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苦苦地尋找著自己精神的樂園。每一次的新發(fā)現(xiàn)與新的體會,都會帶來無限的感激與驚喜。一起來看看初三學(xué)生個人優(yōu)秀閱讀心得,歡迎查閱!
死很容易,活著很難。這也許是最能概括本書情感的句子了。親人一個一個離自己遠去,靈魂一次一次被自己喪失。沒有活下去的支撐和信念,不知道為什么而活,但內(nèi)心深處卻不會放棄生命,這恰恰是生命的本能?;钪?,是一種本能,無關(guān)環(huán)境,無關(guān)信仰,無關(guān)追求。
福貴一家原應(yīng)該是地主階級的有錢人,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雖然老爹是個敗家仔,但依舊很寵福貴,有個支持自己,永遠關(guān)心自己的老娘,娶了個能吃苦耐勞,善解人意的有錢人家小姐做妻子——家珍,還有個漂亮、能干的女兒——鳳霞,最后還有個善良,熱心的小兒子——有慶。但卻經(jīng)過福貴的一系列折騰和當(dāng)代社會的發(fā)展,最終導(dǎo)致錢沒了,老爹死了,疼愛自己的老娘病死了,可憐的兒子和女兒在同一間醫(yī)院走了。妻子也死去,留給福貴最后的念想是鳳霞的丈夫二喜和孩子苦根。曲終人散,最終都離他遠去。這世界上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
我會想,他為什么不去尋死?他為什么還要活著?最親的爹和娘去世了,最愛的妻子兒女走了。沒有一個人能頂住這般打擊。這世界已了無牽掛,他也都這般歲數(shù),活在這,沒人給自己送終,所謂的家財萬貫一夜失,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世上無親人,這類悲慘的事情在同一個人身上發(fā)生,試問自己,誰有他這樣堅持活下去的信念?他究竟是心底強大,還是想替自己愛的人繼續(xù)活下去,看遍世間所有美好。
我常常進入書中,幻想假如我是福貴,那個最悲慘的主人公,我會不會在家珍去世后便與她一同死去,我不敢想象,但心底里卻是有個明確的答案仔細想想,我不會那樣做。那是高潔的愛情,但我欣賞不來。我不會死,雖然我不知道為了什么活著,但我終究不舍得這世間,我留戀它,我會努力抱著好的心態(tài)迎接接下來的日子,但確實不會有從前的快樂和無憂無慮了。深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與福貴感同身受,想象他經(jīng)歷苦痛時的心情,理解并生存。
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打擊中走出來,人是為了本身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其實活著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讓我們迷戀,足以讓我們繼續(xù)為其活著?;钪秦?zé)任,是心態(tài),是生命本該有的色彩。連生存的機會都沒了,又談何創(chuàng)作?夢想?機遇?死去可以奪去人們的痛苦的記憶,但是活著可以讓人們重新創(chuàng)造歡樂的記憶??偨Y(jié)起來便是:與其忘記痛苦,不如制造歡樂。瀟瀟灑灑過完余生。但依舊會帶有悔恨,恨自己、恨世界。
《活著》究竟是想表達主人公的可悲,亦或是表達希望讀者堅強生活。沒有準確把握,但中心絕對是:把握生活,領(lǐng)悟一切,努力活著。
《自私的基因》創(chuàng)作于道金斯之手,于1976年問世,關(guān)于“基因”與“生物學(xué)”,道金斯幾乎是為了外行人所寫,但卻逐漸獲得了學(xué)術(shù)界極高的關(guān)注和評價。書中顛覆了讀者的基本觀念與常識,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人生的意義”的思考。
作者在書中提出:人生來是自私的。他將社會學(xué)說中的主要論題對此作出了詳細的解釋。如利他和利己行為的概念,遺傳學(xué)上自私的定義,親族學(xué)說和自然選擇等等。闡述了作者“一切生物,包括人類都只是基因的工具”的觀點。基因用自己的方式,控制生物這臺機器讓他成為自己的“打手”和“保鏢”。而道金斯的另一個觀點更是巨大的顛覆?!盎驎谏矬w死亡之后,狠狠地拋棄他,并通過復(fù)制,一代一代地將自己傳遞下去”。原來我們僅僅是基因生存的籌碼,讀來心中莫名出現(xiàn)了一種空虛與悲觀。
