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師心得

| 新華0

讀名師心得篇1

夏日炎炎,清風不來,水波不興,人也變得有些氣躁心浮了。七月初,阮老師傳來佳訊,我有幸被選入“名師育名師”工程培訓班學習。初得此訊,浮躁的心稍稍沉靜了一些,也有些喜悅和期盼。但更多的卻是惶恐。

我雖然已有了十三年的教齡,在語文教學上也有了一些收獲,但和名師還是不敢有半點聯(lián)系的,自己研究的一些教學方法,也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真的要與當今語文界的大師們面對面交流,又受阮老師千里之任卻憂無千里之能,不禁惶恐起來。

阮老師的苦心是融在團隊中的,那就是尋求名師,問語文教學之道。自古以來,求經問道貴在一個誠意與會心。三藏求經貴在誠意,故妖魔鬼怪不能阻擋;莊子悟道,貴在會心,故有曉夢迷蝴蝶之趣。七月,我也懷著求道的誠意與會心趕赴京城。

面對名師大家,聆聽其傳道,如坐春風。他們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各有千秋,作為一個弟子,我時而茅塞頓開,時而又不得其解。在緊跟師傅天上地下飛了一通之后,忽然覺得心胸和視野都開闊起來。

把職業(yè)作為一種置業(yè),溫儒敏老師如是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他在溫文儒雅之中展示著智慧,而我在智慧的指引下前進。每一個語文人都應該把這句話作為信條。把教育工作作為置業(yè),為國家置業(yè),擔起興國的重任,為自己置業(yè),提高人生的價值。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心潮澎湃,暗下決心:我要做一個為國為己置業(yè)的好教師。

寧愿當土奴而不做洋奴,摩羅老師如是說,這一番話,讓我感覺到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我們的母語如此偉大,而學好語文意義又如此深遠。我想我們不會做土奴,更不能做洋奴,我們要自己做主。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減一些匠氣,在母語里融入更多的民族精氣。因為,語文是關乎人的靈魂的。

名師們把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用他們高超的教學技巧引領著我,以他們對民族和民族語言恒久的熱愛鼓舞著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語文學科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自身的民族責任意識也更強了,在教育教學理念上也得到的了一定的優(yōu)化,同時,也學到了一些切實可用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是受益匪淺。

返回沈陽時,依然是夏日炎炎,但內心卻不敢再有絲毫的浮躁之氣,因為,我深深地知道追隨名師的路要真心實意、腳踏實地地走下去。我會在學習中迎接下一個學期。

讀名師心得篇2

假期里讀完了《名師培養(yǎng)學生好習慣的高效細節(jié)》這本書,感覺這本書雖然篇幅很長,但脈絡清晰,道理淺顯易懂,案例生動典型.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將我讀的其中的第二篇和第三篇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第二篇:好習慣造就好品質——品質習慣的培養(yǎng)

內容包括十四項,分別為: 愛護公物、誠實待人、愛祖國、助人為樂、遵守規(guī)則、相信自己、珍愛生命、持之以恒、尊重隱私、學會分享、鼓勵競爭、除舊創(chuàng)新、保護環(huán)境、學會傾聽。

這一篇主要講的是品質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大家都知道,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而培養(yǎng)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從兒童教育來說,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時期。要成就學業(yè)、事業(yè),要擁有美好人生,必須養(yǎng)成好的習慣。做事先做人,而做人先培養(yǎng)習慣。只有在孩子還是兒童的時候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孩子將來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平日里看新聞報道以及身邊學生的表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個人物品都不好好保護,對于保護公物他們更是嗤之以鼻。所以當我在讀到“愛護公物”這一節(jié)的時候,感受特別深。

我們經??吹胶⒆訐p壞公物的現(xiàn)象:在墻上亂寫亂畫,隨意踐踏花草樹木,摔打課桌椅等等。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呢?書中為我們舉出了很好的事例。這些都告訴我們教師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公共財物是大家的,而不是個人的,不能獨自占有,更不能隨意損壞,要教育孩子樹立愛護公物的觀念。教師平時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如搬桌椅要輕拿輕放,整理好衛(wèi)生用具等。同時還注意在學生中樹立愛護公物的典型,發(fā)揮同伴榜樣的作用等等。

