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寫好三年級教案語文模板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三年級教案語文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學寫5個生字。認識橫折、橫折勾和點。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和朗讀的能力。
3、認識到書與人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濃厚興趣。
教學準備:
1、字詞卡片
2、學生課前準備的繪畫的書架或照片,帶幾本自己喜歡的書。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談話:誰愿意談談你的小書架是什么樣的?丁丁家也有一個小書架,他請我們去他家做客。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書架吧。
2、復習單韻母
二、讀文
1、老師大聲讀課文,小朋友們打開書小聲讀讀短文。聽的時候要用手指著書認真聽。
2、生評價師讀得怎么樣。
3、誰能完整地讀課文?指名讀?
4、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吧!
三、識字
1、小書架中有許多有趣的字卡,讓我們一齊來讀讀它。如果這個字你不認識你可以示意老師。
2、把生字寶寶送回家,在課文中讀讀這些認識的字。
3、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記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請小老師教同學。
四、再讀課文
1、認了生字再讓我們讀讀這首兒歌吧。
2、你的小書架上擺了哪些你最喜歡的書,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
3、你喜歡你的小書架嗎?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梢哉埬愕男』锇榻o你評一評。
4、讀全文??梢约觿幼?。
5、試著背誦。
五、寫字
1、認識新筆畫“橫折、橫折勾和點”。
2、記字形:組織學生討論“用、在”的筆畫筆順。
3、指導書寫。
六、練習猜字游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感悟秋天的美好。教學重點:邊讀邊想,能交流體會,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
教學難點:
創(chuàng)作詩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各種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的錄音帶。
2、配套的課文朗讀磁帶。
3、旋律優(yōu)美的輕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展開想象
1、游戲導入:同學們,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你們想欣賞一下嗎?下面我們做一個聽錄音猜聲音的游戲,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后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展開想象:聽著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聲響錄音帶,引導學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詩人在秋天里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3、指名學生讀,喜歡讀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1、品讀第1—3節(ji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邊讀邊展開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方面來想象)。
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描述得美一點。
3、學生評議并補充畫面,把畫面說生動、說形象。
4、帶著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
四、品讀體會,升華情感
1、指名誦讀最后一節(jié)。
2、交流:從這一節(jié)感受到了什么?
3、帶著這種情感齊讀最后一節(jié)。
五、續(xù)寫,述詩文。
1、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你還聽到什么聲音?
(老師作一些提示,如蛇的聲音“咝咝”;蛙的聲音“呱呱”;燕子的聲音“喳喳”等等。)
2、寫寫,秋的聲音
師:是啊,秋的聲音令人遐想,秋的聲音令人陶醉??讓我們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組合成一首。
六、小結:
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七、布置作業(yè)
1、給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收集有關秋的詩歌
板書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_______
看看,秋的色彩________
聞聞,秋的味道________
教學目標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及對父母之愛的回報,注意用具體事例表達真情實感,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寫父母對自己的愛要表達真情實感,語句通順。
3、能發(fā)現(xiàn)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述。
4、認讀與樹木有關的形聲字,背誦古詩《游子吟》。
5、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
知識點梳理
多義字據(jù)詞定義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交際興趣
二、回憶感人事例,同桌交際
三、全班交際
1、各組代表輪流上臺,展示綜合性學習收集的物品,并介紹物品后面所蘊藏的感人故事。
2、對自己的父母說幾句話,說說自己應該怎樣愛他們。
3、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習作
一、拓展思路,激發(fā)習作興趣
1、同學們,我們剛剛上完一節(jié)洋溢著愛的口語交際課,那些感人的事例我們終生也不會忘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寫一寫父母對自己的愛。先自己想一想寫什么。
2、自由發(fā)言,互相啟發(fā),拓展思路:可以寫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中講過的事,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其他事,還可以寫自己和父母之間其他感人的事。記?。褐灰菒鄣墓适拢瑹o論大小,無論遠近,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寫。
二、進行習作,注意書寫工整、語句通順。教師對部分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三、延伸課外
1、同學們,我相信我們的每一篇習作都表達了我們與父母之間最真摯的愛,就讓我們把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品獻給爸爸媽媽?;丶液?,請讀給父母聽。
2、讓爸爸媽媽對你寫的內容提出意見,我們認真改一改,再請他們在我們的習作后寫上批語,做上“星級評價”。
我的發(fā)現(xiàn)
1、自讀兩組句子。
a、讀句子,注意加點的字,想想它們的意思。
b、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a、指名說說“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字也有這個特點?
3、總結,拓展:我國的漢字大多一字多義,了解一字義的現(xiàn)象,對閱讀、寫作都大有好處。理解一字多義并不困難,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還可以向人請教。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自由讀兒歌,不會的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2、比賽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3、自由認讀生字,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識記生字的竅門。(大部分字為形聲字,左形右聲)
讀讀背背:
1、自由讀古詩,有不認識的字主動請教別人。
2、小組練習讀,試著說說詩的大意,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3、練習背誦
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帶著春的氣息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爸爸媽媽帶我去踏青。
樹林里,大樹長出了茂密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幾只小白兔在樹叢里跑來跑去,似乎在玩捉迷藏呢!一棵棵大樹像一個個威武的戰(zhàn)士,守衛(wèi)著我們的家園,它阻擋洪水,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它夏天能為我們提供一片綠蔭。
果園里,蘋果、梨子、葡萄、橘子、香蕉等樹木都發(fā)芽了,果園里的小草伸出綠油油的頭,向我們招手呢!
