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將教學計劃、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等組織起來,形成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表格教案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表格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學生在按順序進行計算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策略意識,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下棋嗎?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李老師正在體育用品商店為同學們購買中國象棋和圍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這道題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再問:想一想,要求李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請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與同學交流。
指名板演,并組織講評。
提問:如果列綜合算式解答這道題,可以怎么列?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2×3+15×4。
2、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展開教學
1、教學例1。
啟發(fā):你會算這樣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嗎?請同學們先根據(jù)例題中的填空想一想,這道算式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再試著算一算。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追問:你覺得按這樣的順序計算正確嗎?能聯(lián)系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來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嗎?
比較分別計算出兩個積與同時算出兩個積的.兩種情況。提問:誰的計算過程更簡略一些?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
談話:這里還有一道三步混合運算的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先算出結果,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2)反饋,說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3、引導歸納。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三步混合運算,都是不含括號的算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做練習十一第2題。
(1)出示左邊一組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練習后,試著解釋兩道題得數(shù)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邊一組題,讓學生先按順序計算,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交流。
3、做練習十一第4題。
出示題目,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合唱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書法組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個組的人數(shù)?
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并組織反饋。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公開課教學活動前,在全體數(shù)學教研成員的指導下設計了大班數(shù)學活動《神奇的魔法機器》,并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發(fā)現(xiàn)并對比事物的大小、數(shù)量、形狀的變化。目標確立后,做好一系列的活動準備,我們利用孩子身邊喜歡的動畫角色“叮當貓”送的魔法機器導入活動。
在活動中,集體觀察和討論,在有趣的魔法咒語“叮當法術變變變,按我的指令變”,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們很順利地都能比變化前后的不同,請了好幾個孩子都能回答正確。孩子們能夠很快判斷出魔法機器所具備的魔法,即能夠變出大小、形狀、數(shù)量不同的東西。如:小變大(大小變化),圓變方(形狀變化)、少變多(數(shù)量變化)。以至于活動很順利地達成目標,但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雖然活動具有趣味性,但還是需要具備一些挑戰(zhàn)性。
所以最后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時,我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紙,請孩子根據(jù)難易不同自主選擇任務并獨立操作,孩子們居然都能夠完成,還能一一說出指令和結果。
由此看來,孩子們的挑戰(zhàn)難度有待提高,如:在講解過程中不必將大小、形狀、數(shù)量三個特征全部講解清楚,應該留給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間;提供的操作紙應該分小組發(fā)放,讓孩子可以走動式的選擇;一顆星為簡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狀為一種指令,兩顆星以大小、形狀、數(shù)量并存為一種指令,三顆星即以兩臺魔法機器結合,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維思考操作。這樣就給與了孩子想象和挑戰(zhàn)的機會?;顒右膊粫@得毫無挑戰(zhàn)性。
教學內容:
書P、63—65頁。
教學目標:
1、對第三單元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幫助學生理清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深化對各個概念的理解。
2、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內容,加深對分數(shù)的認識。
3、經歷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概括能力與整理能力。
教學重點:
理清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深化對各個概念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好幾張6厘米長,4厘米寬的紙片。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
1、先仔細閱讀教材,對本單元學到的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并對每個專題欄目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概括,然后與同學交流,最后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簡單地說明單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學習中的重點、難點。
2、你學習了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舉例說明,并與同學交流。
二、練一練。
1、第1題,猜一猜他倆各有幾本書。主要讓學生根據(jù)分數(shù)的意義來解決,并體會分數(shù)的相對性。請學生先獨立完成,對于部分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畫一畫直觀圖,以幫助理解。
2、第2、3、4題,請學生們獨自完成。
3、第5題,將下列分數(shù)分類。分成接近的和接近1的這兩類。學生先填寫,然后請學生交流思考的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建議他借助第33頁的分數(shù)圖進行思考。
4、第6、7、8、9、10題,請學生先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5、第6題,比較下面各組分數(shù)的大小。
6、第7題,填一填。
7、第8題,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8、第9題,寫出下列各組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
9、第10題,把下列分數(shù)化成最簡分數(shù)。
10、第11題,剪一些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的紙片,至少需要幾張這樣的紙片才能拼出一個正方形。先請學生拼一拼,試一試,觀察所拼出的正方形的邊長與小長方形的長、寬的關系,然后概括出運用求最小公倍數(shù)直接進行計算的方法。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shù)”的第三節(jié)課,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特點,二年級下冊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意義,以及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方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學習萬以上的大數(shù)?!度丝谄詹椤肥窃谡J識計數(shù)單位“十萬”、數(shù)位順序表及更大的數(shù)的基礎上學習大數(shù)的讀寫。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對多位數(shù)進行估計,發(fā)展估計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shù)位順序表,掌握大數(shù)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shù),同時培養(yǎng)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2.情感與態(tài)度:經歷自主探索大叔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的能力。
3.解決問題:密切大數(shù)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由于四年級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shù)位順序表,掌握大數(shù)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shù),同時培養(yǎng)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對此進行解釋和應用。因此,本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我綜合運用采用主題式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依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__;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shù)學的建模過程;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基礎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如自主嘗試、驗證……
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倡導“先學后教,少教多學,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起航,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將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shù)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shù)嗎?