培養(yǎng)學生愛護公物的習慣,是品德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傳授給學生科學知識一樣重要,是影響學生終身的好習慣,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第三篇的主題是:好習慣打造好人生——生活習慣培養(yǎng)

內容包括:自覺的習慣、優(yōu)秀的習慣、節(jié)儉習慣、遵守交規(guī)的習慣、熱愛體育鍛煉的習慣、不挑食的習慣、珍惜時間的習慣、正確消費和理財?shù)牧晳T。

有句話說的好,習慣是所有偉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兇。偉人之所以偉大,得益于習慣的鼎力相助,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習慣的罪責同樣不可推卸。也就是說,成功和失敗,都源于你所養(yǎng)成的習慣。在我們注重了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書中闡述了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是要讓學生,樹立自信、確定目標。

目標是人們期望達到的行為結果,孩子的認知結構并不成熟,還沒有完全的獨立能力,不能正確地對待困難和挫折。 因而在學校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自信是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首要條件。學生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與鼓勵中逐步形成的,一切要從學生身邊事做起、小事做起、遇到困難,作為教師就要耐心的給予指導,從簡單做起,對學生中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的給以表楊,遇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中體會勞動的樂趣。

二、重視細節(jié),加強熏陶。

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過程中,要結合審美和藝術教育。通過藝術的熏陶,以美誘人,以美感人,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目的。使學生在困難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三、加強管理,強化訓練。

小學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開始形成的時期,我們要善于“導行”誘導學生自覺的加強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這就需要我們去指導、去規(guī)范,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研究,還需要家長、社會的大力配合,我們要本著良好的習慣要反復抓、抓反復的原則,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定會找到小學生良好生活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方法。

短短的一個假期里,雖然我未能詳細研讀全書,但也已受益匪淺。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先培養(yǎng)好自己的習慣,我決定先從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習慣開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抓住點滴時間,廣泛閱讀各類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爭取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科研理論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讀名師心得篇3

犯罪根源論,主要闡述刑法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法治國家的刑法精神。通過徐老師的講解,我初步了解到刑法的精神是法律的精髓,即刑法精神是法律條文的主要依據(jù)。那么,在判斷一部法律的文明與野蠻、先進與落后時,主要的依據(jù)是此法律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精神。就目前中國刑法的基本精神,老師著重強調主張刑法的謙抑原則,它提倡刑罰應當輕緩,罪名不宜過多,刑罰只有在沒有別的代替措施時才適用。

和諧社會不能依靠暴力來解決各種問題。

就以中國刑法來說,重在制度的建設,真正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這些刑法中的內容讓我最為深刻。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沒有制度、制度的缺失、或是制度的不完善,即使是重刑重罰,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

雖然法律是用來保護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但是難免有一部分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貪婪利用法律的漏洞通過侵犯人民、國家的利益達到自我精神上或是物質上的滿足。那么,我認為法律的不健全也是不法者犯罪的根源,同樣的,對于社會不公平,不公正現(xiàn)象,也正是需要制度的改革和進步,保護廣大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關于當今中國社會某些關節(jié)的腐敗,甚至造成司法的腐敗,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我很期待中國制度成長,完善的那天。

在生活中,就要像老師說得那樣,應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善良,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寬容,多一份人間的溫暖與溫情,少一份仇恨,少一份暴力。

最后再引用老師您的話:“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的心里,共勉之?!?/p>

讀名師心得篇4

四個學期忙碌的日子匆匆,就像過往云煙轉瞬即逝。回首,我已走過江陰市第三期名師基礎工程學習生涯,兩年的學習,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化壓力為動力,化辛勤地付出為自我地提升。

