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

| 新華0

通過教案,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信心。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

教學目標:

鞏固前面兩段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關的計算技能,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想想做做1

分組練習,并指名學生板演。

集體評講。

2、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估算,并要求說出估算的依據(jù)。

再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并將計算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小結。

3、想想做做3

問:能不能通過題中條件一眼看出誰跳得比較多?

怎樣才能知道誰跳得比較快一些呢?

先估計,再要求計算。

4、想想做做4

分組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觀察每組中兩題之間的聯(lián)系。

集體討論,領會其中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小結: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shù)的積。

5、想想做做5

出示圖,理解圖意和題意。

同桌互相說說解題策略。

二、課堂練習

1、同學們栽樹,上午栽了524棵,下午用了4小時栽了488棵,下午平均每小時栽多少棵樹?

2、油廠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裝在最多只能裝5千克的油壺里。準備120個油壺夠嗎?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2

簡單的推理

例1每種水果都表示一個數(shù),你能知道這個數(shù)是幾嗎?

-6=15=

12-=8=

+2=35=

25-=11=

例2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1)△-7=5+△=17

△=()=()

(2)☆+☆=12☆-△=6

☆=()△=()

例3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9○-△=1△+△+△=9

△=()□=()○=()

例4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6○=()

△+△+△=12△=()

例5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6,△+△=20,

則△-☆=()

例6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賽跑。黑免說:"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請你說說,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三.達標測試

1、

2、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1)△-4=11+△=16

△=()=()

(2)☆+☆=24☆-△=6

☆=()△=()

3、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10△=()

△+△+□=20□=()

4、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14△-○=2

則△=()○=()

5、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10☆+☆+☆=9○+☆=7

□=()○=()☆=()

6、三個同學比身高。甲說:我比乙高;乙說:我比丙矮;丙:說我比甲高。()最高,()最矮。

四.家庭作業(yè)

1、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shù),你能算出這個數(shù)是多少嗎?

※+※+※=9-+※=8

※=()-=()

2、小白貓和小花貓釣了同樣多的魚,送給奶奶一些后,小白貓還剩2條,小花貓還剩1條,()送給奶奶的魚多。(在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后面畫"√")

小白貓□小花貓□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3

一、用心思考,仔細填寫。

1、再算式□÷6=213…當余數(shù)時,□里應填上()。

2、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可能是()位數(shù),也可能是()。

3、316÷8的商是()位數(shù),708÷7的商是()位數(shù)。

4、八、九、十月份共有()天。

5、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小強是()月()日出生的。

6、一列火車上午6:34從北京開往沈陽,當天下午5:15到達,路上共用了()小時()分。

7、課外小組14:30開始活動,經過1小時20分結束,結束時間是()時()分。

8、陽光小學三年級有4個班,每個班的人數(shù)分別是65人、68人、63人64人。平均每個班有()人。

9、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數(shù)字12正對著北方,正對著南方的數(shù)字是();數(shù)字3正對著()方。

10、期末考試時,王紅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語文和數(shù)學的平均分是96分。王紅英語得了()分。

二、仔細推敲,正確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地圖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2、0除以任何數(shù)相除都得0()

3、和西北相對的方向是西南。()

4、每年都是365天。()

5、小華說“我這個書包是年2月29日買的?!保ǎ?/p>

6、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是72,那么這組數(shù)據(jù)中的數(shù)一定比72小。()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強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

2.能力目標:能用折紙、涂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折紙游戲

A1米長的紙帶被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紙帶的長度是1米的(),是()米。

B1米長的紙帶被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紙帶的長度是1米的(),是()米。

C1米長的紙帶被平均分成()份,每一份紙帶的長度是1米的(),是()米。

二、鞏固新知

1.P67/1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

(1)說說錯的理由(沒有平均分)。

(2)你是怎么想的?

(3)說說錯的理由。正確的應該怎樣寫?

小結:只有在把這個整體平均分的時候,才能用分數(shù)表示。還要看清楚把它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一份是多少。

2.P67/2說說3/8、2/5、4/5分別表示什么?按所給分數(shù)涂色,在組內交流。

小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3.P67/3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

(1)你是怎么想的?(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43)

(2)對部分學生容易寫錯的2/5進行糾錯。

(3)學生匯報,這幅圖你是怎么看的?怎樣用分數(shù)表示?學生常見的回答是:

生1:有21個長方形,其中紅色的有9個,就是9/21。

生2:把3個長方形看作1份,共有7份,紅色部分占其中的3份,就是9/21。

4.P67/4

(1)你是怎么想的?(要圈1/4,就是把8朵花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2朵,所以圈2朵)學生圈。

(2)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

三、拓展練習

折一折,涂一涂,說說它所表示的意義:

1.長方形的3/4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狀不同,都能用3/4表示?

