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編寫需要依據(jù)不同的學科和教學內(nèi)容,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質量。教案反思語文四年級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教案反思語文四年級,方便大家學習。
一、教育目標。
知識和技能:正確讀寫,理解橫、墻等生字,理解作者的介紹,可以正確、流利、感情地讀詩。
過程和方法:朗讀和體驗,學習作者傳達感情的手法。
感情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詩中含有的哲理。
二、教育的重要難點。
教育要點:理解詩意,感受詩意。
教育難點:理解不知廬山的真面目,只有這座山的哲理。
三、教育過程。
(1)引進新課程,激發(fā)知識欲。
談話導入,談旅行經(jīng)驗,引出問題西林壁
(2)初讀課文,質疑其。
1.介紹作者。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他的文字展望,與蘇轍、蘇寅并稱三蘇。
2.解決問題。
問題:寫問題。西林:西林寺。墻:墻——寫在墻上的詩。
3、教師范讀,糾正字音,明確朗讀節(jié)奏。
4.教師領導學習。
橫看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1)橫是什么意思?不同的意思是什么?
(2)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明這兩個意思正面看是連綿起伏的山,從側面看是高峻的山,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出現(xiàn)不同的景哲。
(3)嶺和峰有什么區(qū)別?(顯示圖像)
(4)在前兩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感情?
(5)帶著感情,再讀一遍。
不知廬山的真面目,只在這座山里。(團隊合作討論)
(1)學生報告知識緣,教師補充真面目。
(2)學生報告詩意。
(3)學生與生活聯(lián)系,談學習后的兩句感覺。
(4)全班同學帶著情感,一起閱讀整首詩。
5.總結。
報告本課程的收獲可以是手法、感情、內(nèi)容。
6.配置作業(yè)。
寫四季廬山,早晚廬山,晴雨廬山。
7、板書的設計。
有點兒。有點兒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2、通過反復朗讀,整體把握詩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3、從關鍵詞語“一道、鋪、瑟瑟、可憐”入手,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展開豐富的想象,復現(xiàn)詩中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溫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了不少古詩,下面我來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們背整首古詩?!半x離原上草”?
這首詩的詩人是誰?(白居易)。今天,我們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出示課題,齊讀課題)(“吟”是前鼻音)
二、解題,知作者:
(接上)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暮”字,上面是一個?草字頭,草字頭下面有一個?“日”,這個“日”表示的就是?太陽。太陽落到草叢下了,這個“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從詩題中我們知道了時間。你還能知道什么?(地點:江邊。吟:吟詩)
那么是誰傍晚的時候在江邊吟詩呢?(白居易)
既然大家都曾認識這位偉大的詩人,你能說說他的“字”和“號”嗎?(PPT示簡介)
三、熟讀古詩,整體感知:
1、究竟是什么樣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詩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看齊讀。大部分同學都讀得很好,但還有部分同學讀得不通順,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誦。
2、學生自由大聲練讀。(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勢,可以搖頭晃腦,可以大聲讀,也可以小聲讀等,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但是要讀準詩中的生字,讀通順詩句。)(個別匯報讀,師生評:字音讀準了,證明你已有收獲;讀得真流暢,學習力強;讀出了古詩的韻味,你真是個小詩人?)
3、教師范讀。師:你們注意老師是怎么停頓的。
4、學生個別讀(比比誰讀得好)、齊讀。
四、明確背景,體會情感:
(同學們讀得真好,短短幾分鐘就能讀得通順、流暢、有節(jié)奏了,可我們似乎還缺少了點東西,缺少什么呢?對了,缺少點情感。俗話說:詩言志。詩人寫詩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緣由)
PPT示背景(指名讀):當時朝廷政治昏暗,斗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該詩從側面反映出了作者離開朝廷后輕松暢快的心情。讓我們帶著詩人那種輕松暢快的心情,隨同詩人一起賞景抒情齊讀
五、品讀探究,深入理解:
1、畫景物:聽著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我們仿佛穿越到了唐代,與詩人一起欣賞江邊美景。下面我們再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將這江邊的美景圖一一描繪出來。
詩人在不同的時間里,各寫了哪些景物?找出來,用筆畫出來。(畫景物匯報)(板書:殘陽、江、露、月)
2、品詩句:這些常見的景物,為什么能讓詩人流連忘返呢?讓我們跟隨詩人的筆墨,一起走近江邊。齊讀一二句。PPT
你覺得詩人筆下的太陽是怎樣的?(火紅的、搖搖欲墜的、疲憊的、金光閃閃的)同學們口中的夕陽真美啊,你們真是白居易的知己啊!
在這兩句中有一個動詞,你能找出來嗎?“鋪”。
平日我們描寫陽光用什么動詞?(照、射、灑)換上這些詞好不好?換詞讀一讀。換好不好?
“鋪”字多用在何處?(引導“鋪”字組詞:鋪床、鋪路)
“鋪”(簡圖)(夜晚媽媽幫你鋪床,蓋被子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得出:溫暖,柔和,舒服,親切)(學術說法:此時太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像是有人拿了一塊紅綢子從天邊慢慢地鋪了過來,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讀出來的?大家跟著來,用他的方法讀讀。齊讀在夕陽的映照下,江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這里的瑟瑟是什么意思?“瑟瑟”指碧綠色的玉石,詩中形容江水沒有被夕陽照到時所呈現(xiàn)的青綠色。)(刪除,課堂不講)
這里寫到“半江瑟瑟半江紅”,在你的想象中,江水紅得像什么?綠得像什么?
(生:紅得像一塊紅綢子。似乎有人把紅墨汁倒進了江中。江水另一半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讓生盡情說,答不到也沒關系)
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呀!一個“瑟瑟”,一個“紅”字寫出了夕陽斜照在江上,那種鮮明的色彩美,這樣一紅一綠強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變那么鮮艷、明快。你能否將這種奇特的美感讀出來?
夕照下的江水半綠半紅,這是多么美麗的奇觀啊,那么,江面為什么會呈現(xiàn)出半綠半紅的景象呢?(引導、簡圖)(教師邊演示課件邊小結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贊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詩人很善于使用色彩的對比,他多像一個大畫家,用他手中的彩筆,描繪出我們祖國自然風光的色彩美。以上兩句,不由得使老師想起了白居易的另一首的詞《憶江南》。這首詞中也運用了色彩對比的寫法,同學們想想是那兩句呢?(生答)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在寫法上多么相似呀!一個寫了秋天、夕陽下的江水;一個寫了春天、朝陽下的江水。都描繪了奇特的美景,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p>
帶著剛才的理解,想象著畫面,再將這種神奇的美讀出來。
三四句:多美的江邊夕照圖啊,面對如此美景,詩人留戀忘返,不覺天色已晚,此刻他又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呢?