在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兩年時間,感謝進修學校給予一路的引領,感謝導師夏江萍校長的悉心指導,感謝學校領導的熱情鼓勵。一次次的課題研究、一堂堂的課堂磨礪、一回回的評課議課、一本本的書籍滋養(yǎng),一次次講座的精神大餐,真的讓我收益匪淺。

一 、課題研究提升水平

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fā)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確實,要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就要努力成為一個科研型的教師。

我的研究課題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理答藝術的研究”。第一次接觸“理答”,是看到特級教師王崧舟說的這段話:語文教師的功底,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課前的文本細讀,還有一個是課堂上的師生對話,后來閱讀了資料,知道“理答”是師生對話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兩年的學習里,我深入進行課題相關理論的學習,深入理解了“理答” 的內涵,了解了理答主要表現(xiàn)的形式,明確了理答研究的意義;采用廣泛搜集資料、收集案例研究、常態(tài)課調查分析,課堂行動研究、實驗嘗試等多種研究方法和途徑,進行深入地探究。我深入進行案例分析,搜集了王崧舟、竇桂梅、薛法根等教育名家的許多的課堂實錄,點擊教學精彩片斷,思考名師是如何進行智慧理答的,并推敲為什么要這樣理答,理答的好處。經過多個案例的研究,我發(fā)現(xiàn)名師恰當?shù)剡M行理答,營造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讓學生扎實地掌握知識點,喚醒、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在平常的聽課過程中,我也有意識地聽取一線教師的課堂理答,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地思考與剖析,仔細推敲他們是怎樣進行理答的,并進一步深入思考。我認真撰寫了課題中期研究報告;分析當前語文課堂,存在的對理答四種形式的誤讀,及提出要進行相應的四種智慧理答,撰寫了課題結題論文《智慧理答,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還學于生》。在扎扎實實地課題研究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堂理答能力有了提升,師生的對話正走向深入。

二、磨課上課提高能力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通過兩年來名師班的學習,收益最大的是課堂教學。兩年來我聽了許許多多的課,記載了厚厚的四五本聽課錄。面向全市上了兩堂匯報課,去其他學校,向自己所在學校上課多節(jié),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提高了自己解讀教材的能力,讓自己在課堂上更加自信淡定。

回憶每一次磨課,課堂上我們的一句語言的表達,一個儀態(tài)的流露,一處學生回答的點撥,導師都認真記錄,課后及時一一給予指導。試上幾次課,導師就認真聽幾次課,課被聽過幾次,就被修改過幾次。導師總是說:課要多磨,磨到怎么上好就怎么上!導師這種求真鉆研的精神,這種精益求精完善課堂的行動,堅定了我們不斷完善、不斷超越的信心,感覺著自己的課堂一堂比一堂漸入佳境,感覺著自己課堂在快速地成長,內心對導師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記得上展示課《漁歌子》時。我把簡單的二十七個字,解讀深厚,再把它上簡單。備課工作一點都不敢馬虎,教案前后修改十幾回。可一到課堂,還是由于自己的經驗不足,頻頻出錯。導師在下面,一直微笑著聽我上課,她的眼神充滿鼓勵,讓我想起一次次的試上,反反復復進行磨課,導師總是撥開迷霧般地點評,總給我點亮前行的方向。在導師充滿鼓勵的微笑中,我終于多了一份自信;在導師默默的鼓勵下,我不再緊張,不再浮躁,而是從容面隊學生,順利把課上完。一節(jié)課要上好,還真是不簡單。備課無從下手,幾易其稿,反復推敲,柳暗花明,上課毫無信心,到熟練地駕馭,靈活地處理,真心感謝導師在我課堂成長的路上一路陪伴!