2.等邊三角形的1/3學生介紹方法。

3.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張(圓形和正方形),選一張你喜歡的圖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幾分之幾。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對于“分數(shù)”這個知識,有些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5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了除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通過單元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數(shù)的除法問題,使學生通過具體問題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并明確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確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感知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能夠正確口算和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三、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我制定的:重點: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

難點:理解除法豎式中每一步計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確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的道理。

四、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我確定的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啟發(fā)教學法。

學法:學生通過觀察交流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五、教學過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為本”,設計了這四大板塊的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引導探究,感悟新知。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說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我引入“快樂數(shù)學園”情景圖,“同學們,小動物們在布置房間呢,這是它們掛的氣球。仔細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按黃、紅、綠排列)。你們能很快說出第18個是什么顏色的嗎?(綠色)。(出示編號檢驗猜測結果。)”

“挑選你們喜歡的編號讓老師猜猜看。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準嗎?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們也能行?!?/p>

(二)引導探究,感悟新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出示場景,“我們周末要開場聯(lián)歡會,用鮮花裝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場景圖)

這一環(huán)節(jié)復習表內除法的知識,讓學生對豎式有初步認識,為下一步更好地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打下基礎。

感知余數(shù)的產生

“同學們,23盆花都擺上,每組5盆的時候,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學生還剩3盆)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同學們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樣,大家互相交流的時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們都寫成一種形式,即23÷5=4(組)3(盆)

(板書:23÷5=4(組)3(盆))

剩下的3盆我們怎么稱呼它呢?我們大家一起給它取個名字吧?我們叫它余數(shù)。我們在商的后面點上6個小圓點,然后寫上余數(shù)。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

豎式怎樣列呢?引導學生列式,并分析每個數(shù)字的含義(商4表示可以擺4組,余數(shù)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組余3盆。

當我們平均分物體的時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時會有多余的數(shù)產生,這個數(shù)被稱為余數(shù)。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擺幾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現(xiàn)在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展示學生列式。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余數(shù)和除數(shù),“同學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完成板書:余數(shù)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反思性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出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大小關系:即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過練習。因此我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精心設計了這樣三道題,首先讓學生判斷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計算是否正確,及時鞏固“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接下來通過“動手練一練”熟悉“除法豎式”的基本結構,最后結合生活場景引導學生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這樣的練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體會有余數(shù)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數(shù)學游樂園”情景,“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老師快速猜出氣球顏色的奧妙了嗎!”,你們也來試試吧!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一說,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請同學們從以下提供的練習和活動中,挑選喜歡的一項或兩項在課外完成。這樣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學習和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自主選擇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簡潔明了既顯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又用彩色粉筆標記重點,使學生一目了然。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復合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2)認識速度、時間與路程,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生活中感悟數(shù)學、體驗問題沖突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時間與路程,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速度是復合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都跑過步吧,那你們知道我們班誰跑的最快嗎?

我們就以50米為例,請5位你認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所用的時間。

[引用學生體育活動中熟悉的50米跑為情景,使學生感悟生活中的數(shù)學,并對數(shù)學產生親近感,進而進一步對下文的路程相同、時間相同時,速度的變化情況討論作鋪墊。]

二、新授

(一)路程相同時,比速度。

師:你們認為這5位小朋友中,誰跑的最快?

為什么? (生說理由)

師:可見,在路程相等時,誰用的時間短,誰就跑得快。

(二)時間相同時,比速度。

師:一年級的小A同學看到( )號運動員跑的這個成績,他樂壞了,高興得說,我居然和三年級的大哥哥跑的一樣快。

師:說說你的想法。(生說想法)

師:可見,在時間相同時,誰跑的路程長,誰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比速度。

1、學習速度的單位

師:剛剛我們說,路程相等時,時間越短,速度越快;時間相等時,路程越長,速度越快。那么,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該怎么比快慢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揭題)誰跑得快

來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間的PK賽,小丁丁說“我3分鐘走了180米,小胖說“我5分鐘走了250米,誰跑的快?”說說你準備怎么比?(算出每分鐘所行的路程)

師:請你在1號本上完成(1學生板演、校對)。   師:再來看看摩托賽車與小汽車之間的較量。

師:小丁丁這里是60米,摩托賽車這里也是60米,大家都是60米,是不是就是說,小丁丁和摩托賽車一樣快呢?