田野里,高粱發(fā)出了嫩綠的芽,稻子也開始播種子,莊稼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它們像是在比賽,看誰長得快,長得高。
花園里,花兒爭奇斗艷,它們爭先恐后地開放。迎春花在微風的伴奏下,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茶花。玉蘭花。油菜花數(shù)不勝數(shù),都在競相開放。喇叭花正吹著喇叭歡迎春天的到來。櫻花在爭先恐后地開放,它粉紅粉紅的,像小朋友的笑臉。
公園里,花兒綻開了笑臉,小草有的從土地里探出了小腦袋,有的似乎很害羞,不敢出來的樣子。小河像一條七彩的綢帶,靜靜地向前流去。幾只白鷺在湖面上飛來飛去。柳樹的枝條像小姑娘的辮子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圓一圓地蕩漾開去。
春天真是一個草長鶯飛、百花齊放、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春天還是一個播種的季節(jié),我愛春天!
《月球之謎》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fā)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
2、樂曲《春江花月夜》;
3、學生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及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圖片)
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吹竭@幅場景,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關古詩、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問題呢?
(學生發(fā)言)
CAI出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么美好的遐想。
師:同學們,你們也被這皎潔的月光勾起了無限的遐想了嗎?(是的)那么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這句話,好嗎?
(學生朗讀CAI出示的這句話。)
師: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相機點擊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師: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二、CAI出示自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屏幕出示的自讀要求,自由的讀一讀課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讀要求?請一個同學來大聲地讀出來。(指生讀)
1、劃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2、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課余搜集的資料,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
的猜想:
(老師相機發(fā)表,學生填寫表格)
我最感興趣的謎
我的猜想
三、組內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都頗有興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接下來請你和組內同學交流交流你劃出的月球之謎,把你感興趣的謎先讀給同學聽,再說說你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真起勁兒,想不想讓全班同學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現(xiàn)在就給你機會,誰來說說你在課文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月球之謎?(指名答)
1、師:誰能按順序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
(指生答)
(CAI相機點擊出示:月球是從哪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的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早?)
2、師: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了對月球的疑問,那你有沒有什么不同的問題呢?
(鼓勵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些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huán)型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師:老師這有幾塊牌子,上面分別寫了不同的月球之謎,你對哪一項謎感興趣,就請你到哪一組來!大家共同來猜想謎底。同學們可根據(jù)課前搜集的資料展開討論,組員分工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開始行動吧!(學生們紛紛自由活動)
我們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我們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師: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咱們校園里要舉行一次月球奧秘發(fā)布會,(CAI出示“月球奧秘發(fā)布會”)愿意參加嗎?(愿意)那可要通過嚴格的選拔哦!對自己有信心嗎?(有)那我們馬上進入第一關!
1、第一關:
請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你們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指生讀)
2、第二關:
請小組的中心發(fā)言人有條理的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3、第三關:
聽了其他小組的發(fā)言,你們對月球又產生了哪些疑問?
(學生各抒己見)
師:同學們已通過了層層選拔,恭喜大家,歡迎你們一同去參加校園月球奧秘發(fā)布會,高興嗎?
(高興)
六、實踐拓展
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沒全部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月球上的無窮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同學們想通過什么方式來進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網(wǎng)查閱有關資料、到圖書館查找有關書籍……)那同學們趕緊行動起來,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奧秘吧!
知識技能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言環(huán)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如:拮據(jù)、夢寐以求、悶悶不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并結合在本冊前面學過的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情感態(tài)度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品質,初步滲透"擁有誠信就等于擁有一大筆財富"的思想。
學習重點:
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jīng)過,體會課文中"母親"說的話的含義。
學習難點:
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強調"中"的讀音、"彩"的寫法
2、過渡導人學習課文。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輪讀課文,教師根據(jù)學情相機指導。
三、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疑問
以感情朗讀的方法,學習3—6自然段,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我"中彩之后的興奮與激動,并有感情地朗讀4、5自然段。
2、啟發(fā)疑問:再讀4、5自然段,試著提出問題,初步學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問。
3、學法嘗試:以第6自然段巧妙過渡,引導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邊讀邊想解決問題,進一步學會提問。
四、滲透學法,邊讀邊想
以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學習7—8自然段,引導學生一句句讀通課文,初步理解"父親"面臨的"難題",為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1、學生自己閱讀,嘗試解決在上一階段讀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父親到底面臨怎樣的難題?"。
2、針對學生閱讀中的困惑,師生交流讀書方法,幫助學生一句句讀通課文。
3、學生嘗試運用學到的讀書方法,自己閱讀,邊讀邊想,初步理解父親面臨的&39;難題。
4、學生再讀書,并大膽質疑,為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五、布置作業(yè)
認真讀課文,并通過上網(wǎng)或讀書等途徑查找資料,為下節(jié)課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抓住重點句深入探究,在師生共同讀書學習辯論的過程中,滲透"擁有誠信就等于擁有一大筆財富"的思想。
解決上節(jié)課學生遺留問題,并深入思考"父親有沒有理由留下這輛車?為什么又沒有留?"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認真讀書,在學生思辯的基礎上理解為什么是"道德難題",從而充分認識父親的高貴品質,理解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和"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的含義。(向學生推薦《三次逃票》《五次、七遍》等小故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誠信,理解重點句的含義。)
三、想象寫話:
當庫伯派人把汽車開走后,"我"和爸爸、媽媽是怎樣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對話,說一說,再寫下來。
四、學習生字(重點是字形)
如:"德":用"十四人一條心"的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強調"心"上有一短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記字口訣,使學生快樂識字、寫字。
五、課外延伸:
今天,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關于彩票的故事,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自由組合,通過查找資料、采訪等方式,展開研究性學習。
《親人》也是看圖學文的課文。圖畫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樹杈上架著竹竿、竹竿上掛著濕漉漉的床單和衣服。顯然,這些是剛剛洗過晾上去的。圖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著不同民族的服裝,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漢族人。老奶奶雙手捧著小姑娘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些什么。屋子的旁邊立著一根拐棍,說明老奶奶的手腳不靈便。
課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寫是圖上的內容。前面四個自然段交代了在一個村寨中,住著苗族人和漢族人。有一位漢族人的鄰居是一位快80歲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女兒在縣城教書,家中無人照顧。漢族母女倆盡心照顧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瞇瞇地說: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
1、了解我國各族人民友好相處,親如一家人,“我”和媽媽尊敬老人、助人為樂的品德。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樣用詞句表達圖意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問:什么樣的人叫親人?
