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實習都可以讓我們更廣泛地直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要,把自己的所學真正的運用到社會中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新聞實習個人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在電視臺新聞部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就快結束了,可以用八個字總結這段難得的實習經歷:時間雖短,收獲不少。
回顧走過的點點滴滴,實習即難忘又充實。短短的一個月實習,讓我從一個從未接觸過新聞采編的普通人到切身處地的了解到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艱辛,讓我對新聞工作者有了新的認識。這不僅增長了我的社會閱歷,拓寬了我的新聞實踐面,在提高我的新聞采編能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電視新聞的采寫和制作。
一、有選擇的看報
如果你是做社會新聞、時政新聞或經濟新聞的,不要一到報社就盯著娛樂版和體育版看,那是在浪費時間??纯茨愫屠蠋熥蛱煲黄鸩稍L,當天見報稿子,看看編輯做了哪些修改,并請教老師為什么要從這個角度寫,仔細比較一下其它報社的同題新聞,找出給你啟迪的東西。
要知道太陽底下無新事,這些東西早晚都會用上。
二、認真做好采訪筆記
如果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你打字速度快的優(yōu)點就可以發(fā)揮了,采訪完了,稿子也基本敲個雛形出來了。如果沒有電腦,一定要做好采訪筆記,也許你老師在采訪中記得很少,那是他知道了很多東西。但你不同,一定要認真的記下來,回到報社或家里后在盡快整理出來。千萬別告訴我你還不會記錄那!
三、先思考再下筆。
剛到報社實習的初期,如果不是老師特殊要求,在頭一個月內別要求寫稿子,這階段你最重要的是學習采訪技巧和老師們對新聞的理解,要向老師多提問題,并多聽聽他們對新聞的看法。思路理順了,寫稿子時自然會很快很流暢。“腿勤、嘴勤、耳朵長,是當記者的基本素質”。
可以說,實習是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驗,除了考察你的專業(yè)水平和理論知識以外,還考察了你的處世態(tài)度,做人原則以及處事方法,簡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樣做人。勤奮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達旦這些都應該是家常便飯而不是邀功領賞的資本,因為你是實習生,你是來學習的;主動與老師的交流同樣重要,不要窩在辦公室里異想天開,要及時和記者溝通,善于和記者交流,要放得下面子,同樣,因為你是實習生,你是來學習的;追求新聞理想,遵守新聞道德同樣我們也不應忽視,在《經濟日報》實習的第一個月里我主動上交紅包1800元,對于其他誘惑更是堅決抵制,固守這一方凈土同樣是因為你是實習生,你是來學習的。此外,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和大膽的實踐也是專業(yè)實習過程中所應具備的素質,我在《經濟日報》的第一篇稿件《您買的元宵真的“圓”嗎?》和在《法制日報》的第一篇實習生署名在前的新聞調查《“火爐”武漢職工中暑事件頻頻發(fā)生——高溫凸顯勞動保障盲點》,都是自己主動發(fā)掘新聞線索,從生活中,包括從媒體炒過的看似過時的話題中提煉新聞線索,大膽報題,勇于獨立策劃采寫,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弄巧成拙,還是因為你是實習生。回顧走過的點點滴滴,從學生會主席到一名實習生,再到目前__級的輔導員,不一樣的經歷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這些經歷也時刻在提醒著我,在什么樣的位置上,就應扮演好什么樣的角色,同時也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從剛開始的與各單位的通訊員確立聯(lián)系包括對報社以及站內的情況進行宣傳,到定期的詢問和培養(yǎng)感情,再到有策劃的對重大事件進行新聞采寫以及對突發(fā)性事件的快速處理,新聞采編的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同一時期所發(fā)稿件中我的稿量占了實習生的絕大多數,得到了站長和其他記者老師的高度評價。大二暑假在強老師和蘇老師的幫助下,我在《湖北日報》政宣部進行兩個月實習,同一時期我并沒有間斷在法制日報的實習工作。
用數據、用人物、用語言、用事情、用變化……諸多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信息寫稿,當是實習生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掌握采訪基本功?!捌叻植扇謱憽保切侣劷绻J的經驗之談。這里重點說說面對面采訪,須做到五會:
(1)要會記。就是把與報道主題相關的人物、事情、言論、結果等,或詳細或簡明但準確地記錄下來。不是所言必錄而是有用則錄、重點必錄、精彩必錄。
(2)要會想。就是在一問一答中觸發(fā)、聯(lián)想到新的亮點和內容,再延伸采訪,擴大視野。
(3)要會問。就是根據不同采訪對象、不同性格、不同采訪環(huán)境,采取交談式的、求教式的、誘導式的、互動式的、乃至擠牙膏式的等多種方法,使被采訪對象樂意介紹你所感興趣的問題。
(4)要會抓重點。就是在采訪中隨時提煉、捕捉住重要的內容,抓住本質性的東西,并在采訪本上用自己明白的符號加以提示。
(5)要會積累。采訪中的某些素材,不一定即采即用,很可能今后派上用場,是為儲備,不要輕易舍棄。
(6)面談完畢,還要盡可能索取文字、圖片資料,如總結、匯報、經驗介紹等。這很重要,不僅能彌補口述之不足,發(fā)現(xiàn)新的素材,而且還因為文字資料更嚴謹,能規(guī)避報道出現(xiàn)差錯。
當然,還有些采訪需到田間、工廠、實驗室等現(xiàn)場,用眼看、手摸、鼻聞、體驗等方式來進行。遇到這類觀察性的采訪,實習生尤其需要珍惜,千萬不要錯失良機。因為一些突發(fā)性新聞,如礦難、火災等,起初往往沒人會接受采訪,主要靠記者對現(xiàn)場的觀察來完成。
第三,重在發(fā)現(xiàn)和捕捉新聞。新聞有兩類,一是發(fā)生的新聞,二是發(fā)現(xiàn)的新聞。前者很明確,多為一件或多件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如楊利偉駕駛“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面、武漢過江隧道開工等,勿需你費盡心機去尋找,報道好就行了。后者則不然,多為非單一的、跨時空跨區(qū)域的、甚至是隱藏著的不為人們所知的事物。這是需要有很強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能力才能報道的新聞。
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和捕捉新聞呢?這是個大題目,此處只勾勒幾根線條:一是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新聞;二是從縱向和橫向比較中發(fā)現(xiàn)新聞;三是從解剖表象中發(fā)現(xiàn)新聞;四是從多維思考中發(fā)現(xiàn)新聞,等等。此處舉一個例子。
讓新手跟著有經驗的“老記者”做一段時間,遠比閉門造車要學得快、學得好。
實習也是學習,失敗也就是兵家常事。每一次的挫敗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潛移默化,成為了知識和經驗。拿編輯新聞來說,由于沒有專線記者帶,“北漂”生活是艱苦的,又是充實的,這段異鄉(xiāng)“充電”的經歷成為四名學生心中難忘的回憶。這一次的實習讓她們對電臺這種相對來說比較陌生的新聞媒體產生了新的認識,拓寬了她們的新聞實踐面,在提高了大家的新聞采編能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電臺節(jié)目的采寫和制作。八個字——時間雖短,收獲不少。
從4月10號去實習,其中得到了一些體會,在實習中不斷成長。剛開始電話采訪,我都要思前想后,深深吸一口氣給自己加油才拿起聽筒。在嘟、嘟、嘟的電話等待聲中,我總是暗自祈禱“沒有人接電話、沒有人接電話……”。在面對面的在訪中控制不了局面,常常問到一半就不知道接下來要問什么了。遇到強勢的人,我就被他的話所淹沒,自己要問什么也被搞糊涂了。他們占據了主動權。對一個人的采訪可能幾分鐘就完成了,可是為了這幾分鐘我可能要猶豫幾個小時。面對這些都讓我痛苦不已,雖然這段時間的實習常常處于痛苦之中,上面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是我知道自己在不斷成長。