例如,在人們眼中最親近的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和夫妻之間,基因也是一樣的自私。小時候玩的一個游戲叫老鷹抓小雞,母雞保護小雞看似親密無間,濃情滿滿,實際是基因為了自己的拷貝不會斷絕。在海洋中,大魚吞下小魚為自己疏通牙齒,小魚借此每餐一頓,??皆诤}斏砩蠟槠浞烙?韬}?shù)挠涡屑夹g(shù)走遍四方,躲避天敵。這種互利共生現(xiàn)象并不是出于什么道德考慮,只是單純的基因自私行為發(fā)出的指令。
但是道金斯卻發(fā)現(xiàn)人類具有特殊性,雖然人類也是基因生存的工具,但是卻能夠通過一種文化的形式來束縛自己自私的天性,做出一種純粹的利他行為,所以文化的傳播就像遺傳一樣,他也能導(dǎo)致某種形式上的進化?;谝陨嫌^點,
道金斯提出一種名為彌母的新型復(fù)制因子正在推動進化的演變。飛快的發(fā)展速度使他迅速擴張,讓基因都無可企及。雖然這種因子并未得到科學(xué)證實,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是人類靈魂底蘊的深處善良的一面。
特別喜歡道金斯在文中這樣的一段話,“由于文化的出現(xiàn),我們的人生終極任務(wù),將不只是繁殖,還有文化的創(chuàng)造與傳承,我們必須把利他主義的美德灌輸?shù)轿覀冏优念^腦中去,因為我們不能指望他們的本性里有利他主義的成分?!比祟悘倪h古的猿猴進化而來,沉淀了上千年的文化,一步步走向今天。利他行為在社會中運轉(zhuǎn),而這毫無疑問地會成為文明發(fā)展的樞紐。
也許可以認為,在自私的基因下,人生來是丑惡且自私的,這張丑陋的面具已經(jīng)扣在我們臉上許久,它正在逐漸脫落,追溯那張面具自私的嘴臉已然不重要,放眼當(dāng)下,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去挖掘面具之下善良本性的巨大力量。
在那邊世界的一角,即便沒有人支持,亦無人贊美,但在這無鮮花無喝彩的舞臺上,也有人在無聲地奮斗,為了安撫那高貴的靈魂……
一直以來,《堂吉訶德》一書給我很大觸動。該書講述一位窮鄉(xiāng)紳,由于熱衷于騎士小說而幻想自己成為游行騎士的故事。他在家人朋友反對之下,仍義無反顧地付諸了行動,并且決心不改。雖說身心俱疲,遭盡冷眼,他卻依舊不改初心……
初讀這部作品時,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瘋狂程度,然后自己也成為了冷對主人公的一員。
伊始,在我眼中,主人公真的只是個瘋子,實在的瘋子??墒钱?dāng)我讀到深處,讀到他那種至死不渝的品質(zhì)時,竟有了些難以言表的感動。在書中,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頑強毅力以及對于美好的強烈向往;品味到了主仆之間的深厚交情、朋友之間的濃濃友情以及戀人之間的凄美愛情。它們?nèi)缢鼈內(nèi)缁?,它們?nèi)绺瑁悄菢觿尤诵南摇?/p>
雙手輕輕合上書本,靜聽時光流逝,思緒萬千?;蛟S我的境界還不夠高遠,靈魂尚不夠澄明。自慚形穢的好些時刻,我心頭不禁涌起:
在文藝復(fù)興時期,人們發(fā)現(xiàn)了“人”,于是思想變得更為自由。在發(fā)現(xiàn)人性后,人們更勇敢地去追求美好的品德,去創(chuàng)造正義幸福的未來。所以,堂吉訶德真的是得了瘋病嗎?不,至少我不這樣認為!文藝復(fù)興至今已有好幾個春秋了,科學(xué)技術(shù)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們已經(jīng)不用隨處流浪,不必成天只靠幻想生活。我們生在一個好時代,我們都有資格、有機會、有本領(lǐng)去干一番大事業(yè)??墒?,現(xiàn)今社會,真的到處都是善良的堂吉訶德嗎?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那些冷嘲熱諷,那些見死不救,那些根深蒂固的惡勢力真的不復(fù)存在了嗎?問題的答案你我皆知。真的,在我心中,堂吉訶德真的是當(dāng)之無愧的英雄!
主人公立志于正義事業(yè),且有始有終。他始終保持高度的熱忱,即使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仍奮力去闖,用力去拼。他不懼困難,不怕傷痛,總是嚴于律己。誰又能說:這不是人類的榜樣呢?