三、聽課評課豐厚思考

導師經常鼓勵我們要多多聽課,開闊課堂教學的視野。費潔老師在輔延為脫產輪訓班的學員上課,導師告知我們聽課;市里參加無錫市賽課的一些老師在花園小學預上,導師帶領我們前去聽課;無錫聽教育學會組織的賽課,導師組織我們前往聽課;名師班學員多次研究匯報,導師同我們一起聽課……哪里有課,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在導師的帶領下,課聽多了,我漸漸感覺自己備課的板塊在變清晰,自己解讀文本在逐漸深入,設計教案能夠圍繞目標,整體駕御……感覺自己對語文的喜愛之情越來越濃。

每次上完小組里的課,導師都會非常認真地評課,給我提出中肯的建議,小組里的師兄師姐也總會傾囊相授他們的教學經驗。每次上完全市的匯報課,六位導師又總會精心指點。09年十二月份,在實驗小學為期三天的研究課聽課后,各位老師述說著他們心中的好課標準:要有語文三味,‘兒童味’‘語文味’‘家常味’”(邵主任);把指導、點撥、啟發(fā)留給自己,把理解、感悟、提升留給學生(費老師);發(fā)揮語文學習的功能,扎實語言的訓練(夏校長);“種語文的一畝三分自留地”(何校長);求真實、扎實、樸實的本色語文,扎扎實實求發(fā)展(馬校長);學會品讀(翟校長)。

聽著導師們的指點,我進行了深入地自我反思,仔細琢磨著怎樣的課屬于好課。并改進自己的課堂,用這些理念指導自己上半年的匯報課。我知道語文課堂要實現(xiàn)“還學于生”,要讓課堂綻現(xiàn)兒童味,教師首先要擺正上課心態(tài),以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要學著耐心傾聽學生的課堂回答,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課堂資源,化為有效學習的資源。語文課堂要追尋“語文味”的芬芳,課堂要錘打共振點,凸現(xiàn)家常味;要挖掘生長點,上出語文味;要找準生長點,品出語文味,突出語文力。

四、書籍思考涵養(yǎng)心性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籍是靈魂的滋養(yǎng),哲人說,“最是書香能致遠,一點一滴蘊精神”。 導師平日里教導我們要多閱讀,兩年來,我努力使自己沉下心來,積極吸取各類教育雜志中的教育動態(tài),品讀教育專著中的豐厚內涵,品嘗豐盛的精神大餐,收獲教育教學的點滴思考,以大量的理念“洗腦”,讓書本啟迪心扉。

我知道,學+做+寫=發(fā)展。我將自己的閱讀與實踐的思考與收獲,寫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將點點滴滴的感悟寫成隨筆論文,有多篇論文獲獎,一篇論文發(fā)表于《新課改教育研究》上,輔導學生的多篇習作發(fā)表在報刊上。我努力使自己做一顆風中思考著的蘆葦,相信“厚積薄發(fā)”定能增強自己的底蘊。

五、聆聽講座歷練經驗

我喜歡聽講座,因為好的講座總是能給人大量的信息,總是能給人以“洗腦”的沖擊。教師進修學校一次次為我們送上的豐盛的精神大餐,多次精心安排聽講座:鄭金洲教授的講座《教師專業(yè)成長》,讓我明確在問題研究中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積極反思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華東師范大學席居哲教授的講座《中小學心理健康輔導講座整理》,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心理教育的原則,心理輔導的策略,予以我們指導;上海的王志剛校長《學校文化建設,與校長領導力》這個講座,以鮮活的活動,拓開了我們的眼界,其校開設的德育課程,為各校德育工作的表率;萬瑋老師《班級管理中的教育智慧》這一講座,娓娓道出追求教育無痕的大智慧,讓人折服。大師的智慧啟迪著我的智慧,前沿的理論沖擊著我的思想。一個個精彩的講座,讓我接受了大量新的信息,提升了教育理念,開啟著教育的靈思。這些理念,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有相當大的指導意義。

更令我難忘的是,我還面向脫產班成員作過一回講座。記憶猶新,當聽說要作一個小時的講座,著實讓我緊張了一陣,因為自己從來沒有作過講座,這將實現(xiàn)零的突破;另外,一小時的講座,至少要一萬兩三千個字,哪來這么多的素材可以講呢。后來,在導師的指導下,我早早就做了準備,導師再次給予指導,認為其中我總結的《上下五千年》的閱讀指導,寫得很有現(xiàn)實的指導價值,其他一些內容,也應更實在,還要在給人啟發(fā)上多下工夫。于是我根據(jù)導師的建議,反復修改,就像寫論文那樣精心完善,由于準備充分,做講座的時候就水到渠成了。