[相同的數(shù)據(jù),不同的意義,提出這樣的問題,旨在使學生在頭腦中出現(xiàn)“沖突”,通過學生自己感悟,得出每個數(shù)據(jù)表示的是在單位時間內行走的路程的表達,從而引出速度的單位,并對速度的意義產生初步的感悟。]

師: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第一個60米表示的是小丁丁每分鐘行60米,第二個60米是摩托賽的1秒鐘行了60米)

師:我們光從數(shù)據(jù)上看,是一樣的,這樣很難區(qū)分,所以這時候,我們很需要一個能正確表示速度的單位,像小丁丁這樣1分鐘行使60米,指的就是他的速度(板書),我們把它寫作60米/分。讀作、表示?而摩托賽車的速度則應該是60米/秒。讀作、表示?如果我們把速度單位這樣來寫,我們就能很好地進行區(qū)分了。

師:照著老師的樣子,將自己本子上的單位修改一下吧。

師:思考這道題目,現(xiàn)在,你能嘗試著用剛剛學到的這個本領來完整地解答了嗎?(一學生黑板)

師:請你來說一說,你所計算的吉普車的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讀作?

2、感受生活中的速度,并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其實,除了我們剛才遇到的物體的速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速度的信息,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速度吧。

(當遇到獅子的追捕時,鴕鳥甚至奔跑的還要更快;豹子奔跑的技能,其實是一種生存的技能;遇到過電閃雷鳴嗎?你能說一說,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呢?你知道為什么嗎?)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速度的信息,做一個有心人,相信你會了解更多。

[通過感悟生活中的速度,一方面是讓學生練習速度的讀法和表示的意義的過程,使學生在有趣的欣賞、閱讀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其次,使學生通過這個過程了解速度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鼓勵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生活;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介紹,拓寬學生知識面的過程,使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同時,了解更多。其實,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義。]   3、概括什么是速度:

師:看來,2250米/分、340米/秒、4千米/時等等表示的都是速度,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什么是速度嗎?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

4、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的關系

師:這是我們剛剛用過的6組數(shù)據(jù)(PPT呈現(xiàn)出之前計算過的6組數(shù)據(jù)),仔細觀察,想一想,速度與路程和時間有怎樣的關系?

5、口答:

⑴一列火車2小時行駛180千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_____ 。

⑵自行車3分鐘行駛了600米,這輛自行車的速度是_____ 。

⑶一名運動員8秒跑了80米,這名運動員的速度是______ 。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jù)“速度、路程和時間”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一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

帶有這個標志(標志上標有60)的路共長180千米,張叔叔駕車想花2小時開完這一路段。他會超速嗎?

[本節(jié)課是《誰跑得快》的第一課時,因而在授課時著重安排解決“速度”,將“路程”與“時間”安排在第二課時,但考慮到學生思維的需求,也預設到了學生求出“路程”或“時間”來解決此題的可能,因此,除了上面練習中集中練習了解決不同物體的速度外,在此題中,我特意編寫了一些特殊的數(shù)據(jù),旨在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需要。]

四、回顧

師: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7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3、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4、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5、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6、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實例,認識圖形的面積的含義,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為后面的面積單位做好鋪墊。

(二)過程目標

通過觀察、重疊、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通過“拼一拼”、“擺一擺”、“畫一畫”,從實際生活中形成面積單位的表象。

(三)情感目標

學會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知道面積的含義,建立面積的概念,能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導入新課

請兩個同學做一個涂樹葉比賽,看誰先涂完。哪位同學愿意參加?你會選哪片樹葉?為什么?

二、操作探究,構建新知

(一)初步認識面積。

1.認識物體的表面的面積

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再摸課桌面,這兩個面哪個大?哪個小?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個面大呢?

引出:物體的表面就是它們的面積。

看一看1元硬幣與1角硬幣的大小。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課件抽象出面積)

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出示課件:缺角的長方形)

師:這個圖形的面積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閉圖形,沒有面積。

(二)進一步認識面積(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1.探密游戲

這里有5個圖形,秘密就在其中的一個里面,想知道它在哪個圖形里嗎?老師給你一些提示,排除一些錯誤答案,請聽好:①它不在面積最大的圖形里,去掉誰?(提醒學生這是用觀察的方法。)②它不在面積最小的圖形里,去掉誰?③它不在圓里。④它在剩下的兩個圖形中面積較大的圖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

師:這兩個圖已經在桌面上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較大小。打開信封,可以讓里面的學具幫助你,先思考后小組合作。比比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

2.小組合作探究、匯報。

小組成員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課件出示)游戲的秘密

原來是智慧老人,為我們帶來一個寶盒,猜猜里面裝著什么?學生猜。

打開看看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已接近尾聲,談談自己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吧?

2.課本第50頁“練一練”第5題(2)。

“面積”是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面積”概念。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知識加以鞏固,提高計算和估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克千克和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估算。

二、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相互交流

1、談話引導

同學們,到現(xiàn)在為止,數(shù)學中我們已經學了幾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單位嗎?