(設計意圖:以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現(xiàn)實背景,談話導入,進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激發(fā)學_。)
二、組織自主學習。
1、提出學習任務“怎樣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shù)?”
2、根據(jù)數(shù)位順序表,結合萬以內數(shù)的讀法探索。
3、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從學生的現(xiàn)實學習狀況入手,給學生準備獨立嘗試的學習單,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先獨立探索,根據(jù)數(shù)位順序表,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shù)并在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三、小組合作,完成中卡。(明確目標:每組根據(jù)要求探索“億以上的數(shù)”的讀法。)
1、出示單元組活動要求。
2、根據(jù)先前歸納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大數(shù)的讀法。
3、教師補講,評價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老師進行個別輔導,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長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fā)言,在發(fā)言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做補充,多幫助學困生,教師巡視,輔導學習困難的小組,最后在全班交流,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課件演示)。
四、鞏固應用,正確的讀寫大數(shù)。
1、引導學生把數(shù)分級,然后一級一級的仔細讀;
2、先獨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匯報時,我請有代表性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學生暢談收獲,開展評價活動。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在學生交流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本節(jié)課上還存在的問題,今后去彌補。
板書設計:
大數(shù)的讀、寫
億級萬級個級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
1265830000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等過程,體驗數(shù)學研究的方法;
3.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滲透一定的數(shù)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1.出示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景。
2.出示復習題
3×2/54/5×2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畫圖引導學生理解1/2___1/2的算例。
2.出示3/4___1/4引導學生驗證上面的計算方法,巖石推理過程。
3.出示2/3___1/5,5/6___2/3寫出計算過程,
小結計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第8頁試一試1-3題。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布置預習:教材10-11頁練習一。
板書設計:
意義:
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計算法則: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教學目標
1、能把一個數(shù)乘兩位數(shù)改寫成連續(xù)乘兩個一位數(shù),或把25、125這樣的特征數(shù)看成整百、整千數(shù),或把這個兩位看成兩個數(shù)相加,再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增強使用簡便算法的擇優(yōu)意識。
3、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把一個兩位數(shù)改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
教學難點:
根據(jù)另外一個因數(shù)的特點,把一個兩位數(shù)改成兩個合適的一位數(shù)。
預設過程
一、復習運算定律性質
能口述運算定律或性質。
1、說說學過的運算定律或運算性質。
(教師板書字母表達式)
2、請學生根據(jù)字母表達式說出定律或性質的內容。
3、議:它們分別適用于什么情況?
1、適用于連加:
a+b=b+a
(a+b)+c=a+(b+c)
2、適用于連乘:
a×b=b×a
(a×b)×c=a×(b×c)
3、適用于乘加或乘減:
(a+b)×c=a×c+b×c
(a-b)×c=a×c-b×c
4、適用于連減:
a-b-c=a-(b+c)
a-b-c=a-c-b
5、適用于連除:
a÷b÷c=a÷(b×c)
a÷b÷c=a÷c÷b
4、議: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異同?
二、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要巧妙運用它們進行簡便計算。
三、巧算一個數(shù)乘兩位數(shù)
1、自學例4,說說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簡便計算的?
2、議:方法一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運算定律?
板書:25×4=100,乘法結合律
3、議: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計算?為什么要÷4?
4、還有什么辦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計算?試一試。
5、同練(左)
6、議:這里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運算定律?
板:25×8=,乘法分配律
7、議:還有哪些特征數(shù)可能也會碰到類似的情況?
