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張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團隊的宏觀模擬結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會到達我國沿岸海域,1200天后將到達北美沿岸并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一定量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后,既具有生物化學毒性,又能以它的輻射作用造成人體損傷,這種作用稱為內照射;體外的電離輻射照射人體也會造成損傷,這種作用稱為外照射。輻射損傷是各種電離輻射作用于人體所引起的各種生物效應的總稱。
這是由于各種電離輻射(如X或γ射線、β射線、α射線和中子束等)引起電離、激發(fā)等作用而把能量傳遞給機體,造成各組織器官的病理變化。放射性核素可以對周圍產生很強的輻射,形成核污染。放射性沉降物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產生有害作用。人會出現頭暈、頭疼、食欲不振等癥狀,發(fā)展下去會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癥狀。如果超劑量的放射性物質長期作用于人體,就能使人患上腫瘤、白血病及遺傳障礙。
1. 核電站和核武器試驗場。
2. 核電站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如果不經過處理就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核武器試驗場也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和化學物質,同樣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3. 除了核電站和核武器試驗場,核污染水還可能來自核事故、核廢料處理和核武器制造等方面。
一是放射性元素會在海洋生物中不斷積蓄,人類打撈食用海洋生物,也同樣會在人體內不斷積蓄,對人體產生危害。
二是會污染飲用水,進而污染土壤及陸地動植物。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對環(huán)境和生物帶來巨大危害。
總之核污水中被檢測出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要知道核輻射既能殺傷細胞,又有誘變的作用,可能誘發(fā)細胞癌變或基因突變,導致生物畸形等。
地表污染:指放射性物質附著在表面,如土壤、建筑物、道路等。
水體污染:指放射性物質溶解在水中或懸浮在水中的情況。
空氣污染:指放射性物質通過氣溶膠、煙霧等形式進入空氣中,通過呼吸等方式進入人體。
食物污染:指放射性物質進入食物鏈,被植物、動物等生物體攝取,并隨之進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