六、各類活動提升素養(yǎng)

細細數(shù)來,名師班的兩年生活,教師進修學校安排的課程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真的很有幫助;而其安排的各種活動,更是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師德素養(yǎng)。辯論賽燃起自己教育的斗志,加深了對師德重要性的認識;讀書交流活動,讓我對教育經典,如多元智能、等的解讀更深入。課件考試,促進了我對教學幻燈片制作的深入學習,異校鍛煉讓我有機會學習兄弟學校的教育智慧……一系列的活動,增強了我的教育教學自信,讓我多方面地吸取營養(yǎng),提高自身的素質。

王崧舟老師說:“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堅固支撐。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語文教師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語文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視野支撐起語文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yè)境界支撐起語文教師的詩性?!苯窈螅覍⒏优?,努力成為一個充滿人性、靈性、活性、詩性的優(yōu)秀小學語文教師。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兩學年的名師基礎培訓學習,匆匆而過,再次感謝教師進修學校為我們的成長插上了翅膀,感謝導師教給我們,工作勤奮踏實的干勁,精益求精的韌勁,鉆研進取的闖勁!如果可以,真想留在名師班繼續(xù)學習,因為名師班的日子,真的很幸福!

讀名師心得篇5

培養(yǎng)學生的好習慣,一直是教師在教育中的大事,只有從小節(jié)入手,教育才能發(fā)揮出它真正的育人作用。這本書通過國內外經典施教案例,深入淺出地向教師闡述了諸多的培養(yǎng)學生好習慣的方式、方法,也包含教育專家的精辟分析,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一本參考書。讀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與眾多名師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溝通的過程,因此,讀這本書時,我會聯(lián)想到自己,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

傾聽是人類極為重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今天,我就重點談談《品質習慣養(yǎng)成》之《學會傾聽》。傾聽,雖然是個陳舊的話題,卻也是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鏡頭:在老師激勵的話語下,孩子們的小手如林,爭先恐后地表現(xiàn)自己,可當老師指名一個學生回答時,有的學生臉上露出沮喪或失望的表情,有的學生則仍然高高地舉著手,期盼著下一個表現(xiàn)機會,而至于別人回答得怎樣,說得如何,似乎和自己毫無關系。有的學生,沒有耐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一旦發(fā)言的同學出現(xiàn)錯誤或停頓時,馬上就把他打斷。還有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早已不在課堂上了。

以上現(xiàn)象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屢見不鮮,表面上看來課堂的氛圍是輕松愉快的,同學們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現(xiàn)自我。但實際上,學生并沒有真正達到教師的要求,他們只顧著自己表達,根本沒有注意傾聽別人的表達。傾聽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只有讓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fā)言,才能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保證課堂活動更有效地進行。因此教師在鼓勵學生踴躍表現(xiàn)的同時,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結合音樂教學實際,我想重點談談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傾聽習慣。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覺藝術,理所當然,“聽”應該是音樂學習的主要途徑。在音樂課上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那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的習慣呢?我認為:

一、教給傾聽的方法,養(yǎng)成靜心、專心聽辨音響的習慣。

靜心聆聽音樂能喚起學生的情感。應讓學生知道自己是一個欣賞者,作為“音樂的欣賞者”就要知道怎樣做個文明的欣賞者,怎樣能給自己,給他人創(chuàng)造比較好的音樂欣賞環(huán)境,最重要的就是靜下心來傾聽音樂。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讓學生由被動的“要我聽”變自覺的“我要聽”,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把音樂作品的內涵和“美”挖掘出來,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聆聽音樂。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發(fā)傾聽興趣。

