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yǎng)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著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知道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對于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后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復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后,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lián)系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認識段的組合規(guī)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后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后,既培養(yǎng)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復。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guī)定選材范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后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盡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于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guī),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周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后的寫字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必須耐心細致、精心地指導,并嚴格反復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新課程標準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焙⒆拥某砷L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天地,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六課《小攝影師》時,根據(jù)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說”得到了鍛煉,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yǎng),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yǎng),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yǎng)”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chuàng)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xiàn)新教材的真正價。
隨著小學英語新版教材的使用,適合于新教材的教學方法也被推廣。小學英語新教材的教學任務涵蓋了聽、說、讀、寫等各方面,主要側重于聽和說,這樣就要把學生當成主體,發(fā)揮其主體作用,作為教師,也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要求教師要把新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而且還要有一定的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能力,這比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更為重要,所以要求教師應靈活機動,本著學生的心理特征處理課堂中隨時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也是對一名教師最根本的要求。
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三年級小學生來說,字母的教學是比較難的,因為它本身比較枯燥和抽象,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符號,所以學生掌握起來比較難,尤其是在語文學科中已學過了字母的讀音,這樣在其基礎上還要加以變音,就更是一件難事。例如:在三年級英語下冊書中教授字母讀音時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在學習字母“L”時,教師在領學生朗讀三遍之后,必然會找其他學生進行指名朗讀,而且學生們是新接觸字母的讀音會很感興趣,這時就有一名學生大聲將[el]讀成語文當中的“l(fā)e”引起了其他學生的哄堂大笑,作為教師,此時面對的是一名初學英語而興趣十足的孩子,而此時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讀音的錯誤,在這種情形之下進行改正,當然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看教師的調控能力。教師應該告訴他英語中26個字母的發(fā)音和語文學科中26個字母的發(fā)音不大一樣,你讀對了一半,應該加以鼓勵,我想這時此名同學的心情會好了許多而且課堂上的其他孩子的反應也不會那么強烈了,接著教師再說:如果你試著把你所讀的音調換一下位置,這樣再來一遍,他就會很自然地發(fā)出[el]的音了。當然對于其他字母的發(fā)音也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所以教師一定要靈活,在不打消其積極性的情況下,幫助掌握正確的讀音,而且適當?shù)丶右怨膭?,同時還要要求他再把正確的多讀幾遍,把其他同學頭腦里產生的“他不會讀”的思想糾正過來,并且要求全班給予好的評價。這樣既掌握了知識也沒有打消積極性。
以上是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學案例,總之,小學生的心理是積極、向上的,求知的欲望是強烈的,所以教師無論是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上都應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欲望,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主動地學習而被動地參與,這樣既符合當今英語教學的主流,也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要想使學生學好英語,就應該運用新的教學形式,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留了幾道數(shù)學題,其中有一道是找規(guī)律題,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道題做得相當差,有些學習不錯的同學也沒有做出來。課下我進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問題做了全面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遇到此類問題覺得束手無策,有的同學靜下心來能解較易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題目,但在考試中一旦緊張有時會覺得發(fā)蒙。因此,有的同學向我提出,解這類題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
其實,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他們想知道這類問題中所隱藏的某種秘密。但我不想就這么直接告訴他們現(xiàn)成的答案。為了抓住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讓同學們搜集曾做過的,或沒有做過的相關習題,因為有些同學想難為一下老師或其他同學,所以刻意查詢了許多資料找了許多他們認為的難題,我也調整了我的教學計劃,打算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并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
開始上課了,一組同學首先提問,其他組同學不甘示弱,絞盡腦汁,相互爭論著,最終解答出來,他們臉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悅。并且有的同學直接向我提問,雖然我是有備而來,但還是故弄玄虛,作出努力探索的樣子,有些同學還真為我著急了。其實我想通過這種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怎樣入手,為什么這樣想。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問題,并對同學的幫助表示感謝,而他們此時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準確點兒應該說是非常得意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幫助老師了。
接下來,我來個順水推舟,讓同學觀察數(shù)字規(guī)律題與圖形規(guī)律題,得到的規(guī)律式有什么特點,很快他們得出了結論,這個結論非常準確,這是我所沒有料到的。此時,我從心里佩服他們,給了他們最真切的鼓勵:你們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問題。
通過這次教學經歷,我真正意識到學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使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
知道為什么我就那么喜歡看書.我家有整整一書柜都是我的書.每次爸爸出差我都請求爸爸給我?guī)貋?媽媽偶爾會說這么多書你看完了嗎?看懂了嗎?,還買!我不管媽媽的嘮叨總讓爸爸給我買,而且每次都能如愿在這里我想對爸爸說:爸爸,謝謝您".