板:125×8=1000
8、:進行簡便計算需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特點靈活選擇方法,合理運用運算定律或運算性質。
四、應用性質
1、例4余下的兩個問題。
2、P47-5
3、P47-6
五、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發(fā)展學生數(shù)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重點難點】
體會一個分數(shù)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shù)量也不同。
【教具準備】
課件兩盒鉛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教學新課。
現(xiàn)場組織活動:請兩位同學到臺前,每人分別從一盒鉛筆中拿出1/2,結果兩位學生的結果不一樣多,一位學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學生拿出的是3枝。
師:這里有兩盒鉛筆,你能從每盒鉛筆中分別拿出全部的1/2嗎?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你準備怎么拿呢?
生1:我準備把全部的鉛筆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生2:我準備把全部的鉛筆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
學生活動,一位學生拿出3枝筆,另一個學生拿出4枝筆。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你有什么疑問,或者說你能提出問題嗎?
生:他們拿出的枝數(shù)不一樣多,一個是3枝,一個是4枝,這是為什么呢?
師:他們兩人都是拿全部鉛筆的1/2,拿出的鉛筆枝數(shù)卻不一樣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想一想,然后小組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再全班反饋。
生:我們認識兩盒鉛筆的總枝數(shù)不一樣多。
生:有可能數(shù)錯了。
師:現(xiàn)在大家的意見都認為是總枝數(shù)不一樣,也就是整體“1”不一樣了嗎?
師:告訴大家總枝數(shù)是多少,1/2是多少枝。
生1:全部是8枝,1/2是4枝。
生2:全部的鉛筆是6枝,1/2是3枝。
師:真的是不一樣多,一盒鉛筆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鉛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數(shù)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枝數(shù)不一樣多),所以1/2表示的具體的數(shù)量也就不一樣。
師:原來分數(shù)還有這樣一個特點,你對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
二、練一練
1.看數(shù)學書說一說,小林和小明一樣多嗎?笑笑和小紅一樣多嗎?說說理由。
2.畫一畫,說說畫法對嗎?為什么?還有別的畫法嗎?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1、2、3,然后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2.第4題讓學生充分說說自己的想法,必要時可以舉例說明。第5、6題獨立完成,然后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四、思考題。放學后獨立完成,課后講評。
五、課堂作業(y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注重結合實際展開教學。從這節(jié)課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資源。本節(jié)課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拿水性筆,畫一畫,分數(shù)小游戲,辯一辯等活動,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由于分數(shù)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枝數(shù)不一樣多)兩人都是拿全部鉛筆的1/2,拿出的鉛筆枝數(shù)不一樣多。平時教學中還要多舉些例子,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整體“1”的認識,為較難的分數(shù)應用題做好鋪墊。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學具:
一個球體、一個圓柱體、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對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觀察,也發(fā)現(xiàn)了從中的奧秘和樂趣,今天我們將兩上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體驗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課
1、師將一個球體和一個圓柱體按例2擺放在講臺上,抽生的小組為單位上臺觀察,燕記住從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觀察到的樣子記下來,再回到位置上把從四個面觀察到的畫出來,并同方交流。
師抽生把畫出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
2、完成39頁例2及做一做(展示評議)
三:構建空間想象力
1、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強調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見一個正方形)。
2、將一個正方體和圓柱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完成練習八第3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比一個數(shù)增加百分之幾的數(shù)”或“比一個
數(shù)減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shù)
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
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導入
1、我國有一個非常的科學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嗎?(如果有學生知道,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2、他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帶頭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科學家,是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因為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產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數(shù)的應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問題
某地在教水稻的種植面積為2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比20增加25%,20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是多少公頃?
2、線段圖
教師提出要求: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年和年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嗎?
※學生獨立畫圖
※展示學生的成果
※教師評價
25%=1/4
20公頃
2000年
25%
2023年
3、學生自主解答問題
4、班內交流
辦法一:20×25%=5(公頃)
20+5=25(公頃)
辦法二:1+25%=125%
20×125%=25(公頃)
三、試一試
1、生活中的折扣
游樂場的套票原來每套30元,六一期間八折優(yōu)惠,購買一套這樣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價
※八折就是現(xiàn)價是原價的80%
3、學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辦法一:30×80%=24(元)
30-24=6(元)
辦法二:30×(1-80%)
=30×20%
=6(元)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6練一練第1題
2、教科書P26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P26練一練第3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從教材提供的情境開始討論,從介紹“雜交水稻之你”袁隆平的事跡,引出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某地2000年與2023年雜交水稻種植的情況介紹,引出“比一個數(shù)增加百分之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中通過類比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己通過各種方法自主解答。重點放在方法交流之中。
引導學生分析,要求購買能省多少元,先求什么。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解題思路。
【教學反思】
本課重在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引導上。效果較好,而且學生能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數(shù)學信息,集思義益,博采眾長,不僅從中學到了許多解題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如何交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運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舉一反三的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養(yǎng)成遷移類推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按比例分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合理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紙條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教師談話
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有關人體奧秘的知識,除了我們學過的,你還了解到那些有關人體的知識?(學生根據(jù)課前調查交流回答)
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那請你們仔細觀察情境圖。
2、提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1)學生觀察回答,教師適時板書相應的信息條件
明明體重30千克,體內水與其它物質的比是:4:1;
爸爸的體重70千克,體內水與其它物質的比是7:3
(2)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嗎?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出問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解決第一個問題:明明體內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1)你想解決那個問題?可以根據(jù)那些信息解決?
