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jié)方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化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生物化學這門學科,其實我覺得并不會很簡單,作為一個理科生接觸自己的第一門專業(yè)課,我感到又興奮又糾結(jié)。就像在學文科知識,這是我的感受。本身理科生就對文科性質(zhì)的東西有點障礙,對文字不夠敏感,更注重理解而不是記憶,再加上課上講述的知識聽起來比較乏味,所以一開始對它有點抵觸,上課老走神。但其實生物這類學科可以自己總結(jié)歸納的,所謂的把厚書讀薄,應該就是指歸納總結(jié)吧。
生物化學,顧名思義,就是生物學科里面的化學知識,當然就離不開化學。蛋白質(zhì)、酶類、核酸、脂質(zhì)等等一些東西,與我們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而我們要學的東西,無非就是這些物質(zhì)的的化學本質(zhì)、結(jié)構(gòu)、功能等等一些基本概念。其實說難也不會很難,但是里面囊括的東西實在很多。明顯這么多東西并非是一朝一夕間就能夠全部吸收,所以說無論是對哪門學科的學習,都是循序漸進,厚積而薄發(fā)的'的過程。
對于復習這門課程有兩套計劃:首先,把打印的PPT看完,當然,要配合著書看,那本比《辭?!愤€厚的的書實在是難以讓人抓住重點。生化復習要有系統(tǒng)的復習概念,把每一個章節(jié)總結(jié)成一個框架的結(jié)構(gòu),把重點都涵蓋在里面,各個章節(jié)內(nèi)容的聯(lián)系也要從中體現(xiàn)。其實這就是一個建立主線的過程,那些重點就是主線里的各個分支。再就是做題了,知識的掌握與否只能看實踐了。針對每個章節(jié)都做些題目,看看哪些沒有掌握,又回頭去看,解決盲點和難點。這樣,基本上對考試也不會那么沒底了吧。
最近看到網(wǎng)上說什么學習生化要三看遍書。第一遍,快速瀏覽,基本掌握書上的內(nèi)容。第二遍,結(jié)合資料、筆記、習題仔細理解,各個擊破。第三遍,總結(jié)回顧。突然覺得很彷徨,我直接就跳到了第三階段了,相信效果會大打折扣吧。哎,逝者如斯,不舍晝夜,追悔都沒用了,只有把握現(xiàn)在,好好復習總結(jié)了。
大二上學期,我們動醫(yī)專業(yè)開設了動物生物化學這門課,巧的是,我們生化老師主編的新書也出版了,而且還成了我們這一屆學生們的教材(我們都是很自豪的)。我以前不知道會換書,所以就提前買了一本胡蘭主編的《動物生物生化》,是那種舊的教材,自己以為內(nèi)容不會相差太大,后來生化老師也說到了這一點:用誰的書并不影響對生化課的學習。記得很清楚,上第一節(jié)生化課,講的緒論,印象很深的是生化老師所說的記筆記的事情:要讓我們自己“喂”自己。幾乎每門新課一開始,便是講緒論,任課老師也會講到記筆記的,可是該怎樣記,記些啥,還是不清不楚。我們這些大學生們,走過了高中三年,邁過了高考這道坎,筆記不知記了多少,大概每個人都會有他們自己的一套學習的方式,記筆記當然也是一樣啦,用什么方法,記些什么內(nèi)容,他們應該是很清楚的。說實話,當時特別贊同生化老師的觀點,覺得他說的都是些大實話??墒牵@好多年來早已養(yǎng)成的記筆記的習慣,還真是不容易改的,我有自己的習慣,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自己也是順其自然的,有時候會記些老師的.PPT上面的知識點(我沒有向老師要課件的習慣),有時候就只是在那聽老師講課,我和生化老師的想法其實挺像的:只要學到知識就行,其他的都是手段而已,無所謂。 任何一門新課一開始上,大概都會有新的老師來上課,學生的積極性都是很高的,一般是全到的,免不了一陣的好奇與興奮,或許只是為了認識認識新老師,摸摸老師的脾氣性格什么的,新知識一般是學不到多少的,這對于生化課也不例外。最一開始的幾節(jié)生化課,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是那么認真地聽講,看書,記筆記,又加上一開始學的部分是蛋白質(zhì)、核酸,這些又是在我高中時喜歡的生物課中學過的,于是就更放心了:就這樣學唄,也沒啥難度啊。上了幾節(jié)課后,對于生化課和生化老師的新鮮感沒有了,老師的上課方式也有了了解,雖然沒有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這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上沒有問題,課后沒有溫故知新,但這好像并沒有影響到我的學習。自己也早就聽學長學姐們說過,生化挺難的,甚至流行“生理生化,必有一掛”這樣的說法,可是我卻不以為意,有種看輕的心態(tài)。
