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一生共寫有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8篇短篇小說,20個劇本。雖然他的創(chuàng)作具有多方面的成就,但他是通過詩歌而揚名世界的,早期的詩歌題材豐富,形式多樣,風格清新優(yōu)美,1913年,宗教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東方人第一次獲此殊榮。后期的政治詩密切配合現(xiàn)實斗爭,為他贏得了“愛國詩人”的稱號,他深深地植根于民族藝術的土壤,大膽吸收外國的詩歌營養(yǎng),開辟了印度詩歌的新天地,人們尊稱他為“詩圣”。
早期的故事詩大多來源于宗教傳說和民間故事,宗教傳說包括佛教、印度教、錫克教的故事等,作者對這些故事進行了藝術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中期的《吉檀迦利》是泰戈爾最著名的一部詩集,“吉檀迦利”是“獻詩”的意思,即獻給神的詩,詩集的主題是敬仰神,渴求與神的結合。頌神詩的形式在印度古已有之,但泰戈爾的這部詩集,它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是緊密結合的,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晚期的政治抒情詩,逐漸改變了以前的改良主義情調和神秘主義色彩,表現(xiàn)出鮮明的政治傾向性。《生辰集》第10首被認為是泰戈爾一生創(chuàng)作的紀念碑,泰戈爾在這首詩中提出的中心問題是詩人與勞動人民的關系問題,他以此為標準總結評價了自己一生的創(chuàng)作。
泰戈爾的詩歌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我國的許多作家都曾經(jīng)從中得到過啟發(fā)。郭沫若的《女神》明顯受了泰戈爾詩歌的影響;冰心的詩歌集《繁星》《春水》等受其影響也是不言自明的。瑞典的厄普薩拉說:“諾貝爾文學獎是應該賦予這位集藝術家和預言家一身的作家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在這方面是無與倫比的?!?/p>
泰戈爾是印度人民最崇敬最愛戴的詩人,是世界文學史上少有的大師,他積極參加了反對英國殖民者分割孟加拉國的民族運動,又是位不折不扣的愛國志士。
讀泰戈爾的仿佛聆聽天簌,那豐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清麗的語言和奇妙的意象令人肅然起敬,產(chǎn)生共鳴,不知不覺便進入了另一個靜謐又神奇的世界。
從這一百零三首詩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這位偉大的印度詩人是怎樣的熱愛自己的有著悠久文化的國度,熱愛這勤勞勇敢熱愛和平的勞動人民,熱愛這瑰麗奇異的風土人情,從字里行間,有那提燈頂罐,沙巾飄揚的印度婦女;田間道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農(nóng)民,國中渡口彈琴吹笛的印度音樂家,海邊岸上跳躍喧鬧的天真孩童,還有那熱帶的氣候特點使然的茂密灌木叢和甜蜜的花香。
泰戈爾同樣具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膼墼鞲星椋兄馃岱序v的赤子之情。在《被俘的英雄》中般達父子在死亡面前尤其表現(xiàn)得泰然自若,視死如歸:孩子的嫩臉上閃耀著英勇無畏的光輝;父親:屹立著死去——不曾發(fā)出一聲痛苦的嘆息。泰戈爾懷著對祖國和民族的深沉熱愛,不經(jīng)意間塑造出這樣英勇無畏、自強不息的藝術形象,從而更多的讀者深受感染和熏陶。泰戈爾以偉大的高度和深度向人間播撒著真情與信念。
本身是閑暇時的讀物,卻驀然覺得心一下子平靜了。看,那是潔白的夢曇花在晶瑩的帷幕里,純稚而高貴地綻放。
那窗外的放花,那柳枝的蔭綠,那陽光的朗朗,此刻化作一杯香茗,戛上一口,那樣濃郁而芬芳,久久在心頭縈繞。
品讀《泰戈爾詩集》,我仿佛就與他微笑對視,看到他深邃的雙眸,他高潔的精神,在剎那間花開滿園,芬芳氤氳。讀罷,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沖動,翻到剛讀過的一篇又一遍,二遍,直到讀得舒服了,讀得沉醉了,才肯罷休。仿佛他就有這種魔力,讓你欲罷不能。
走近他,聆聽他,那是朝露般晶瑩的天使之歌啊,那是生命和愛情的哲理之聲;這感悟人生的奧義之言呵,這雋永明徹的智者之語,如一鼓晨鐘扣開我靈魂的殿堂,我聽見了天使的嬉笑。
撫摸這一頁頁的詩篇,那文字流入指間,或小巧玲瓏,或氣勢磅礴,亦或燦爛輝煌。泰戈爾用他的哲學,他的思想,向你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講述著那古老而熟悉的智慧故事,那樸實而多姿的美妙人生。
他,泰戈爾,著一個愛國者,這一位哲者和詩人,他始終噴溢出他溫暖的心靈。擦亮眼眸,我仿佛看見一個洋溢著微笑的寶貝向我緩緩爬來,他是在尋找他的夢,還是在尋覓那偷夢的人,鬧著和他做朋友。那個花叢里的妙齡少女,那田間路上吹者牧笛的頑童,那海邊波濤中的捕魚者,是怎樣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比羰悄阋蝈e失太陽而流淚,你也會錯失繁星”,”聽,我的心兒,聆聽著塵世的私語吧,這是在向你示愛!””讓愛融在記憶里,讓痛苦化為歌吟。”那是智慧的箴言,雋永的音韻。我只覺得一陣雪亮,一種清澈,撥開那迷朦的霧,擦亮雙眼,將世界看得如此透徹。
你說過:”我不能從春天的豐盈中為你送一朵小花,從遠方的云朵上為你送去一抹金霞,打開你的四下環(huán)望,從你群花怒放的園中,采集百年前消逝的花朵的芬芳回憶。”可,這已經(jīng)夠了,夠了???,那心靈靜處,芬芳氤氳的夢曇花就是最好的證明。
泰戈爾,確實是個不可捉摸的詩人,時而在林間靜聽,時而又在山谷歌唱,時而在天空嬉戲群鳥,時而又潛藏海底,無蹤無影。不變的是他始終不會吝嗇手中那桿筆,把所有觸動心靈的見聞,都譜成優(yōu)美的詩。我最愛的是那首《飛鳥與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上,一個卻深潛海底?!濒~和飛鳥是兩個不同世界的生靈,幾乎沒有距離可言,但泰戈爾卻把他們寫在一句詩中,他們被賦予了復雜的感情,只有彼此有情,才有資格評論距離。這魚與飛鳥之間的情感,會是什么呢?我們只能無盡的猜測罷了。
多數(shù)人會認為這是首愛情詩,有美麗的誓言,有浪漫的韻律。我卻認為,它是人生百態(tài)的概括和升華。
其中蘊涵著濃濃的親情,就像“樹與樹的距離”,明明是同根生長的兄弟,卻無法相互扶持,相互依偎,只有遠遠的望著,眼中不知是祝福還是忌妒。有些甚至拳腳相向,全然不顧兄弟之間那份感情,或許在他們眼中早已沒有了血緣,沒有了兄長,沒有了手足情。試問到底是什么把這些人情都充淡了?是膚淺的東西,還是膚淺的心?