2、教師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講誰把誰當作親人呢?
二、指導看圖。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樹杈上有什么?(濕衣服和床單)
3、圖上畫的有誰?
(引導學生從墻邊立著的拐棍,來判斷她們的不同年齡;從觀察她們穿著什么服裝,來判斷她們的不同民族。)
4、她們在干什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圖上的景物想一想)會說些什么?
5、把這幾個問題聯(lián)起來說說,這幅圖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分組查字典。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難點。
朗:左半部分不要寫成“良”。
縣:里面是兩橫。
替:上下結構。第八筆是“乙”,不要寫成“、”。
顧:左右結構。第四筆是“l(fā)”,不要寫成“l(fā)”。
(3)理解詞語。
硬朗:指老人健壯。
靈便:靈活。
畢竟:到底,究竟。
及時:指需要的時候就立刻去做。
照顧:照料。
替換:把原來使用著的衣物調換下來?!?/p>
四、試讀課文。
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找出來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掛圖。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圖,讀第五自然段,說說“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幫助老奶奶洗的床單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么表現(xiàn)呢?
(1)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2)出示這段話。
老奶奶高興地從屋里走出來,把拐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我的臉,竿呼呼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我該怎么謝你們呢!”
分組討論思考題。
a、老奶奶為什么會這樣做?這么說?
(表示對“我”這樣照顧她十分感激,對我非常喜愛。把“我’’和媽媽當作她的親人,甚至超過了她的女兒。)
b、說說用上帶點的詞語好在哪里?
(這三個詞把人物高興、疼愛、激動的心情表現(xiàn)得更加具體,使語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強烈。)
集體匯報討論結果。
(3)指導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練讀、評讀、師生配合讀的形式。
過渡:老奶奶說“你們這樣照顧我”,這里的“你們”還指誰?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7、
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
(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時給她縫縫洗洗,有時替她買米買鹽。)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總要”說明媽媽一直、一貫地幫助老奶奶。)
3、媽媽是怎樣教育我的?
(放學回來,你也該幫助老奶奶做點事。少先隊員應該懂得尊敬老人,照顧老人。)
4、小結:“我”主動地為老奶奶做事,是因為“我”一直記著媽媽的教誨。
過渡;媽媽和“我”為什么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組讀課文,討論:媽媽和“我”為什么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討論歸納為:
①老奶奶年紀大了,手腳都不靈便,女兒又在縣城工作,需要人照顧。
②尊敬老人,照顧老人是一種美德,人人都應該做到。
③鄰里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④各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團結幫助,友好相處。)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做。
(2)她(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用上“畢竟”說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歲了;用上“及時”說明該做的不能馬上、立刻做。)
(3)指導朗讀。五、讀課文,說說哪些內容是根據(jù)圖想象出來的?根據(jù)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難,是通過立在墻邊的拐棍和老奶奶一頭白發(fā)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斷出”我“這樣做的原因)
五、總結全文,想想課文為什么用“親人”做題目?
(“我”和媽媽對老人的照顧,不僅體現(xiàn)了鄰居之間的關懷和對老人的尊敬,而且體現(xiàn)了在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民族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給下面宇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
齊()更()其一()
爭()奐()董一()
三、寫出下列字的筆畫。
“朗”字共筆,第六筆是——。
“換”字共筆,第九筆是——。
“及”字共筆,第二筆是——。
“顧”字共筆,第四筆是——。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老奶奶——從屋里走出來,把拐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的臉緊貼著我的臉,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么謝你們呢
1、給短文中缺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填上的詞語表達了老、奶奶怎樣的心情?老奶奶為什么把臉緊貼著“我’’的臉?老奶奶為什么說你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我國還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教學目的:
1、通過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知道動物表演的節(jié)目精彩在什么地方。
2、培養(yǎng)學生細表演致觀察圖畫的能力,看圖說話的能力。
3、有感情的讀課文,背誦第四段。
教學過程:
一.過度
小朋友我們昨天學習了第十五課《精彩的馬戲》。知道了昨天媽媽和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那么小朋友想不想也去看一看這場馬戲究竟什么地方精彩呢?讓我們先去看一看猴子的表演。
二.新授
(一)教學第二小節(jié)。
1、多媒體出示圖一。
(1)說說誰在干什么?
