們應當具備的。
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年輕時在比利時留學。同屋的'另一個國家的留學生輕蔑地對童第周說:“你們中國人太笨了,不會經(jīng)濟,所以,中國的經(jīng)濟太落后!”童第周聽了很生氣,對他說:“你說中國人笨,有什么證據(jù),我不許你誣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國?!苯又?,他一字一頓地說:“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怎么樣,你敢嗎?“此后,童第周更加發(fā)奮。他發(fā)表的論文,水平越來越高,在歐洲生物界引起了轟動。授學位時,在場的教授、專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決不比別人笨!”一個有強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會在國際交往中自覺地展示我們中國人的氣度和風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絕不會做有損國格的,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啊!
作為學生的我們,雖然做不出壯烈偉大的事,但是從小事亦能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代表著我們的民族精神。他的精神,指引著我們前進;他的精神,伴隨著我們步伐,他的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
祖國創(chuàng)造了生活,改造著生活,歲月承載著歷史的腳步,大地積淀了文明的精華,走在世紀之初的我們,懷著一顆堅定不移的心,為中華文化,民族精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氣勢恢宏的巨幅畫卷。
從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發(fā)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偉大領袖青年時代是個窮學生,但“身無半文,心憂天下”,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精神,激勵了不少愛國學子。敬愛的周讀書期間,老師問他為什么學習時,周的回答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p>
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的民族英雄氣節(jié),無一不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
但自清末以來,中國是一個到處被欺侮的國家,中國人更是苦不堪言,被稱為“東亞病夫”,受盡了多少屈辱啊!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人受盡了非人的虐待,有苦說不出,有仇報不成,看著那一俱俱冤軀,一條條血河,痛恨、氣憤油然而生。心中只有兩個字:報仇!南京的和平居民倒下了,但黨和人民并沒有倒下,
經(jīng)過幾十年的奮斗,我們的祖國終于強大起來了,它就像一頭雄獅,怒吼般地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根,滋養(yǎng)著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為支撐民族團結(jié)奮斗發(fā)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導中華民族應付各種挑戰(zhàn),包括天災人禍,外來侵蝕;適應形勢各種變化,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
今天,當我們站在新世紀的春風里,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下,r讓我們攜起手來,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追根溯源文為本,弘揚發(fā)展字當先》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恒古至今的文字,體現(xiàn)的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精神。它是根植于民族靈魂與血液間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文明之魂,是承載民族文化的工具,橫豎撇搽都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試想,倘若沒有漢字,又怎會有“孔孟”用漢字講述仁愛,流傳千古的持節(jié);又怎會有“李杜”用漢字吟詠唐詩,泠泠作響的高志;又怎會有“蔡倫、畢昇”用漢字傳播文明,永垂史冊的佳話!漢字是中華文化進步的基石,是中國科技進步的路基,是所有國人的財富。它點燃了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的奮斗之夢。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只有學習,傳承、珍惜漢字,這才是我們的責任,才是我們實現(xiàn)中國夢的根基。我的夢想就是為弘揚中華文化——漢字作貢獻。中國的漢字、埃及的圣書文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并稱為“三大元老”。