(明明體內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體重30千克,體內水與其它物質的比是:4:1)
(2)體重30千克與4:1有什么聯(lián)系?
(3)線段圖或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嗎?
學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
2、展示交流
(1)學生展示交流線段圖,結合信息說明圖意。
(2)教師引導口述信息并畫出線段圖
如果用一條線段表示30千克體重,水和其他物質應該怎樣表示?為什么?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表示?
(3)要求體內的水和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會計算了嗎?請同學們在本子上獨立完成。
明明體內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爸爸體內的水分及其它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3、探究算理
(1)教師巡視的過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學到前面板書
解法一:4+1=5
解法二:3054=24(千克)304/4+1=24(千克)
3051=6(千克)301/4+1=6(千克)
(2)讓兩種不同解法的學生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義。
(3)觀察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區(qū)別?
相同點:體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質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質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點: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數(shù),用平均分的方法來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數(shù),轉化成分數(shù)乘法問題來解答。
(4)優(yōu)化算法:他們的方法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說給你的同位聽一聽。
(5)小結:像第二種方法,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書課題)
4、解決第二個問題:爸爸體內的水分和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1)師:你能用這種方法解決第二個問題嗎?
(2)學生獨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一學生板演并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怎樣知道我們解答的是否正確呢?誰能口頭檢驗一下?
5、同學們都很棒,都能靈活的運用剛剛學過的分數(shù)乘法解決按比例分配的題目,誰能說說在計算按比例分配的題目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走進生活(看誰能又對又快的解決這些問題)
自主練習1、2、3第2、3題要求畫出線段圖分析解答。
2、課后延伸
判斷: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厘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厘米?
7+3=10207/10=14(厘米)203/10=6(厘米)
錯,要分的不是20厘米
四、布置作業(yè)
自主練習3、4、5
教學內容:
課本第2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面積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4、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的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多平面圖形?
導學要點: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認識組合圖形。像這樣由幾種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組合圖形。
2、感知:組合圖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生舉例),今天,我們就結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小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業(yè)小組交流
復習
(1)說說你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2)說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自學21頁的例10
(1)導學單
1)小組合作將組合圖形分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說說你的分法,你是怎樣想的?
2)嘗試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3)思考:組合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導學要點:
(1)分割法:將整體分成幾個基本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2)添補法:用一個大圖形減去一個小圖形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師: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說說你的理由。
(2)小組交流
1)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我們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
2)由于方法不同,我們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么?
導學要點:
(1)要根據(jù)原來圖形的特點進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條件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割補。
(3)全班交流
1)學生舉例并解答(前置作業(yè)我的&39;例子)
2)結合學生自己舉的例子解答講解。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課本第21頁練一練
(1)生獨立計算。
(2)生展示思路。
點撥:
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基本策略:把原來的圖形先分割成幾個基本圖形,再求這幾個基本圖形的面積只和;或者先把原來的圖形拼補一個基本圖形,再求相關基本圖形面積之差。
2、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1題前兩題。
點撥:
(1)引導說說第一個圖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
(2)引導說說第二個圖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樣看出來的?
3、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二題
點撥:
引導說說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與分析,了解近似數(shù)和精確數(shù)的意義,感受近似數(shù)和精確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2.借助數(shù)線,較直觀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的道理,知道近似數(shù)的書寫格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經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培養(yǎng)數(shù)感。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分類感受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
1.觀看一段國慶60周年閱兵視頻,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師:這么大的場面中一定蘊涵著許多數(shù)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些數(shù)學問題。
2.課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讓學生默讀其中的數(shù)字兩遍,初步感知數(shù)據(jù)。
3.仔細觀察這些數(shù),有沒有什么共同特點,能不能把它們分一分類?