(2)再看看猴子的動作,表情,按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同桌互議。
2、翻開書,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猴子爬竿的。
(1)自瀆課文,我們來看看你讀后知到了什么。
(2)一生范讀,劃下猴子是怎么表演爬竿的。
(3)觀眾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映?為什么哈哈大笑。
看圖指導:猴子表情怎樣?什么是好奇?什么是瞅?什么是倒豎蜻蜓?圓溜溜有是什么意思?
3、你認為在讀猴子爬竿這一小節(jié)時,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來?
4、學生齊讀這一小節(jié)。
5、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的表演得很精彩?有~~~~線劃出。
6、讀這寫句子和詞語。
7、總結學法。
(二)教學第三小節(jié)。
1.看圖。(1)圖上畫了什么動物,他在干什么?
(2)黑熊怎么表演,觀眾反應如何?
2.學生按照方法自學。
3.老師檢查作業(yè)。
(1)誰表演的什么節(jié)目?
(2)怎么表演?請一學生朗讀,其余學生看圖理解。
(3)看了黑熊的表演,觀眾又有什么反應?什么是哄笑?這兒為什么用哄笑?
4.這一小節(jié)應讀出什么語氣來,請學生說說看。然后請一個學生示范朗讀,全體學生齊讀。
5.從哪兒可以看出這個節(jié)目很精彩?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直立,小心移動。
(三)教學第四小節(jié)。
1、按自學要求學生自己自學。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看圖說說贍養(yǎng)表演了幾個節(jié)目?怎么表演的?你最喜歡哪一個?
(2)這個節(jié)目的`名字叫什么?
(3)第一個節(jié)目是怎樣表演的?什么市穩(wěn)穩(wěn)當當?請一個學生上臺來表演一下動作。
(4)山羊還表演了什么節(jié)目?請一個學生來朗讀。
(5)比較:句子1、身子很彎。
句子2、身子彎得像一座拱橋。請學生說說看那一句句子好,哪兒好?(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好在它告訴我們山羊身子彎的程度。
(6)這個動作表演是獨一無二的?告訴我們山羊身子彎得程度。
(7)觀眾看了這樣的絕技,有什么反應?什么是喝彩?為什么用喝彩?
(8)你認為這一小節(jié)要用什么語氣來讀?
(9)有感情的讀這一小節(jié)。
(10)找一找精彩的句子。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穩(wěn)穩(wěn)當當,嬸子像拱橋。
(11)學生背誦這一小節(jié)。
三、復習鞏固
出示填空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們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點難點
1、字詞:“純、晶、圣、忍、簾”的讀音;“線、忍、窗、簾”的寫法;“湛藍、明潔”的意思。
2、重點句子/比較難懂的句子
(1)在拉薩,人類說話的聲音能碰到天空,伸出手來能摸到天空。
(2)有人說“掬一捧天空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3、段: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們體會拉薩天空的藍。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詞。
2、了解拉薩的大致情況。
一、背景知識的了解,為學課文做鋪墊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找到青藏高原——點擊拉薩。
2、走進拉薩(了解海拔、氣候、布達拉宮等資料)。
3、學生們自我介紹課外積累的相關資料。
二、揭題明題,整體感知全文
1、讀題,明確課題的中心詞是“天空”,因此,讀文時要帶著“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來讀。
2、充分朗讀,讓學生們自己參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讀到正確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詞,老師不教,先讓學生們認讀,對讀錯的及時進行指導。
出示
湛藍,純凈,視線,忍心,藍晶晶,絕妙,雄偉。
依山而建,圣地,窗簾,映襯,透亮,明潔,對照。
3、初讀體會
我的十分鐘
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先讀讀課文,然后說說它為什么會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
交流
(1)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2)在拉薩,人類說話的聲音能碰到天空,伸出手來能摸到天空。
(3)有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4)拉薩的&39;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湛藍、透亮、高遠……)
(5)是的,拉薩的天空是這樣的,看一段錄像。
三、教學生們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忍:上面是“刃”,寫好點的樣子,擺好點的位置。
線:右半部的斜鉤要有頂天立地之感,要寫得舒展。
晶:是品字結構的字,借此可幫助學生們復習這種字的結構。
四、作業(yè)設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們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一起去看看吧!
二、品讀體會
1、輕讀第一自然段,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1)拉薩的天空的特點:湛藍、透亮
(2)品讀比喻句。
出示: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什么?你體會到什么?
(3)怎樣讀好這句話?
(4)小結:這一段是全文的總起,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薩,走進那片圣地,去仰望、去享受那與眾不同的天空。
2、自讀二至四自然段,用筆勾畫最能體現(xiàn)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
(1)小組交流,并讀一讀。
(2)老師巡視,相機指導。
(3)全班交流品味,學生們讀句,談體會。
A.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理解“總是”和“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聯(lián)系,“透亮,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是怎樣的?”)
B.在拉薩,人類說話的聲音能碰到天空,伸出手來能摸到天空。
(這句是一句夸張句,可聯(lián)系詩句“手可摘星辰”,來理解。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天空,手可以摸到天空?)
C.有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重點理解“純凈”、“明潔”的意思)
D.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請你想想一下,當時,作者的內心在想些什么?)
3、學生們交流對拉薩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美麗的、令人神往的、充滿魅力……)
4、齊讀第五自然段
準確、形象的比喻,點明了拉薩天空的美,表達了對拉薩的熱愛。
理解“圣地的窗簾”。窗簾里面會有什么?