實習發(fā)現(xiàn)學習和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fā)現(xiàn)一些實習生跟老師像朋友一樣相處,老師有什么事都喜歡找他們幫忙,有什么機會也會首先想到他們。并非他們巴結或有后臺。而是他們用朋友的態(tài)度相處。另一方面一個人掌握的信息多、技能多,能幫助別人的地方也多,幫助別人多了,別人也愿意幫助你,而你的人脈也廣了,掌握的信息也越來越多。這樣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首先得改變他的思想,大多數時候你以什么心態(tài)對別人,就會得到怎樣的回報。深刻的意識到自己再不能處于獨處的狀態(tài)了。獨來獨往,別人不主動自己也不理會。把自己個在自己自己的小空間了??倱膭e人的看法,把別人想的難以接近。開放的態(tài)度使人更快更好的成長。
實習能對學習產生促進作用,實習之后才發(fā)覺對寫新聞有很多疑惑,以前上的課都沒有認真學,現(xiàn)在覺得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之前從來沒有聽過傳播學研究方法的課,但現(xiàn)在發(fā)覺傳播學研究方法有在學習和實踐中會有很大的作用,比如采訪和抽樣就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鑒的地方。開始寫作時我根本沒想到這些,只是跟著一般模式走,沒有指導思想,后來回想寫作的知識才恍然大悟。比如寫一個新聞他是事件性新聞還是非事件性新聞,是要突出事件本身還是人情味這些都與所學知識有關。
人是很矛盾的。盡管新聞實習讓我不斷成長。但在實踐中有很多挫敗感和難過的事,還是讓我對寫新聞產生排斥。
而實習老師的話也正好說中了我的痛處“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你的思維就是,一發(fā)現(xiàn)問題,就退縮,要求完美,自己卻又不成熟。那么就會形成這樣的模式,不成熟,實踐,碰到問題,退縮,因為退縮更加失去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就會更不成熟,更容易碰到問題,更加容易退縮。這是惡性循環(huán)?!?/p>
老師的話也讓我得到啟發(fā):實習中我真正要獲得的不是新聞而是面對問題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不斷突破自我的勇氣。也許你害怕辜負別人的期望,但你怎能辜負了自己的人生。
一次在和曹騎士(曹筠武老師)、嘉欣吃面的時候,聊起了各自的大學。嘉欣說去過武漢大學,那天看到的都是垃圾。我很不服氣地反駁道她一定是走錯了,或者至少是看錯。幾番爭論下來,雙方貌似也都沒什么辦法說服對方。最后都被曹騎士嘲笑說:“真的還是小孩子,都說自己學校好”。其實說自己學校好的不光是小孩子,這樣的小孩子長大了也還是要說自己學校好的。因為我們在這里成長,這生活過的一草一木便是最親切的。
當時我就想說,現(xiàn)在不允許別人說自己學校壞話的人,將來走出去理所當然也會說南周是個好地方。成長身體的地方是哺育之所,塑造靈魂的地方則是神圣之地。
南方周末是我心目中的圣地。并不是因為她有多么強大的力量,恰恰相反,她經常背離我們的期許——很無力,就像《生于1984》里說的,有時候只是證明著“我們相互關注著,我們沒有被拋棄”,而卻難以改變任何東西。但越是無力,這狀態(tài)便彌足珍貴。我們時常哀其不幸,恨不得她真的有通天的能量,可以說出自己所有想說的話;我們有時也怒其不爭,對于追求理想的人們,眼下的情況,似乎總不那么理想。追求理想的人就是這樣,背起行囊走在路上便是他們的全部生活,能夠達到的應許之地或許就不成其為應許之地,因為停下了腳步,理想便隨之而終。海鵬老師說,我們不能永遠年輕熱淚盈眶,但永遠對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懷有鄉(xiāng)愁。
富士康的一個月,帶給我如此之多的成長,我從未想到,我的文章可以讓老師夜不能寐,幾欲淚流。那些轉變與思考之前已有提及,在此不再贅述。之前我會寫擦鞋稿,會寫學生稿,也會寫自己文青式的小怨念,而一旦想到要為這張報紙工作,并把它們印成鉛字,所有的沉積便都來自編輯部里那一份份或油墨香未散或泛黃的紙張里。從01年的南周一直讀到當下,她的啟示很簡單,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并不放棄對一個美好世界的希望,以達致“他日有人要來知道中國的歷史,定要來翻檢我們的報紙”。有時候堅持這些令人極為痛苦,可是一個曾在南周實習的師姐告訴我說,除了真誠和善良,她不知道還可以怎樣走下去。
富士康之后的一次評報會上,老實說我完全懵在了大家的掌聲中,就像一個凡人闖入了奧林匹斯山,言不能自已。坐在編輯部里,除了能經常吃到罰款買來的零食之外,還能聽到諸神之激烈爭辯,作為一個凡人,誠榮幸之至。
廣州大道中289號,在這棟老舊的高樓里幾乎可以看到當今中國傳媒的所有形態(tài):市場化前沿的黨報,全國性擴張的都市報,高端化經營的周刊,信奉專業(yè)主義的財經雜志……還有一份周報,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南方周末。從“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到“在這里,讀懂中國”,在這個連章魚保羅也無法準確預知的全世界最復雜的媒體環(huán)境中,她有所堅持。她的樓頂上有一個不算很奢華的紅色燈箱,但是每到黑暗降臨時,它格外明亮。
亨利·魯斯的教堂在近70年間櫛風沐雨,傳到中國,顯然已變了模樣。可毋庸置疑的是那仍是一所教堂,守衛(wèi)她的人們拾起哪怕一瓦一礫,構建他們心中的圖景。
南周所告訴我的是,大教堂,她塌不了。謝謝,就像你們知道的那樣,許多人僅僅缺少一個堅持的理由。
灞橋折柳,終有一別。后會有期。
回望“富士康”:一個“臥底”的“自白書”
此前各媒體已經披露了不少關于富士康撲朔迷離的“內幕”,但連續(xù)自殺這個極端的死亡方式仍舊在邏輯與情感上都讓人難以接受。于是編輯部決定派遣記者,以打工者的身份親歷富士康,還原真相。出于年齡上的考量,我有幸成為了最終人選。
去往富士康之前,我從未想過 “潛伏”、“富士康”這兩個關鍵詞會成為我的準記者生涯里的第一次巨大挑戰(zhàn),可能面對的一切或許都是未知的。然而未知,卻成了讓我前行的最大動力。這次特殊的調查,從4月10日晚踏上前往深圳的列車開始。
從偏見到細節(jié)
進入之前,我與幾個在廠內工作了很長時間的老鄉(xiāng)取得了聯(lián)系。他們的回答讓我有些詫異,之前媒體上很多的所謂“黑幕”,他們確有聽說,但是涉及層面似乎并不那么廣。例如保安打人,門禁嚴格,稽查苛刻,他們甚至都有自己的一套“化解方法”,就像是在學校里逃避老師的管理一樣,學生們總能各顯神通。那么這樣一個廠區(qū),何以自殺頻發(fā)?所以進入前,我最大的擔憂并不在于會面臨多少未知的危險,而是如果廠區(qū)里一切正常,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什么問題,即便有問題,也只局限在一個很輕的程度與很小的范圍內,難以由此為因,導出自殺之果,那么這篇調查要何以為繼。但是與兩位老師的討論讓我暫時擱置了這種疑慮,因為這種極端結果的接連發(fā)生,由結果來看,是不可能沒有原因的,背后必然有某種制度或文化上的原因。我的想象或許還是過于單純了,進去之后只需完整客觀地反映全部細節(jié)即可。
經過7個多小時的排隊,一整天的體檢,崗前的教育、分發(fā),我隨那一批的3500多人人一道,最終順利進入富士康開始工作。前三天的工作甚至讓我覺得太過輕松:沒有什么活干,新人不讓加班,工友彼此之間也還不太熟悉,采訪任務也不急于開始。這樣節(jié)奏的生活,與調查自殺兩件事,仿佛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我進入之前最擔心的事已然發(fā)生了。此時我的“日記”便帶上了明顯的“有色眼鏡”,試圖把每種現(xiàn)象每個細節(jié)下一個結論,試圖把員工們的生活狀態(tài)往壓力過大、沒有自由、管理制度有問題等等方向上靠,那段時間甚至只要從員工嘴里說出“壓力”兩個字,都能讓我變得無比興奮,我會立即記錄下來。我總覺得在一步一步接近答案。但事實上,真相這個時候卻在遠離。
第一次以“臥底”記者身份與楊繼斌老師碰頭是正式工作的第一個周末。一個酒店十幾層上的咖啡廳,大致說了說工廠里的基本情況,然后望著高樓大廈胡發(fā)了一通感慨,很興奮于自己又暫時回到了真實的身份。關于選題,當時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楊老師問到“你覺得這個題是語文題還是數學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語文題”,也許是因為我還并沒有做“揭黑”之類調查的經驗,也許是因為對于環(huán)境的一種直覺,我總覺得這一周我看到的東西,即便是戴著“有色眼鏡”往那幾個能逼死人的方向上靠,也顯得牽強無力。但楊老師提示我這應該是“數學題”,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故事與細節(jié)最終要導出自殺的結果,報道才能成形。如果不能建立這樣的邏輯關系,那么這篇調查就是失敗的。當然,一切還在進行中,選題的變化還要看進一步的材料積累,“你也別抱太大希望”。我的作用只是忠實地做好一臺攝像機,與一臺文字輸出機,“有色眼鏡”必須摘下。
既是一臺攝像機,那就不必想太多啦,取景器里是什么景色,帶子上寫入什么內容,關你這機器什么事呢?恩,這樣反倒也輕松自然,每日保持“電力”就好。
這之后的文字已經發(fā)生了完全的改觀。每晚發(fā)回的文字已經客觀真實,我動用身體上的一切感覺器官,我只求細致與鮮活,而更少或者根本不去考慮調查的結論。工友們開心、幽默、青春、時尚,我也都一一記錄下,甚至有時候篇幅比他們的焦慮、無奈更長。這樣的記錄讓我很安心,因為我只需與看到的真相、感受到的情緒站在一邊。
潛伏:隱匿還是出眾?