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新名詞多了,老師的PPT上又有很多的英文和英文符號簡寫,加上講了好幾個循環(huán),不斷積累,終于,慢慢地,開始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速度了,至于后面的糖代謝,脂代謝,就幾乎是天書了,我不知道別人是什么感覺,反正我是真心這樣認為的。于是老師上課前對于上一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的提問,理所當然的成了我的擔驚受怕,雖然老師問的問題都是很簡單的,上節(jié)課都講過了,但是不會的人仍然是大有人在,我也很是心虛,很是擔心老師會點到我的名字,整個教室有一兩百學生,若是站起來啥也答不出來那可就丟人丟大了。當然也有很認真學習的,想必課后也是做好了復習,課上提問人家回答的就是好,此時我除了為僥幸沒被點到名而長吁一口氣外,心里對于這樣的好學生也是充滿了羨慕嫉妒恨,當即告訴自己往后再奮起直追,課后就又忘了,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老師講的課聽不懂了,上課就開始走神,犯困,至于老師都講了些什么,我只能說是:不知所云。但我在聽,只是不知道講的是什么而已,所以一節(jié)課下來,腦子中沒能裝下多少東西,可是不知怎么的,自己卻沒有一丁點兒著急的感覺或者說是干脆放棄不學了的念頭。
哎,那段日子上的生化課,真是“輕松愉快”。
就這樣,上課該聽聽,該不會還是不會,自己卻并不著急,學完了糖、脂代謝,直到到了含氮小分子物質(zhì)的代謝這一部分,沒辦法了,再不學整本書就學完了,再也不能告訴自己我還有時間奮起直追了,于是才開始自己逼著自己弄明白老師所講的。重要的是休息好,上課不再犯困,集中精力,盡量靠前些坐,也便于拍些照片(我沒有老師上課的課件),課后復習看看,省下記筆記的時間看看書,把知識串成串,盡量加快節(jié)奏,以便跟上老師的速度,以這樣的方式,直到結(jié)課。
為了考試不至于像學長學姐們說得那樣“生理生化,必有一掛”,落下的糖、脂代謝部
分,只能靠自己了。我的書上,糖代謝這一章一共有三十來頁,我就每天看十頁,于是,三個晚上,看完了糖代謝,結(jié)果一回想,想起來的寥寥,EMP TCA還是不太清楚,并且看了就忘,記不住。沒辦法,再來,又兩個晚上,看了一遍,再回想一下,感覺這次好多了。脂代謝這部分也有三十來頁,我也是以這樣的方法看過來的,連著兩個星期的晚上時間(每天一兩個小時),我?guī)缀醵冀o了生化,確切的說,是分給了糖、脂代謝兩章。那幾個晚上,安靜而又專注,幾乎和自學沒啥兩樣,好在兩周后弄懂的差不多了,直到考試前的那段時間,我還會隔幾天就看看這兩部分,重新回顧一下,當然其他章節(jié)也在復習,沒敢大意,備考我就以教材為主,加上老師網(wǎng)絡課程上的練習題,足夠了??墒菦]有想到的是,考題過于簡單了,考試時就在想:就這樣的題,考個八、九十分應該沒啥大問題的,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掛科。成績出來,雖然沒過九十,可也算是在意料之中的。可好像還是有人掛科了,從自己的經(jīng)歷來看,表示理解。
是不是我們這一屆的學生們太幸運了,考題都簡單了,還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這樣的考題,可能會使那些在生化上付出很多的學生感到不值,可又一想這生化學習的目的不在考試,而是在于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只要你是真正付出了,學到的知識就是你自己的,別人誰也搶不走,考題難易也就無所謂了。
回想一下,真的很感謝自己的堅持,沒有放棄、否定自己。不管別人怎么樣,也不管老師怎么說,自己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只要你自己不否定自己,那你就一定可以做到。
生物化學是一門發(fā)展很快的專業(yè)基礎課,而且是發(fā)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學科,由于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出現(xiàn),使生物化學的研究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產(chǎn)生,它的研究范圍很廣,涉及整個生物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生化的過程,我校所學的是醫(yī)用生化,它集中了動物生化和微生物生化的知識,生化的發(fā)展促進了醫(yī)學的發(fā)展,是醫(yī)學課程中很重要的課程,由于生物化學是從有機化學和生理學中脫離而發(fā)展起來的,其內(nèi)容比較抽象,縮寫符號多,代謝反應錯綜復雜且相互聯(lián)系,理論點多、面廣,因而師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學是一門難教、難學的課程。因此,如何將這些深奧難以理解的生物化學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是我們每一位生物化學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的問題。通過多年教學,我覺得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集體備課,激發(fā)群體思維
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及難點章節(jié)采取集體備課,在備課時要發(fā)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開展以他們?yōu)橹髦v人的`備課活動,在集體備課前主講人要廣泛收集教學素材,注重理論和實踐結(jié)合,成功的集體備課能讓所有生化老師群體受益,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互相促進,從而保持教學多元化。