教學目標:
1.會認“縮、努”等8個生字。
2.能根據(jù)要求獨立閱讀課文,了解這粒種子最終成為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生命歷程。
3.能根據(jù)文段結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粒種子的生命歷程。
4.體會種子坦然、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點:能歸納一粒種子到變成木地板的變化歷程,并能根據(jù)文段結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段生命歷程。
教學難點:體會種子坦然、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方法:創(chuàng)境激趣法,談話法。
學習方法:想象體驗,交流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播放音樂《童話鎮(zhèn)》。
2.出示童話故事的圖片,聊童話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節(jié),故事的結果。
二、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2.結合我們剛聊到的童話故事,用”那一定會很好”練習說話。
(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會很好。
(2)丑小鴨想:要是——————,那一定會很好。
(3)賣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會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誰,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對愿望他一定滿懷?帶著這樣的感覺讀課題。
三、學習閱讀提示,明確學習內容。
1.抽生讀閱讀提示。
2.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師生合作讀。
2.學習字詞。
(1)出示圖片學習“莖”字,莖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見過。
(2)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努”,出示“怒”讓學生猜字。
(3)說說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
(4)學習擬聲詞“吱呀”“吱吱嘎嘎”。
(5)反義詞和動作識記:推、拉
3.通過填寫這粒種子的變化過程,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4.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種子經(jīng)歷的變化。
五、再讀課文,體會感悟
1.種子發(fā)生的這些變化,是因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線劃出來。
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讀出對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
3.用“先……再……接著……然后……最后……練說種子產生愿望,愿望實現(xiàn),再產生愿望的過程。
4.引導學習第一個愿望。
(1)默讀思考: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2)按“原因——愿望——做法——結果”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3)體會愿望實現(xiàn)后種子的心情。
5.扶學第二個愿望,引導學生復述。
6.自學后兩個愿望,練習復述。
7.一粒種子慢慢長大,不斷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變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認為童話中哪些想象特別奇妙?你認為這是怎樣的一段歷程?
8.同樣的童話,不同的孩子讀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們都覺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
六、拓展延伸
1.看看這些圖片,這些小動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嗎?它會經(jīng)歷一段怎樣的歷程呢?選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來講一講。
2.木地板又想變成一棵樹,它為什么想變成一棵樹呢?那又會是怎樣美好的歷程呢?
板書設計:
9那一定會很好
站跑坐躺
種子———大樹——手推車——椅子——木地板
努力生長嘩嘩嘩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學時間】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質疑入謎
1、課件展示月亮清幽圖片。
(配有音樂、字幕和朗誦: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誦完后,音樂猶在。)
2、師述:
望著它,你會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二、自主感悟,讀文尋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看讀過后,你最想說些什么?相機理解“費解”、“奇異”等詞語,并指導讀相關的語句。
出示宇航員登上月球的課件:指導讀第2自然段,讀出奇異之美。面對這奇異的景色,你有哪些疑惑?
2、默讀,畫出文中的月球之謎。指導讀出問的語氣。
三、合作探究,小組探謎
1、猜謎:
你對哪些謎最感興趣?請你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它們進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說不定你就是未來的天文學家呢!
2、小組交流后,代表發(fā)言。
3、月球資料展示:
⑴同學之間自由交流、介紹自己查找到的最感興趣的資料。
⑵匯報自己最感興趣的資料。
四、積累拓展
1、課件展示月亮清幽圖:
古往今來,人們賦予月亮各種各樣的情感,有數(shù)不清的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你都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句?
2、鼓勵學生上本年級的閱讀網(wǎng)站查閱相關資料,發(fā)表感想。
〖板書設計〗
月球之迷
神秘費解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7個字。
2、學習文中出現(xiàn)的比喻句,了解設問句和反問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體會作者說的“一股特別勁兒”中蘊含的堅韌、頑強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比喻句,了解設問句和反問句。
2、通過朗讀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別的勁兒”。
課前準備:
1、山茶花的課件。
2、組織學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資料并在課前感知寫山茶花的古詩。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布置你們預習19《山茶花》,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檢查嗎?這里有兩組詞語,誰勇敢地讀一讀?
(課件出示第一組詞語:排列有致瀟灑舒展特別勁兒)(強調致、舒是翹舌音勁兒是兒化音)
(課件出示第二組:晶瑩的水花碧綠的清潭粉紅的輕紗)
同學們,我們的語言很神奇,一個簡單的詞語就能構成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不信,聽老師讀,你的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出一些美妙的畫面。(師輕緩地、富有感情地讀這三個詞語。)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腦海里有畫面,讀出來味就格外足,情也就格外濃。按著這種方法,試著邊讀便想象畫面。(生試著讀)
這三個詞串之間有聯(lián)系嗎?(沒有)同學們,知道嗎,有一種花把這三種事物串聯(lián)在了一起,這是一種什么花呢?
山茶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山茶花的美
1、師:山茶花把這三種美麗的畫面連在一起了,看來,山茶花有它的獨特之處。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完后說說山茶花是一種什么樣的花?
(課件出示句子:山茶花是一種()的花。)
2、生自由讀課。
3、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種(美麗)的花。
山茶花是一種(特別)的花。
三、品讀課文,體會山茶花的美。
1、的確,課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現(xiàn)在,請大家再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含有“美”字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
真是美極了!
山茶花的花形也美。
即使閉上眼,你也會感受到美啊,美啊……
山茶花為什么這樣美?
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氣,開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2、作者從哪些方面具體些山茶花的美的?
(1)學生讀文,勾畫。
(2)師生交流:
花色美:
A、一朵花上甚至也顏色不同,那真叫絕!