為了不在打工者中過分突出,我特地挑選了平日里最不常穿的幾件衣服,讓自己看上去更像個剛從學校出來的打工仔。在小商店里購置日用品時,幾乎全部選的是最廉價的商品。嘴上說的話也一概去掉“對不起”、“請問”、“謝謝”等,唯恐太文質彬彬而受欺負,或是顯得與眾不同。事實證明,這些“隱匿”的方式讓我的生活看上去與他們全無二致,說話的方式改變也讓我不自覺地融入了他們的談話之中。氣場相合,方能聊出更多的信息來。這也成了后來得到不少故事的“語言基礎”。
但是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采訪大學生時,我要化裝成正在進行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與他們平等地交談;與線長組長交談時,不光要想出讓他們注意到你的“噱頭”(事實證明,只有我說不想干了,他們最會和我談),還需要拿出更多一點的見識來,去與他們探討這個大工廠里基層干部的升遷與前途。當我號稱自己“要離職”而與線長“談心”的時候,他本來是想要留我的,但我完全不關心“我自己”的前途,卻只從他的角度來看這個巨大的工廠:人多,機會少,基層干部壓力大,帶的人流動性太強,出不了成績,就爬不上去——這都是我這些天觀察的結論。他仿佛換了個人,不像和別的有離職意向的員工交談時那種家長式的“教誨”,而是真正談起了他自己的故事。他說起自己的學習經歷,在富士康等一些類似廠里的工作經歷,現(xiàn)在作線長壓力大了,但級別沒動,工資一點也沒漲。最后,連他自己也說“沒辦法,富士康就是這樣的”,“要是情況還沒有起色,也許我也就干到今年年底了”。堅持隱匿,但有需要時也不必害怕“出眾”,極大地延展了我的“潛伏”體驗。我甚至逮住一次占理的機會,直接與另一線的線長發(fā)生了爭執(zhí),去看最終會怎樣解決。
成功地變換2-3個身份,去與受訪者平等地交談,才是獲得故事最好的途徑。當然,“臥底”期間,兼有的身份越多越危險,所以這種變換最好在后期完成,以防有變。
報道中有關新聞倫理的考量分為兩個方面:受訪者與采訪者。
對于受訪者的名字使用,我們之前的想法是,只要不涉及工人們的負面信息或者隱私,用真名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做也是出于報道的真實性的考慮。但是報道出來之后,有個別員工不愿意自己的真名出現(xiàn)在報紙上,有關自己的細節(jié)被誤讀,現(xiàn)在他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情緒也十分激動。這是我們所未想到的。
盡管未涉及負面、虛構或隱私情節(jié),且新聞事件的公共價值也很大,但每個人的情感與認知都不一樣,不應該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苛求。在面對預計不到的后果時,個人更信奉“最小傷害原則”。在未經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還是使用化名進行寫作更為穩(wěn)妥。如果要增強其真實性,可以在聯(lián)絡到受訪者本人,征得同意之后使用真名。所以我們在接下來的一期報紙中就注明了“所用名字為化名”這一點,力求彌補。由是看來,“有不說的真話,但決不說假話”也并非一成不變的,因為真話與假話一樣,可能傷害無辜的人。
進入富士康之前,我與傅劍鋒老師、楊繼斌老師仔細分析過作為“臥底”的我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其一,被發(fā)現(xiàn)真實身份,結果無外乎是開除,問題不大;其二,可能被分配到危險的崗位,此時我所做的就是必須要想辦法調離,或者,放棄這個崗位,再出來排一次隊。最終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fā)生。但為求穩(wěn)妥,如果在出發(fā)前能夠有一個成文的風險應對策劃,則更為完備,其中可以包括對各種可能的危險的判斷、應對,乃至結束后的心理疏導。
于現(xiàn)在的我而言,我倒希望盡快地揭掉身上的“富士康”這個標簽,它只是我的作品,而我并非它的附庸。一個好記者必須不斷地靠好作品來說話,而不是成為新聞的一部分。但要去掉這個標簽只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停止努力,直到被大家忘掉,這個很簡單;其二是馬不停蹄地再次踏上某輛通往某地的“列車”,走去通往新聞的路上,這個難度更大、更未知。但我由衷希望是后者。
按照《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專業(yè)實習管理辦法》,及教務處《關于20--20-學年本科生專業(yè)實習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新聞專業(yè)教學計劃,新聞系20-級的61名同學于20-年2—6月份進行了專業(yè)實習。經過這120天的實習,同學們重回校園時帶回了如下成果:署名文章237篇,廣播報道132個,編輯版面88個,電視節(jié)目31期,網絡專題33個,參與編輯的稿件萬余篇。
更令人可喜的是,同學們在專業(yè)技能、新聞素養(yǎng)、社會經驗和人生觀的確立等方面都得到了培育和提升?,F(xiàn)將集體實習經驗匯報、總結如下:
五條舉措是實習的前提
早在去年年底,我們就召開會議,成立了專業(yè)實習工作領導小組,由副院長兼系主任宋建武老師掛帥擔任實習指導小組組長,班主任做策應,細化任務,分工明確。同時,科學設計實習目標,提出標志性媒體概念,合理安排實習單位、流程和日程。具體來說,是做好了以下五條舉措:
一、責任細化
20-年11月,人文學院新聞系組成了由新聞教研室副主任劉徐州老師牽頭、20-級兩個班主任王永亮、王佳航老師參加的實習指導小組,具體負責實施實習指導工作。
根據20-級本科生的實際情況,依據20-年制定的《中國政法大學新聞專業(yè)20-級本科生實習計劃》、《新聞專業(yè)實習的標志性媒體》等實習制度及標準,實習指導小組明確了本屆學生總體的實習原則、實習工作的組織和指導任務、注意事項等。20-級學生的實習指導本著嚴格執(zhí)行教學計劃和以學生為本兩個原則,要求從實習工作啟動到實習表彰總結,各實習指導老師嚴格要求,細化指導工作,幫助每位同學完成既增長才干,又體現(xiàn)個人專業(yè)興趣的實習計劃。
考慮到新聞專業(yè)實習時間長、實習中涉及范圍廣等特殊性,新聞系強調要從細節(jié)入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實習環(huán)境。按照學院的有關規(guī)定,新聞系及時為全體實習同學購買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二、摸清意向
為了保證同學對實習有積極明確的認識,消除各種不必要的擔心和顧慮,實習指導小組要求各班主任首先在班級內召開班會,講清實習目的、介紹實習要求。
為了更好的了解同學的實習意向,20-年12月,實習指導小組還通過下發(fā)調查表、隨時解答同學問題等方式,對每位同學的實際目標和規(guī)劃進行摸底。這一系列摸底的目的,是為了使實習分配方案能夠盡量滿足每位同學的要求,與同學未來發(fā)展方向保持一致。充分體現(xiàn)了高校專業(yè)實習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服務的原則。
摸清同學們的實習意向后,人文學院新聞教研室隨即開會布置實習單位的聯(lián)系工作。這一工作涉及到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師,需要老師通過自己的資源聯(lián)系到合適的媒體。經過全體教師近一個月的共同努力,共聯(lián)系到實習崗位約80個,為同學們提供了充分的選擇機會。
此后,實習指導小組一一對應,精心為同學們安排了實習崗位。
20-年1月初,實習博客正式開通。實習指導小組在1月16日首次貼出實習分配初步方案。經過兩個星期的反饋,實習小組再次根據同學的意見,進行了部分調整。于2月13日確定了實習崗位分配的最終方案。
三、充分動員
20-年1月初,新聞系召開20-級實習動員大會。士氣不可以不鼓,動員會是號角,是預防針,是心理咨詢,是預案會。會議現(xiàn)場,2004級的優(yōu)秀實習生首先向學弟學妹們介紹了自己的實習表現(xiàn)、實習經驗及心得,告訴同學們如何快速地適應新環(huán)境和巧妙處理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她們的講述言簡意賅,言之有物,實用性強,現(xiàn)場反應熱烈。而后,人文學院副院長兼系主任宋建武教授詳細介紹了系里為20-級同學實習所做的各項準備工作,強調了新聞實習的特殊性及其在四年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并提醒同學應當如何正確處理實習當中遇到的各種沖突。劉徐州、王永亮和王佳航老師也分別為大家鼓勁。同學們對未來四個月的實習充滿了期待和熱情,他們也提出了許多關于實習單位、飲食住宿等實際的問題,在場的老師和2004級優(yōu)秀實習生也紛紛用自己的經歷進行了解答。
為了管理上的通暢,根據指導老師專業(yè)特點,同學們分成了9個實習小組,形成了指導老師—實習組長—每位同學的階梯式管理路徑。
四、陪送到崗
根據實習指導工作原則的要求,實習生到崗應由指導教師選擇性陪送,以體現(xiàn)新聞系對實習工作的重視以及對實習單位的尊重。實習單位對我校實習生也非常重視,按同學各自的興趣將他們分到了不同的版組,并分配了指導教師。
就這樣,實習第一階段準備、上崗工作,截至3月12日全部完成。同學們投入到了緊張的實習當中,實習生活也揭開了新的篇章。截至3月21日,同學們均已進入較好實習狀態(tài),在各自崗位上按照實習單位要求熱情工作。
五、重視總結
我們非常重視實習總結會,這樣保證了實習工作的有頭有尾,是收心會,是鼓勁會,是溫暖會。實踐證明,我們建立的實習小組長制度、實習博客交流制度、實習簡報發(fā)布制度、實習指導教師激勵制度、優(yōu)秀實習生獎勵制度等對于保證專業(yè)實習的順利實施,達到理想的實習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也為總結實習中的經驗教訓提供了素材。同時,我們適應多媒體融合的時代新格局,專門引導學生制作了實習雜志《蛻變》(包括電子版)和電視片《尋寶記》,在新聞系廣大師生中受到較好贊譽。
四個階段是實習的動力
經過四個月的實習,同學們普遍反映對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大家在總結實習生活時,既感到沉甸甸的收獲,也感受到在競爭激烈的傳媒業(yè)自己即將面臨的挑戰(zhàn)。雖然由于崗位性質不同,同學們最終表現(xiàn)在媒體上的有形成果多寡不均,甚至一些參加團隊作業(yè)的同學可能沒有署名成果,但一樣努力過,大家的收獲是相同的。具體而言,在實習的四個階段有不同表現(xiàn):
一、實習第一階段的表現(xiàn):適應環(huán)境,踏實起步
對于同學們來說,實習是一項大消耗的工程,不管是物質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人文學院新聞系對本科專業(yè)實習的重視與精心準備,使得20-級新聞實習的工作一開始便扎實而從容。現(xiàn)在20-級實習同學對待實習工作的熱情日益高漲,實習大半個月,已經貼出了50篇博客,在博客上大家充分交流實習感受,相互鼓勵,相互提高,雖然實習開始大家見面的機會少了,但凝聚力卻更強了。
實習使同學們體會到另一種成長。張邸同學總結說:實習,作為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教會我們的不僅是怎樣去工作,更意味著我們從此長大成熟了。長大了的我們,學著用一個積極的心來面對未知的新生活,學著用一個學習的心來充實自己,學著用一個勇敢的心來應對競爭。長大了的我們,更加愛護與珍惜自己的集體、學校,并主動維護她們的榮譽。長大了的我們,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親情和友情的真諦。
對于實習期間可能遇到的困難,同學們也有冷靜的認識,那些細致、實實在在的工作內容,同學們有腳踏實地認真面對的態(tài)度。從實習第一階段的表現(xiàn)來看,未來幾個月,同學們將憑借自己的努力辛苦而從容地順利度過。
二、實習第二階段的表現(xiàn):鞏固思想,初試鋒芒
20-年4月,人文學院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進入實習學期的第2個月。在實習單位老師和學校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同學們已經基本適應了新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在各自的崗位上初嘗收獲?,F(xiàn)在,實習過半,同學們業(yè)務能力增長,專業(yè)思想鞏固,對新聞工作及未來職業(yè)狀態(tài)也加深了理解。