可歲月的風沙,早已將埃及圣書文,風化成了一具蒼白的“木乃伊”;歷史的長河,也早已將美索不達比亞楔形文,沖刷得只剩下一具抽象的軀殼。獨有我們的文字,像擎天玉柱一樣,狂風刮不倒,暴雨沖不倒,歲月的塵漢字,我要弘揚你的詩意之美。每一個漢字都是一首動人的詩篇??础皦簟弊?,拆開為“林”、“夕”。林間夕照,那是夕陽投在林梢的深情一瞥,是最美麗又最容易觸動人心靈的畫面。漢字,我要弘揚你的形態(tài)之美。漢字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文字。甲骨文之神秘美,大小篆之古樸美,隸體書之端莊美,楷體字之雋秀美,行體字之飄逸美,草體書之神奇美。在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中,324個字,每一字都被創(chuàng)造出富有生命的形象。感覺或坐、或臥、或行、或走、或舞、或歌。26個“之”字,各形不一,令后人無不驚嘆——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四射;這,就是中國漢字的力量。漢字,我要弘揚你的'音韻之美。漢字的發(fā)音變幻莫測,極富音樂性。四種聲調(diào),講究輕重緩疾,抑揚頓挫,使得漢字錯落有致、音韻和美。
讀《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仿佛親歷那場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你的耳畔頓時響起如雷的濤聲,刀劍鏗鏘,殺聲陣陣。漢字,我要弘揚你的語言之美。每一部名篇巨著,無不體現(xiàn)出國人運用祖國文字的獨具匠心。中華漢字所蘊含的美遠遠不及如此,我所了解的也只是它其中的鳳毛麟角。它不愧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中華文化的精髓。此時此刻,漢字在我心中的地位更高了。朋友們,祖國的文字,讓我們驕傲和自豪。而我們,唯有繼承和發(fā)揚,才是對祖國文字尊嚴的最大維護。才是對中華文化最好的弘揚。當你面前的小朋友經(jīng)常操著半生不熟的英語對你說“yes sir”時,那種沾沾自喜、親外鄙內(nèi)的表情,你還會不熱愛漢語嗎?當各種文娛節(jié)目中外賓朋友用純正的漢語唱著“跑馬溜溜的山上”的時候,你還會不珍惜漢語嗎?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不會!!!在電腦普及的今天,我理應寫好漢字,為中華文化的弘揚盡自己的職責;在世界交往頻繁的今天,我更應適當收入外民族的語言來豐富本民族的語言。朋友們,讓我們攜手同行,關注中國漢字,關注中國文化,共同傳承、弘揚中國漢字文化,只有這樣,中國文化——這壇承傳了千年的佳釀,才會越陳越香!
我的演講結(jié)束!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借傳統(tǒng)之力,筑民族之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當今中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豐富多樣,但在物質(zhì)生活極為豐富的對立面是人們精神層面的營養(yǎng)不良。所以我們現(xiàn)在應當重視精神文明,以提高自身修養(yǎng)。如何提升修養(yǎng),讓我們的人格閃耀光輝呢?是去美國學習還是到歐洲借鑒,不,不需要,只要我們回一回頭,將我們先輩們留下來的文化精髓拾起一二,便可使我們的精神世界出淤泥而不染。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經(jīng)歷五千年的時光洗禮,我們的先輩們?yōu)槲覀兞粝铝颂嗟慕?jīng)典,像詩經(jīng),論語,孟子,莊子,弟子規(guī),孫子兵法,唐詩宋詞。這些著作包括教育,軍事,倫理道德各個方面。詩經(jīng)為勞動者而歌,為愛情而頌,他向我們展示了最原始的美。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了我們只有思學結(jié)合才能學有所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提示我們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看孔子在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提醒我們時不我待,應當抓住青春年華。
莊子的“白馬非馬”向我們展示了雄辯的力量;《逍遙游》中那徙南冥之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直上者九萬里”向我們展現(xiàn)了超脫的力量,奇異的`想象。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訴我們?nèi)藨斢胁鄣男貞?。弟子?guī)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教給了我們生活中的點滴孝道。 孫子兵法點出了“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制勝韜略。再看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萬丈豪情;以及杜甫那“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國憂民情懷。就連生活中伴我們一日三餐的筷子也在時刻提醒我們只有團結(jié)協(xié)作才能有所作為。聽完這些,你還會對父母的耳提面命瞋之以鼻嗎?