你能將句子中的“絕”換個詞嗎?(那真叫美。那真叫與眾不同。那真叫好。那真叫棒。)
師小結:美呀、好呀,都不錯,但“絕”字更妙,它代表的是山茶花一株樹上多種顏色,這是的啊,這個“絕”用得多傳神啊!
指導朗讀
這么多的花色,而且一樹多色,多么與眾不同啊!課文著重描寫了哪幾種顏色的山茶花呢?
B、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樣的白啊!像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一樣晶瑩。
山茶花與“晶瑩的水花”有什么聯(lián)系?出示課件,指導朗讀
C、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綠的清潭,帶著波光,又帶著陽光。
墨茶是一種什么顏色的茶?墨綠色,綠得發(fā)黑的一種顏色。出示課件,指導朗讀
D、粉紅的呢?那是織女用朝霞和白云織成的輕紗。
因為粉茶紅白相間,作者聯(lián)想到——那是織女用朝霞與白云織成的輕紗。出示課件,指導朗讀
師生合作讀。
美得如此叫人聯(lián)想翩翩的山茶花,怎不是一種特別的花?想看看它們嗎?(課件出示山茶花的圖片)
E、還有那么多顏色的山茶花,作者沒有寫,它等著我們來想象呢,請大家仿照書上的寫法,學著說一說你喜歡的山茶花的顏色。喜歡哪一朵種顏色就說哪一種。指名說。
交流反饋。
花形美:
A、有單瓣的,也有重瓣的,有疊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瀟灑而舒展。
課件出示:山茶花的花形有(),也有(),有疊成(),也有疊成(),還有()
還有什么形狀的?課文沒寫,你能接著說嗎?
圓形的。
五角形的。
鋸齒形的……
(3)是呀,它的花形這么多,多特別。難怪作者說:“即使閉上眼……”(生接著讀)
看來山茶花的美深深映入了作者的心海里,刻入了作者的腦海里。讓我們再次來欣賞這多姿多彩的山茶花吧,盡情地朗讀這如詩如畫的語句吧。(課件圖片變換,配樂朗讀)
四、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計:19、山茶花
花色美——像仿佛是
花形美——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種草莓》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莓、栽、淋、慢、鏟、豌、趴、蠶、酸、汁”10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體會語言中流露出的對草莓的喜愛及種草莓的快樂之情。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2、在自主閱讀中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愛吃哪些水果?
2、(出示圖片)看,這是什么水果?(板書:草莓)練習說話:多好看的草莓啊,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味道?
3、這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要是能親自把它種出來,那該多好?。。ò鍟悍N)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草莓》。(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聲地自由讀課文,連讀邊標出自然段。讀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輪流讀課文段落。其余同學邊聽邊把新字詞畫出來,不懂的詞語做出標注。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1)指名認讀帶點的生字,重點指導“鏟(chǎn)、豌(wān)、酸(suān)”的讀音。
(2)齊讀生字。
(3)出示生詞,認讀生詞。
草莓栽革淋雨慢慢兒小鏟子
豌豆趴蠶豆酸味果汁
(認讀時,注意指導讀兒化音“慢慢兒”,先老師范讀,學生跟讀,再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兒化音來練讀,如:“小苗兒、花兒、小果兒、頭兒”等,反復讀,理解在這些詞后加上兒化音,更估出了草莓的可愛)
2、小組討論識記方法。
你認為哪幾個生字難記、難寫,你想用什么辦法來記住它?(自由匯報生字的識記方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指導:
(1)“栽”與“裁”比較,引導學生找出不同之處,并想想“木”和“衣”分別代表什么,學生比較發(fā)現(xiàn):“栽”是把植物的苗兒種在土壤里,“裁”是把一塊衣料按一定民就寸展開。
還可以練習題,鞏固運用:
栽裁
()衣服()種()樹苗()縫()剪
(2)“豌”:與“碗、宛”比較組詞。
(3)“酸”:仔細觀察,左邊是“酉”,不是“西”,右下部分是“”,不是“又”。
3、指導書寫。
(1)著重指導觀察“栽、豌、蠶、酸”幾個字,說說應注意哪些筆畫,各寫三遍。
(2)自由練寫,將每個字寫兩遍。
(四)再讀課文,梳理順序
1、同學們,《種草莓》這篇課文共6個自然段,而每個自然段都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內容,你能找到它嗎?自由讀課文,找到了就畫上橫線。
2、交流,概括。
(1)對有爭議的第4、5自然段可再讀讀,討論明確:第4自然段既寫了花,又寫了果,可以和寫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兩個詞概括:開花、結果。
(2)明確線索:春天—栽苗—長高—工花—結果—成熟。
3、齊讀第1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初學了課文,誰來說說種草莓的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板書:栽苗、長高、開花、結果、成熟)
3、自由讀文,看看各個階段草莓是什么樣子?小弟是怎么做的?