為適應傳媒業(yè)新媒介增長迅猛,多種媒介共同發(fā)展的格局,20-級新聞專業(yè)學生也被精心安排在報紙、期刊、廣播之聲、電視臺、網絡、通訊社等不同類型的媒體實習。在度過實習適應期之后,大多數同學已調整好心態(tài),積極投入工作。目前同學們已經基本適應了新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熟悉了所在崗位的工作規(guī)律和業(yè)務要求,并能綜合運用在校期間所學知識,初試鋒芒。一個多月來,同學們對不同類型媒體的運作規(guī)律逐漸熟悉,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干。同學們的實習作品分布在經濟、政治、外交、法制、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通過實習,同學們也增長了知識和見識。
經過兩個月的磨練,同學們開始培養(yǎng)起職業(yè)精神?!督洕^察報》的楊文玥談到了她實習中的心理轉變:遭受過許多次拒絕采訪,最初總會覺得氣餒,但是編輯說‘只要我們做的事問心無愧,只要是真誠的,總會被感動,雖然被拒絕采訪是很經常的事情,但是以后回頭再看,不會毫無收獲。’參加各種大型會議、電話采訪讓我對各種環(huán)境、氛圍下的采訪更加熟悉而不懼怕,漸漸有了勇氣。
在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實習的陳海斌同學說:記得剛剛來辦公室,見到那些指導老師的時候,我們羞澀得連一句整話都說不好,而現(xiàn)在已經很好地融入了這個整體。忙的時候,我們一起編輯稿件,空閑下來,在辦公室一起進行飛鏢比賽??墒钦f是其樂融融。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是我們這次實習一大收獲。
三、實習第三階段的表現(xiàn):心態(tài)成熟,感受進步
5月,人文學院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進入實習的第三個月,同學們從最初的興奮、好奇慢慢走向平靜、平和,實習開始進入到較深層次的專業(yè)思考和實踐階段。而且,今年春季以來,新聞大事多,突發(fā)事件、政治敏感事件、災難性事件多發(fā)。面對緊張復雜的局面,同學們在實習單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顯示出了專業(yè)精神和良好的新聞職業(yè)素質。突如其來的地震考驗了同學們的職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也顯示出同學們牢固的專業(yè)思想。在災難面前,很多同學都意識到作為一個傳媒人的責任,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對媒體的報道有自己的思考。同學們基本熟悉了媒體的工作流程,經過初期的訓練,絕大部分同學變得更加安心和用心,并開始進入深層的專業(yè)實踐,多數同學已經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經過三個月的實習,同學們的心態(tài)、情緒以及行為,開始逐漸分化,大部分同學經過前兩個月的鍛煉,對實習單位的環(huán)境、人員、規(guī)則都越來越熟悉、適應,心態(tài)也越來越從容、成熟;一小部分同學則在連續(xù)三個月、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感覺到了疲憊和失落。這個新情況引起實習工作指導小組的高度重視,本月實習指導工作加強了對同學們實習心態(tài)的輔導。
四、實習第四階段的表現(xiàn):受益良多,依依不舍
6月,人文學院20-級新聞專業(yè)同學進入實習的最后一個月。這一階段同學們在實習崗位上越來越得心應手,業(yè)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實習即將結束,很多同學感到受益良多和依依不舍。
在經過最初的適應期之后,同學們的業(yè)務水平從熟悉程序轉入提升階段。經過四個月的學習鍛煉,同學們已經擺脫實習之初的青澀與懵懂,在各自崗位上工作得越來越熟練,獨立擔綱進行新聞采編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一些同學開始承擔比較重要的工作任務。由于表現(xiàn)出色,部分同學還得到實習單位的挽留,希望他們能夠延長實習期。
四個月來,同學們憑借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品格贏得到了實習單位的信任。在《新京報》評論部實習的史會元同學、在兒童雜志《動動漫》實習的馬妍同學被實習單位再三挽留,希望他們能夠延長實習期。在《精品購物指南》實習的張蕾同學則獲得實習單位聘任工作的邀請。
三點收獲是實習的目的
成果有形,成長無形;成果有限,成長優(yōu)先。實習不僅僅讓同學們有機會通過現(xiàn)實的新聞工作環(huán)境對學校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動手能力增強,而且磨礪了同學們的品性,使同學們的專業(yè)思想更為穩(wěn)固,心態(tài)更為成熟。總結而言,同學們在實習后主要有三點收獲。
一、樹立專業(yè)精神
通過實習,同學們深知,記者的榮譽就在于深刻地關注和記錄人類社會正在發(fā)生和形成的歷史,不斷地揭示歷史進程中的瓶頸因素和問題所在,深刻地反映社會制度與政策的弊端,從而以新聞的力量推進社會的進步與文明。張大偉在實習感悟里如此表達自己的心情:六月,我最怕六月來了。學了三年新聞,看了三年古往今來記者,現(xiàn)在自己扮演了四個月的記者,我也喜歡上了這個角色。讓王夕最開心的一件事是臺長聽了她做的一期節(jié)目,說很不錯。雖然有老師指導的成分,但是她感覺很有成就感。因為那期節(jié)目她做得很辛苦,光是跑順義就跑了兩趟。在那一刻,她覺得辛苦是值得的。
王黎莉在5月12日那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媒體的責任。當時她正在中新社里實習,整個社里亂了一下,也聽到樓下有跑出去的人惶惶不安,但是馬上每個人都忙了起來——沒有人忙著給家人打電話,聽到的是馬上聯(lián)系地震局、快發(fā)通稿、五要素齊了就發(fā)稿、派記者去四川……那一刻,記者的職責這個詞那么清晰的展現(xiàn)在我面前。對傳媒來說,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涵可以確定為三個境界:人性境界——對人類價值的追求;理性境界——對真理價值的追求;超越性境界——對生存價值的追求。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文化關懷。二、情感關懷。三、成長關懷。四、社會關懷。這就要求自己在文章中,力求跳出小我,獲得一個大我的人類意識,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己的傾吐表達出人類共同的情感與思考。
《精品購物指南》雖然是一家娛樂服務性較強的媒體,但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隨便,很注重消息來源,很注重媒體的公信力,張蕾說:就像主編經常教我的:任何一個信息渠道都要進行核實,我們必須對受眾負責。這時候,她深刻認識到,真是誠之精髓。大真無言,大真為美。誠信自古就是核心道德之一,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新聞事業(yè)正常運行的道德基礎。
美國新聞界巨擘普里策在一篇名為《新聞學院》的文章中曾大力提倡新聞學教育:鑄就未來共和國的力量就掌握在未來一代的記者手中。同學們在實習中逐漸意識到,真正成功的、對人類進步事業(yè)有貢獻的傳媒都是以體現(xiàn)人文關懷,關注制度安排為己任。為之而奮斗應該是一個真正的記者畢生的追求!真正有良知的記者應記錄真實的中國,并以其人文理想推動中國的文明與進步。這種傳媒人之愛有三個層面:第一、無私忘我之愛。第二、物我合一之愛。第三、天人合一之愛。史會元說:新京報是一家京城的新興媒體,由于南方報業(yè)集團參與管理,其理念有別于京城的各家老都市報,更加親民化,尤其是其言論更加大膽、新銳。逄成欣說:在實習單位,感受到中青報能做出冰點時評與之正氣、嚴謹的作風分不開,既耐心細致,少說多做;處理問題時又靈活應對,不拘泥形式。
二、磨礪職業(yè)心態(tài)
通過實習,很多同學把自己的興趣和專業(yè)真正結合起來,他們更熱愛新聞,更愿意通過努力,成長為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中新社的呂可珂說:實習前的我并不想今后從事新聞方面的工作,但經過兩個月實習,我的想法在變化,現(xiàn)在感覺當記者也挺好的,能讓我把自己感興趣、喜歡的事兒寫出來告訴大家,向大家傳播好的消息、好的心情,這個過程很開心、很溫暖,我喜歡。張大偉同學說:實習已經近兩個月了,一開始的興奮也慢慢歸于平淡,感覺自己也漸漸融入了中新社的經濟部的工作氛圍,像一塊干枯的海綿拼命的吸收來自外界的一切信息和知識,每一天的醒來都讓我興奮,我迫不及待要面對今天的挑戰(zhàn)。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名目繁多的各種會議,國家領導到普通市民,從五星級酒店到市井胡同,開闊了眼界,長了見識,更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F(xiàn)在,我覺得做一個記者很快樂,像鏡子一樣反映著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的點滴變化。有時候看鏡子,我分不清自己是個學生還是個記者,我想,我喜歡上了這個工作。我很快樂,我不喜歡重復。
實習中,同學們對新聞操作技巧,新聞從業(yè)環(huán)境、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等也有更深思考,實習使同學們對行業(yè)環(huán)境更為了解,對新聞的理解也從書本上應然的討論到實然的思考。
逄成欣同學說:在實習單位,感受到中青報能做出冰點時評與之正氣、嚴謹的作風分不開,既耐心細致,少說多做;處理問題時又靈活應對,不拘泥形式。
不過,并非所有同學的實習都一帆風順,也有一些同學在實習遇到困難時難以自我調整和適應。實習工作指導小組針對實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分類指導。對于個別由于個人原因不能很快適應實習生活,甚至產生負面心理的同學,實習工作指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幫助其轉換了實習崗位。對于由于私人理由要求提前結束實習的同學,實習工作指導小組則提出了嚴肅批評,并再次申明實習紀律。此外,實習指導老師還建議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實習成果觀,幫助同學們擺正實習心態(tài)。
三、錘煉事業(yè)品格
實習是同學們從校園里走出來,接觸社會的開始,特別是新聞工作本身是需要廣泛社會交往的工作,同學們深切感受到通過實習,他們還得到了很多關于人生的培訓。
在《精品購物指南》實習的黃鴻毅說:我覺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與周圍的人事關系是良性的,才能在集體中找到安全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林芳斐也認為,兩個月下來,她學到最多的不是專業(yè)知識,而是如何與人交往。
在鳳凰衛(wèi)視的胡曉和李晨平日較文靜,她說迄今為止,我想我們最大的收獲其實是懂得了怎么與別人有效的溝通、交流。但是,就在一個月前她們還為此焦頭爛額。第一次老師讓我們去找嘉賓的聯(lián)系方式時,我們甚至不知從何入手,以前都以為聯(lián)系這樣的事應該是有專門的部門或工作人員去做,心想這些人以前聞所未聞的,突然要讓去把他們的電話號碼找出來豈不是很不可思議?現(xiàn)在她們已經擁有更主動更積極的心態(tài),懂得溝通、交流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后來我們在錄棚的時候,還會主動跟那里的燈光師、攝像師等老師交談,問他們一些專業(yè)方面的問題,這在一個月前的我們是不可能的。