你還會在看到摔倒的老人時在扶與不扶之間猶豫再三嗎?當我們的良知沉睡不醒,當我們的道德底線一降再降時,請回過頭去,看一看,聽一聽先輩們對我們的教誨。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力,修正我們的道德素養(yǎng),讓我們的民族擁有更強健的體魄,假以時日,東方巨龍必將翱翔九天!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年級(3)班的姚宣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做文明中國人。
奔騰不息的黃河,養(yǎng)育了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古老的中華民族帶著幾千年不曾中斷的文明史,從遠古一路走來。勤勞勇敢的炎黃子孫懷揣著振興中華的理想奔波在建設新中國的康莊大道上。
儒、釋、道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guī)范,提供了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的仁義教化為歷代儒客尊崇;道學順應自然;釋家慈悲、大愛、解脫,強調(diào)"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不管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六藝”,還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jié)日、民俗,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融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為當代少年,不僅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最簡單的便是尊敬師長,微笑常伴;不在學校樓道里或者大街上拍球、踢球,上下樓梯不擁擠,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欺負花草樹木,不說臟話,保護比自己年齡小的可愛小朋友。最重要的是天天讀國學,日日誦經(jīng)典。
我期待有一天,只要下課,便能看到同學們激揚文字暢談琴棋書畫,暢聊風雅頌賦比興以及古典詩詞里高雅的神韻。我希望,隨時隨地,看到同學們指點江山,暢說月宮嫦娥和神舟飛船外的.五彩云霞,暢想輕如楊柳、堅如金石的神奇太極里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壽的永恒。我想語文課堂上也應該是朗朗的讀書聲,雖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卻可以高喊“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占據(jù)學生眼球的可以是“桃花流水鱖魚肥”,但絕不能是拜登、特朗普。
無論當今的社會如何發(fā)展,我們都不能讓美國科幻、日本動漫麻痹我們的感官,不能讓韓國整容、泰國妖術侵蝕我們的身體,不能讓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迷惑我們的靈魂。不能總聽網(wǎng)絡上那些所謂的“一個美國人講、一個印度人說、一個韓國老者說、一個英國智者說”,要知道,他們有可能在混淆視聽。
鋼鐵俠已經(jīng)死了,美國隊長也老了。我們是中國年輕的一代,統(tǒng)編教材已經(jīng)在全國中小學全面使用,我們學校也已經(jīng)成為“全國文明校園”。無論我們?nèi)绾吻啻?,如何放蕩不羈,都不能怠慢我們偉大高貴的文化,更不能成為“懶惰頹廢的一代”。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做一名合格的中國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承繼傳統(tǒng)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jié)方面為后人做出了榜樣,無數(shù)為國捐軀的共產(chǎn)黨人都體現(xiàn)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面對物質(zhì)世界的誘惑賣國求榮的夜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以祖國的利益為重。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fā),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fā)圖強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于創(chuàng)新的民族。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好問是分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都說明勤學的道理,讀書還要善疑好問,不學不問怎能有所提高?不恥下問、大膽質(zhì)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
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為金錢和物質(zhì)所惑,不為權勢所動,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培養(yǎng)廉政美德。
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還要敬長、知禮、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體現(xiàn)了對他人的尊重,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yǎng)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構(gòu)建和諧社會,為我們帶來了民族的希望。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和長輩們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寬于待人、嚴于利己”的時候;當你敢于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傳統(tǒng)美德和弘揚民族精神嗎!讓我們的生命煥發(fā)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yōu)閾碛幸蛔利惖募覉@而自豪,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文明小學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里,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里,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guī),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
其實“文明”并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xiàn)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里回蕩。讓我們在這里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成于心而形于外”。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jiān)督于自我完善中逐步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并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小學生。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老子《道德經(jīng)》,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學習體會告訴大家,與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勵,促進我們高職教育深入發(fā)展。
其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它博大精深,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學習《道德經(jīng)》,對于加強文化建設,提高人們素質(zhì),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道德經(jīng)》里的道指的是規(guī)律,道家認為“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币俺浞肿鹬匾?guī)律,然后才是利用規(guī)律?!边@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道家對規(guī)律的認識,不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意義,仍然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對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從小的方面說,對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具有指導意義;從大的方面說,對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非常久遠的指導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這句話告訴我們,不管別人是善是惡,都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義是,不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與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惡從善,最后達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們學習老子這句話后,在與別人交往時,不能以自己的原則去判斷別人,然后決定是否與之交往;而是在積極與善人和圣人交往,向善人和圣人學習的同時,也要與不善之人交往,通過自己的日常行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為善人。如果我們的社會真能做到這一點,將是一個和善社會,給每個人帶來無窮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边@是《道德經(jīng)》中很有影響力的句子,也是被人們廣泛傳誦的。它告訴我們,任何偉大人物的成長,任何偉大事業(yè)的成就,都是從細小做起,要腳踏實地,勤學苦練,不斷耕耘。任何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我們每個人要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與人生價值,就必須記住老子這句話,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闭J認真真學習,兢兢業(yè)業(yè)工作,朝著既定目標,一步一步邁進,那就能干出一番事業(yè),不虛度人生,實現(xiàn)輝煌。
各位領導、老師們,教師是人類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學校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成長前進的領路人,身為教師擔負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大責任。所以,在當前中央號召加強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中,我們教師要靜下心來,多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要多學習《道德經(jīng)》這樣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提高自身素質(zhì),爭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