因為我有一柜子書,所以我常常在書的海洋中遨游.我讀過的書有<<四大名著>>,<<格林童話>>,<<女生日記>><<愛的教育>><<安徒生童話>>......雖然我看過很多書,但是我渴望看更多的書,因為從書中我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識.
在我看過的書里面我最喜歡的是楊紅櫻阿姨寫的<<瞧,這群俏丫頭>>,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就是主人公冉冬陽, 她不僅是一個活潑開朗,可愛聰明,落落大方善解人意、愛跳芭蕾舞的女孩子.,而且她還是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小女孩,她常常在同學有困難幫助她們.還有一點是因為這本書告訴女孩子在什么時候需要注意什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讓我懂得了很多生理知識.
同學們,讓我們多看書,看好書吧!另外在這里向各位女同學推薦這本書------<<瞧,這群俏丫頭>>.希望大家有機會看看這本描寫我們小學生的書,或許在書中有你喜歡的人,或許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今天我重讀語文補充閱讀《荷葉與紅蓮》一文,當我讀到:“母親呵,您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您,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句話時,頓時恍然大悟,這一篇課文的中心寫荷葉對紅蓮的保護,是為了贊頌母親對“我”的愛。讀到這里,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就油然而生。
媽媽您不正是那片荷葉嗎?而我是那朵紅蓮,您不但要為我遮風擋雨,而且要關心我的學習,還要教我做人的道理……記得有一年的圣誕節(jié)前夜,我企盼著能拿到圣誕老人送的圣誕禮物,就早早地睡了。湊巧媽媽那晚值夜班,媽媽在電話里關照我:“聽話的孩子都能拿到圣誕老人送出的禮物。”第二天早晨,當我睜開睡意朦朧的眼睛時,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的圣誕禮物就在我的枕邊,我一個勁的夸獎圣誕老人:您送的禮物可都是我想要的,真神啊!簡直比媽媽都好!可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那個圣誕老人其實就是我的媽媽,而媽媽卻矢口否認這一點。而且打那以后,每年圣誕節(jié),我都會準時收到“圣誕老人”的禮物,我也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其實我收下的是媽媽對我的愛。謝謝您,媽媽!