韓雅堃同學說,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記者是一個具有開放性格的人。這種開放,不僅是指要有開朗的性格和善于與人交流的能力,而且要有開闊的眼界和活躍的思維。更重要的是要有不屈的精神和韌勁。在這段實習生活中我實實在在體會到了老師所說的開放的含義和真諦。
胡曉無比珍惜在鳳凰衛(wèi)視實習的4個月:這是實習的最后1個月,我們的實習開始倒計時。隨著天數一天一天的減少,我們因不舍而更加珍惜所剩的為數不多的實習時間。四個月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這個團隊里,我們真的吸取了很多的養(yǎng)分。如果說,在學校我們的知識是老師傳授的、給予的;那么在社會上,那些技術、經驗、方式卻是我們踮著腳尖摘來的。態(tài)度決定一切。你有多積極,你就有多少收獲。
康燕清同學說:四個月的實習,增長的不只是經驗和閱歷,還有心智,在實習的過程中經歷了迷惘、掙扎、追求然后思索的心理成長的四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有看不懂稿件的痛苦,也有做出采訪的快樂,有連轉四趟車的辛酸,也有半夜一個人趕不上公交車的恐懼,但感受最深的還是在學到新知識時的充實。
實習期間,我翻閱了大量的報紙雜志,了解了很多報業(yè)知識。在采訪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東西——人際交流。作為新聞記者,這個能力意味著你能否使采訪對象信任你,把積壓在心底的話向你透露,把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特別是在人物專訪時,這往往也是一條新聞取勝的關鍵。除了不斷練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我的體會還有采訪前務必對你的采訪對象做一個全方位的背景了解。這樣做可以使你的采訪對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個陌生人交談,不僅會很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像老朋友一樣聊天,也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初來幾天,由于語言不通,我在外出采訪時遇到種種困難與阻礙。臺里便安排我暫隨經驗豐富的老記者跟班學習。做些繁雜、瑣碎的事情??笝C器、抬三腳架,我一度陷入迷茫與失落中。我曾不止一次地捫心自問,當初選擇基層,是為了鍛煉砥礪,讓青春在沃土中燃燒。但現(xiàn)實與理想卻相差甚遠,心中便漸漸萌發(fā)打退堂鼓的想法。我把心中的煩惱與困惑告訴爸爸,他沉吟道:越是在艱苦的地方越要挺足磨礪,越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越要用心經營。我如夢初醒。開始意識到家人的良苦用心和自身承載的責任。在往后的見習過程中,我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圓滿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
15天的見習期結束后,我單槍匹馬跑新聞、下農村、進車間、入廠房。我?guī)缀踝弑榱搜琢甑拇蟀雮€地區(qū)。切身感受到農村的貧瘠與老百姓的需求,深感肩負的責任。我用鏡頭一一捕捉新農村的變遷,用手中的筆記錄老百姓的呼聲與愿望。也深刻體悟到前新華社社長穆青所言“人民的記者”這句至理名言所蘊含的真正分量。
一個月后,臺里為了整合資源和提高新聞效果,實行分組制,將一個整體的新聞部劃分為時政要聞組、民生組、經濟組等多個新聞組。臺里根據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和優(yōu)勢,把我劃分到時政要聞組,每天跟隨領導視察開會,下鄉(xiāng)調研。時政組除我之外,全是資格老、閱歷深、理論強的老記者。我深感力不從心、壓力重大。但我不甘人后、奮起直追。經常是熬夜硬啃長篇大論的政治書籍,大量瀏覽《人民日報》等黨性、政策強的黨報黨刊。并抓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一次,省領導來我們縣調研。我奉命采訪,《湖南日報》的記者也來了。在記者席上,我同《湖南日報》記者交談,向她虛心請教關于新聞的宗旨意識和寫作技巧。她毫不保留地向我這個新聞后輩,傳授新聞學的知識,例證新聞寫作規(guī)律。并勉勵我有心就一定行。我心存感激,并時常告誡自己做個有心、有理想的人?,F(xiàn)在,我仍同她保持聯(lián)絡,并不時把自己的新聞作品請她指導與修改,每一次,都獲益匪淺。這一切,都會成為我在新聞路上不懈探索與追求的源泉和動力。
兩個月來,我參與了《中華茶祖節(jié)》、《群眾文體活動》等重大活動的報道,有些新聞作品發(fā)表在省、市等各級媒體上。有壓力,也有動力,這一切源于我對新聞事業(yè)的摯愛與追求。從當初在新聞路上的摸爬滾打到履行記者使命,從民生到時政報道,每一步,都鐫刻著我的成長印記,點點滴滴,凝聚著我的心血與汗水。
服務基層,我無怨無悔,并堅信在廣闊的農村大地,在艱苦的.邊遠地區(qū),只要有信心、決心和耐心,就定能放飛夢想的翅膀。譜寫華麗的人生篇章。
在此,我想告訴在校的學弟學妹及仍然奔波于各大求職場所的畢業(yè)生們:熱愛泥土的種子,才能生根發(fā)芽,扎根于沃土的樹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這道理很樸素,卻顛撲不破,青年一代應該有遠大的追求,但實現(xiàn)遠大追求的,卻必定是積“硅步”、聚“溪流”、起“壘土”,始于平凡,而平凡的地方,往往最富有活力、最需要人才,最考驗人的素質。那種急功近利、怕經風雨、眼高手低的情緒,只能使理想一次次破滅,或者使成功的機遇與自己擦肩而過。
在湖南娛樂頻道實習已經有好幾個月了,回過頭來總結一下,收獲良多。雖然,沒有一開始想象中那樣,自己的所學,自己引以為豪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真槍實彈”得到一番實踐,但所見所聞讓我有所思,增長了見識,對電視臺這個行業(yè)的基層有了客觀實在的認識。
湖南娛樂頻道注重的是娛樂節(jié)目,和我之前所學的新聞專業(yè)還是有些出入,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剛進頻道時,臺里正好在籌辦開年大戲《牛氣逼人》,這是一檔大型真人互動游戲節(jié)目。在賽事組,事情很多很雜,這就需要自己的細心了。工作期間我被分在了管理參賽者這一塊,在他們參加節(jié)目之前,需要我們?yōu)樗麄冎v解整個游戲的規(guī)則和一些安撫工作。雖是一件小事,卻鍛煉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除此之外,我還參與了后期編輯工作,進一步熟悉和鞏固了后期制作的相關軟件。整體上對錄播節(jié)目的整個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氣逼人》節(jié)目一做完,甄選《丑女無敵》第三季男主角的活動《無敵一號》又開始了。從海選、初選、復選到最后的總決選的工作自己也都有參與。這是一檔選秀類的節(jié)目,每一場也都是直播,與之前的節(jié)目相比,整個活動的構思方面也會更加的完善。直播前的每一次彩排是最關鍵的,從中學到的東西也很多。作為一名工作人員,整個節(jié)目的流程要清楚地知道。一個節(jié)目的誕生,會根據節(jié)目的性質對導演、主持人等作出選擇,從臺前到幕后需要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接應,如制片、服裝、美工、化妝、道具等。通過自己的觀察還了解到,每次彩排之前都要確認好前期制作所需要的設備的檔次及規(guī)模,配備攝像、錄音、音響、燈光等特技人員。除了現(xiàn)場的導演指揮之外還需要與轉播車內的導播相互溝通,確認好鏡頭序別、景別、角度和特技的運用。每一場的直播,現(xiàn)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很忙碌,但井然有序,體現(xiàn)的就是良好的團隊合作的精神。
通過實習,真正進入到了社會,我才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貧乏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困難。在學校,自己學的本來就不是很多,現(xiàn)在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道理。其實在每一次的活動當中,不管自己負責的是什么,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最重要的是認真和細心,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學會自我總結,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便改正。
親身體會了才知道,做電視這一行是很辛苦的,通常會加班到深夜,這就更需要我們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梢哉f,實習是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驗,除了考察你的專業(yè)水平和理論知識以外,還考察了你的處世態(tài)度,做人原則以及處事方法,簡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樣做人。勤奮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達旦這些都應該是家常便飯而不是邀功領賞的資本,因為你是實習生,你是來學習的,主動與老師的交流同樣重要,要學會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要積極努力去配合各個部門的工作,只有這樣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才會有進步的空間,實習也就有了它真正的意義了。
從今年2月份開始畢業(yè)實習,到現(xiàn)在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期間在縣臺做過新聞,現(xiàn)在在江西電視臺一個欄目見習。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真的是學到很多東西。實習是一個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在成長。
我認為實習就是學校知識的實踐化,是考驗學校知識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徑。也是對自己的一次充電。在實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并從中得到經驗,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來的。
記得第一次發(fā)稿的時候,被主編修改了好多次;記得第一次出鏡時,攝像無奈的表情;記得第一次采訪的時候,語言不通的尷尬等等。都讓我明白了做一名記者、媒體工作者的不容易。
實習期間也真的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媒體,但是我覺得要對的起自己的專業(yè),要加倍努力。
還記得有一次自己去醫(yī)院做采訪,那個醫(yī)院就是不讓我拍攝圖象,他們不相信我是電視臺的,而且我作為實習生也沒有什么可以證明自己的證件,這真的讓我非常難堪,最后只好當面給新聞中心的主任打電話,才化解了這樣的情況?,F(xiàn)在想想也真的比較搞笑。但是最后采訪還是完成了,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會把工作做好的。
在學校里學的大多都是理論的知識,但是實習真的讓我有了一定的實踐能力,知道了做新聞的具體流程,知道了新聞語言跟常規(guī)語言的差別,明白了作為一名記者的定位,以及這份工作的責任。
實習中也會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認為越是批評的話,才越能讓自己成長。因為雖然聽起來很不好聽,但是仔細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問題,那就真的應該馬上改正。
