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zhàn)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于丹論語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么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人生在世,面對生活、工作的“三省吾身”之外,或行我們更多的是包容,于丹在談到孔子“仁者不惑”時講到,“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對那些“利”字當頭的人,或許我們更應該坦蕩處之、平淡視之、淡漠待之,正所謂有容乃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里面所教給我們的這種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里面所說的一個境界,禪宗說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總之,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凈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與友寬容,與同事寬容,與親人寬容,與生活中一切給予寬容,播種樂觀、豁達的處世態(tài)度,我想收獲的就是一種熠熠生輝、一種和諧的美。寬容是人生的哲學,但更是一種境界吧。
不同于春節(jié)紅紅火火,讀書要心自然涼,要的是專注修心,火候不可太過。
似乎曾經見過,一千年前也許與他品過茶論過學;他對世俗施教對人民的教誨不難看出;看他風情淡雅學富五車書,那和睦之下更沒有更深之意。如何想如何做又不溫不火,如他是船夫不需錢直接渡河也許還能改變人心修教。
似乎與論語而從他相見,又于于丹更深領悟,更喜歡翩翩君子而不是莊重面孔,孔老夫子為何賢德賢能為何寬宏大量飽含其中,并不是在品書似乎更能親人,似乎不是誦讀而是直接對調,他為講師,吾為學生,于丹為聚緣人。
妙句不說,精髓片面何處不在,置身仙境之處的人何不嘗知道內也如凡塵一般。從偷窺者到勝任只一步之遙,只是否到情到義是否為灑汗好男兒亦或是郎才小書生時代隨于變化,本心質不變便天變樣,一千年前教書知道又豈是今日草草二十章能理解?解字解意最重要為解心,人又七情六欲但并不會看一字有同樣體會,那些感覺豈豈不過千張便收尾?她所之事不可能只出于于丹之口但于丹之說定位他心之所向眼之所見只不過不同之意不同之人領罷。
如何?手捧竹卷書頭扎發(fā)帶盤頭嘴里念念有詞身旁是等石桌伸出桃園世外桃花緩緩落下,此處美景何處有?志心中心如神明便若斯飛天也不覺如讀書來的輕盈,聽他談國家大事何治何說何學何親,似以為朦朦欲睡安心睡便可,一切如他所說如果能一張嘴說完所有人睡熟無人高議自己飛上一片寂靜又豈不是天下太平?
《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們現(xiàn)代人太需要心靈上快樂的生活了。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標榜說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于丹教授對現(xiàn)代人說半部《論語》可修身。
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用最樸素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們說過的最簡單的道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我們努力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而真正和諧是什么呢?我們今天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讓世界充滿愛,這是《論語》對我們現(xiàn)代人的啟發(fā)。
人人都想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內心的太少。
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社會競爭激烈,越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更要調整好與他人的關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孔子的《論語》穿越滄桑,傳遞到了今天,讓我們現(xiàn)代人仍然得到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微笑著,注視著,看我們現(xiàn)代人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受益。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xiàn)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于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fā)現(xiàn),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yǎng),而后表現(xiàn)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問過孔夫子,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稱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p>
司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么可憂可懼的。”
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jié)不計較,可以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qū)區(qū)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里。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了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今人學習是為了炫耀于人、取悅于人。
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yǎng),而且內心忠誠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么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為人之學”又是什么呢?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謀一份職業(yè),為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直截了當地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要想著提高修養(yǎng),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像誰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因為只有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在一條小街上,三個裁縫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想招攬最多的客人。
第一個裁縫掛出一塊大牌子,上寫: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
第二個裁縫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啊,于是做了一塊更大的牌子,上面寫著: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想了想,難道我還能寫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掛出去,結果這條街上的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
第三個裁縫的牌子寫的是什么?上面寫道: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也就是說,他把視線收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于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呢?還不是。
做一個內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fā)有為。
近日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頗有感觸,下面簡單說說。
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yǎng)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讀過她的論語心得,感覺孔子就像是鄰家的長者,完全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她運用生動地故事,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我也喜歡這樣的哲理故事,不僅喜歡讀,而且喜歡應用于政治課一些哲學原理的講解,她引用的故事之中,就有我曾經講給學生聽過的,但是她從另一種視角對故事進行了剖析,讓我仿佛從自家的后院發(fā)現(xiàn)了一株珍稀植物一般驚喜。
在《心得》開篇于丹便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蓖嗜ゼ又T《論語》上的鉛華,一下子拉近了讀者與這部傳世之作的距離。細想一下,可不是嘛。經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華和贊譽,使得后人解讀時無形中便處于或仰視或鉆牛角尖的心態(tài),無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話又怎么能無偏頗地思考呢?
《論語》的真諦是什么?在于丹看來,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她從宇宙觀、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人格修養(yǎng)、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個方面,著眼于當下談了自己的心得。
不過,既是“心得”,便是個人體會,一家之言,有人說好便有說非。雖有人指責于丹曲解先人著作,稱其為“學術超女”,對現(xiàn)今的文化快餐現(xiàn)象甚為憂慮。但平心而論,能認認真真看下本書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難之時腦中閃現(xiàn)書中片語進而引導自身,惠及他人,實在于己與人是一次不小的收獲。即便在一些人看來于丹的《心得》錯誤百出,卻是瑕不掩瑜。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不在其詰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準了唯一的釋義,而在即便隨時間流逝依然能為大眾所接受的長久生命力,口口聲聲說要“傳承”,卻又束之高閣不容許不同之聲的出現(xiàn),才是對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種曲解。既然所有學術理論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于人,為人所用,又何來俱是以何形式,中國不有句古話么:“真金不怕火來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