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學生在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里會樂意傾聽他人。一節(jié)課的導入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通盤考慮、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xiàn),應如磁石一般吸引學生,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趣味橫生,懸念于懷,產生探奇覓勝的求知欲,很自然地進入最佳傾聽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喜歡新奇、喜歡挑戰(zhàn)、喜歡有趣,我們應該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多樣的教學手段,如故事情景、游戲展開、貼圖演示、多媒體展示等等,讓學生不知不覺學會傾聽。

三、作出傾聽榜樣,傳達傾聽態(tài)度。

傾聽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溝通中認識了解的第一步。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做一個耐心、專心、謙遜的傾聽者。當學生在發(fā)言時,教師應當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是對還是錯,是一氣呵成還是斷斷續(xù)續(xù),應始終臉帶微笑注視發(fā)言的學生,以欣賞的積極態(tài)度去面對每一個學生的發(fā)言,以極大地熱情和耐心感受其內涵,以最大的寬容和信賴去對待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全身心地聽學生說話,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使課堂充滿著對人格的尊重。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yǎng)成傾聽習慣,樹立了榜樣,這種傾聽的態(tài)度感染、熏陶著學生。

四、優(yōu)化課堂語言,吸引學生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小學生注意力維持時間比較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還要適時地組織幾個活動高潮,不斷地多角度多層次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講課是否精彩,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傾聽興趣。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具備:趣味性、條理性。

如果我們能在課堂上呈現(xiàn)神情并茂的語言,精彩的提問,巧妙的設計,那就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睛、耳朵、心靈,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傾聽的契機,逐步形成傾聽的習慣。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傾聽,能博采眾長,彌補自身不足;

傾聽,也能萌發(fā)靈感,觸類旁通;

傾聽,還能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

學會傾聽就是學會專注,學會傾聽就是學會解讀,學會傾聽就是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就是學會交流。當學生慢慢感受到傾聽的魅力,感受到傾聽帶給他們的快樂時,我們的課堂就不僅有活躍、熱烈的討論場面,也會有靜靜的傾聽和深刻的思考……

讀名師心得篇6

20__年5月26、27日,我有幸走進了名師課堂,聆聽了來自北京市及江蘇省的四位特級教師的四節(jié)數(shù)學課。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觀摩了四節(jié)示范課,聆聽了四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牛獻禮老師“植樹問題”這節(jié)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語言幽默。他與同學進行交流時,就像烙家常,非常親切自然,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課堂上歡笑聲此起彼伏,學生的學習氛圍格外高漲。第二:學習新知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牛老師結合生活實際,把數(shù)學問題用手的形式來解決,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加強了直觀性、可操作性。第三:重視思維的培養(yǎng)和方法的滲透。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么借助“手”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拐杖。有了這根拐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wěn)、更好。這就將“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與“運用規(guī)律”鏈接起來,同學們的思維得到了升華。整合知識,讓學生能觸類旁通。無論是“植樹問題”,還是“路燈問題”、“排隊問題”、“爬樓問題”,抑或“鋸木問題”、“敲鐘問題”等等,都有著相同的數(shù)學結構,即可以被歸結為同一個數(shù)學模式,可以統(tǒng)稱為“分隔問題”。因此,牛老師在最后的教學中,還超出了“植樹”這一特定情境,設法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所有這些具體問題事實上都有著相同的數(shù)學結構,幫助學生建構普遍的數(shù)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郎建勝老師的《圖形中的規(guī)律》,通過聽這節(jié)課,使我懂得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于小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動手擺一擺、做游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整節(jié)課讓學生在探索中構建數(shù)學知識。側重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shù)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盡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嘗試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讓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一雙能用數(shù)學視覺觀察世界的眼睛,聽劉松老師講小學四年級《用字母表示數(shù)》一節(jié)課中,他告訴我們講數(shù)學,教學細節(jié)是老師教學觀念的一種流露,是教師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詮釋,更是教師教學智慧的一種體現(xiàn),“教學細節(jié)”貫穿于教學過程中,是構成教學行為的外顯的最小單位,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精彩的細節(jié),精彩的教學細節(jié)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學細節(jié)”的精彩設計和運用,是老師提升教育智慧的“直通道”。關注“教學細節(jié)”是老師舒展智慧、落實理念