求學(xué)之路,比起騎士之路,所受的苦頭不過是冰山一角。既然食得飽,力很足,又有什么理由才美不外見呢?是啊,即使身后空無一人,我也要堅持到底,真誠地本著善良之心向著所愛之處進發(fā)!
思想是什么樣的?令人思索。林清玄喻它為天鵝,且愿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鵝之越過長空,在動蕩遷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溫和與優(yōu)雅的氣質(zhì)。他說,思想如易馴養(yǎng)的天鵝,這樣自己不容易被思想牽動,自己能主宰思想,讓它在水草豐美的湖濱自在優(yōu)游。
我自認為林清玄大作家是因為想追求天鵝般溫和優(yōu)雅的氣質(zhì),所以把思想比作自己向往的天鵝。但,我認為思想?yún)s更像是一個由自己所主宰的天平。當(dāng)這把稱產(chǎn)生偏斜時,正是體現(xiàn)這個人思想道德的時刻。
在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時常有兩個不和諧的聲音在講話。一個說,留給自己吃;而另一個說,送給討要的人。一個說,要報答;另一個說,要索取。一個說,要聽別人的意見;另一個說,要自己思考。這時,決定性的天平主宰在我們手中,每一次的輕重都體現(xiàn)著個人的思想。人生,隨著歲月的流逝,就越常聽到這兩種不和諧的聲音:一個是肉體的聲音,而另一個是靈魂的聲音。而那些習(xí)慣傾聽靈魂的聲音,將天平傾斜于靈魂的人,也常是樂于奉獻、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他們往往比慣于聽肉體聲音的人快樂、幸福。
紛紛擾擾的人世,燈紅酒綠間,選擇總是不約而至。權(quán)衡利弊之間將思想的質(zhì)量放入天平,最后一錘定音。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選擇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平傾向何方。世間繁雜,誰能在舉世混濁中做到我獨清?誰能做到大眾皆醉而我獨醒?又有誰能做到大庇天下寒士而吾廬獨破呢?如今的生活越來越緊促,無暇思考種種選擇。希望放慢腳步,偷得浮生半日閑,細細思索,心中的天平。
是否要長久被肉體的聲音侵占?我們也該傾聽一下靈魂那曼妙的聲音了吧。如此,思想的面目才會一點一點地褪去丑陋,從而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那將會是一個心與心之間,靈魂與靈魂之間互相交流的美妙世界!
在《豐子愷散文》當(dāng)中,一篇題為《憶兒時》的文章讓我感觸頗深?;貞浲甑奈恼?,無論是名家名篇還是學(xué)生習(xí)作,都可 以說數(shù)量相當(dāng)龐大,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從這樣看似平凡無奇的題材中寫出深意。
豐子愷筆下,童年曾有三大記憶:養(yǎng)蠶、食蟹與釣魚。這三件事看似都是大有奇趣的,作者也用靈動的筆法將其寫得妙趣橫生,但是文章卻不止于此,每一小節(jié)行文末尾,作者都會感嘆這其實是一種對生命的殘害。“獨釣寒江雪”與“漁樵度此身”都是風(fēng)雅的名句,“游釣之地”的美名用以形容人的故鄉(xiāng),但是,作者卻從中讀出了更深一層的含義。太多時候,人類的悲天憫人其實顯得是如此的自私。人們會為無辜逝去的人而立下墓碑,卻不會因為那些冤死的動物而流下一滴眼淚。
在《怪醫(yī)黑杰克》中有一集名為《雪崩的挑戰(zhàn)》,講述的是一位科學(xué)家把自己童年的玩伴小鹿“雪崩”改造成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鹿,但是這頭鹿卻因為擁有了高智商而選擇了殺害人類,并且殺害了科學(xué)家的未婚妻。最后,科學(xué)家不得不親手打傷了“雪崩”。
在動畫當(dāng)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人類有權(quán)利制裁人類,有權(quán)利制裁其它的生物嗎?這也是作者想要提出的問題吧。
在現(xiàn)實當(dāng)中,除了哲學(xué)家,也幾乎沒有人想過這樣的問題了。或許也只有在豐子愷這樣懷著悲憫之心的人筆下,這些童年的趣事才有了另外的含義,才會讓作者對殺生取樂進行反思吧。作者說,“天地萬物,沒有一件逃得出榮枯,盛衰,生滅,有無之理?!钡?,這卻是天地之間的道理,有其自身儀律的平衡,絕非人類可以替天行道的。
★ 初三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