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二月,寒意未盡。時光荏苒,彈指一揮間,緊張而充實的網(wǎng)絡研修生活即將結束,放眼回眸,精彩無限,感動萬千。每一次聆聽專家們對我們專業(yè)引領的精彩講座,從新課程教育理念到精神的貫徹實施,從精湛的教育理論闡述到鮮活的案例分析,都會給我強烈的震撼和感染,這一路走來用心體驗感悟,收獲了成長,也收獲了快樂和幸福。
古語說:“吾日三省吾身。”借用這句話,我覺得對自己以后在教研工作中也要進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研員。一名教研員要想成為教研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jīng)過長期的磨練,在反思中不斷地成長。本次培訓更加強化了我轉變學習的觀念,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只有通過學習培訓才會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指導學校開展教研活動,而且這樣的學習是終身性的。這次遠程教育的培訓內容豐富多彩的,專家的講座可謂:深刻獨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fā)人深省。學了之后確實獲益匪淺。教育理論、教研管理等永遠是我們教研員最關注的內容,也是教研員最值得尋覓探求的地方,更是一生追求所在。
總之,這次的學習培訓是一次真正能夠促進教研員的專業(yè)成長的學習,給我的工作提供了的理論依據(jù),增強了我工作的自信性,理清了我的工作思路,明確了我的工作途徑。通過近五天的學習培訓,幫我學會了反思,怎樣去做一名合格的教研員,如何更好地完善、豐富自己。今后,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學習,改變觀點,提升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知識底蘊和教研水平,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嘗試,從能夠改變的地方開始,不斷探索,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本次網(wǎng)上班主任研修培訓中,我認真觀看了楊老師主講的《教育智慧與真情——讀懂學生的心》,我受益匪淺。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每個孩子都像是一本書,都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品讀,而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優(yōu)良品行的重要時期。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從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審視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真正了解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要自然成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只有了解學生、讀懂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的教育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以學定教”,才能實現(xiàn)優(yōu)質高效,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育。
對于讀懂學生,諸多教育大家也曾闡述過同一問題。對于讀懂學生,不僅適用于班主任教育管理中,更適用于我們課堂教學中。前段時間,我品讀了吳正憲老師的《吳正憲給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建議》一書,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第13節(jié):“讀懂學生是永恒的課題”。吳教師說:“小學數(shù)學不能只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還應該是師生互動建構的智慧生成。而這一切都是從讀懂學生、走進孩子的心靈開始的。我們要讀懂學生,要關注并滿足孩子知識上的需求、思維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精心預設,使教學預設建立在學生成長需要的基礎上?!?/p>
我個人認為這里的讀懂就是備課,而關于備課,2016年,我曾拜讀王敏勤教授的《和諧高效教學》一書,他說:“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鉆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薄霸鯓哟蛟旄咝дn堂?一方面,就來自于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眰湔n分為兩方面,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情。也就是一方面是基本知識或技能方面,另一方面是數(shù)學思維或情感發(fā)展。這與吳正憲老師所說的三方面基本相同,我個人理解就是我們日常上課制定的三維目標或者數(shù)學素養(yǎng)相符。而在日常教學中,常常聽到老師抱怨:“怎么講了好多遍,學生還記不住?”“考了多少次,還不理解”……這時,不如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學生,是否走進學生的心靈,是否真正做到順學而教,以學定教,我們的教學預設是否基于學生知識、思維、情感三方面的需求。
數(shù)學是抽象的,數(shù)學是枯燥的,數(shù)學更是有用的,數(shù)學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決定了學習數(shù)學和研究數(shù)學必然需要智慧,需要思考。吳正憲老師,總結出“為兒童提供好吃又有營養(yǎng)的數(shù)學教育”的理念,“有營養(yǎng)”的數(shù)學就是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數(shù)學思想方法、科學的探究態(tài)度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言以蔽之,“有營養(yǎng)”的數(shù)學一定是有后勁的、是可持續(xù)的!這也就是教什么的問題,無論哪門學科,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能只是簡單的知識或技能,更重要的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上培養(yǎng)學科思維和學科素養(yǎng),為學生的長遠著想,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基。
“好吃”的數(shù)學就是把“有營養(yǎng)”的數(shù)學“烹調”成適合孩子口味的數(shù)學,即孩子們喜歡的數(shù)學、愛學的數(shù)學、樂學的數(shù)學、能學的數(shù)學,也就是能給孩子們良好數(shù)學感受的數(shù)學。一言以蔽之,就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需要的有數(shù)學味道的數(shù)學課堂。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怎么教的問題,任何一門學科,都要講究教學方法,積極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氛圍,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要讀懂學生,我們不但要掌握系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還要具備正確的學生觀;不僅要讀懂學生,更要理解學生,真正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信念,讓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當遇到學生犯錯時,不要盲目沖動,應調查原因機智的解決問題;當學生表現(xiàn)不好時,不要一味地訓斥,要幫助關心給予他成長的力量;當遇到一系列的問題時,不要只是迷惑,要多思考,多改進,要多從相關書籍中、教育大家身上尋找答案。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研究學生。正像楊敏毅老師說:學生是一個人,是一個以讀書為主要任務的人,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發(fā)展中的人。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理解學生的情緒表達,分析學生的異常行為,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確實如此,學生的種種不良表現(xiàn)是事出有因的,只要我們細心了解,用心解決,就會有更好結果!每個孩子都渴望獨立,渴望成長,渴望認同,渴望理解。愿我們都能認真傾聽,讀懂內心,挖掘潛能,相信每個生命都會得到最美好的綻放。