當然,詩中也有友情,就像“星星的軌跡”。不過這友情仿佛被擱淺了,原本是兩顆相互知心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星星之間的輝映,在“短瞬間無處尋覓”。是啊,茫茫人海中,尋覓一個知己確實是無從尋起,就只能服從緣分了。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又有誰能一眼識別真緣分呢?往往這是使人們迷茫和無助的原因。
愛情是詩中永恒的話題,它是最大膽最深刻的一種情感。 它的神圣讓人不敢冒犯,它的距離也難以觸碰?!跋肽阃磸匦钠?,卻只能深埋心底”的那份悲哀與痛楚,“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的那份無助與凄涼,這些我雖無法感受到,但從那歇斯底里的呼喊聲中,我看到了真摯不渝的愛情,那距離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一首《飛鳥與魚》,一曲悲歡離合,要問最遠的距離是什么,我說,只要有情,就沒有距離。
捧一本《泰戈爾詩集》,在陽光下細細研讀,體會泰戈爾所表達的愛和自由。對自然的贊美,對美好的向往,對丑惡的抨擊,對人性的昭著,如在青天白日下將一個人的一切暴露無遺。美的,丑的,善的,惡的,犀利的言辭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在陽光下分析解剖。泰戈爾的詩充滿陽光,他用陽光來洗刷一切。
在鄉(xiāng)間整整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中,讓他在自然中堅定了對愛,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把“愛“作為人類的理想,用陽光般的語言把愛灑向世界各個角落。
我喜歡泰戈爾記憶式的口吻。記憶也是泰戈爾追求的一部分。忘記過去等于背叛。泰戈爾沒有背叛自己,他用自己孩童般的記憶美化成全了世界。
他用那樣宏大的筆觸將星光比作戀人的足鐲,然后在夜晚合起開放的花瓣,用金色的詩歌把憂傷鑄成自己孤單的形象放在心里。當村莊在午熱中入睡的時候,他凝望天空,把愛和自由編織在蔚藍里。
當他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他只能拭去眼淚,變動他歌曲的腔調。他的腳步在生命的旅途中疲乏了,但他在白日過盡的時候依然走自己的`路。他像石頭雕成的“美”,在生命奔騰怒吼的水流中冷靜無言、獨自超然地站立著,舉起燈照亮別人的歸途,而他依然在夢境的朦朧小路上尋找愛和自由。
惡勢力像風暴一樣把他卷走,把他的一切都拿去,把他的精神變成可憐的空想。但他仍然高傲地說:“唱完最后一支歌就讓我們踏上歸程吧!夢是永遠不會被捉住的?!碑斢《劝l(fā)生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血腥鎮(zhèn)壓反英民眾的阿姆利慘案,他憤然辭去英國政府授予他的爵士頭銜。他沒有把夢想丟下來奔赴榮譽的召喚。他是一個單獨的詩人,不必去唱一支舊歌,他還有一雙翅翼和一個無路的天空,他依然在贊美著愛與自由。
他不愿老是附在腐爛的靜止之中,他要去尋找永駐的青春,一切與他生命無關的、所有不似他笑聲輕盈的,他都要完全拋卻。他奔馳著穿越時間,在炮火聲中,他以詩人的形象背負著愛與自由在舞蹈。他拋開一切煩惱和疑慮,去追逐那無家可歸的海浪,因為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對他發(fā)出聲聲呼喚。他不顧一切地迎風揚帆,在洶涌澎湃的水面乘浪而行,去追逐愛和自由。
他的一生都用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和平,熱愛自由,就連哲理詩也表現(xiàn)了愛所有人,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
人們在他的召喚下驚跳起來。只見太陽已經(jīng)升起,潮水傳來了大海的呼聲。愛的小船已經(jīng)揚起風帆,準備在波濤上顛簸;黑夜的鐐銬已經(jīng)打碎,幻夢已消逝,愛與自由的諾言扯去遮蓋的面紗,蓓蕾迎著清晨綻放,愛和自由的曙光向他致敬問好,一切壓迫與被壓迫的斷壁殘垣間響起愛和自由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