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我做小組長 誰不想當官,大人想,小孩也想,幼兒園的孩子更想。隨讓不是什么大的官,在幼兒園就是為大家端飯、擦桌、分發(fā)水彩筆什么的。是呀,每天來到幼兒園,總聽到一個聲音“老師,讓我也來做小組長好嗎?”。因為每天到了午飯時我都會推選每組一個小組長為大家份飯,且這個小組長就管一天中所有分發(fā)的事,我總是讓那些聰明,聽話的幼兒來當,也是老師表揚的對象,孩子們當然都喜歡這個工作,也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受到老師的表揚。而很少讓那些調皮和默默無語的小朋友當小組長。 “鄭老師,讓我當小組長好嗎?”我回頭一看,是經常缺席的且來得最晚的靜靜,剛說一剎那我馬上接口說:你每天來得這么晚,怎么輪得上呢?話一出口我就意識到說錯了,這樣不好,也會傷孩子自尊心的,也許該讓他試一試。于是我連忙又說:好的,讓你來小組長,不過我們的有個條件。如果你明天在8點左右來園了,我就讓你做。靜靜笑著說:“好的”,看著她高興的樣子,我想幸虧我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第二天早晨,靜靜真的來得很早,我也兌現了自己所說的話:“今天,老師選你做小組長?!膘o怡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天的每個活動靜怡都特別認真。這星期靜怡都差不多8點到園了,也每天做好自己的小組長職責。
也許是平時我們不重視,她對這個小組長的工作就特別珍惜。 是啊,每個孩子都想表現自己,都需要表揚和鼓勵。老師又為什么吝嗇自己的表揚呢?應及時發(fā)現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多給幼兒一些鼓勵和表揚,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大舞臺。
一、審視好幼兒教育的功能,做好定位,找準幼兒園發(fā)展的未來之路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袁愛玲教授的《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態(tài)學研究》及王紅教授的《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國際視野》的講座。兩位講授都不是就題論題的,都結合了他人的舊論和新說,都借用了很多他人的間接經驗和案例,這些經驗和案例有的來自理論專著,有的來自報刊雜志,有的來自電視網絡,這2位老師用一雙慧眼看到它們的價值,用大腦對此加以分析,質疑,求異,打破,重建,再與她們的自我認識和經驗互相融合,形成了她們嶄新的理論。是“讓幼兒走得更快,還是走得更遠?”,“為何幼兒園‘鐘擺’現象嚴重?”、“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tài)要如何發(fā)展?”這些無不引起我的深思??v觀整個幼教行列,近觀我園的現狀,意識到幼兒教育是為生命成長奠定基礎,讓生命成長得更為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長;進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礎不是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呵護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社會交往習慣。基于這一觀點,那么在今后幼兒園教材的引進、課程的設置、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模式我就要找準定位,不要偏失方向。雖然我只是一個人,但是千千萬萬個我,將會筑起幼教新的天地。
二、抓住園本教研的核心,找到園本教研的價值所在。
只有立足于園情,抓準幼兒園發(fā)展的瓶頸;聚焦在教師,促進隊伍的專業(yè)成長和自我發(fā)展;落實到孩子,確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一核心,園本教研的主體才會從園長、教研組長轉為一線教師,才會成為全園教師自主學習、自覺提高的行為。教師們結合自己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提出支持性策略,教師的注意力才會從形式引向過程,從內容引向發(fā)展,從虛幻引向自然,教師的目標意識才能增強,從而推動園本教研的進步及園內資源的共享化,達到園本教研的目的。這樣才能創(chuàng)建“學習、實踐、合作、反思”為特征的學習共同體。正如周燕教授在《園本教研與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講學中所說的:“幼兒教師的研究是與其日常教學完全融入的,研究和教學是一體的。當教育教學活動不再僅僅是知識傳遞而是由于有明確、自覺的實現教育意義的意識和行動時,幼兒教師的教學才會擁有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終極意義?!?/p>
三、要有多元的知識結構,有終身學習的思想。