有一個詞盡顯了白居易當時的心情?可憐。為何說“可憐”?是不是很可憐的意思呢?(拆開組詞:可以憐惜。)
“可憐”:可愛“真珠”:珍珠
什么可愛?哪些景物讓你覺得很可愛?怎樣的露珠、月亮讓你覺得很可愛?
你能將這種可愛讀出來嗎?(個讀、齊讀)
老師覺得作者寫得還不夠可愛,在你們的想象中,那些亮晶晶的露水、皎潔新月還像什么?用上這樣的句式說一說:露似()月似()()似()()似()
(露:寶珠、瑪瑙、水晶月:像金鉤。像小船。像眉毛。像鐮刀。)從顏色、形狀方面進行點撥。江似明鏡月似船。
同學說得多傳神呀,多貼切呀!你們將天上的月與地上的露珠完全融合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月夜圖。面對這樣美的景色,詩人情不自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齊讀)
六、感情朗讀:
在白居易的眼里,遠處的殘陽美,近處的江水美,腳下的露水美,天上的新月美,這無不表現(xiàn)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前面講到詩人是離開朝廷到外地任職,離開了朝廷因為著不能追求功名利祿了,但他卻沒有絲毫失落感,轉而流連于幽美壯麗的自然風光中,這是多么樂觀、豁達的個性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帶著詩人這種輕松、閑適的心情,再次漫步江邊。(配樂齊背誦)
七、讀寫結合,加深理解:
多么美麗的江景圖啊!這種美景不描繪下來實在可惜了,讓我們拿起筆,發(fā)揮想象,將這幅幽美的江景圖描繪出來吧。
題:發(fā)揮想象,將這首古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小短文。PPT
八、拓展延伸:
學完這首詩,你覺得詩中哪種景色最美麗?你還能背背寫這種景的古詩來嗎?(學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一個生字,把握文中的新詞語。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39;智慧和才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讓學生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搜集《頤和園》的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前準備
讓學生展示查閱的資料和圖片。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感受風景美。
1,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文中寫的頤和園的哪幾處景色?
教師點名,讓學生回答,并作小結:
作者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景色,三寫昆明湖景色。
2,作者所寫的頤和園的幾處景物,可以用首段和尾段中的哪個詞來概括它們的特點?
學生找,學生回答,教師作結。
3,讓學再次拿出頤和園的圖片,看看有沒有頤和園的其他景物,讓學生用詞語把它們的美形容出來。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作點評。
三、細讀課文,探索文路,體會結構美。
1,提問:請劃出文中作者在頤和園行蹤變化的文字。
留出時間,讓學生讀,劃。點名讓學生來回答。教師出示課件,顯示小結: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經(jīng)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又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2,給學講解移步換景的寫法。
四、研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1,作者所寫的三處景物,寫得很美。讓學生劃出顯示景物美好的詞語。
提名讓學生來回答。
2,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寫長朗的段落,然后讓學生來讀。
學生朗讀時,教師作指導。重點提示學生讀出民族的自豪感來。
五、處理課堂作業(yè)
做已印發(fā)的講義。
六、作業(yè)
讓學生星期六或星期天去游覽學校附近的圣泉寺,要求至少要寫出圣泉寺的三種景物。
〔解題〕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大約寫于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年7月,白居易自中書舍人除杭州刺史。10月1日到杭州。
《暮江吟》通過對黃昏時分江面特有的瑰麗風光的描寫,從側面反映詩人離開昏暗的朝廷以后輕松愉快的心情。
〔結構分析〕
詩人是選取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時段中的兩組景物進行了描寫。
第一組景物(前兩句),夕陽落照中的江水。江面呈現(xiàn)的兩種顏色,細波粼粼、光色凝重。
第二組(后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通過對“露”和“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和諧、寧靜的意境。
〔語意理解〕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p>
“殘陽”快要落山的太陽?!颁仭标柟赓N著江面,平展延伸?!吧保稳萁酬幪幱腥缜嗑G的玉。這兩句的意思是:夕陽沿地平線平鋪江水中,江水一半鮮明,一半陰暗,一半紅光閃耀,金波粼粼,一半呈現(xiàn)碧綠,有如青玉。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p>
“可憐”,可愛?!熬旁鲁跞埂?,即夏歷初三新月如鉤?!罢嬷椤?,即珍珠?!肮?,彎弓。這兩句的意思是:可愛的九月初三的夜晚,江邊的草地上掛滿晶瑩的露珠,多么像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抬頭看,一彎新月初升,如同在碧綠的天幕上懸掛一張精巧的弓。
〔寫作特點〕
1.抓一時一物,表濃重情思。
白居易擅長寄情于物,常常在詩中通過一時一物,在一笑一吟中自然、率直地表達內(nèi)心深處的情思。寫本詩時,作者正因不滿朝廷的昏暗與各派斗爭而舍朝官求外任,心緒本來愁憤交織,但見到暮江美景又將愁憤一掃而光,涌起喜悅與熱愛。于是,詩人將新的情思寄托于暮江美景與月夜美景,字里行間洋溢著輕松愉快。
2.工致入畫的技巧。
明人楊慎評《暮江吟》說:“詩有豐韻,言殘陽鋪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紅日所映也??芍^工致入畫?!笔①澃拙右自诒驹娭袑懢暗墓α?。比如,本是殘陽照江面,不說“照”,卻說“鋪”,是因為殘陽而近地平線,是貼著地面照過來的,確像“鋪”在江上,多么形象!用“鋪”顯得平緩,寫出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親切、安閑之感。面對九月初三夜晚之景,巧設比喻:把新月比作小巧的彎弓;把岸上凝露,比為閃閃發(fā)光的珍珠。再加上暮江、月夜等景色,巧妙地營造了一種恬靜、秀美的氛圍。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三首古詩,并能背誦。
3.認識課后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借寫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本課閱讀要以感情朗讀和欣賞為主。
⑴要引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教師要結合時代背景,借助多媒體課件和生動的語言,使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之中,反復地讀,在讀中感悟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⑵教師適當抓住重點詩句進行引導,使學生通過佳句體會詩人的情感。
⑶要引導學生反復讀描寫景物的詩句,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寫法。
2.積累內(nèi)化。
背誦三首古詩。
3.識字寫字。
學生認識“曠、瑟”兩個字??梢韵仍谠娢闹姓J識,然后單獨拿出來,讀音組詞。
4.練習。
⑴遷移練習:在三首詩中任選一首講一講詩中描寫的情境。
⑵實踐活動:閱讀一些描寫日月的古詩閱讀欣賞。
資料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朝杰出山水田園詩人,畫家。后人評論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齊名。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朝著名的詩人,繼杜甫之后又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圍困、掙扎、熄滅、噴火、缺少、冶煉、液體、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復述故事,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
(2)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女媧補天》是中國古代四大神話之一。它和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神話。在組織學生學習這個故事時,要讓學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媧為了造福人類,不辭辛勞,不怕危險,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質,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立足語言習得,鍛煉學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
三.教學重點?
