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具有全面、正確的幼兒發(fā)展的知識和全面、正確地了解幼兒發(fā)展的能力,適宜地把握兒童發(fā)展進程及其特點,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了最新幼兒園教師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到你。
本學期,我們?nèi)珗@教師一起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吨改稀穼⒂變旱膶W習與發(fā)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nèi)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有學習與發(fā)展目標、教育建議兩個部分組成。
通過學習文章使我更加清楚了三到六歲孩子的特點,清楚了各個領域的目標。這次我仔細學習了指南,對每個階段的幼兒健康、語言等領域有了足夠的認識與了解。
例如健康領域,我們不光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姿勢,我們更要在情緒上要給幼兒溫暖,讓孩子有安全感和信賴感。
人們常說:“幼兒園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币灿腥苏f:“教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舉一動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眲傞_始我并沒有體會到這些話的影響力,和孩子接觸時間長了我才明白這其中的內(nèi)涵。
《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還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如:為了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應關注幼兒的活動和表現(xiàn),善于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yōu)點作簡單比較。盡量放手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夠好,也應鼓勵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允許幼兒犯錯誤,告訴他們做錯了改了就好。不要打罵幼兒,以免他們因害怕懲罰而說謊。發(fā)現(xiàn)幼兒說謊時,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對幼兒的要求過高過嚴造成的。在“語言”部分,《指南》建議成年人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
今后我會采用《指南》的建議,要切切實實的做好引導者,善于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以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或經(jīng)常接觸到的事物引發(fā)幼兒深入學習,讓幼兒能夠靠自己的力量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jīng)驗,在活動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學習指南,我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我們善與總結好的方法,我們的孩子也會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思維組織能力。給孩子一片藍天,讓孩子在藍天下自由翱翔,享受七彩般的童年。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十一五”時期幼兒園繼續(xù)教育培訓班,在這次培訓中,我們聆聽了張迪,阿甲老師的精彩講座,幼兒教育學心得體會。兩位老師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nèi)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并且與在座的各位老師進行交流與研討,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理論的應用水平與教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
社會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之路。我們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教學該如何走?作為教師又該如何做?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與創(chuàng)新,這是我們教師教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面對21世紀飛速發(fā)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專業(yè)道路上不斷成長,就應努力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學術道路。這一點對我的啟發(fā)很深。的確,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面對發(fā)展的時代,面對變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斷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師,只有不斷地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
通過這次幼兒園教師繼教培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廣泛學習科學的教育理論
藍天育系翔幼兒園的張迪老師的“藝術欣賞與創(chuàng)作”,和阿甲老師的“圖書的賞的讀與妙用”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精辟,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他們又結合幼兒園實際工作讓我們了解如何在幼兒園進行教學工作。
幼兒園教育工作應該堅持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幼兒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fā)誘導。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nèi)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
教師的職業(yè)是相通的,熱愛事業(yè),熱愛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兒不同于小學,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為形成的最佳時期,好模仿,是非觀念在萌芽時期等特點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溫柔,可愛,要因可愛而美麗動人。我們既要做到母親般的關愛,又要做到高于母親的教育,從思想上、品質(zhì)上給予滲透影響,教育他們使他們是非概念清晰,引導他們能關愛別人,帶動他們積極樂觀開朗,實事求是使他們誠實,幼兒教師要有“敬業(yè)、樂業(yè)、專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要公正地愛每一個孩子,我們帶給他們的應該是最美好,最公正,最無私的愛。
二、學習技能技巧,提高個人能力
張迪老師結合他自己在幼兒園美術教育實踐,給我們展示了一些他的美術作品,工作室及幼兒園美工區(qū)。使我們學到了一些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方法、美術教學的手段,讓我們知道美術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單單一個制作畫框就有很多講究,例如畫圖的要領,顏色搭配等。授課內(nèi)容完全遵循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值得我們?nèi)フJ真研究與學習。
阿甲老師“圖書的賞讀與妙用”的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他結合實例,邊示范講解,使我們在幼兒“圖書的賞讀與妙用”方面拓展了視野,把握最新教學動態(tài)。
通過這次培訓我知道了要轉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活動中,教育思想直接促進或制約著我們教學方法的選定和設計,同時決定著活動的質(zhì)量和效果。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其實作為幼兒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fā)揮的,但引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幼兒,通過這種引導,讓幼兒學會自己去學習,去探索。有人說過:開展好一次活動,不僅是知識信息的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常如果教師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只是平平淡淡,沒有激情,那么幼兒的情緒也不會特別高漲。因此我覺得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情感,教師自我的情感體現(xiàn)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到了活動的成功與否。
幼兒教師繼教培訓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牛頓曾經(jīng)說過:“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边@些成功的經(jīng)驗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就應踏踏實實的在自我的崗位上工作,用自我的熱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梁,我們要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以下是我的個人工作心得體會。