二、授課時多結(jié)合臨床病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化學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是學生感到生物化學枯燥及學習被動的主要原因。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力求認識事物的心理傾向,激發(fā)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學內(nèi)容要側(cè)重于將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臨床工作聯(lián)系起來,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生物化學課程與后期臨床課程和臨床實踐的密切配合。如在講授酶時,把酶作用的最適溫度概念和高燒對人體的危害、冬眠療法、高溫滅菌、低溫保存生物制品等醫(yī)療工作措施聯(lián)系起來。在講核酸和蛋白質(zhì)生物合成時,聯(lián)系一些抗生素抑制細菌生長和抗癌藥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機理,在講述糖代謝時,可列舉糖尿病病例,利用糖代謝知識分析糖尿病“三多一少”產(chǎn)生的原因及治療方法。不但加深了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理論不再空洞,加快其領悟,提高了教學效果。
生物化學中有許多原理比較深奧、難以理解,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直接講授方法,學生必定會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若在教學中講述一些有趣的見聞、運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使深奧的理論淺顯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解呼吸鏈抑制劑魚藤酮的抑制原理時,可以先講古代日本漁民打魚趣聞,他們用生長在海邊的一種藤條狀的植物在水中浸泡,魚就會自然死亡,后來研究發(fā)現(xiàn)魚的死亡是由于呼吸鏈被抑制,細胞缺氧而死亡,就把這種抑制劑稱為魚藤酮。這樣的講解,使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知識點。又如,在講解三羧酸循環(huán)時,把循環(huán)過程比喻為操場,草酰乙酸比喻為運動員,乙酰輔酶A比喻為礦泉水,運動員沿著操場跑步,每跑一圈喝一瓶礦泉水,然后總結(jié)三羧酸循環(huán)的特點,每循環(huán)一圈,消耗一分子乙酰輔酶A,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可以使學生輕松地掌握這些內(nèi)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既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化解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啟發(fā)學生,引導探究,層層深入,直至學生能主動地領會和掌握知識技能的方法。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生化教學質(zhì)量
多媒體課件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素材,生動形象地展示課堂內(nèi)容,再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難以表述的內(nèi)容,具有將抽象理論形象化、平面板書立體化、信息攝取多元化、教育過程人性化等特點,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動靜結(jié)合的特點,使圖片和動畫內(nèi)容生動活潑,直觀性強,可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抽象的內(nèi)容,并將這些內(nèi)容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想象力,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先將一些深奧的理論知識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感性知識,再通過教師的深入講解,使之轉(zhuǎn)化為學生的理性知識。另外,在多媒體教學中注意表格的應用,圖表的作用在于提綱挈領地列舉事物,便于記憶。圖表格式的系統(tǒng)化、條理化、簡明化,是記憶外儲的一種良好形式,圖表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繪制表格的基本原則是簡單明了、避免雜亂繁瑣。設計合理、精美的表格能起到一覽諸要,便于記憶的作用。并且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應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在講授重點和難點時,適當應用提問、討論和啟發(fā)等多種教學方法,增加形體語言的交流,建立“教師―媒體―學生”相互作用的新教學模式。