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課件2)
1.導入: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像,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優(yōu)美動人的《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
2、讀讀課題:用你們的聲音告訴我,誰補天?女媧做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梗概
1.過渡:讓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感受和疑問,自由朗讀。邊讀邊想:女媧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的一個神?(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反饋。
(1)檢查生字詞。
同學們和課文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見面了,相信你們對生字詞掌握得比較好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再認識一下剛剛結交的生字詞朋友。(課件3)
(2)再讀課文,交流: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是怎樣補天的?結果怎么樣?(課件4)
(三)潛心會文,品讀詞句
1.過渡:面對著可怕的困難,女媧不畏艱險,毫不退縮,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想辦法熄滅天火,自己動手造船救人,還要想辦法補天。找一找,女媧補天中哪些文字讓你的心為之一顫;讀一讀,品一品,這些令你感動的文字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感情和意味。
(學生默讀全文,找找、畫畫、品品)
2.理解重點詞句。
(1)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課件5)
師:請你用好聽的聲音讀一下這段話。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幾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誰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天崩地裂或天塌地陷
(2)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她又造好了船,去救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課件6)
師:你能感受到女媧怎樣的心情?
師:看到被水火圍困,處于死亡邊緣的人們,(生讀):女媧難過極了。
朗讀感受到女媧的痛苦。
師:還能體會到女媧的什么心情呢?
生:女媧急于把人們救出的心情。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生:“立刻”、“求”、“又”這些詞語都能看出。
請你試著讀一讀,讀出女媧的心情。
(3)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什么是冒著生命危險?
生:有可能會因為補天而丟掉自己的性命。
師:那到底有多危險?課文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學生讀:遠遠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
師:當女媧面對這樣的危險時,她是怎樣做的?
(指名讀: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女媧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女媧是一個神,作為一個上古時偉大的神,她本來在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什么?
(過幸福的生活,長生不老,不必管人類的死活…)
然而,當這個人類之母看到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自己的兒女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她難過極了!這位悲天憫人的人類之母面對這樣的危險時,她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自己的兒女,女媧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她想盡辦法、忙忙碌碌、殫精竭慮地補天,更叫人無限感慨。大家都被女媧的勇敢深深感動,誰能夠把這份感動讀出來呢?(課件7)
(4)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綠、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課件8)
師:你們從女媧尋找五彩石的艱辛中讀出了感動,那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尋找五彩石是非常困難的呢?
零零星星幾天幾夜?找哇找哇??終于
師:你是怎樣理解“終于”這個詞的?(自由發(fā)言)
作為一個偉大的神,為了拯救人類,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師:石頭終于找齊了,天到底補上了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的第4自然段。
(5)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課件9)
師:自由讀句子,邊讀邊想象,在煉石的五天五夜中,女媧克服了哪些困難呢?
(6)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師:輕聲讀這句話,找出描寫女媧補天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看似輕松的動作,卻看出了女媧的神力無比,讓故事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再讀一讀,注意體會故事的神奇。
(7)齊讀最后一段。
女媧歷盡千辛萬苦,將天補上,你們看,天邊那五彩的云霞,傳說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請大家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四)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五)評價人物,布置作業(yè)。
1.學了課文,你想對女媧說什么?
2.關于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
3.?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聽。
七.板書設計
女媧補天
受
關心人類疾苦勇敢頑強……
八.教學反思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xiàn)女媧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不是很難理解。就是課上著重錘打的幾個詞“幾天幾夜”、“找哇找哇”、“終于”、“五天五夜”、“冒著生命危險”等,它們都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內(nèi)涵,凸現(xiàn)女媧的精神?這需要透過文字表面去挖掘,去想象,將文本再創(chuàng)造,以充實內(nèi)容,使人物形象趨于豐滿。為此,在“幾天幾夜”、“找哇找哇”、“終于”、“五天五夜”、“冒著生命危險”等時空的空白處激發(fā)學生想象,通過“女媧在尋找五彩石的過程中會碰到哪些具體困難”、“她怎樣度過這五天五夜”等問題的創(chuàng)設,通過一遍一遍地把字詞句讀成畫面的過程,引著學生去想,去超越文本。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單元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jù)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yǎng)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4、復習掌握本單元《詞語表》中的詞語,能寫出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能按要求正確搭配詞語和將詞語分類。
5、復習鞏固對句子的認識,會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和把句子寫具體。
6、復習學過的各種句式,初步認識比喻句和學會改寫反問句。
7、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39;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1、理解句、段、篇之間的關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內(nèi)容。
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具體地敘述一件事。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總課時)
主題“觀察和發(fā)現(xiàn)方面的趣事”
第1課
《觀潮》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蒙、霧、昂、貫”的寫法,注意多音字的讀音:薄,號,度、稱了解課文大意:課文寫的是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到近、奔騰而去的全過程,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奇觀”指的是什么?你從課文哪些詞句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2、第3、4自然段重點朗讀,要求背誦的。是從遠到近的順序寫的,先聞其聲,再觀其形,思其序。
大潮來之前,錢塘江將面很平靜,觀潮的人們急切地昂首東望。大潮終于來了,開始只是一條白線;近些,只見白浪翻滾;浪潮越來越近,氣勢磅礴,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兩丈有多高,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潮頭很高,范圍很寬,感受到潮水來勢洶涌澎湃。
3、找出課文中寫得具體形象的句子。
《教參》P3.4
4、造句:依舊、猶如、好象
第二課時(總課時)
第3課《鳥的天堂》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茫,規(guī)律”的寫法。
多音字:樂、干、數(shù)、泊、應、盛。區(qū)分“陸續(xù)、繼續(xù)”感知全文大意:課文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第一次經(jīng)過時,只看到生長茂盛的大榕樹,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產(chǎn)生了“鳥的天堂”沒有一只鳥兒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時,見到了鳥飛鳥鳴的熱鬧景象。見《教參》P14
課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誦
2、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鳥的天堂”指的是天馬河上的一株榕樹。
鳥的天堂指的是鳥兒生活在那株榕樹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樣。
3、“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shù)”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課后第3題,見《教參》P15
5、課堂第5題照樣子寫句子,意思不變。
課堂第7題讀一讀寫一寫。
教學目標
1、認識“籮、杭”兩個生字。
2、了解文章大意,體會作者“思念家鄉(xiāng),追憶童年快樂”的獨有感情。
3、學習作者以桂花為線索,用具體事情表達故鄉(xiāng)童年的快樂和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已學,明確任務,引入新課
引入:上一課《梅花魂》,作者用梅花寄托外祖父對祖國的無盡思念,一個魂字更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今天我們要走進臺灣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桂花雨》,看看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么呢?