、改變行為、提升教學水平的過程。關注細節(jié)的教學,必定是智慧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細節(jié)的教師,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劉松老師告訴我們,數(shù)學課上的情境創(chuàng)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服務,應該為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執(zhí)掌,應該為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土壤。

劉德武老師的課無論從哪個方面我們都找不到刻意雕飾的痕跡,但大師的風范卻隨處可尋。他的課看是很隨意,但隨意中卻彰顯出一種超完美的教學藝術。他的每個教學細節(jié)都值得我們細細推敲,推敲后有豁然開朗的徹悟:原來課還可以上得如此輕松愜意呀!

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專家的理念、思想必將為我以后的教學之路指引明確的方向。在將來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當前的教育教學先進經驗,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2.鉆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zhèn)湔n,研究教學方法,課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案。讓“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目標教學法,能夠運用自如。

3.努力開發(fā)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像錢劉松那樣,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空間。

4.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真正做到“先學后教”的目標教學法。

5.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的學科功底要扎實,自身素養(yǎng)要高,深入研讀教材。

6.駕馭課堂教學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fā)備課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作為一個沒有經驗的年輕教師,想要把課上好,把教學搞好,把學生的成績搞上去,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花更多的時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我們而言,教書育人這條路還很長。在將來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些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yǎng),為黨的教育事業(yè)貢獻全部的光和熱。

讀名師心得篇7

名師班首次的集中學習為期五天,在項目組老師們的精心安排下,每天都排滿了豐富的課程。此次的學習對我可謂是一次新的考驗:很久沒這樣認認真真坐下來學習了,抄筆記、討論、接受著一波又一波新思想新事物,此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懂得的東西大少了。閆德明教授的“如何形成我的教學風格“是給予我的第一波沖擊,我的教學風格?困惑!接下來幾天的課可謂越來越精彩,古立新教授“名師的成長路徑“及胡興松老師、羅易老師、吳向東老師的幽默多才智慧風采、劉良華教授的名著導讀,使我感受到了名師的風采與名師所應有的內涵與才華。導師見面會是為我解惑的一課,我的理論導師張廣君教授就我的教學風格給我提示,原來我的風格已具有,只是自己沒總結沒發(fā)現(xiàn)。感謝張教授對我的指導和提點。五天過得很快,接下來還需自己不斷努力才能靠攏名師。

讀名師心得篇8

為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同時為了使本組同仁在互幫互學的過程中得到收益,得到提高,本學期,數(shù)學組開展了組內的教學研究課的活動和外出聽課。每個年級的教師分別上了一節(jié)課,認真聽課,課后大家都能誠懇地給授課的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也談自己的收獲?,F(xiàn)就談談自己聽課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guī)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xiàn)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fā)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教學過程精致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yè)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

各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于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目的。

4. 使教學向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方向傾斜

數(shù)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xiàn)大量聯(lián)系實際的試題,聯(lián)系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fā)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讀名師心得篇9