本學期工作室網(wǎng)絡研修已全部結束。豐富多彩學習資源,多渠道的相互學習溝通,一以貫之的歷史積淀,個人得以不斷進步。經(jīng)過緊湊而充實的培訓學習,收益頗豐。
回顧一學期研修的點點滴滴,有發(fā)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座,又有討論互動、案例評析、作文教學的理論研修。經(jīng)過研修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tǒng)的理論提升的機會,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教研技藝的增長,以下是我的體會。
一、與時俱進,形式各異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的職業(yè)。這里講的“新”主要不是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而是說,教師本人獲取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有個與時俱進的問題,大家通過網(wǎng)絡平臺,能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各異、學習方式靈活的研修手段與便利。通過觀看視頻、研討互動、文件課件上傳、在線與下載后線下學習。整個研修過程豐富的內容、生動的教學案例、便利的學習方式,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同行間坦誠交流,使我覺充滿愉快、充實。
二、精益求精,學無止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教師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有雙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這樣的研修自我感觸真是有必要的,通過多次研修的積累,作為一個老教師,走出了固步自封、自我滿足的藩篙,在更大的范圍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通過觀摩、交流,反觀自照,在比較中暴露自己的不足,在借鑒中逐漸開明和提高。常言道學無止境,相對應的就是“教”亦無止境。尤其是語文課,即便在課標和基本模板中,無論從過程、內容、到形式(手段)等都有一系列程式化、結構化的規(guī)定。但我覺得那只是一個最基本的規(guī)范要求,是底線,而其下位的更為具體的教學內容、過程等精細的細節(jié)的創(chuàng)新與演繹,オ能體現(xiàn)出那些基本規(guī)范的真正要義,オ能不斷地豐富與提高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與水平。
三、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教師的職業(yè)成長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成熟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及課例研究,能有效縮短教師成長周期。此次研修我覺得讓我收獲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比如武勇老師的《加減乘除寫作法》教學設計,從設計理念、學情分析、活動重難點、活動方法的預設到活動的有效開展過程,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寫作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語文學習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加強課堂內外、課本內外、學校內外的聯(lián)系,從而開發(fā)利用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這樣成熟的課例具有指導性,讓我獲益匪淺。
研修,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會透過語文教學去影響我的學生,增強他們學習信心,提高他們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提高。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康八小的班主任們“學習不停步”,在家開啟了網(wǎng)絡研修學習。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顆蘋果,我有一顆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顆蘋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痹诰W(wǎng)絡研修學習中,康八小的老師們與名師對話,與同行交流,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通過聆聽魏書生、卜玉華、董麗楠等名師的講座,大家都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在一起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心得體會。
來自上海的知名班主任董麗楠老師作了名為《實踐中的班主任策略》的精彩講座。她就班主任工作教育實踐,針對目前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全面的分析,其獨特的視角、全新的觀點引起了老師們的強烈共鳴。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漫談》,就教師所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讀書和反思在教師成長中的作用以及教師職業(yè)的成長規(guī)劃等方面為教師們提供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專家們典型詳實的教學案例、高屋建瓴的理論構建、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使參加培訓的老師們深受啟發(fā),獲益匪淺。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桶水,教師就得有長流水。作為教師,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不停步,進步不停歇!
疫情可以隔離我們,但無法阻止我們奮斗努力的腳步!
疫情無情人有情,雖然我們初中英語的老師們相聚一堂、共同研討學習的腳步被迫暫停,但“中考戰(zhàn)役”即將打響,我們網(wǎng)絡研修的步伐。
永不停歇!今日,我們有幸學習了南充市初中英語_工作室關于中考英語策略研究的講座,講座細致深入,令人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本次講座由趙老師主講,圍繞“語篇分析”角度,向我們闡述了“閱讀理解”考什么,探討了“閱讀理解”與“語篇分析”的關系及作用,強調“語篇分析”對于“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并采用實例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具體詳盡地介紹了如何進行語篇分析,從而進一步突破“閱讀理解”專題!
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必須有一杯水。”但隨著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作為教師僅有“一杯水”已遠遠無法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要求,“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必須有一條常流常新的河”所以本次講座還提出了老師應該改變落后的閱讀教育模式,不斷提升自己對語篇的解讀能力,從而教授學生必要的語篇知識的寶貴建議!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在緊張而忙碌的中考教學中,我們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適當選擇策略并進行調整,真正地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融會貫通。在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應該及時反思,總結經(jīng)驗,揚長避短,促進個人的不斷發(fā)展和成長,并努力探索出自己獨特的教學路子,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愿我們整裝待發(fā),竭盡所能,同譜育人新篇,共架理想金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