1、出示課文導語,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導語: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再和同學交流讀了“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體會。)
2、導語提出了哪些要求?(感情朗讀課文,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體會重點句)
3、導語要求我們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從重點句子直達作者的獨特情懷。這些敘事散文的特點,讓我們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來加深感受吧。
設計意圖
是臺灣女作家琦君寫的一篇敘事散文。這是一篇自讀文,教師由已學引入新課,引導學生關注課文導讀,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主學文,品悟語言,體認情感
(一)運用已學,獨立把握文章大意
1、自由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事情。
2、檢查預習情況,認讀詞語。
3、回顧“梅花魂”一課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方法,抓住本課的線索“桂花香”,嘗試獨立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
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xiāng)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表達了作者和母親對家鄉(xiāng)的眷戀。
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應該以策略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只有實踐以后才能真正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掌握方法,學會策略。學生剛學過《梅花魂》這篇敘事散文,學過把課文寫的幾件事串聯(lián)起來掌握文章大意的方法,也感知到作者最想表達的情感是文章的重點。在這篇自讀課文中,放手讓學生實踐課文大意的概括,讓學生把學過變成學會。
(二)關注表達,體認作者情感
過渡:《梅花魂》一課用具體事情表達情感,把我弄臟墨梅圖和弄壞貴重的古董時,外祖父不同的態(tài)度作比較,表現(xiàn)祖父對梅花的重視,突出對祖國的眷顧和思戀。這一課,作者也運用了這些方法來表達她的情感。
小組合作,選作者的一種表達方法進行學習,交流這樣寫的好處。
預設一:(用具體事情表達情感。)
小組學習建議:
1、說說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桂花香氣迷人,桂花贈送鄰里,搖花樂,桂花雨,泡桂花茶,吃桂花糕都給作者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2、討論:作者用具體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預設二:(用比較來突出作者的情感。)
小組學習建議:
1、文中有哪兩處使用了作比較的方法?把什么同什么進行了比較?
2、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第一處:作者把桂花與其他花進行比較,突出對桂花樹的喜愛。強調,作者無意貶低其他樹種,而是通過這種手法來表達自己對桂花的情有獨鐘,孩子們可以學習這種寫法。第二處:作者把杭州的桂花與家鄉(xiāng)桂花進行比較,突出對家鄉(xiāng)桂花的喜愛和懷念。強調,不是杭州的桂花不香,而是由于作者和母親的思鄉(xiāng)之情而產(chǎn)生的一種獨特的感受。)
設計意圖
《梅花魂》這篇敘事散文的表達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也有運用。教師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解決閱讀的重點問題,讓學生借助文本,以文學文,直面作者的&39;情感。
(三)品讀句子,深化情感體認
1、【句子一組】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A兩句都有“香飄十里”。
反復品讀,感受到兩個句子都寫出了桂花濃濃的香氣。
B關注“不說”“全”“那才是”等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思考:
a句一的“香飄十里”前面加了“不說”,這個詞能去掉嗎?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
b既然杭州的桂花多如山,香十里,家鄉(xiāng)的桂花其實連“香飄十里”都算不上,為什么作者的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保?/p>
2、合作學習,感受思鄉(xiāng)之情
A思考并交流:故鄉(xiāng)的桂花,有哪些是杭州桂花比不上的?
預設:
(1)搖花樂、桂花雨
(2)不僅可聞,還可吃,泡茶喝。香一年。
(3)送桂花做糕餅——和諧的鄰里——情意融融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及想象詩
歌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
3.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釋題激趣,創(chuàng)設語境。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詩,老師念第一句“籬籬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嗎?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他寫這首詩時只有15歲,他的詩通俗易懂,在廣大群眾中廣為流傳下來的詩有1914首,今天我們學習其中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題目是《暮江吟》。
板書:暮江吟
1.讀題、解題:(1)師強調“吟”的讀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種詩體。(2)同學們來看看這個“暮”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面是個日,你能看出什么來嗎?(有太陽落山的意思)這里交代的是(時間)(3)“江”在題目中交代了什么?(地點)
二、初讀古詩,感受畫面。
1.自由讀古詩,讀正確,讀流利.想一想:這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
2.(點讀——齊讀)讀完古詩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麗、喜愛……)
3.讀詩初步感覺很重要,老師讀這首詩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過我的讀表達出來。
三、品析古詩,體會情感。
1.思考、討論:詩人描寫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這些景物
的哪些特點來寫的?(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2.齊聲朗讀前兩句詩。
3.重點理解詞語。
(1)“殘陽”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陽光)
(2)“鋪”是什么意思?這個“鋪”字你體會到了什么?把“鋪”換成“照”、“射”可不可以?
(“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4.質疑: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jīng)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f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快樂”,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最快樂?
2、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有關快樂的文章,補充課題:
給予是快樂的。
3、那么,快樂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什么是給予?
生:為什么說給予是快樂的?
……
5、這些問題提得真好,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請同學們把書翻到本113頁,自由讀一讀預習導讀,看看學習這篇課文有那些要求。
(指名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么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自字音,認清字形,句子要讀流利。
(指名回答,請同學補充。)
2、那么這件事讓保羅明白什么呢?
(指名回答:明白了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出示:
這個夜晚,保羅從內(nèi)心里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生齊讀這個句子。
3、是什么讓保羅如此真切的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讓我們來讀1~12自然段。讀后,請同學來復述這個故事。
(指名同學講故事。)
4、在這些事中有哪些是讓你或者保羅感到意想不到的呢?請同學們默1~12自然段,并用筆劃出來,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5、交流:
⑴出示:
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
保羅以為男孩希望自身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男孩卻說:“我希望自身也能當這樣的哥哥?!?/p>
體會“睜大眼睛”和“驚嘆”,為什么男孩會感到驚訝。
小男孩驚訝僅僅是因為羨慕保羅有一輛這樣的新車嗎?讓我們替小男孩說出心里的話。
(指名回答。)
是啊!保羅錯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身也有這樣一個哥哥,而是希望自身想當這樣的一個哥哥。男孩從小就立志要在圣誕節(jié)為弟弟送上一輛新轎車,多么了不起啊。
⑵“保羅驚訝地看著這個男孩,情不自禁地問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
生:我覺得這里讓我感到很意想不到,保羅怎么會邀請一個陌生人與他一起兜風呢?保羅可能被男孩的語言給感動了。
⑶還有哪些是讓你意想不到的呢?