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會按數(shù)據(jù)的大小來分,一些按單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個為單位的,20萬、2萬是以萬為單位的?;蛘邔W生將60、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
師:為什么將60、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赡軙f是準確的數(shù),估出來的數(shù)。
師:是的,在數(shù)學上,像60、169、56這樣準確的數(shù)、不多不少正好的數(shù),是精確數(shù);而66、20萬、2萬是大概的,大約的,差不多的,與實際數(shù)接近的數(shù),是近似數(shù)。
4.讀一讀以下的數(shù)據(jù),哪些是精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嗎?
小明身高130,2cm,就說約130cm;小紅從家里到學校走了395米,就說大約走了400米。
5.你能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一般用精確數(shù)來表示,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一般用近似數(shù)來表示?了解近似數(shù)的作用。
師:有些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用準確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圍就足夠了,這時用近似數(shù)來表示就比較方便??磥斫茢?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是相當廣泛的。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考。國慶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過分類,幫助學生在比較和辨別中體會哪些是實際的、精確的,哪些數(shù)是模糊、大約的,從而認識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又通過列舉活動,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數(shù)在實際中生活中的廣泛應用?!?/p>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一)借助數(shù)線,直觀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的道理。
1.師: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實際面積是18000平方米,但報道中稱“近2萬平方米”,這里的“2萬”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說說想法,學生可能會說18000接近2萬,所以用2萬來表示。
2.結合直觀的數(shù)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
師:18000介于整萬數(shù)1萬和2萬之間,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變成0后向萬位進1,就得到了近似數(shù)“2萬”。
介紹18000約等于2萬,用“≈”表示,寫作:18000≈2萬全班讀一讀。
3.在數(shù)線上標出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這幾個數(shù),請學生嘗試分別說出它們的近似數(shù)及想法。
師:15000這個數(shù)約等于多少呢?
學生可能覺得1萬可以,2萬也可以,因外它剛好在中間。
師:15000離1萬和離2萬的距離是一樣的,但為了方便記錄,我們認為規(guī)定15000≈2萬。
課件上將約等于1萬和約等于2萬的數(shù)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
師:請同學們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能得到什么結論?請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了解情況。
學生匯報交流,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以15000為分界線,11000,12000,13000,14000接近1萬,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萬。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千萬上的數(shù),當千位上的數(shù)是1、2、3、4時,近似數(shù)是1萬,當千位上的數(shù)是5、6、7、8、9時,近似數(shù)是2萬。
教師借機在黑板上板書:0、1、2、3、4舍;5、6、7、8、9入,介紹“四舍五入”法。
【設計意圖:結合數(shù)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數(shù)與形結合,將四舍五入的本質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二)合作學習,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
1.參加國慶閱兵的精確人數(shù)是233482人,在下圖中找到這個數(shù)的大致位置,說一說“約20萬人”,這個數(shù)是怎樣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學習時,每人都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填在學習卡上。3.組織簡單、清晰的語言準備全班匯報。
教師巡視,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數(shù)線圖上標出,發(fā)現(xiàn)233482接近20萬,;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萬;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萬位上的數(shù)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萬后面的尾數(shù)“33482”舍去變成5個0,得到近似數(shù)20萬。
請多組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說得有道理,給予鼓勵。
3.教師小結:四舍五入到十萬位,關鍵看萬位。
4.如果將233482四舍五人到萬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數(shù)分別是多少,怎樣得到的?小組內討論,再全班交流,幫助直觀感知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
5.引導學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經歷探索的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p>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下面的數(shù)據(jù),哪些是精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一題)
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分析,找出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加深認識,并感受到近似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華山是我國的五岳之一,海拔約2155米,在下圖上標一標,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約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有些學生在數(shù)線上找點時會遇到困難,教師適時指導,幫助學生通過數(shù)線進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數(shù)。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學生認真看要求,仔細數(shù)數(shù)位。特別對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萬位重點指導。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三道練習題,加深對近似數(shù)的認識,感受近似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能用所學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p>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請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經歷了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同時知道近似數(shù)的書寫格式。希望同學們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板書設計:
近似數(shù)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能根據(jù)條件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分解圖形時簡單圖形的差。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和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紙片。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在拼圖活動中認識組合圖
1、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等四邊形以及三角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正方形,請你用這些圖形拼一個復雜的圖形,并說一說像什么。
2、請學生將拼出的各式各樣的圖形,介紹給大家:你拼的圖形什么?二、在探索活動中尋找計算方法。
1、教師出示圖形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圖形,進行拼圖操作活動。
學生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選出貼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我拼的圖形像我家樓梯的臺階,像一張方桌、客廳地面……
學生觀察老師出示的圖形,這幅圖形象一張客廳的平面圖。
學生討論怎樣算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通過這一操作活動,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組合圖形的組成特點。
讓學生認識組合圖形的形成以及特點。
讓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必要性,并讓探索的基礎上,討論得出計算組合圖形
請大家看一看,老師也準備了一個圖形。對,像一張客廳的平面圖,現(xiàn)在要在上面鋪地板。
2、提出問題
你們知道應該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嗎?