總之,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作為一名生化老師如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認真的總結(jié)和探索,找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有機體的化學組成、維持生命活動的各種化學變化及其相互聯(lián)系的科學,即研究生命活動化學本質(zhì)的學科。生物化學是運用化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體的物質(zhì)組成和遵循化學規(guī)律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化學變化,進而深入揭示生命現(xiàn)象本質(zhì)的一門學科,有生命的化學之稱。
生物化學是現(xiàn)代生物學的基礎,它與許多學科交叉滲透,是生命科學發(fā)展的支柱。因此,奠定堅實的生物化學基礎已成為多種學科科技工作者的共同需要。我們身為林產(chǎn)化工專業(yè)的學生,自然要踏實掌握好并學會運用生物化學的知識。
通過這學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我知道了核酸、蛋白質(zhì)、酶、糖類、脂類是幾大主要研究物質(zhì),不僅要熟知并理解它們的種類、概念、結(jié)構(gòu)、性質(zhì)以及化學合成反應,還要學習其分解代謝,氧化途徑、酶促降解、生物合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熟練掌握的.知識點。然而生物化學這門課,相對于我們理工科學生所學的其他課程來說,是需要比較多時間去背誦記憶的。我想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很大一個難點。生化里面囊括的知識點很多,也許這就得靠我們自己去總結(jié)歸納,去理解背誦。但這些內(nèi)容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理解吸收的,無論哪門課程,都是需要時間去好好學習,都是厚積薄發(fā)、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就像老師所說,我們學習生物化學,不只是為了應付結(jié)課的這一次考試,更是要理解這些知識,掌握這些知識,并能將其很好地運用到以后的學習和實踐當中。而且對于我們林產(chǎn)化工專業(yè)來說,我認為生物化學這門課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說到這門課的學習,還記得剛開課時老師有讓我們寫下自己的安排計劃,當時我是這樣寫的:課前仔細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好好復習。現(xiàn)在看來這樣的計劃是有點理想化,其他的課業(yè)作業(yè)活動一多起來,就根本沒有時間完成計劃。也許我是在為自己找借口,總之到了最后的學習狀況與一開始的預想有很大的出入,這是很不該的。到了現(xiàn)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之前的就不懊惱了,只想著好好復習,希望能在期末取得一個好成績。
最后是在老師的教學上,李老師是個很認真負責的老師。雖然剛開始作業(yè)比較多,但老師也是希望我們能熟悉課本并學會歸納總結(jié)。雖然我們怨聲載道,但在現(xiàn)在的復習階段,當時所做的那些總結(jié)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也使我們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思維,更有助于復習。老師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記憶的生化背誦順口溜,能讓我們更快的理解知識。而且老師還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公共郵箱,里面有很多的學習資料和相關知識,都能給我們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
不過在課堂上,還是希望老師以后在講課中能給我們多提供些條理幫助我們疏通思路,并能結(jié)合一些實際言傳身教讓我們更好理解內(nèi)容,并且還可以從多個角度探討問題能夠讓我們理解更透徹學得更精通。不過李老師還是教給了我們很多知識,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學期這么精彩的生物化學課堂,在此表示對老師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