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愛國運動承載了先輩們的心血和付出,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向之學習,為之奮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五四精神學習心得啟迪(7篇最新),歡迎大家來閱讀。
翻過歷史的長卷,1919年的“五四運動”已過百年有余,為了紀錄這個偉大的時刻,五月四日這天也就成了中國年青人的節(jié)日—青年節(jié)。五四精神的核心內(nèi)容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在享受祥和、安寧的幸福生活之時,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經(jīng)為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于苦難。在斗爭中,青年們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么的絢麗奪目呀,這種使命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啊!
“五四”的腳步漸去漸遠,現(xiàn)今面對各種文化撲面而來的多元時代,“五四”的意義也在年青一代的心中漸漸模糊,如何更有意義地度過青年人自己的節(jié)日,讓很多青年彷徨徘徊。
今年的“五四”,作為奮發(fā)向上的青年們,我們參加了一次非常意義的慰問活動,街道青年團員們哼著團歌奔赴永泰縣的葛嶺鎮(zhèn)臺口小學,來到了學校,才知道他們生活的艱苦,課桌椅、黑板都也歷史悠久,殘破不堪。原來還有這么多的孩子們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求學,相比之下,我們?nèi)缃竦膶W校、辦公場所是如此的寬敞明亮。
此次活動共慰問走訪了10個特困小學生,為貧困小學生準備了3000元左右的慰問品及慰問金,還帶去了不少山區(qū)孩子喜愛的小零食,看著小學生天真的笑臉不經(jīng)感到一絲欣慰。那天交流雖然時間不長,但我的收獲很大。
喜歡這么一段話:“城里孩子未學會謀生先學會消費,農(nóng)村的孩子未學會消費先學會謀生;
城里的孩子未學會創(chuàng)造先學會享受,農(nóng)村的孩子未學會享受先學會創(chuàng)造;
城里的孩子未學會純樸先學會攀比,農(nóng)村的孩子未學會攀比先學會純樸……”
我只想說不用羨慕城里人的生活,也不用為自己生在鄉(xiāng)村而自卑。其實大家都是圍城里的一員,各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還都是要靠我們自己!從這個角度來看,城市鄉(xiāng)村都是一樣!同是年少,一樣捅有夢想,都是希望,又何必分在哪里呢?
我們都知道,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同時,它也是引領人們思想解放,開創(chuàng)新文化紀元的一個過程。
五四精神,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風尚,一種傳揚新知識、新文化的潮流。有了它的存在,才能打開我們被封建思想塵封的心靈、禁錮的思想。它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我們從中可以不斷成長。最為重要的是,我認為它向我們提出了一種敢于變革、批判、創(chuàng)新的想法。
這次團日活動,積極宣揚五四精神,倡導創(chuàng)新、變革、進步精神。
首先,是學習上的變革。我國的教育模式一貫是應試教育,一切都以老師所說為準,一切都以書本作為基礎。試問一下,這真的就是好的嗎?我們就真的能夠進步嗎?我們能夠無限求知,探索真理嗎?答案是否定的。每人個的思想都受到束縛,都被一種固有的模式固定,那么,只會有一種結(jié)果,一種思想。我們知道,人是一個主觀的個體,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應該讓他們的想法被扼殺在搖籃之中。應試教育的弊端是明顯的,它會扼殺學生的思想、壓縮學生的想象空間。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有自我的思想!我們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我們的任何想法不一定都是錯的,老師說的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要有敢于質(zhì)疑的思想,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同時也要敢于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自我。
再者說來,無論做任何事,都是需要變通的而不是一層不變的,一層不變只會使人落后,落后于他人,落后于社會,最終其效益如何呢?對社會則無半點益處。
相反,如若不斷的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想法,在社會發(fā)生改變時,也不忘了與社會保持一致性,同時前進,這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么?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我們不能一層不變,也是需要跟著社會的腳步一起改變自我,一起創(chuàng)新自我。
在本次團日活動中,回顧歷史,正視現(xiàn)狀,展望未來。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更多的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我們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自我內(nèi)在素質(zhì)都會取得全面的發(fā)展。我們的社會也會不斷進步的。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_周年。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zhàn)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之旗幟,開創(chuàng)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qū)者,不會忘記革命戰(zhàn)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jīng)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jīng)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jié),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jié),是成長的季節(jié),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jié)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xiàn),不懼艱難困險,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中學時代,是我們?nèi)松械囊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zhì),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chuàng)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
五四青年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日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肯定他們立志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上世紀初,在飽經(jīng)滄桑、滿目凋敝的舊中國,優(yōu)秀的熱血青年以昂揚無畏的姿態(tài)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國主義運動。猶如早春平地一聲驚雷,彰顯出巨大精神力量,代表著誠實、進步、積極、自由、平等、創(chuàng)造、和平、互助是一曲青春的贊歌。五四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nèi)容,令當時陰云密布、暮氣沉沉的中華大地為之一振。
曾經(jīng)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了,然而“五四精神”卻長存于國人心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歷經(jīng)近百年滄桑變幻,全體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今天,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正以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在世界東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13億國人齊心協(xié)力將改革開放推向縱深,全力打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繼承并弘揚五四精神,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從習近平同志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集體對于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教育的高度關注,殷切希望他們繼承五四精神,為早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伴隨著社會文明的步伐,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環(huán)顧四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國際形勢空前復雜,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心生膽怯,繼而推行飽藏禍心的所謂“亞洲戰(zhàn)略”,不斷以種種借口挑起事端,妄圖形成“合圍”之勢,打亂中國來之不易的和平發(fā)展的大好局面;在國內(nèi),歷經(jīng)多年改革開放和快速發(fā)展之后,受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趨緩的沖擊和影響,局部行業(yè)和領域出現(xiàn)疲軟和蕭條。此外,貧困人口眾多、東西部發(fā)展不平衡等一系列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時刻影響著我們前進的步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成功應對當下的局面,保持持續(xù)、健康、高速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廣大青年,尤其是大學生們的愛國熱情與聰明才智必不可少。誠如梁啟超所言,“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p>