生:保羅把車開到小男孩家門口,以為男孩是想在伙伴面前炫耀自身坐著一輛漂亮的新車,可是保羅又錯了,男孩是想去接他的弟弟,讓他弟弟也看看這樣的新車,并許下了他也要送一輛車給他弟弟的許諾。男孩一定想把他的快樂與他弟弟一起分享。
⑷教師引讀第十二自然段:
①出示: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下了車,把弟弟抱進了車里。那個男孩眼睛里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進去。他們?nèi)齻€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請同學們猜猜,這個夜晚,他們?nèi)齻€人是怎樣度過的?同桌先說一說,全班再交流。
②那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些給予是快樂的確事情呢?
三、總結全文
是啊,這個夜晚,保羅從內(nèi)心里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我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時能體會到給予的快樂,也許是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只攙扶的手臂,一句關切的話語,一顆慷慨的愛心。只要能做到奉獻與付出,這個世界就會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他人一份關愛,一份協(xié)助,同時,你也會收獲一份真正的快樂。付出往往比獲得更愉快。我們課后就有一篇這樣的文章《給,永遠比拿愉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執(zhí)教的是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整堂課基天性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能把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同學,思路也很清晰。在開課時能抓住閱讀提示,讓同學自身尋找學習目標并針對兩個目標進行教學。講解課文時,我首先從整體感知課文入手,先對整篇課文有個大致了解,然后圍繞“這個故事中有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展開的。并進行了引讀,在想象“這個夜晚,他們?nèi)齻€人在一起做了什么”這里,讓同學先同桌說說再全班交流,充沛發(fā)揮了同學的自主、探究性,最后是一個拓展延伸,在同學充沛閱讀后,使同學體會到作者的愛心,并發(fā)生關愛他人的愿望,從而體會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同時,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首先,在導入時沒有抓準切入點,過多的強調快樂,而忽略了“給予”的含義,以至于同學在后面談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經(jīng)歷時都只說到自身快樂的事情而沒有說到給予的快樂。有些偏離文本主題。
其次,課堂上的交流很多,沒有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體現(xiàn)其情感的變化,而在課文的內(nèi)容方面花的時間太多,本課的語言訓練重點沒有體現(xiàn)到位。
第三、對保羅的內(nèi)心感受抓得不實,同學雖然有讀,但讀的時間還是太少了。而且,同學讀的情感不是很到位,沒有很好的體會人物的情感,比方說,小男孩的那種羨慕與驚嘆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老師也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的知道。
最后,我思索,一節(jié)課是否稱得上好或者差,不在于用了哪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也不在于搞了多少新穎的形式,而在于看它能否抓住文章的主線,抓住文章的重點來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實實在在的課才是最好的課。
【課后評議】
辜淑華:曹老師作為新老師體現(xiàn)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教授本課時好的方面貫穿了以同學為主的精神,堅持把課堂交給同學,文中的&39;幾個局部設計讓同學自瀆自悟,也是比較好的,同時,曹老師教學態(tài)度自然,教學層次也比較清晰,但是在最后掌握閱讀鏈接的局部,卻因為時間過短,沒有進行深入,只是帶過,可能比較匆促。
王莉華:課文中心是“給予是快樂的”,但是在聽完課后連局部老師都沒有感受到這樣的情感,我想同學更難以掌握,這也說明教學中情感沒有到位。對于內(nèi)容淺顯的文章,應在讀中感悟,而不應該過多涉和內(nèi)容。應從課題入手,“誰”給予“誰”?“給予什么?”在前面的內(nèi)容中就應該說清晰,給予的含義是什么?
祝怡婷:曹老師的教態(tài)大方得體,課前準備比較充沛,注重了以同學為主。缺乏的地方,課文給人以快樂的感情,但是整堂課師生情感似乎沒有進入課堂,學完課文后沒有與文中人物發(fā)生共鳴,有可能是在備課時,曹老師目標訂的過高,導致難以在課堂中落實。同時開課的問題“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可能提的過早,同學在開始的地方不理解,導致文中有些問題沒有深入,情感沒有達到目標要求。
熊順華:曹老師整堂課目標清晰,課堂中各種方法設計也不錯,導入局部的你認為“什么是快樂的?”同學說的也很有興趣。缺乏的地方:教學本課時,似乎是為了使同學進入一個預設的課程中,沒關注同學的“生成”。在課文的后半局部,曹老師讓同學說說在生活中實際的例子,因為時間過短,同學沒有說到位,我認為,課堂氣氛的關注應該在研討的過程中烘托出,使整堂課的學習在一種好的氛圍中結束。
解題:重點在于思。
第一部分:
看到橋想到橋是路,橋也是路,看似重復,其實是更進一步的補充說明,橋是作為路的延伸,也是沒有路的地方的路。從不同的方面說。
可以問:橋都有哪些基本功能?
回答:溝通、交流——這也是這首詩的一個關鍵詞語。板書
溝通、交流:三層含義
路面的溝通——第一部分
情趣的溝通——第二部分
情感的溝通——第三部分
四段圍繞著各種各樣的`橋,用兩種方式來說明,一種是列舉,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橋,列舉時一般不超過3、4個。特點是直接點出事物。而此處橋的列舉順序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古老到現(xiàn)代。
一種是排比,不僅寫出了橋的名稱,還抓住了橋的特點。我在備課時,想到這里是一個排比,但是應該再問一個為什么這里要用一個排比,什么意思。排比句子可以做一個句式練習——比如文具盒。我的文具盒里有各種各樣的筆,有需要灌鋼筆水的鋼筆,有更換筆芯的圓珠筆,有需要鉛芯的自動鉛筆,有需要使用轉筆刀的鉛筆。
第二部分:
引申平地有橋,城市鄉(xiāng)村也有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橋。
第三部分:
無形的橋是用什么搭建的?