(二)選擇朗讀,品味語言
1、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再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你喜歡的段落大聲讀給同學聽,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相機指導以下三個重點句段:
(1)“細細的春雨酒下來,淋在小葉上,葉兒慢慢長大了。暖暖的太陽出來,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兒長高了一點兒。輕輕的春風吹來,吹在小苗上,小苗兒又長高了一點兒。小弟用小鏟給松松土,小苗兒更壯了?!?/p>
①多美的情景啊,誰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
②教師根據(jù)朗讀情況進行指導。
“細細的、暖暖的、輕輕的、松松土”——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詞都是重疊的)
再自由地小聲讀一讀,體會這些重疊詞有什么好處?(說明春雨、春風、陽光和小弟的動作都是那么溫柔,在細心地呵護著小苗兒,好讓小苗兒茁壯成長)
③再指名讀,讀出溫柔、鄶暢的感覺??杉由蟿幼鞅硌葑x。
(2)“小小的花兒凋謝后,出現(xiàn)了一顆()小疙瘩。小綠疙瘩一天天長大,顏色也慢慢變淺,成了()的小課兒了?!〔葺ǎ┝耍獾囊幻骈_始發(fā)紅?!?/p>
①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②課件演示(或動手畫一畫)果兒的變化。
③草莓從“綠豆般的”到“豌豆那么大”再到“像蠶豆一樣大”,作者觀察得很仔細,而種草莓的小弟就更不用說了。指名讀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猜猜: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3)出示課文的最后一段,學生自由朗讀,用橫線畫出草莓成熟的樣子,用波泫線畫出品嘗草莓的句子。
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誰不喜歡呀,讓我們也來美美地讀一讀,要品出草莓的香甜喲。
(三)總結升華,拓展練習
1、談感受,小結:學習了課文,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草莓的可愛,也從小弟的身上體會到種草莓有無窮的樂趣。
2、語言積累: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背下來。
3、拓展空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嘗試種植小豌豆或其他植物,仔細觀察它的生長過程,并寫下觀察日記。
教學目標
認識“骨、莫、巢”3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流利地背誦古詩,想象畫面。
體會詩中所表達的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
教學難點
學習生字,了解詩意,想象畫面。
想象故事的畫面、感受人類是動物的朋友。
教學過程
一、以詩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剛才同學背誦了許多詩詞,我聽同學們的背誦啊,雖然詩背得正確,節(jié)奏也還準確,只是好像缺少了點古詩的韻味。還記得那首《春曉》吧,我們就用這首詩來找找感覺。據(jù)說古人吟誦是講究平仄的。(板書:平、仄)我們這樣做也許不科學,不過嘗試沒有對錯。那我們就試著把一、二聲當平聲,這樣的字音可以讀得拉長平緩;三、四聲當仄聲,讀得短促一些。比如題目:“春”是幾聲?“曉”呢?師標記平仄。誰來讀讀?(誰還能比他讀得更好?你覺得你為什么比他讀得好?“曉”是仄聲,讀得短)好,我們來看看詩句。(課件出示)
誰來試一試?春——眠——不(短促)覺——曉;找到感覺了嗎?
當然,不但如此,還要注意五言詩自身的節(jié)奏。這樣讀起來就顯得自然流暢了。誰來讀讀整首詩?
春天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走來了,到處都聽到了鳥的鳴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鳥的古詩。(板書課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那,關于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出示作者簡介,了解詩人。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熟
1、鳥一直都是是我們人類的朋友,那詩人白居易是怎樣寫鳥的呢?請同學們把書輕輕地翻到78頁,端好書,坐直。下面大家就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要仔仔細細地讀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正確,做到字正腔圓;后兩遍,要盡量把詩句讀通順。
大家讀得很投入。那誰愿意來讀讀?其他同學要仔細聽,聽聽他是否把字音讀正確了?是否把句子讀通順了?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背過許多古詩詞了。同學們都能感受到,古詩詞呢,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都有一種韻律美。像這首古詩,它是一首七言詩,它該有怎樣的節(jié)奏,在哪里作停頓能更好些呢?同桌之間互相讀讀、聽聽,感受感受。
誰讀給同學們聽一聽?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是否讀出來古詩的節(jié)奏?(讀得真是有板有眼)
3、看,讀著讀著就讀出了古詩的感覺,那下面我們來合作讀讀,男生讀一句,女生讀一句,聽聽誰讀得更有詩的感覺。
4、就這樣,我們用心地讀著讀著就走進了古詩。把這首七言詩讀得既正確,又有節(jié)奏,可是,還不夠,我們還要盡可能地讀出它的味道來。老師也來讀一讀。同學們輕輕地放下書,閉上眼睛,用心來感受這首詩。(師配樂讀)
三、精讀古詩,感悟詩意
1、你們感受到了什么?你覺得詩人在這首詩中要告訴我們什么呢?(感受說得不好就再讀讀古詩)。是從哪一句知道的?
2、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句。(課件出示)這一句中有一個詞告訴我們不要打鳥,哪個詞?學習“莫”字:(出示字理圖)像太陽落入草木叢中,表示日落時分,白晝結束,夜晚快要來臨。莫有“日落”“太陽已盡”之義,后來引申為“無”“沒有”之義,又用做副詞,意思就是“不”“不要”。那么詩中的“莫打”就是——什么意思?(不要打)那詩人是要勸誰不要打鳥呢?君,這個“君”指的是誰?你?他?我?都是,每一個人,是吧。對,這里的君是對人的一種尊稱,他可以指任何一個人。誰來讀讀這句?
