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兒女》抗美援朝紀錄片觀后心得體會范文【5篇】

| 陳惠21147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制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將于2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英雄兒女》抗美援朝紀錄片觀后心得體會范文【5篇】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1

今天,我和同學們參加了由鐵東區(qū)教委組織的到丹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早上5點30分,我們乘坐大客車準時由學校出發(fā),經過了3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來到了我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位于鴨綠江邊的丹東市。一下車,我就被這個美麗的城市深深地吸引住了。首先,我們坐船游覽鴨綠江美景。當我坐上游船,心中便有了一種感覺,美麗的鴨綠江像一條長長的紐帶,把兩個國家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而我又為我們祖國的美麗和強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之后,我們又登了虎山長城。

到了中午,我們簡單的吃了自帶的食品后,來到了英華山上,參觀了抗美援朝紀念塔和抗美援朝紀念館。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高53米的抗美援朝紀念塔,正面有1991年9月20日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7個字,順著有1014塊花崗巖組成的臺階,我們來到了抗美援朝紀念館,全館占地20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2萬件。

在這里,我們看到邱少云、黃繼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跡以及中朝兩國領導人互通的信件。我們通過高科技的影視設備和燈光照明等方式,仿佛置身于上甘嶺的那場驚天動地的戰(zhàn)爭,看到邱少云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身上燃起了烈火,仍忍著劇痛一動不動,最后壯烈犧牲。我的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敬佩。特別是在全景館內看到的《清川江畔圍殲戰(zhàn)》圖時,我深深地被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所感動。

從館內走出來,我的腦海中還不時地浮現(xiàn)出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貋淼穆飞?,回想在游船上看到朝鮮那邊貧窮景象以及祖國壯麗的美景,我的心中有一種自豪感,我為我的祖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向在這場戰(zhàn)爭中犧牲的英雄們致敬!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2

烈士冉緒碧和陳曾吉的家人是幸運的,他們珍藏著烈士留下的遺物,可以睹物思人,寄托哀思。

一個木制算盤,一盞桐油燈,一個簡易木制書箱,3件由家人捐贈的冉緒碧烈士的遺物,如今靜靜地“躺”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館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zhèn)龍興村的冉方章,是冉緒碧的侄子?!凹依锢先硕颊f,如果叔叔活著,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爺爺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這3件遺物?!比椒秸抡f,聽父輩講,叔叔冉緒碧從小就展現(xiàn)出很高的天資和學習熱情。為支持他讀書,在那個節(jié)衣縮食的年代,爺爺冉啟基只好讓其他3個孩子輟學,全力供小兒子冉緒碧讀到了五年級,并為他購置了學算數(shù)用的算盤。為了讀書,冉緒碧早出晚歸,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為了讓冉緒碧好好學習,冉啟基還咬牙用12斤玉米換了一盞桐油燈,供冉緒碧晚上學習使用。

漸漸地,私塾教育已經滿足不了冉緒碧對知識的渴望。冉啟基又用60斤玉米當學費為冉緒碧請了一位教書先生。為了便于保存學習書籍和用品,冉啟基特意請木匠師傅為小兒子手工制作了一個書箱。

3件學習用品,濃縮了父親為支持冉緒碧讀書改變命運的希冀,也見證了這個鄉(xiāng)村少年的思想啟蒙。為了追尋革命理想,冉緒碧放下書箱,扛起鋼槍,并奉獻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軍第20軍60師180團戰(zhàn)士冉緒碧,光榮犧牲。

陳曾吉烈士留給家人的遺物,是他的一張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戰(zhàn)士身著軍裝,手握鋼槍,英姿颯爽。

1930年5月,陳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長安鎮(zhèn)磨盤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時年17歲的陳曾吉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軍。1950年,陳曾吉隨部隊入朝作戰(zhàn)。那年7月,身為班長的陳曾吉在朝鮮江原道與敵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年僅20歲。家人得知這一消息、收到陳曾吉的烈士證時,已是1955年。和烈士證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張陳曾吉的軍裝照片,這也是他留下來的影像。

在父輩們踴躍參軍、保家衛(wèi)國的感召下,陳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陳壽山的兩個兒子和陳虎山的兩兒一女,也相繼參軍報國。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3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質,是抗美援朝精神最具標識性的精神內核。在前進的征途上,中華民族曾經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困難和風險,但總是心懷希望、不懈追求,激流勇進,最終戰(zhàn)勝千難萬險,同時也鍛造了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自強品格和必勝信念??姑涝瘧?zhàn)爭,是兩個國力和軍力對比嚴重失衡的國家之間的較量,當時中國 90%的國民經濟還停留在近代農業(yè)經濟水平,工業(yè)產值僅居世界第 26 位;美國經濟和科技實力都處于世界首位,工業(yè)產值占全球的 40%。正是在實力懸殊的較量中,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得到了大磨礪、大發(fā)揚,創(chuàng)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

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這一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條件下頑強取勝的英雄壯舉,書寫了人類戰(zhàn)爭史上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美國軍隊動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還掌握著戰(zhàn)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中國人民志愿軍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戰(zhàn),武器裝備相當落后,后期參戰(zhàn)的少量空軍也僅能掩護后方主要交通運輸線和局部的空中作戰(zhàn),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zhàn)。他們冒著攝氏零下 30 多度的嚴寒,在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中縱橫馳騁、前仆后繼,以劣勢裝備進行殊死搏斗。