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
德育滲透。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會認“魅、紳、姍、辰”等4個生字,會寫“魅、黎、丐、牌、紳、衷、辰、酸”等8個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紳士、無動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讓·彼浩勒添加的那幾個字為什么那樣有魅力,讓學生明白恰當?shù)剡\用語言,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人心。
教學難點
★明白恰當?shù)剡\用語言,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人心。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布置學生收集精彩的廣告詞和打動人心的警示語。
(二)識字寫字
本課要求學生認識的4個生字,課前可布置學生預習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教學時可通過檢查預習情況,如讀生字卡片,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的,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要求會認的字中,“姍、辰”兩個字是前鼻音,也是翹舌音。
要求會寫的8個字中,“魅”和“丐”較難寫,書寫時要作重點指導?!镑取笔前氚鼑Y構,第七筆豎彎鉤寫時要稍拉長,以托住里面的“未”字,注意提醒學生“未”不要寫成“末”?!柏ぁ弊止菜墓P,第四筆是豎折彎鉤,書寫時要注意它是一筆寫成?!八帷弊筮吺恰坝稀?,不要寫成“西”。
詞語的理解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也可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幫助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查字典、詞典。
(三)朗讀感悟、理解
1.本文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文章語言精練,情感豐富,人物對話簡潔。教學應讓學生多朗讀,多體會。先讓學生整體閱讀,從讀通開始,然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在閱讀過程中,自行探究課文意思,并把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鼓勵學生和同學一起討論、交流。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這個故事中明白道理,體驗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赏ㄟ^朗讀課文,把“我什么也看不見”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領會加了幾個字后,盲老人行乞的效果為什么大不一樣。要提醒學生反復朗讀最后一段話,要求邊讀邊想象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對于“那藍天白云,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不叫人陶醉呢”這一句,教師可作指導:讓·彼浩勒加的那幾個字僅僅是為了讓人們想象出這樣的畫面嗎?把你的想法跟同學說一說。使學生體會到萬紫千紅的春天多么美,可是盲老人“什么也看不見”多么不幸。這樣,學生就自然地體會到加了“春天到了,可是”這幾個字后,語言產(chǎn)生了巨大的情感力量,就能打動人心,人們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同情心。因此,盲老人會收到很好的行乞效果。這一部分的朗讀,語調應是抒情的。教師可范讀指導。此外,學生朗讀時,教師要作適當?shù)闹更c,讓學生讀出無限的感慨。
3.這個故事還可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演完后,可讓一個同學扮演小記者,其他的同學扮演采訪對象。采訪的對象有:一位雙目失明的盲老人,一位的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打扮漂漂亮亮的小姐,衣著寒酸的職員,普通市民。采訪的問題依對象而定,如,(1)老爺爺,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2)先生,您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可是”這幾個字?(3)太太,您看到木牌上的字后是怎樣想的呢?(4)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他那么多錢?
4.讓學生把搜集到的精彩的廣告詞和打動人心的警示語,在班上說一說。如:移動電訊廣告詞“手握移動的世界”,公園草坪上的警示語“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等。在學生的廣泛交流中,進一步感悟語言的魅力,學習、積累生活中富有魅力的鮮活語言。教師也可以補充這樣的語言材料。
(四)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果要你們制作一個簡易的提示牌,放在水塘邊,或草坪邊、花壇邊、電燈開關旁,你們想寫上什么話呢?幾個同學一起合作,制作一個簡易的提示牌。先想一想寫上什么話,再試著寫一寫??茨男┬〗M提示牌上的話有魅力,能打動人心。
(五)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3課時。
教學資料
1.詞語解釋
無動于衷:衷,內(nèi)心。內(nèi)心毫無觸動。
衣衫襤褸:衣服破爛。
姍姍:指走路緩慢從容。
2.讓·比浩勒簡介。
3.課外拓展閱讀《語文同步讀本》(四年級下冊)中的《魔語》和《太陽路》。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語言表達特點。了解說明文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2.理解課文,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20世紀的科學成就資料。
2.學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輩們的不同生活。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確立中心
1.齊讀課題。
2.師: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課題嗎?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下面的時間,我們就圍繞這句話去學習課文。
二、圍繞重點研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第四節(jié),思考:20世紀的百年間,科學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巨大的變化?把相關語句畫下來,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預設:
(1)生:我是從“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探索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我從這句話可以知道在20世紀人類能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探索百億光年外的天體。20世紀的科技十分發(fā)達。(相機變字體為紅色,出示相關圖片。)
(2)生:“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讀出來,在20世紀的時候,人類有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高速火車、遠洋船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變成了一個村子。讓我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重點理解“地球村”。1.為什么地球會變成村呢?2.地球怎么會變成村呢?出示圖片,師簡介)
(3)我是從:“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备惺艿轿覀儸F(xiàn)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師小結:“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20世紀科技如此令人矚目,我們怎能不高興地說……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5)其實我們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帶來的方便,請隨便說一說吧?
師:20世紀取得這么偉大的科技成就,我們怎能不說(手指板書)。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nèi)タ纯慈祟愒谏习偃f年的歷史中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
(1)出示課件:“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nóng)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p>
指名讀。
農(nóng)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生回答,師相機變紅字
說話訓練: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展示課件:農(nóng)耕社會的圖片。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后,出示課件:“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敝缸x,相機變紅字。
師:是啊,他們的生活這樣貧乏。多么希望有一雙千里眼能看得更遠,有一對順風耳能聽得更遠,會騰云駕霧能走得更遠。
20世紀都幫他們實現(xiàn)了嗎?生回答后教師課件箭頭顯示“千里眼“------望遠鏡、網(wǎng)絡視頻;“順風耳”------電話、耳麥;騰云駕霧------航天飛機。
師:何止這3個幻想,人類上百萬年的很多幻想20世紀都一一實現(xiàn)了。你隨便代祖先說一個幻想,現(xiàn)在一定能實現(xiàn)。嫦娥奔月------宇宙飛船;去海底------潛水艇等。
師:20世紀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變成了現(xiàn)實。
人類上百萬年的幻想,20世紀在短短的100年的時間里都實現(xiàn)了。所以說(手指板書)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古今對比
板書:一百年>上百萬年
師:是啊,20世紀的科技成就,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更加充實,更加快樂,更加幸福。課文中用了一句詩來贊揚20世紀的成就。
(4)體會變化之大。
出示這句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p>
引導學生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钡暮x。
引導學生舉例說出從農(nóng)耕社會到20世紀科技變化之大,之多,之快。
師:20世紀,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興鼓舞,我們可以激動地說……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
師述:20世紀的科學使我們這個時代可以呼風喚雨,英國的一位數(shù)學家哲學家這樣說……
1.出示波特蘭·羅素的名言: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p>
2.指讀,變時間(20__年——20__年)齊讀
3.師述: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而且還會帶來更多……
4.出示課件:指讀最后一節(jié)
四、回應開頭,突出中心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無論是和過去的對此,還是舉出的實例,引用詩句都是在圍繞一句話寫的。哪一句話?能一起告訴我嗎?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那現(xiàn)在讓你讀這句話,你會用什么情感去讀呀?