剛過完五一小假,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這是我們青年人的節(jié)日。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qū)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fā)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里,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yè)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fā)揚光大??墒且霌P“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在學校里,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場面,有的同學經(jīng)常遲到、甚至曠課;有的同學穿拖鞋,有的同學偷偷地躲在學校的某一個角落吸煙,有的同學帶起了耳環(huán)染起了發(fā);還有的同學一到上課就睡覺……這些不良的行為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
這些不良習慣為什么會產(chǎn)生呢?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也有同學認為那是酷的表現(xiàn)……,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表現(xiàn)。我們在學校里,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yè),如果養(yǎng)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后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我們每個人在這里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里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xiàn)我們的追求;如果說學校是一支拐杖的話,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xiàn)我們的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只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xiàn)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那就讓我們現(xiàn)在作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將來作一名有素質(zhì)的好公民!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學生和青年的知識分子為了祖國的未來,掀起了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從青年學生迅速擴展到工人階級,從北京迅速擴展到全國各地,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青年學生成了這次愛國運動的先鋒,向人們展現(xiàn)了振興中華是每個青少年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傳承五四精神,成為了我們的崇高使命。
今天的中國不再是1919年的中國。但我們不會忘記,正是五四的覺醒與吶喊,為中國人喚起了沉淪已久的民族精神,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現(xiàn)代意識。在今天這個新的時代里,五四精神不應當是停留在觀念或表達層面的口號與儀式,而應當變成一種以理想主義精神引領實際行動的行為模式,一股讓年輕人實實在在地投入創(chuàng)造文明活動的推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的精神面貌決定了國家的精神面貌與發(fā)展前途。新時代需要新青年,新時代的青年當堅守“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奮斗中,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敢想敢干,敢為人先,自覺履行我們應該履行的責任與義務,從細微處著手,從一言一行開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不斷發(fā)展完善自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時代青年必須投入到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實際中,切實將其落實到工作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F(xiàn)在,我們距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青年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為之奮斗。今天對五四的正確紀念方式,應當是努力去創(chuàng)造,去改變,去腳踏實地地探索世界,以熱情洋溢的行動,把理想變成現(xiàn)實。
新時代青年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力軍與關鍵力量,是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者貢獻者與參與者。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的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五四”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雖然說,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90多年了,但是,今天看來,這一精神仍然是我們必須提倡和發(fā)揚的。
愛國與進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礎和源泉。雖然“五四”青年打出愛國、進步的旗號,有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社會背景,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任何時候、任何歷史條件、任何社會背景下,都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更不敢忘記。而進步對于一名青年來說,意味著不斷進取、永遠向上。忘記進步,就意味著落后。今天,雖然改革開放、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變革的步子很快。但是,愛國和進步仍然應該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中不變的主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應該懂得愛國的意義、進步的作用。切不可國家強大了,社會進步了,就忘記愛國,忘記不斷進步了。
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與動力?!拔逅摹鼻嗄晏岢龅倪@一口號,既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吶喊,也是對未來信心的一種呼喚,更是向全體青年發(fā)出的號令。民主,是一個國家和諧、有序、融洽必備的條件,沒有民主的氛圍,沒有民主的氣息,這個國家就沒有生機、沒有活力;科學,則是一個國家振興、發(fā)展和強盛的不竭動力,一個科學不發(fā)展,科學氛圍不濃,科學創(chuàng)新不多的國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發(fā)展的。民主與科學,貫穿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之路、興旺之路、振興之路。
“五四”精神,不僅是“五四”青年智慧和力量的結(jié)晶,更是中國青年理想和目標的體現(xiàn)。今天,雖然國際國內(nèi)形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五四”精神仍然是廣大青年必須牢記和發(fā)揚的精神動力,所不同的是,我們在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時,必須注入時代的特點,注入新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