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每個幼兒,所以我們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的、安全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huán)境中生活、游戲、學習。老師與孩子相處應是和諧的,我們就應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我們要結合本班的實際狀況,結合本班的發(fā)展水平,思考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語言方面的發(fā)展,還有包括每個幼兒的作品。
記得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不留意弄壞了一個小朋友在區(qū)域中完成的粘貼畫,當時我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種行為就足夠?qū)⒆釉斐刹缓玫挠绊?,對孩子造成不尊重,嚴重的話,說不定還會給孩子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幼兒在說:“老師都不珍惜,不重視我的作品,我干嘛還要粘貼作品呀?”足以證明孩子跟成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贊美,作為幼兒園老師,就得具備與孩子一樣的心跟孩子相處,就像與自我的朋友相處一樣,用動聽的語言,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
我認為教書育人的關鍵是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問題,幼兒教育工作者務必具備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后我更就應提高自我的業(yè)務教育水平,多透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zhì)量,促進幼兒發(fā)展。
作為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尊重和關心幼兒。教師應從領導者的位置上走下來,蹲下身,帶著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教師視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愿把自我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
幼兒都具有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成天總是問東問西,摸摸這兒,碰碰那兒,一不留意,就會犯錯誤。教師應以理解、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幼兒的錯誤,心平氣和地幫忙幼兒分析錯誤的原因,幼兒也就能心悅誠服地理解教師的批評。
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對孩子的愛逐步落實到自我的工作中去。
望著漸漸成長的孩子們,從他們身上讓我感受到一種自豪感,一個學期轉眼過去,耳邊仿佛還是孩子們剛入園時的熱鬧聲。近半年的集體生活,使孩子們學會了許多,各方面進步也不錯,這里,我也該整理一下我的思緒,整理過去的工作經(jīng)驗,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水平,以下是我個人的工作心得體會。
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于教育事業(yè)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做好保教工作。積極參加幼兒教師培訓,認真參加課改活動,從本班孩子出發(fā),注重整合,更新教育理念,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本學期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于奉獻、勤勤懇懇,無論是否當班,都要做好并檢查班級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老師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fā)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作用,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guī)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使班級的吃飯常規(guī)、收拾玩具、排隊等常規(guī)初見成效。做為班主任,我深知自己在班中的位置。
在課改活動中,能積極參加課改的理論學習,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立足本班幼兒的特點,積極開展主題活動和領域活動相輔相成,在選擇中思考,在思考中選擇,建立有利于本班幼兒發(fā)展的課程。
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生活環(huán)境,物質(zhì)環(huán)境,利用社會、幼兒園、家長資源,使活動開展得活潑生動、豐富多彩,使幼兒在“玩”中“學”,去演繹活動中的主人。幼兒在課改活動中獲得知識面更廣闊,活動的積極性大大增強,開展分小組活動,使教師可以顧及到每個幼兒根據(jù)每個幼兒的情況及時教育,使每個幼兒都能有進步。
俗語說:“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guī)可以使幼兒生活具有合理的節(jié)奏,即能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得到有益的調(diào)節(jié),促進身體健康,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的生活能力,為今后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根據(jù)班級計劃中我班的幾個弱點,著重開展以下活動來促使班級常規(guī)良好風氣的形成:制作“幼兒一日生活”評比欄,用紅、黃、紫、綠四色花,分別代替良好作息時間、衛(wèi)生情況、午休情況、活動情況。對進步的幼兒及時表揚,對落后的幼兒給予鼓勵。
創(chuàng)設良好的區(qū)角,供幼兒分區(qū)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對個別幼兒進行教育,做到“三輕”即:說話輕、拿玩具輕、玩玩具輕;在中餐、午休中,以保育員為軸心,教師積極配合,使各項工作目的、步調(diào)一致,目前已有一定的效果;抓好班級的隊伍工作,為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關鍵時期,通過一年的培養(yǎng),班級常規(guī)初見成效,在升中班后,將進一步加大培養(yǎng)力度,爭取更大進步。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教師是否具有對話意識和對話精神,是否與兒童保持一種對話的關系狀態(tài),都可以在教師與兒童的共同活動中,在教師對兒童的態(tài)度中表現(xiàn)出來,在教師對兒童的有意和無意的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兒童面前,教師是會處于一種優(yōu)勢地位,兒童處于弱勢地位。從對話的角度看,我往往會形成不利于對話的局面,為什么會這樣呢?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綱要》頒布以來,有些教師理解的不夠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們一再強調(diào)要“蹲下來”看幼兒,實際上就是指尊重幼兒,真誠的對待幼兒的精神情感世界。而有些教師的做法是:從動作上真的蹲下來了,但卻做著訓斥孩子的事,類似這樣,即使教師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兒也不會感到絲毫的平等,從而影響到教育的實施。
二、家長的言行,對幼兒是暗示
如今社會,獨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數(shù)父母忙于事業(yè),部分是老人帶,還有的是請保姆帶,這對幼兒的教育也有一定影響,如我們經(jīng)常聽到爺爺奶奶這樣說:“你鬧,我就給你送幼兒園,讓教師好好管管你”。有的會當著孩子的面說:“教師,您的話就是圣旨,您好好說說他,他就聽您的”等等。孩子在這種語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種對教師的恐懼心理,這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從而影響到教育。
三、教師缺乏對話意識
過去,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把幼兒看作是知識的接受者,而幼兒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者,雖然其中存在著一定的人際交往,但作為精神整體的人的自覺的理解和溝通不存在,師生關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義”。例如:在教育活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兒童“跟隨”教師提出的“……是不是?”;“……對不對?;” ……好不好?等問題隨聲附和――“是!”、“對!”、“好”這樣一來,兒童的回答成了他們不假思索的“齊聲合唱”兒童成了教師的“應聲蟲”,這說明教師所希望的只是兒童能夠跟隨自已的思路;并通過回答問題“是”、“好”、“對”來判斷他們是不在跟隨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動成了“告知性”的活動,長此下去,兒童很可能形成一種惰性或?qū)處煹囊蕾囆裕@種損害是任何現(xiàn)在知識都無法彌補的。
現(xiàn)在,多種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觀盛行,多種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動是一種對話過程,它表現(xiàn)于教師與兒童在活動中的對話關系,而師幼間的對話關系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體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和幼兒者說接觸的每一句話入手,提高自身素質(zhì),把與幼兒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