預設:
生自豪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激動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高興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同學們,20世紀已經(jīng)過去,21世紀已經(jīng)來到。21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xiàn)實?!币胱屛覀兊膲糇兂涩F(xiàn)實,我們小學生現(xiàn)在能做些什么呢?
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六、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這本書是路甬祥先生特意為少年兒童寫的《科學改變?nèi)祟惿畹?00個瞬間》。請大家去讀讀。課件展示這本書的簡介。
七、小練筆:《孫悟空來到21世紀》
師述:同學們,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非常發(fā)達,連天上的孫悟空也知道了……
孫悟空西天取經(jīng)后,在天庭時間待長了,覺得很沒有意思。又聽說凡間已經(jīng)到了21世紀,便決定去看個究竟。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寫一寫,悟空會有哪些奇遇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作者從古井得到的啟迪,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2、學習作者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從讀入手細細品悟,引發(fā)思考。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使學生懂得古井不僅為鄉(xiāng)親們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們的品格,使學生受到無私奉獻的教育。
重難點解析:
理解古井高尚品格和對人們的啟迪是本課的重點,教學中要抓住一些含義深刻與文章中心密切聯(lián)系的句子,在組織學生通過讀、思、議的過程,透徹的理解它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古井》這篇課文,古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自由表達。
教師總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xiāng)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xiāng)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今天繼續(xù)去感受古井對人無所求無私奉獻的精神。板書:生命的源泉、陶冶品格
(設計理念:使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
二、細讀思考,感悟無私。
1、默讀思考:
出示自讀提示:(課件展示自讀提示)
(1)從課文哪幾部分可以看出古井為人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又從課文的那些地方體會到“它不僅為鄉(xiāng)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源泉,還陶冶著鄉(xiāng)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畫出相關語句。
(2)體會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學生默讀思考。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自己讀,自己感悟文章的內(nèi)涵所在。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三、集體交流,體會無私。
根據(jù)學生匯報隨機學習以下幾個板塊。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引導學生抓住“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絡繹不絕”“叮叮當當、吱悠吱悠”“鄉(xiāng)間小曲”“濕漉”“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等詞句分析作者從時間、人數(shù)、聲音、路面四個方面具體描寫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表明了古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很大。
(2)根據(jù)課文描述的內(nèi)容,眼前浮現(xiàn)人們到古井取水時的畫面,進行口頭描述。
(3)人們到古井取水,每天迎著晨光,踏著暮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么古井在人們心目中具有什么精神?(無私奉獻)
(4)指導感情朗讀。
2.探究三至五自然段
(1)引導學生抓住“見老人用水困難”“這個幫挑,那個幫提”“不肯接受報酬”等詞句,想象課文所描述的畫面,進行理解體會。)
(2)鄉(xiāng)親們具有什么精神?(樂于助人,不求回報)
(3)古井和鄉(xiāng)親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可用文中的哪個詞來概括?(是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了鄉(xiāng)親們,鄉(xiāng)親們的精神是古井精神的再現(xiàn),也就是課文最后一句話“陶冶著鄉(xiāng)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崩斫狻疤找薄币辉~。)
(4)“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中的“他們”指的是哪些人?
(“他們”不光指幫助兩位老人挑水不要報酬的鄉(xiāng)親們,也包括那兩位老人。因為從“男的是個老黨員.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腿負過傷”可以看出他是個老革命,曾經(jīng)打過仗,負過傷,是革命的功臣。憑著這一點可以向黨、向人民提出要求:讓自己惟一的女兒留在身邊工作,照顧自己??衫蟽煽跊]有這樣做,他們也是受到了古井精神的陶冶。)
(5)分角色朗讀老兩口和鄉(xiāng)親們的話。
(設計理念: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體會古井的作用、體會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樸、善良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再讀重點段,升華無私。
1、齊讀最后一段。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xiāng)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xiāng)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1)情境說話:鄉(xiāng)親們懂了什么?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改為感嘆號讀。把“他們”改成“我們”在讀這段話。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xiāng)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xiāng)親們的品格,使我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p>
(設計理念:以“井”來啟迪“人”,這“人”不僅包括“我”和鄉(xiāng)親們,還包括文章的讀者,即全體師生。進一步體會學習古井無求于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自悟“古井”懂得無私
用心體會這是一口怎樣的古井,并填空。
這是一口()的古井。
這是一口()的古井。
這是一口()的古井。
這是一口()的古井。
(設計理念:通過深入理解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自己的感悟內(nèi)化成自己語言表達出來。)
六、內(nèi)化升華,尋找無私。
1、師:在我們生活周圍也有許多像古井一樣無私奉獻,不計報酬的人,你發(fā)現(xiàn)了嗎?說說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
2、學生自由表達。
(設計理念:在生活中尋找語文、運用語文,升華情感。)
七、課外拓展,學會寫法。
1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
師:《古井》這篇課文表面上在贊美古井,實際上也在贊美像古井那樣無私奉獻的人。這種寫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借物喻人要抓住所描寫的物體與所象征的人的相通或相似的地方,如把春蠶比做教師。
2、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去讀。
教師推薦《白楊禮贊》《荔枝蜜》
3、圍繞某一物品(如:路燈、煤炭、粉筆等)寫一個片段。要求寫出物品特點,贊揚他的一種精神。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將課內(nèi)知識延伸到課外,指導學生用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表達方法去讀相關的課外書去寫類似的文章,做到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山行》。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讀音和用法。
3.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jù)圖片和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lián)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jù)圖片和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lián)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2.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一說理由。
四季風景如畫,四季都是詩情畫意的。在這美好的秋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三首關于秋天的詩歌。
板書,齊讀課題。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詩歌《山行》。
二、整體感知
1.認識作者。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著有《樊川文集》。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按罄疃拧敝咐畎缀投鸥Α?/p>
你還知道杜牧的其他詩歌嗎?
預設:《清明》、《秋夕》等。
2.聽《山行》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山行》: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4.出示詩歌,指導學生讀好節(jié)奏。
預設: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徑、斜。
領讀生字,注音拼讀。
結合圖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徑:小路。
斜:不正。
石徑斜:石板小路彎彎曲曲。
2.你認為哪些詞語的意思比較難懂,小組內(nèi)相互質疑解答。
預設:
生:產(chǎn)生,生出。
坐:因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讀古詩
(一)詩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預設: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
結合圖片,解釋重點詞語。
寒山:深秋的山。
霜葉:被霜打過的楓葉。
(二)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風景。
學生結合景物提示,描述風景。
(三)小組說一說詩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曉詩意。
1.作者說“白云生處有人家”,這里用“白云深處”也是可以的,“生處”與“深處”有何區(qū)別?