在聆聽費廣洪教授的《幼兒發(fā)展的觀察與評價》、《幼兒園教學活動診斷》楊寧教授的《理解兒童早期發(fā)展與學習》、馮夏婷教授的《如何設計一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活動》等等講學后,我認識到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里,難免產生職業(yè)上的倦怠感,忙碌的工作是我很少能駐足下來觀察、思考、審視,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專家們教給我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理論知識,教給我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一種努力的方向。通過這次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采他山之玉,納眾人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
今天閱讀了《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這一章節(jié),簡單的文字蘊含著教育的大道理?,F在的家長愛孩子,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含在嘴巴里,為孩子包辦一切,而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要聽話,覺得聽話就是好孩子。可是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自私、懶惰、做事膽小、依賴性強,等家長發(fā)現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孩子的個性已經養(yǎng)成了。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意識是相當重要的。俄國革命家、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該讓每個人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依賴任何人,無論他怎樣愛這個人,怎樣相信他?!苯逃宜官e塞也說:“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財富,那就給他尋找財富的信心,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智慧,那就給他獲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給他生活的信心。”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孩子自己去創(chuàng)造,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要循序漸進、耐心的引導孩子養(yǎng)成獨立習慣、要多給孩子自己去嘗試和體驗的機會。
幼兒園的孩子學習應該以游戲為主,應該將游戲貫穿孩子的一日活動,所以將游戲還給孩子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案例中也說孩子是天生的游戲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會自己創(chuàng)造游戲,設計游戲,他們知道自己游戲時需要的材料并且自己努力尋找制作材料,創(chuàng)作材料。案例中用四個不同方面的案例1。游戲方案自己說2。游戲的材料自己找,游戲的點子自己出3。游戲的角色自己選4。游戲的規(guī)則自己定以及后續(xù)的案例分析手把手的教我們的一線的老師,值得我們反復的進行閱讀,今天的閱讀讓我自己更加堅信了人需要閱讀,閱讀能讓我們踩在前任的肩膀上更好的做自己,完善自己。
游戲是屬于孩子的,應該由孩子做主。將游戲的自主權充分的還給孩子。孩子雖小,五臟俱全。
10月19日上午,多功能廳熱鬧非凡,原來小博士幼兒園舉行了一次“拷貝式教學”活動,分別由陳超老師執(zhí)教的大班科學活動《撒花片》與謝曉燕老師執(zhí)教的中班數學活動《生日活動》,課堂有趣生動,不僅吸引了幼兒,連聽課的老師都認真聽著。
1、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撒花片時,可具體介紹下如何撒花片,這樣,方便幼兒更快的撒好花片并做記錄。
2、教師在記錄幼兒的操作時,可以采用有規(guī)則的方法,如每個題目中,第一個格子中可用紅色筆,第二個格子用藍色筆,幼兒能清楚的看清。
3、量詞不夠規(guī)范,如花片應該用“片”來統(tǒng)一。
4、在第四環(huán)節(jié),沒有直接提問:“5片花片可用幾種方法表示”,而是用“一共可分幾次?”前面的提問更合理。課堂有趣生動,不僅吸引了幼兒,更吸引了聽課的老師們。
陳老師執(zhí)教的大班科學《撒花片》活動,教師的課前準備很充分,教案與設計很詳細,教具準備得很充分、齊全。教態(tài)親切和藹,深深吸引幼兒,與幼兒走得很親近。在教案的設計意圖上寫得很完整。時間的把握上還可以。
但也存在不足之處:
1、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撒花片時,可具體介紹下如何撒花片,這樣,方便幼兒更快的撒好花片并做記錄。
2、教師在記錄幼兒的操作時,可以采用有規(guī)則的方法,如每個題目中,第一個格子中可用紅色筆,第二個格子用藍色筆,幼兒能清楚的看清。
3、量詞不夠規(guī)范,如花片應該用“片”來統(tǒng)一。