只要求主面積,就知道買多少平方米的&39;地板了。那么能直接算出來嗎?
3、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要將圖形進行分割,圖形割后,可以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圖形進行計算。
學生動手算一算,想一想,不能直接算怎么辦,動手畫圖,怎樣他割。
學生介紹自己探索中采用的分割方法。
學生分別按照黑板上的方法計算主客廳的地板的面積。
學生發(fā)獨立觀察圖并且解決問題,然后,集體匯報、訂正。
面積的基本方法。從中體會到組合圖形的特點。
讓學生認識組合圖形的形成以及特點。
讓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必要性。并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討論得出計算組合面積的基本方法。
從中體會到組合圖形的特點。
板書設計:
五、圖形的面積
組合圖形面積
2.成長的腳印
設計說明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習起來并不難,教學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兩點: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本設計由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練習時,將“做一做”的題目融入到游戲之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強化的目的。
2、以人為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即學生能學會的,老師決不代替。本設計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出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學習約分時,放手讓學生思考怎樣把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分數(shù)化成最簡分數(shù),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
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及時反饋,教師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方法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知識表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求下面每組數(shù)的公因數(shù)。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
2、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誰最厲害?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別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變分數(shù)”。
(2)認識約分
1、嘗試“變分數(shù)”。
課件出示教材65頁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shù)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
讓學生了解“變化”的要求:
①這個分數(shù)要與的大小相等。
②這個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①所變出的分數(shù)與原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
②像這樣,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③請學生說一說所變的分數(shù)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fā)現(xiàn)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小。
3、認識最簡分數(shù)。
①約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②小結: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4、說出幾個最簡分數(shù),強化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3)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1、討論:你能根據(jù)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2、小結。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方法:
①逐步約分法。
如約分時,依次用12,18的公因數(shù)2和3去除,最后約分成。
②一次約分法。
如約分時,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shù),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數(shù)6去除,一次約分成。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shù)去除,一步一步地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數(shù)去除,直接一次約分。
教學內容:
課本79頁到8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通過轉化,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具: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五單元的內容《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現(xiàn)在大家來看這幅圖,你在圖中可以找到什么我們以前認識的圖形呢?
指名回答。
同學們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我們都會計算了,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來學習關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二、探索新知。
1、在學校門口有兩個花壇,一個是長方形的一個是平行四邊形的,同學們這兩個花壇哪個的面積大一些呢?
我們可以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
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數(shù)的過程中要注意如果不滿一格的我們就當半格數(shù),數(shù)完后還要把圖下面的表格填好。
把你們小組數(shù)出來的結果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一下。
根據(jù)剛才填的內容,觀察表中的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而且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動手數(shù)方格以及觀察表中的結果來初步了解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以及它們的長寬與底高之間的關系。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非常好!剛才我們通過數(shù)方格知道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關系。下面我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找一找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關系是怎樣的。
同學們能不能利用手上的平行四邊形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可以,可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
下面大家分小組來進行操作,看你們組能不能用多種方法來進行轉化。在做的過程中大家要注意平行四邊形的大小不能有變化的。
學生根據(jù)小組合作的結果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法展示出來的)
同學們,從剛才大家的展示可以看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那它們是什么關系呢?(演示)
由剛才的演示我們可以得出,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
由些我們可以得出:
平行四的面積=底×高
用字母表示是:
S=ah
小結:同學們由些我們可以知道,要求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必須要知道它的底和高。
四、實際運用
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可以有辦法知道學校門口的兩個花壇的面積哪個大了吧?
我們不僅可以用數(shù)方格的方式,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來知道它們的面積,以后我們主要是通過計算來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
五、鞏固練習。
1、82頁第1題。
2、如右圖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找出存在問題,加以糾正并解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并能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六、總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