預設:
“深”是濃厚,濃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處”為云之源頭,給人高山之巔、更為遙遠的感覺,同時又有云騰霧涌、白云飄忽的動態(tài)感。應當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葉紅于二月花”中“紅于”改為“紅如”效果一樣嗎?
學生看圖思考,然后表達觀點。
預設: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
(五)入詩境,悟詩情。
1.出示古詩,簡析詩歌中的風景。
前兩句和后兩句寫景有何不同?前兩句和后兩句詩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預設:
前兩句抓住“寒”字,描繪了一種遼闊深遠的遠景。
后兩句抓住“紅”字,描寫了一種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歡哪兩句?為什么?
預設:
后兩句是千古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兩句詩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對比,用紅葉比春花,在美的基礎上渲染了一層堅強。詩人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情感,古詩中寫秋的詩文大多是悲涼的,而這首詩卻表達了一種喜愛的情感。古詩的詩意富有哲理,這兩句成為千古絕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楓葉經(jīng)霜象征為經(jīng)受挫折、磨難,然而“經(jīng)霜色愈濃”。因而,這句詩就有了鼓舞、激勵人們的作用。
五、學寫生字
美好的詩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現(xiàn),這首詩中還有這幾個生字需要我們會寫,現(xiàn)在讓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課件出示“寒、徑、斜、霜”等4個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自己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
2.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3.指導書寫。
(1)每個字在書寫之前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得美觀。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注意講解“寒”寶蓋兒寬,三橫緊湊,撇捺要舒展?!皬健钡挠疑喜糠植灰獙懗伞坝帧??!靶薄弊笥医Y構,注意兩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學生在田字格里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六、指導學習《贈劉景文》
過渡:詩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紅葉,就送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晚秋,其實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歡秋天的詩人也有很多。課文第二首詩歌《贈劉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讓我們先來認識作者——蘇軾。
(一)認識作者。
蘇軾:字子瞻,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二)感知古詩。
出示詩歌,有節(jié)奏地朗讀詩歌。
預設: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想一想:《山行》這首詩我們是從哪幾方面來欣賞的。
預設:字、景、情、理。
1.小組長領學生字。
(1)出示會認的生字“猶、傲、橘”。
(2)出示會寫的生字“贈、劉……”等7個生字,小組成員每人一個生字講解,并示范書寫,直至完成任務。
(3)小組挑戰(zhàn),聽寫生字。
2.一起賞景。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象?
預設:荷葉、殘菊、黃橙、綠橘等。
(2)聯(lián)系詩句說一說,詩中的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導悟情。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給劉景文?
作者寫枯敗的荷葉、傲霜的殘菊有什么用意?又為什么寫到了橙黃橘綠?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點撥。
預設:劉景文當時已經(jīng)58歲了,有些遲暮之感。作者寫這首詩告訴他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勉勵劉景文奮發(fā)有為。
4.詩歌中有沒有一句話讓你覺得包含道理?
預設:菊殘猶有傲霜枝。
“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氣節(jié)。
七、總結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劉禹錫的名句,其實秋天不只有火紅的楓葉,燦爛的菊花、還有很多像橙黃橘綠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讓我們?nèi)ふ以娨獾那锾彀?。說一說你眼里的秋天。
八、鞏固提高
打開“基礎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吧!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片,觀察回答。
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有什么?這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
板書,齊讀課題。
2.解讀課題。
夜:夜晚。書:書寫。見:看見。
夜書所見: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情景)。
二、感知內(nèi)容
1.認識作者。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學家、詩人。
2.聽《夜書所見》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夜書所見》。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讀古詩
(一)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讀好節(jié)奏。
(二)抓住關鍵字理解詩意。
預設:
蕭蕭:風聲。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義和用法。
促織:蟋蟀。
籬落:籬笆。
(三)讀一讀詩歌,說說你喜歡的詩句。
1.賞析前兩句。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這兩句詩中詩人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孤單憂愁寂寞
詩人的心被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填滿,朗讀時要讀出來。
2.賞析后兩句。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
詩人看到了明燈,想到了“挑促織”——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內(nèi)心又充滿了開心快樂,被幸福感填滿。進而有為思想豐富了內(nèi)涵。
3.詩人的感情變化是非常明顯的,跟讀詩歌,讀出情感變化。
自由朗讀詩文,讀出詩人的感情變化。
(四)背誦詩文。
1.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背誦詩文。老師出示詩句中的一個字,學生背出相應的詩句。
預設:送、動、挑、夜。
隨文識字,學習生字“送、挑”的寫法。
2.這三首古詩都是關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誦課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記憶寶庫里。
小組檢查背誦,比一比看誰的背誦最有節(jié)奏感,最有感情。小組推薦代表展示背誦成果。
四、主題閱讀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遍地美景的季節(jié),在詩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說不盡的。
1.老師這里還有幾首古詩也是關于秋天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品一品。
出示詩文《秋思》、《夜雨寄北》。
學生自讀詩歌,說一說詩中的景,詩中的情。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快來分享一下吧。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詩歌。
總結:秋天的詩歌有古道西風的蒼涼,也有一鶴排云的豪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秋的美麗。
五、鞏固提高
打開“閱讀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吧!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學習課文,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技術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激發(fā)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國航天史上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還記得嗎?對,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神州五號”發(fā)射成功。在“神州五號”飛船上,除了我們偉大的飛行員──楊利偉叔叔,還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感知
1.請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誰?
(三)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種子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興趣的語句勾畫下來。
2.集體交流:
(1)科學家從參與太空“旅游”的植物種子中篩選培育出優(yōu)良品種,加以推廣,種植出產(chǎn)量高、品質好、生命力強的農(nóng)作物。
(2)為什么從太空回來的植物種子會發(fā)生變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優(yōu)良的,并經(jīng)過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終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與我們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長、顏色的變化
B.味道:更鮮美
C.營養(yǎng):更豐富,抗病力強
D.其他價值:藥用、美化、綠化
(5)同學們也收集了一些課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讓我們一起來大開眼界吧!(指名學生上臺進行介紹,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種子經(jīng)過一番太空旅行,就獲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誰是那位偉大的魔法師呢?
4.總結:
科學的領域無邊無際,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在這片領域進行著不斷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