實習中我堅持做到一定要守時。第一次出去采訪的時候,毫不夸張的說,我是提前一個小時到達的目的地,我就是怕遲到,早到總比遲到好。每次采訪,我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左右到達,找個地方坐下,把今天的采訪任務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遲到是因為聯(lián)系員告訴錯了地方,打車趕到的時候遲到5分鐘,感覺特別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謹慎了。
還記得有一次,新聞中心的主任問了我一個問題,但是我說了一個大概的數據,主任說確定嗎?我就不確定了,做新聞不能想當然,任何即將變成鉛字的事情都要進行證實,必須嚴謹。
每次寫完稿一定要讀,不要有硬傷。新聞的“硬傷”,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關鍵的、明顯的錯誤,或者是不該發(fā)生的常識性的毛病。常見的硬傷有政治性硬傷、政策性硬傷、導向性硬傷、違反宣傳紀律的硬傷、片面性造成的硬傷、常識性錯誤和技術性的硬傷。要想做到沒有新聞硬傷,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過稿子因為“硬傷”問題而被退回的情況。發(fā)第一篇稿的時候高興的不得了,說實話,后來再發(fā)稿占大多數的心理是害怕和緊張,怕又被退回來。
實習讓我更加了解了電視媒體,并參與其中,帶著實踐的經驗,我要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為以后成為真正的媒體人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參與其中,我樂在其中,我仍然充滿了斗志。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媒體的前輩們看齊,積累更多的經驗,多涉及各個方面的知識,當個“雜家”,不求為中國的新聞事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只求盡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抑制住激動的心情我推開了建工集團新聞中心的大門,我有幸來到《湖南建工》編輯部,進行專業(yè)實習。在這寶貴時間里,我不僅對專業(yè)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同時也學到課本外的實踐經驗。這些收獲對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到新聞中心時,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該從哪里下手。負責帶我的戴姐和蒿哥給我介紹了部門的大體情況。第一天,他們沒有帶我采訪,而是讓我閱讀他們編輯的報紙。說實話,以前看報紙往往只是看個熱鬧,根本沒有意識去觀察新聞的思路和寫法。
從第二天起,我就跟著戴姐和蒿哥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采訪。一旦接到新聞線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立刻奔赴現(xiàn)場。我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領導電話,立馬出去采訪,然后回來寫稿。任務多時,稿子往往不止一個。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記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聞需要注重一些事實細節(jié),比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必須要精確。剛開始采訪時,自己總不注意,人名地名沒有留心去反復核實。在戴姐和蒿哥的囑咐下,我知道了這些看似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其實是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錯誤的人名甚至會影響整個新聞的真實性。另外,新聞中每一個字,每一個稱謂都要準確具體。
作為記者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但是相比之下社會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就必須有全面的知識結構。記者是綜合性人才,對每一領域雖然不能都像本專業(yè)那樣投入,但至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書,多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在實習期間里,我感到最辛苦還是趕稿子,但辛苦歸辛苦,我的寫作水平卻大大提高。最初寫稿,我總是抓不住新聞點,偏離采訪主題,寫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漸漸找到那么點兒感覺。休息時,我會仔細對比我和老師的稿子,揣摩老師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報社內部的評報欄,看編輯們的精彩點評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雖然還不能像老師一樣,將一些生硬的數據轉變?yōu)橐黄槙成鷦拥奈恼?,但是經過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師改正的地方越來越少,得到的肯定越來越多。
在實習期間,戴姐和蒿哥讓我發(fā)表了許多篇文章,這對我來說既是鼓勵也是鞭策。這次實習讓我增長了業(yè)務知識,體會到了新聞采寫的艱辛,提升了自己的新聞素養(yǎng),而且增長了見聞,鍛煉了自我,為我接觸社會搭建了平臺。在新聞采寫方面,我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實習不過短短一瞬間,回頭看看,它幾乎等同于我大學三年的寬度。我真心地感謝報社的每一位前輩,這段難得的經歷,讓我看到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必將充實我今后的人生。
通過這一個月的實習認知,我對學習和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和打算。應該說這整個過程就象海綿吸水一樣,是個大量吸收的過程。但是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不可能說學到所有的技術和能力。老師說得對,大二的實習機會最重要的不是說要學怎樣的寫新聞,而是要看到在資訊發(fā)達的社會,作為一個媒體人是怎樣做的或者作為,是怎樣做新聞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每一天,我都會記錄下自己看到的學到的和自己的感觸,因為我覺得記錄是一種習慣,一種姿態(tài),可以讓自己在停留的時候回頭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也因此會有更加明確的方向。
實習感悟
一、心態(tài)的蛻變和新的姿態(tài)
對于我來說,我并不想詮釋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帶給我有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它帶給我的收獲是心態(tài)的蛻變,是一個從茫然到理性,幼稚到成熟,虛幻到現(xiàn)實的變化的過程。坦白地說,剛進實習單位的時候,當我被介紹給各個部門的時候,我是很害怕的。因為我知道我和他們不是在一條起跑線上,我迷茫的是我該做些什么,每天準備些什么。當我看到帶有隔檔的辦公室里常見的那種安靜時,我懷疑我該怎么繼續(xù)來這之前的那一腔熱血。但是此刻我把實習理解為一種心理的適應過程。我必須適應,因為我需要帶著這份經歷和感受在兩年后踏上這個舞臺。
我接觸了電臺的很多、,還有dj主持人,在和他們交流的點點滴滴中,我收獲很多。以前雖然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但是那是感性的,而且經常被自己的一句“我還是個學生”填充了這個“凹洞”。而現(xiàn)在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開始學會思考。雖然是實習,但是我能感受到一種壓力。我希冀成為這里的一個女主人,但是我要付出的遠沒有以前想的那么簡單。我開始把我的理想具體化,現(xiàn)實化。我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確了我的下一步該做什么。我覺得這是我這次實習中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二、對理論知識新的認識
我雖然是新聞專業(yè)的學生,但是一直以來,我認為學校學習的新聞理論知識和業(yè)務知識是沒有什么用的,甚至覺得學不到什么東西,一切只是為了考試去的。但是實習之后,我發(fā)現(xiàn)理論和實際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理論知識做基礎,那么可能連自己現(xiàn)在在干什么都不知道。其實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實踐中,特別體現(xiàn)在指導我們如何去做和采訪活動的操作上。只有了解了理論基礎,才不會對眼前的活動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是新聞專業(yè)的實習生較其他專業(yè)的實習生的一個優(yōu)勢,也是我的優(yōu)勢。所以我認為在學習了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注意鞏固,不要埋沒自己的優(yōu)勢。
三、勿以事小而不為
我記得剛進單位的時候,晨曦老師交給我個任務,就是為她早上直播的《早班車》找新聞。因為這個節(jié)目的內容不僅僅播的新聞,還需要從各大網站攝取一些“含金量”比較高的實事新聞來填充。但是那個時候我心理很不愿意,我認為自己不是“廉價勞動力”,這些“粗活”不值得我去做。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如此“簡單”的活做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猶如大海撈針,哪“根”才是真的“針”呢。第一次我選出來的那些新聞素材對比老師選出來的,還真是“大異小同”。我便認真研究老師的方案。發(fā)現(xiàn)老師找的新聞有四個特點:
1、是當天上的頭條或者是紅字標題的。
2、政治新聞、經濟新聞、社會新聞的比例穩(wěn)定且都是要聞。
3、對受眾群關心的房產、股市等動態(tài)報道不少。
4、和交通有關的一些新聞(我們是交通頻道)。
如此“小”的事情卻蘊涵著大道理:找新聞要從受眾的角度去找,才能贏得的受眾。于是我開始順著老師的思路去找新聞。漸漸的,我找出來的新聞和老師的是“大同小異”。最后,老師放心地將這個方案全部交給我去做。每天我有空就找,這大大提高了我對新聞的敏感性和素養(yǎng)。而且在這個找與篩選的過程中,我的知識面得到了很大的擴充,真是受益匪淺。所以我覺得不管什么事情,勿以事小而不為,它總有它“為”的原因。
四、“準備的時候要充分,操作的時候把要自己放在底線上”
其實這是晨曦老師(我的'播音老師孫曉明)的一句話,它給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對我的幫助也很大!那是我第一次上直播節(jié)目(是晨曦老師主持的《汽車cd》欄目)。在整個節(jié)目的制作過程中,我有好幾次因為過于緊張而卡住,幸虧晨曦老師及時補救才沒有影響直播。在下節(jié)目后,晨曦老師給了我很多建議。其實很多人和我一樣,在嘗試第一次的時候總是擔心會把事情搞砸,缺乏自信因而退縮。晨曦老師告訴我,要做一個把自己放在底線上的人。最低底線無非是把事情搞砸了,那又怎么樣呢。