11月19日,我有幸參加在新區(qū)實驗小學舉行的小學數(shù)學“名師進校園”教學觀摩會。觀摩了2節(jié)示范課,聆聽了丹陽華南實驗學校王文忠校長的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讓學生數(shù)學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一雙能用數(shù)學視覺觀察世界的眼睛,姚橋小學王靜老師《認識鐘表》一課中,充分地讓我感受到了這一點。錢老師首先出示給學生幾個形狀不一的鐘表圖形,讓學生看圖說出不同的時間,初步感觀鐘表,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觀察圖形,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理解結合自己的語言表達出鐘表的結構,同時強化數(shù)學問題意識,自然而然地激發(fā)了學生按什么標準進行分類的現(xiàn)實需要和解決問題的激情。接著,王老師又讓學生根據(jù)三個鐘面相同的地方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到底整時間該怎么看,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最后她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用四個游戲去結束這堂課。她不是純粹地讓學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學,不斷掌握著新知?,F(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整個數(shù)學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聽丹陽華南實驗學校的杭老師的這堂《用字母表示數(shù)》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本節(jié)數(shù)學課看似簡單,實則是把抽象的數(shù)字與具體的操作有效地連接起來,是學生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和代數(shù)思想的滲透。通過一系列的數(shù)學思考過程,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智慧激活著學生靈動的思考,真正體現(xiàn)了課堂“靜、實、高”的效果。尤其是“實”這點體現(xiàn)的特別充分,不光是“實在”,而且是“樸實、真實”,沒有光鮮亮麗的圖片動畫,沒有生動有趣的游戲互動,有的卻是老師扎實的基本功和細致的講解,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境界?!边@種創(chuàng)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想一想一名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生命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凝聚。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和自身發(fā)展的組成。雖然我們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實是生活的本質,多彩只是生活的點綴,舍棄平實而追尋多彩,結果必定是浮華人生。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如此!名師們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用真情撥動學生那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造的精神的琴弦。我們也只有將課堂教學當作人生中的生命經歷,去享受、去充實,才會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這段生命經歷。名師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師的課堂樸實而顯睿智。

走近名師,學習名師扎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積淀、開闊的教育視野、精湛的教學能力及永不滿足的超越精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們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堅持不懈,縮短與名師的差距。

我感到在這短短的1天時間里,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范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著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shù)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

讀名師心得篇10

20__年7月15日到18日,為期4天的培訓對我來說受益匪淺,專家、教授和老師精彩的理論講解和案例分析讓人聽了耳目一新,高超的生態(tài)課堂教學技巧和智慧課堂駕馭能力更讓人嘆為觀止,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F(xiàn)略談幾點感受:

一、與時俱進,做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無論是專家教授們的課堂教學,還是知識講座,無不體現(xiàn)出教育思想的“新”,對新課程標準研究的“細”,對新課程教材吃的“透”,對教育的主體——學生,研究的“精”的一系列要素。闡述了教學不是簡單的老師的教,學生的學,而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一種活動,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正如趙義泉教授所說為智慧而教,沒有智慧的課堂就不是成功的課堂。他認為“智慧”是一種教學思想,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應該大力提倡和推行。

二、苦練內功,做學習型的教師?!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當今世界,是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作為教師這一特殊的專業(yè)技術崗位,在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偉大使命面前,要具備源源不斷的活水,就需要堅持不懈的去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給自己充電,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和知識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掌握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是當一名教師起碼的素質,還如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兒童心理的研究、課堂駕馭

能力,這些綜合素質的提高,就需要教師自身去不斷地學習→實踐→總結→提高,再學習→再實踐→再總結→再提高。

三、業(yè)精于勤,做研究型的教師。專題講座的教師,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勤于鉆研。如長春市南關區(qū)西五小學教師汪曉薇的低年級語文《青蛙寫詩》和《媽媽的愛》說課時,她在課堂中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關注兒童思維與成人思維的差異,關注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潛心研究學生學習的動機,他說“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開的花與最早開的花一樣美麗”。 “教學以講授為中心”要轉變?yōu)椤耙詥l(fā)學生思考為中心”。通過教學案例,列舉了好問題從“學生先問”中來,好問題從“學生先做”中來,好問題從“情境”中來等富有經驗性和指導意義的話題。他認為好問題來自教師對教材深度的挖掘所制定的教學目標;來自不同班級學生對認知特點的充分了解;來自教師讓學生先行的課堂教學活動;來自對學生想法的傾聽和敏感捕捉;來自教師的實踐反思,精辟而富有深度的教學研究理論更加顯現(xiàn)出了教師的風采。

這次名教師培訓,與以往的教師培訓不同,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jù)、在實踐中有實例,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通過培訓,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從中體會了一些平時被自己所忽略的問題。在今后的實踐中,我不再滿足于現(xiàn)有的經驗,將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總結,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努力前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這一職業(yè)是我人生理想的最求,我決心用自己的所學知識,認真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黨的教育事業(yè)傾注自己的一腔熱血

34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