4、在第四環(huán)節(jié),沒有直接提問:“5片花片可用幾種方法表示”,而是用“一共可分幾次?”前面的提問更合理。
謝老師執(zhí)教的中班數學《生日禮物》活動,教學時教案思路清晰,特別是剛開始部分,幼兒很感興趣,步步設下懸疑,來引出下文。在教具的準備上準備充分,特別是幼兒操作時的小賀卡做得很精致。印章準備了幼兒喜歡的喜洋洋,更激發(fā)幼兒操作的興趣。
不足之處:
1、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總結時,采用“我送___你”的句式,其實這個在之前環(huán)節(jié)可引導幼兒說一說,來鞏固新授。
2、在操作蓋印章與送貼紙時,操作要求不夠清楚,導致部分幼兒沒有及時完成任務。蓋印章的方法也可跟幼兒說一說。方便印章看起來更清楚。
3、在展示幼兒成果時,可展示在黑板上。
4、在給派派貼星星時,為了方便幼兒數星星數量,教師示范時可貼兩行星星。
本次的兩堂拷貝式教學,兩位老師都認真?zhèn)湔n,提前做好課前準備,都非常認真。因此,都展示了各自獨特的一面。陳老師在讓幼兒撒花片的同時,積極引導幼兒,使幼兒的操作順利進行,從而懂得5的分成。謝老師的教學,整個過程思路清晰,問題步步懸疑,激發(fā)幼兒極大的興趣,在操作中非常積極。這次的活動,使聽課的老師受益匪淺,同樣也為自己的聽課、評課能力,為自己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我透過聽課初步了解教師們的教學方式,大致掌握年齡階段學生的授課特點。教師們介紹說幼兒園重點培養(yǎng)學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個領域相互滲透,從不一樣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潛力、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其中我覺得較有特色較為精彩的是他們在上課前的八點到八點二十分的聊天時間,也就是培養(yǎng)語言方面。語言潛力的發(fā)展是在運用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感說、喜歡說并有機會說并能拿到用心應答的環(huán)境。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自由交流等對幼兒語言發(fā)展具有重要特殊好處。那里,老師首先引出一個小朋友感興趣的一個話題,然后由小朋友紛紛舉手發(fā)言,圍繞這個話題說說他們的看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舉手都極為踴躍,恨不得把手伸到半空好讓老師明白他舉手了。舉手踴躍,上課氣氛異?;钴S,在大家都發(fā)表完自我的意見后,老師再向他們闡釋她的看法,這樣既及時糾正了有些小朋友的一些不太正確的觀點,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進行了很好的交流,語言潛力也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不少,可謂一舉多得。
以前我比較注重于對有關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國內外幼兒教育研究的理論學習,常常忽略了對幼兒生活常規(guī)的關注。這一次在幼兒園實習,第一次完整的觀察了幼兒園一日的生活,發(fā)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培養(yǎng)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潛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黃老師很會利用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把有計劃的教育和隨機教育相結合。如,我們班有兩位小朋友浪費洗手液,黃老師就會跟小朋友說明我們幼兒園的洗手液是怎樣來的,不能浪費,我們要爭當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這些日常突發(fā)事件都成為教師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的機會。
還有就是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我看到了自我的不足,如對于幼兒的`意外答案和突發(fā)行為和語言,不能迅速地靈活地應答和處理。說出了自我的不足,我也向老師請教過,得出結論是大部分都是因為我是新手老師造成的,慢慢的磨練會讓我這些不足得到改善。
透過這次的實習,我掌握了一些與幼兒相處的方法,這是一筆難得的財富。實習讓我的思想逐漸成熟,也使我懂得了:“學高為師,行正為范”的道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會繼續(xù)努力,不斷完善自我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這四個月不僅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回憶,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點,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