通過這個來給自己信心和勇氣,但是準備的時候要認真充分。這些話在給我第二次上節(jié)目的時候帶來很大幫助。我需要這種“最低底線”帶給我一種淡定。我個人還覺得這句話不僅在社會實踐中適用,它也適用于我們的學校生活。從廣義上講,大學的四年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相當于進入社會前的準備工作,需要充分。從狹義上講,我們具體面臨的每一場考試就是一個操作的過程,不能太緊張,要有底線意識,而這一切是以充分的準備為基礎的。這是我在實習播音主持中的一點點感悟。
五、外出采訪給我的點滴感受
實習前期,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外面和老師一起“跑新聞”。為了讓我有的鍛煉機會,電臺給我安排了路家兄妹中的3個老師帶我。所以那時候除了中午找新聞的時候能在辦公室看到我,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外面,使我有了很多“見世面”的機會。
1、對行內知識要懂,對行外知識要明
因為我是在交通頻道實習,大部分時間和交通方面的人打交道。而我發(fā)現(xiàn)對于交通方面的知識十分的缺乏,以致于在很多方面顯得棘手,采訪的深入也會受到限制。我對交通方面的知識是后來在實習期間收獲的,這是個教訓。我覺得以后應該在接觸一個新媒體之前就要對這個行業(yè)有關的東西有所了解。而且對行外的知識也要了解幾分,因為很多東西是相通的。
2、自信、開朗、真摯
這是我參加采訪活動時給自己總結出來的要求。
在我選擇這個專業(yè)的時候,我就聽別人說過,這個職業(yè)需要很廣的交際圈。這次參加實習以后我真正體會這一點。“人不熟,誰會主動給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廣,哪里有事哪里就會主動打電話找你,這樣就不用擔心丟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這樣一個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開朗、真摯為基礎。我在采訪的時候經常會臉紅,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這樣容易讓采訪對象產生緊張,影響采訪效果。所以接下來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3、訪前準備即臨時準備不可少
我已經學過《新聞采訪教程》,里面有個引用“事先有研究、有準備,是采訪深入、效率高的關鍵”。在實際采訪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訪前準備的重要性。無論是哪個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通過各種手段了解采訪對象。舉個例子:8月6號,市一個聯(lián)合國維和戰(zhàn)士何誠剛載譽歸來。當時要做這篇稿子的是趙老師。因為接到通知很突然,對他在利比里亞的情況不是很了解的老師立即下載了很多關于他一些資料,了解了他在利比里亞的事跡和生活。我們那次的采訪很成功,因為我們在了解他的資料以后,就有了采訪的側重點,避免了無謂的話題。
我們需要在平淡的事實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僅僅要靠平時的磨練,更需要對整個事件的“了如指掌”。
六、跟學習編稿的體會
跟周老師學習編稿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我寫的被采用的稿子基本都是改寫新聞的稿子,自己獨立寫的新聞稿被采用的只有一篇。從我個人觀點看,我們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和學習中,發(fā)現(xiàn)一個好的新聞素材不難,難的是筆下的功夫。我在和周老師學習編稿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體會:拿個新聞素材改寫是很順手的。因為我學過《寫作教程》,知道消息的寫法,加上我們改寫的稿子是用來播的,要求沒有報社那么高。然而當我出去采訪回來要自己獨立寫稿的時候,就有點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該寫進去的重點,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這是編稿的一個“上手慢”問題。所以我覺得需要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反思與打算
實習過程中點點滴滴和滴滴點點的真實和刻骨銘心讓自己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知道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坐標軸上還在原點的左邊,需要加大馬力才能真正成為原點右邊的一份子。
這個月的實習,我參與了不同的活動,采訪、播音、參與策劃、編稿等,對領域內的各個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為了更加了解媒體人。最重要的是真實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過這次實習,我感受到了壓力,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彌補的東西也不少。我曾經覺得新聞專業(yè)沒有什么好學的,尤其疏忽理論知識的學習?,F(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新聞人每做一步,當中都有理論和業(yè)務知識的影子。而且知識面也是必要的。因為無論是采訪,還是采訪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對該行業(yè)知識的了解。雖然臨時準備很重要,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平時準備這樣的一個積累的過程。
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進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回校后現(xiàn)實的計劃打算。
1、努力學好專業(yè)知識,為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課業(yè)外大量擴充知識面,提高自己作為一個準媒體人的素質和涵養(yǎng)。
3、樹立信心,抓住機會鍛煉自己的膽量。
4、努力學好英語,盡快通過等級考試。
5、注意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嘗試寫一些新聞稿子,多思考,多練習。
6、學好標準的普通話,參加等級考試。
7、學會吃苦,不完全依靠親人的力量。
實習結束了,我會帶著這份成果和收獲回到學校,做自己該做的事,為自己的將來加大馬力。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不足,然后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么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主要是要鍛煉自己的新聞采訪和寫作能力,掌握采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jié)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xiàn)場去采訪,接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地采訪只有深入到現(xiàn)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訪?新聞采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于應用與操作。實地采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采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訪后寫作新聞寫作是新聞制作的第二步,是對采訪中采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制作的過程,是對采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采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編輯整理當寫完初稿后,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俗話說:“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辟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舍,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4、印刷出版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訪,真正的鍛煉自己的采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煉了心理素質。
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xiàn)場處理靈活。在采訪后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tài)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系。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實習是每一個畢業(yè)生必經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畢業(yè)生專業(yè)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運用所學習的專業(yè)知識來了解會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lián)系于實踐,培養(yǎng)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成功走向社會做準備。
20__年11月,將是我學生生涯最后的一個階段,充滿期待,又滿懷焦慮畢業(yè)后,我能擠過百萬就業(yè)軍的獨木橋嗎?能勝任公司交給的任務嗎?相信這是每個畢業(yè)生不敢松懈的問題,因此,懷著對自己未來的打算和期望,以及在父母的強烈催促下,我從事了與我專業(yè)符合的職業(yè)。錦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事影視制作和文化傳播的專業(yè)機構。長期從事大型企、事業(yè)單位的文化策劃和包裝,在為多個經濟開發(fā)區(qū)、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文化咨詢與服務的同時,先后攝制、制作了數十部大型電視專題片、廣告片。公司在攝制大型工程項目專題、協(xié)助大型企業(yè)構建企業(yè)文化體系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積累。此外,在從事與政府審批關聯(lián)的文化項目方面,也有特別的專業(yè)知識。對于這樣一個新興成長的公司,我非常幸運地被他們所接納,成為了公司的一名在校實習生。在公司的培養(yǎng)下,我有幸參與了公司里多個重要案子。從中,自己得到了良好的鍛煉和實踐的機會。
在這期間,隨著經理的思想指導完成布置的任務,學習視頻制作基本技巧,加強人際交往,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與人交流,在工作過程中研究方法,認真作備,公司領導給予幫助和指導,指出不足,學習先進經驗。