3、是啊,勸君莫打枝頭鳥,因為——生:子在巢中望母歸。(課件出示)
學習“巢”字:這個字也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生字。那對于這個字的讀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我們來看這個字的字理圖:在一棵大樹上,有一個鳥窩,窩里住著幾只雛鳥,多么溫馨的畫面!根據(jù)這一的畫面古人發(fā)明了這個字,最后經(jīng)過演變,就形成了今天這個“巢”字。所以,這個巢就是——小鳥的家。
看看這些羽翼還未豐滿的小鳥們,時時刻刻在自己的巢中——生:望母歸。那是怎樣一個“望”啊?只是簡單的看嗎?那是眼巴巴地——等啊,盼啊,期待啊……媽媽的歸來。讀出你此時的感受。
4、引讀:師:孩子們想想,如果,你就是那只自由飛翔在林間給孩子覓食的鳥媽媽,你也會大聲地對獵人說——
師:孩子們,如果,你就是那只在巢中翹首待哺的.小鳥,你會可憐地說——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當我們看到這群小鳥已經(jīng)餓得奄奄一息,當我們看到鳥媽媽焦急地振翅歸巢,我們也一定會從心底發(fā)出這樣的同情——
5、是啊,同學們,其實小鳥跟我們一樣,所有的動物也都跟我們人類一樣,它們也有——生命,它們也有——骨肉親情,詩句中也有跟我們一樣的體會,哪兩句?誰來讀讀?(課件出示)。
6、我們先來看第一句。道是什么意思?(說)微是指:輕微,微賤。那么這一句詩的意思是——誰說這群小生命微賤?讀讀這句。
7、是啊,再微小也是——生命啊!也是一般骨肉一般皮啊!看看第二句,
a、一般是什么意思?一般:一樣,同樣。
b、那么骨肉又指什么?像我們人一樣的骨頭和血肉,其實,骨肉還有一層意思,誰知道?比如:老師說,你是媽媽的骨肉。難道說,就是指你是媽媽的骨頭和肉嗎?不是,是媽媽的親人,是和媽媽有著血緣關系的親人。我們跟媽媽都有著骨肉親情。所以,鳥媽媽和它的孩子們也有著骨肉親情啊!那么這一句的意思是——它們和人有一樣的骨肉,有一樣的皮毛。所以說,勸你不要打枝頭上的小鳥,它的孩子在巢中正等待著母親的歸來。
8、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兩句。
9、多么讓人心動的畫面啊!誰愿意來動情地讀讀整首詩?(你真是詩人的知音啊!字字句句都讀到他心里去了。)
四、回讀鞏固,熟讀成誦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詩人白居易飽含深情地勸說人們要愛護鳥類,無不讓我們心生同情?,F(xiàn)在我們就伴著音樂,深情地讀讀這首詩。
讀得太有味道了。相信那些現(xiàn)在手執(zhí)槍的人,此刻要是聽到了你們的朗讀,定會放下屠殺之意。我們就這樣,讀啊讀啊,就走進了詩的字里行間,就這樣讀啊讀啊,就讀懂了作者,真好!老師相信,這首詩現(xiàn)在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你們的腦海里,一定有許多同學能背下來了吧?誰來試一試呢?
五、續(xù)讀延伸
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該跟我們共享一片藍天,而不該成為人類餐桌的美味,也不該成為人們籠中的觀賞。但是,總是有些人喜歡用鎖住鳥兒的自由來博取自己的快樂。課后就有這樣一首詩,我們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大家自由讀一讀。指名讀。(讀得很有味道)一起來讀讀。是啊,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真是意味深長啊!關于描寫鳥的詩詞你還知道哪些呢?誰來背一背?生自由背。
六、總結
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類。課下,同學們可以好好想想,我們平時該怎樣去保護鳥類,保護動物,為生態(tài)和諧盡自己的一份力。并在課下寫下你的感悟心語。最后,讓我們再朗讀聲中結束這一課。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理解“蒼白、煞白、慘白”等詞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揣摩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犧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聽[課件:炮聲]這是什么聲音?這聲音讓你們聯(lián)想到什么?是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今天,就讓這炮聲,帶著我們來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戰(zhàn)場,認識一位無名的英雄吧?!谑?。[板題]齊讀課題。
二、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初讀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P101,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我們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老師從課文中找到了一些難讀的詞語,你們能認清嗎?【課件:詞語】
3、大家預習的真不錯?,F(xiàn)在讓我們回到課文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
1、理解要點:出色完成任務
這是一場保衛(wèi)國家的自衛(wèi)戰(zhàn),本文的主人公炮手也參加了這場戰(zhàn)爭,他的任務是什么?他到底完成的怎樣呢?請你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
(1)師:再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2)指導朗讀。誰來當這位將軍,現(xiàn)場夸夸炮手?
2、理解難點:怎樣的情況下出色完成任務
(1)學2—10段,心情極端痛苦的情況下。
①請同學們默讀2—10段,畫出最能說明炮手完成任務時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
②在什么情況下炮手的臉色蒼白?
③在什么情況下炮手的臉色由蒼白變成煞白了?讀一讀這段對話,從中體會體會。
④在什么情況下炮手的臉色變成慘白?
⑤這道命令“這”指什么?房子里住著誰?此刻,炮手的心里會想什么?
⑥課文中還有一個句子特別能說明他此刻的心情?你發(fā)現(xiàn)什么?
⑦頂著巨大的壓力,炮手是怎么做的?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什么?
⑧第十自然段這么精彩的段落,想讀嗎?齊讀。
(2)非炸不可的情況下討論。
師:現(xiàn)在說說炮手明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呢?
3、深化中心
(1)所有的將士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這時炮手怎樣?
(2)將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稱贊,現(xiàn)在會稱贊什么呢?
(3)我們分角色讀讀最后一部分吧?
(4)【課件:插圖】炮手這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心感動著我們,感動著將軍。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炮手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榜樣,越來越多的愛國人士學習他勇于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