媽媽是荷葉,我是那片荷葉下的紅蓮,媽媽的媽媽——外婆不正是更大的一片荷葉嗎?我是生活在重重荷葉保護下的紅蓮,按說外婆可以頤養(yǎng)天年好好享享清福了,可外婆那份濃濃的母愛如涓涓泉水,連綿不斷。媽媽和我都是那片荷葉下的紅蓮,外婆不但關心著媽媽的工作、生活,而且還時時刻刻惦記著我的學習和生活,愛屋及烏這就是偉大、無私的母愛!謝謝您,外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該用什么來回報荷葉對紅蓮的愛呢?唯有發(fā)奮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媽媽、外婆對我的愛。我是紅蓮,可總有一天我也會成為荷葉。因為生長在樹蔭下的小樹是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的,所以我現(xiàn)在也需要經受風雨的洗禮。
今年我再次擔任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三年級是一個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也是一個在小學階段較為關鍵的一個年級。因為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鉆研教材、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進行教學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現(xiàn)行教學的總體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反復研讀《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很大的收獲。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教材中的32篇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這又是另一個擺在我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就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
二、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里,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tài),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發(fā)向上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熏陶,從而激發(fā)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chuàng)造愿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鼓勵他們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他們寫讀書筆記。一能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yǎng),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yǎng),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yǎng)”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chuàng)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從我看了《農夫與蛇》以后,就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沒有知道別人身份,不知道別人心底是否真誠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幫助別人,壞人不會因為你的熱心而感動。我們應謹慎小心,但不要吝惜給好人的幫助。
一個農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見一條正在冬眠的蛇,誤以為其是凍僵了,就把它拾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懷里,用暖和的身體溫暖著它。那蛇受了驚嚇,被吵醒了。等到它徹底蘇醒過來,以為農夫要傷害它,便因為自衛(wèi)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農夫一口,使農夫受了致命的創(chuàng)傷。農夫臨死的時候痛悔地說:“我欲行善積德,但學識淺薄,結果害了自己,遭到這樣的報應?!闭f完就死去了。
所以,不要隨意幫助不該幫助的人,要知道,壞人是不值得幫助的。
《笑貓日記》的主要人物就是笑貓、虎皮貓、杜真子、馬小跳和老老鼠。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性格吧!笑貓是一只有思想的貓,它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苦笑、還會皮笑肉不笑?;⑵へ埵且恢怀裁撍?、心中有信念的貓。杜真子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她也是一個長著貓臉的“小女巫”呢!馬小跳特別淘氣,被稱為“淘氣包馬小跳”,他和他表妹杜真子見面就會吵架,就是合不來。老老鼠是一只老得不知活了多久的老鼠,它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師,經常和笑貓在一起。
我也要像笑貓一樣,給人們帶來快樂。
說起感恩,我就想起了我不久前看的一篇雜志——《烏鴉反哺》.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頗為感動。 一只老烏鴉四處奔波,為自己的孩子找食物。在老烏鴉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小烏鴉一天天長大了。而老烏鴉漸漸老了,飛不動了。此時的小烏鴉像當年媽媽照顧自己那樣也四處找食物喂老烏鴉吃。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由的想起我們才學過的一篇課文《陳毅探母》。陳毅爺爺是十大元帥之一。他在南征北戰(zhàn)的時候還想著家中的老母?;氐郊液蟛晦o辛勞的為母親洗衣服,燒飯,洗腳——我想,陳毅爺爺不就是孝順的小烏鴉嗎? 孟郊說的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這些孩子怎能報得了母親的恩親呢?讀著這個故事,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每天早上為我做可口的早飯,每天早上為我準備不同的水果,接我放學,每天晚上喂我做晚餐,為我檢查家庭作業(yè)……
每個禮拜天,媽媽都要送我去上舞蹈課。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出院后搖兩個月才能上課。停課一段時間后,老師再給我壓腿的時候會非常疼。我感覺自己真的受不了了。是媽媽鼓勵我,要我堅強要對自己有信心?,F(xiàn)在我又恢復到以前的那種狀態(tài)了。這些年來,媽媽一直堅持不懈的送我去跳舞。從不遲到和缺課。我不由得說了聲:“媽媽我愛您.” 因為有了媽媽我才來到了這個世界,把我從當年的小嬰兒拉扯成了現(xiàn)在的小姑娘。因為有了媽媽,我才健健康康的成長,因為有了媽媽,我獲取了很多的知識,因為有了媽媽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媽媽的恩情我永遠報答不完呀!連烏鴉也知道孝敬自己的母親,羊羔也知道跪著吃奶,我要等長大了——不,從現(xiàn)在開始孝敬媽媽,不讓她操心,為她做力所能及的事。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謝我一樣會珍惜。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對我們的恩情,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