長津湖戰(zhàn)役進行時,朝鮮半島正遭遇 50 年一遇的嚴寒,氣溫急劇下降,志愿軍部隊來不及休整,在藥品、糧食及油料等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就投身天寒地凍的戰(zhàn)場,不少戰(zhàn)士被凍壞手腳、耳鼻,即使凍死在陣地也仍然保持著戰(zhàn)斗的姿態(tài)。美軍陸戰(zhàn)第 1 師師長史密斯感嘆:“長津湖戰(zhàn)役,是鋼鐵部隊在和鋼鐵的人作戰(zhàn)?!眽蚜覡奚诳姑涝瘧?zhàn)場上的“特級英雄”楊根思,生前說過三句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zhàn)勝不了的敵人!”這正是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生動寫照。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4

犧牲證明書、陣亡通知書,60多年前,6位烈士的家人,大都是在收到這樣的證明或通知時,才獲悉了他們的兒子或兄弟幾年前就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的消息。然而,對他們的家人而言,這樣的一紙證明,并不代表著與烈士的真正分別。

這是烈士周少武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周少武的弟弟周觀富已于2014年去世,周觀富的孫子周波說,從小他便經常聽爺爺講大爺爺?shù)墓适?。爺爺告訴他,兩兄弟從小相依為命,后來一起逃荒到陜西,在那里,年僅17歲的周少武參軍入伍。自此,周觀富就再也沒有哥哥的消息。后來,他回到老家河南濟源,一直四處打聽,卻始終杳無音信。直到他收到這張“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才知道哥哥已經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周觀富一直把這張證明書視若珍寶,后來還專門到鎮(zhèn)上請人做了一個玻璃鏡框把它裝裱起來。

過去幾十年,周觀富從未放棄過尋找哥哥的遺骸,他一直惦記著把哥哥周少武接回家,但直到2014年他離世時也未能如愿。就在周觀富去世不久,長眠異國多年的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開始分批次回國,第一批回國的烈士遺骸中就有周少武。可惜,周觀富未能在生前得知這一消息。

烈士侯永信,1920年出生在遼寧省燈塔市柳河子鎮(zhèn)上柳河子村,參軍后便和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1952年,家人在他犧牲1年后,收到了他的陣亡通知書。此后,他的家人在村子的墓園里,為他壘起一處衣冠冢,立起一塊無字墓碑。每年清明,家人都會去祭掃。

去年9月,侯永信的侄子侯甫元和侄女侯甫蘭、侯甫坤作為受邀烈屬代表,趕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參加烈士認親儀式。他們仰望著陵園里的英名墻,看到了“侯永信”3個字,淚流滿面。

今年清明節(jié)前夕,“烈士侯永信之墓”7個大字,終于刻在那塊無字墓碑上。從看到那張陣亡通知書,到把他的名字刻在墓碑上,侯永信的家人,等了整整68年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5

在沈陽市北部,鴨綠江畔的西邊,坐落著一座松柏掩映著的 陵園——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這座陵園建于1951年&月,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是省級 文物保護單位。它以安葬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 愿軍英雄而聞名中外。

陵園以階梯狀修筑,每跨躍二十多個階梯就登上一層平臺, 平臺呈八角形。陵園中心的第三層平臺上,聳立著一座氣勢宏偉 的花崗巖巨石紀念碑。碑的正面是董必武題寫的“抗美援明烈士‘ 英靈永垂不朽”十二個雄渾剛勁的大字,碑的背面刻著郭沫若題

詩手跡;碑頂是一面呈飄擺狀的石雕五星紅旗,旗下站著一位懷 抱機槍的英勇戰(zhàn)士的石像,碑下是方形底座。第三層平臺周圍是 八幅浮雕:東面是巾朝人民慰問志愿軍的場景;西面是英雄的志 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的情景。環(huán)繞紀念碑東西北三面的 松林里安葬著位忘愿軍烈士。

陵園的東側設有烈士遺物陳列室,其中有邱少云烈士用過 的沖鋒槍,孫占元烈士殺敵的輕機槍,有蔡正囤副軍長犧牲時的 血衣,有烈士們被授予的各種軍功章、勛章和榮獲的獎品、紀念 章等。珍貴的遺物,使人見物思人。

陳列室門前是幾排畫廊,展出了自陵園建成后在清明節(jié)和 志愿軍出國紀念口之際,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烈土家屬、戰(zhàn)友來陵 園祭掃和悼念的照片,坯有部隊戰(zhàn)上、青年學生、少年兒童在墓 前宣誓的照片,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們的豐功偉績與山河共 存,與日月同輝,先烈們將永遠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英雄兒女》抗美援朝紀錄片觀后心得體會范文【5篇】相關文章:

觀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心得體會【5篇】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5篇】

關于抗美援朝紀錄片個人觀后感以及心得體會作文【5篇】

抗美援朝紀錄片觀后感作文【五篇】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紀錄片觀后感心得5篇

觀看《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紀錄片個人感悟范文5篇

關于《抗美援朝保衛(wèi)國家》紀錄片觀影有感作文5篇

關于《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紀錄片觀后感5篇

觀看《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紀錄片心得體會5篇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紀錄片觀后感作文5篇

2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