我的實習生活是從20__年11月10號開始的,實習一開始,由于剛剛公司接到了關于汕頭供電局蓋新樓做宣傳片的項目,這是我第一次做關于我學以致用的一項目。一開始我只是自己試試著做來作去,每次經理發(fā)布的作業(yè),都是他提前先做好的,然后再叫我去練習做,我體驗到了經理的辛苦,他對我的關心。我也很努力的去學習。發(fā)現(xiàn)實踐中與考試的差別真的非常大,課堂上好多東西都是沒有講過的,有很多視頻制作不懂得地方,我都會和我同學互相交流和深入溝通,交流溝通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為人處事的生活方式,這一切不僅是個人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在公司中的第二個月,我慢慢的接觸了前期攝影。雖然我是負責后期制作的,但是前期是后期之母。我開始學習使用小攝影槍dv拍攝,慢慢的使用了大槍我學習拍攝了汕頭供電局的變電站。學懂了如何調光圈對焦推拉變焦的方法。這一切都是在課堂上無法實現(xiàn)的課程。經理還教我們做人,社會處事,對待他人。
從中我領悟到了:影片圖像與聲音素材的分解與組合。即將影片制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舍、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并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它是對拍攝的一次再創(chuàng)造。剪輯與剪接不同,后者指對膠片的具體工藝處理。從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在剪輯上往往要經過初剪、復剪、精剪乃至綜合剪等幾個步驟。初剪是根據分鏡頭劇本,把人物的動作、對話、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鏡頭組接起來;復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精剪是經過對畫面反復推敲后,結合蒙太奇結構進行的更為細致的剪輯;綜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場景都拍攝完畢,各片段都經過精剪之后對整體結構和節(jié)奏的調整。在整個剪輯過程中,既要保證鏡頭與鏡頭之間敘事的自然、流暢、連貫,又要突出鏡頭的內在表現(xiàn),即達到敘事與表現(xiàn)雙重功能的統(tǒng)一。
光陰似劍,歲月如梭,一晃我以實踐了兩個月了,在這過程中,我有著許多的收獲和歡樂,但也有苦澀和教訓,這些成功的經驗將激勵我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取得更大成績,失敗的經歷將使努力去改變自己的不完美的地方,讓自己在以后的日子作得更好,這一切將成為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轉眼間。大一結束了。經過短暫的傳媒公司實習。更加堅定了我作為一個傳媒人的理想。
20__年8月4號。我來到徐州礦務集團龐莊礦宣傳科電臺交通部開始了實習。職務是記者。我先是參觀了電臺的直播間。觀看了節(jié)目的直播過程。也了解了錄播節(jié)目的流程。我的實習老師吳罕對我說:“給你一星期的時間去熟悉工作內容和環(huán)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來問我?!逼鹣任液唵蔚恼J為怎么會需要那么長的時間呢?記者不也就是每天跑跑新聞寫寫稿件嘛。隨后的一星期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首先。每天早上九點鐘。交通部的記者們要召開例會。每個人都要總結前一天的工作并闡述當天工作安排。如果接到活動通知。那么每個記者還要為活動出謀劃策。說出自己的看法。遇到交通突發(fā)事件。工作安排也會重新計劃。我發(fā)現(xiàn)。每天的例會。從來不會有人遲到。而且大家都會在會前10分鐘就到達會議室。這種敬業(yè)精神讓我欽佩不已。
會議結束后。我就坐在指定的辦公區(qū)域閱讀老師每天給我規(guī)定的新聞稿。了解交通部節(jié)目的風格。總結稿件的內容、方向。還要熟知平時和交通部往來密切的部門的聯(lián)系方式。經過一星期近300篇稿件的閱讀。我已經基本把握了節(jié)目的特色。但是我還是更期待第二個星期的真實的記者生活。
第二個星期開始了。在例會結束后。我跟著吳老師來到新聞發(fā)生地。用錄音筆記錄采訪對象的每一句話。我發(fā)現(xiàn)。當記者必須要反應靈敏。在最快的時間內想出有針對性有內涵的問題。并且需要和受訪者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般采訪都是在上午。下午就會在辦公室里將受訪者的音頻整理成文字版。用專業(yè)的音頻剪輯軟件將音頻剪輯出適合電臺播出的聲音稿。在整理音頻的時候是對記者速記和聽力的一大卡宴。然后寫一篇當天采訪新聞的稿件。因為我并不是新聞學專業(yè)的學生。所以寫出的稿件往往存在較大的問題。這時老師總會耐心的指導。并幫助我把稿件修改到滿意為止。如果第二天需要口播稿。那么記者當天還要在錄音室自己錄音。從這我看出記者并不是簡單的寫稿采訪?,F(xiàn)代社會需要一個編播導一體化高素質的人才了。當記者的另一大必備素質就是要有十足的耐心。比如去采訪某些會議,是要等到會議結束后才會給記者采訪的時間。而等待的過程中就成了各家媒體結識人脈的好機會。所以。做一個好記者并不是孤軍奮戰(zhàn)。團體的力量也是成功的關鍵。
兩個星期實習使我深深體會到,要想取得較好的成績,以下幾點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1、真誠待人。
作為一個新聞人。而我自己本身是個相對比較內向的。不太擅長主動和別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實習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剛開始實習的幾天內。我比較怯生。面對沉默不語的尷尬。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與別人主動交流。在工作的時候同樣也要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交流。在今后的社會工作中。工作不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那是幾個人或是一個團隊的工作。而且你還必須去幫助別人或是接受別人的幫助已完成工作。因此你不能期望你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任務?;蚴强吹絼e人有困難也不去幫。雖然此次我是來實習的。
由于對業(yè)務的不了解以及專業(yè)知識的不熟悉。只能夠在領導的安排下進行一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但是我也很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就比如在實習中,在領導沒有分配任務的空暇里。我就常主動詢問周圍的工作人員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有時候別人也不好意思麻煩我。我就主動協(xié)助他們的工作。這樣子不僅鍛煉了自己。幫助了他人。還融洽了你與別人之間的關系。在以后的工作中人家也更樂意和你交往了。由此我深深體會到真誠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僅要學會如何做事,更要學會如何做人,正確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系。這關系到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個人成長進步。孤芳自賞、自視清高的人很難融入大集體。
2、踏實勤懇,勤學好問。
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很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如果自己盲目去做。很可能會出問題。
我們要抱著踏實的態(tài)度來做事。虛心點往往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我們在學校里面學習了一年的理論知識。但是實踐經歷卻很少,真正接觸新聞行業(yè)的機會不多。所以當我遇到不懂的問題的時候。我盡量多請教實習時間比較長的實習生?;蛘呦虿块T老師討教。這樣。很多情況就可以很快掌握。也為自己的努力奠定了基礎和提供了方向。工作時一定要一絲不茍。認真仔細。對待每一條新聞審稿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能出錯。有時候一個失誤不僅僅使你自己的工作進程受阻。還會影響廣播播出的新聞質量。因此認認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就顯得尤其重要。
為了不使自己前功盡棄。我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對自己的工作要十分重視。如果有必要一定要檢驗自己的工作結果。以確保自己的萬無一失。在你對工作開始了解并熟練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能不用檢驗就能保證工作的質量了。而此時你也許不需要總是重復檢驗工作結果。但還是要對自己的工作認真對待。以免失誤。
在20__年7月9日到8月21日期間,我來到__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實習,在實習期間獲益良多,也形成的一些自己對廣告對管理的看法。
在實習期間我的主要經歷如下:
1、 20_年7月7日早8點30 面試。
2、20_年7月7日—7月14日:對公司運營狀況的熟悉了解,并在_總的指導下對策劃的深入學習。
3、20_年7月14日—7月21日:為__的“__華誼群星演唱會”的前期籌備工作做流程并組織假期打工的大學生“打票”。
4、20_年7月21日—8月17日:組織策劃__清茶喝礦物質水的市場啟動促銷路演活動,和策劃8月18日__演唱會事宜。
5、執(zhí)行20_年8月18日__華誼群星演唱會。
在這段充實的實習期間我收獲良多,分三個部分來一一闡述:
對廣告的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廣告本來就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實踐過程中我一點一滴的感受使我開始對廣告有更深入細致的理解。
(一)、平時在學習中廣告調查、廣告策劃、廣告媒體研究、廣告文案寫作等課程,老師是在不同學期分開來授課的。但是在實習中,當我嘗試做一個__的策劃案時,策劃的過程幾乎涉及我從前所學的所有課程。在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中,我對廣告有了系統(tǒng)性的認識。
(二)、在學校中對于策劃案的撰寫我一般是對照著廣告策劃大綱一條條的往上“湊”,在實習中,在具有多年實戰(zhàn)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我形成了一個做策劃案的主線,它是一條具有嚴密邏輯關系的思路:“我是誰?→對誰說?→說什么?→怎么說?貫穿于其中的是羅斯、瑞夫斯USP理念”盡管這只是一個從產品(4p)出發(fā)的思路,但是4c理論、定位理論、整合營銷傳播理念都是對 USP進行了“揚棄”。我想這對我以后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策劃手法是有幫助的。
(三)、高校的廣告專業(yè)教育只是使我們學生入門,而在市場的實戰(zhàn)才能真正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廣告人。我們公司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都是在市場的洗禮中變得成熟起來的,到公司的第一天,面試剛剛結束,袁總就叫我為自己的三鹿酸奶促銷策劃案去超市調研。我知道這是他在給我灌輸一種意識:要做好廣告必須要與市場充分接觸。他也曾經總結出六個字來指導我們廣告小兵的成長“腿勤、嘴勤、手勤”
顧名思義我對他們的理解就是:
“腿勤”就是要經常跑市場、跑客戶。與市場和消費者充分接觸。
“嘴勤”就是要注意與廣告主、與目標消費群體、與公司的領導、與自己的團隊的成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