如:表示時間的單位有哪些?還有表示什么的單位?

2、小組討論

由小組長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展示

并評出哪一組記錄的最完整。

(二)加深體驗,建立觀念

1、數(shù)一數(shù)

出示時間單位時、分、秒。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和記憶這些時間單位?

讓學生從鐘面的認識,1時、1分、1秒內所干的事情,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等方面復習時間知識。

2、比一比

出示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長度單位?

讓學生通過用手比劃,以及用語言描述,全面復習所學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把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

3、估一估

出示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質量單位?

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復習所學的質量單位及其進率。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

1、算一算

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9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獨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結合課本第10頁的第4題,讓學生根據(jù)路程的遠近,猜一猜他們是步行、乘車還是乘飛機?

3、 估一估

通過第125的第8題,使學生掌握千克與噸之間的計算與估算。

(四)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集體核對。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0

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

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shù)學題,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

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shù)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游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shù)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shù)學有關的趣味游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么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游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shù)莫剟?,并進行分析,然后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huán)節(jié)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fā),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tǒng)計,對表現(xiàn)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shù)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shù)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shù)學書里,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的方言里,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于是問“分數(shù),幾何?”謎底是兩個數(shù)學名詞:分數(shù)、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xiàn)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F(xiàn)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后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后: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么驚險!

三、自主創(chuàng)作題:

根據(jù)自己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與數(shù)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2

電子備課表

課題(內容)第一單元:解決問題課型新授課

年級(班級)三年級科目數(shù)學上/下冊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

與技能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過程

與方法訓練學生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描述路線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

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準確、簡潔地描述行走路線。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去過哪些地方?你是怎樣辨認方向,找到要去的地方的?

二、新授

1、創(chuàng)設情境:參觀動物園。

(1)熟悉導游圖。

出示例4主題圖。

動物園里有哪些主要場館,請用八個方位說明每個場館都坐落在什么位置?

(2)了解學生的參觀意向。

你最想參觀哪個地方?從大門出發(fā)可以怎樣走?

學生一人當游客,一人當導游介紹行走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師生共同評價,引領集體參與。同桌二人各選一個角色參與到游戲中,再換角色,多次練習。

教師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指導他們說清行走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3)解決問題。

文文位于長頸鹿館,她要去看獅子,再去猴山,應該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獅山,再從獅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位于獅山,要去熊貓館,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館,再從大象館向北走到熊貓館。

同桌互相提問題時,可以提的問題有很多。例如,從大門到熊貓館怎么走?

2、拓展。

師:看著這張導游圖,作為游客,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3、小結:通過剛才對行進路線的描述,你有什么想說的。

三、作業(yè)設計

1、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5—7題。

(1)明確題目要求。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敘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2、思維訓練從你所在市區(qū)的地圖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說一說自家相對于學校的位置。

計解決問題

行進中以一個地點作為中心來觀察其它物體的位置。

(觀察點不同,同一物體方向也就不同。)

教學反思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3

一、判斷題。

1、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3、平行四邊形對邊不相等。()

4、三角形有3個角。()

二、填空題。

1、長方形有()條邊,它是()邊形,長方形的對邊()。

2、平行四邊形有()個角,每個角都不是()角,是()角

3、正方形有()個角,()角都是直角,()互相平行。

4、正方形有()條邊,它是()邊形,正方形的4條邊()。

5、長方形有()個角,()角都是直角。

6、平行四邊形四邊相等,一條邊長6厘米,周長是()。

7、正方形邊長2分米,周長是()。

8、長方形長4米,寬3米,周長是()。

9、圍成一個圖形的()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10、平行四邊形有()條邊,它是()邊形,它的對邊()。

三、口算題。

140+60=40×6=50×8=78÷9=

32+18=690÷3=32×3=46+12=

四、應用題。

1、一個正方形周長120米,邊長多少米?

2、用2個長都是6米,寬也都是3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新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米?

3、一個長方形長10米,長是寬的2倍,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多少米?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

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xiàn)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

3、逐步發(fā)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利用鏡子進行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xiàn)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fā)展他們的空間知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說會更有趣味。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后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xù)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里也有一輪,猴子以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

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

(1) 照鏡子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2) 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

(3) 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xiàn)倒映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shù)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 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E

(2) 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 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

B、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

2、試一試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

(1) 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2) 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 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

A 8

(4) 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題

(1)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本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對比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 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xiàn)象。

第(3)題

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現(xiàn)在是5時”對嗎?

猜一猜:現(xiàn)在是幾時?

(4) 實驗證明

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shù)字)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

D、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比較課文里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

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

(5) 練一練

A、教師將時間調至3時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

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現(xiàn)在是幾時?

E、反轉時鐘,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一題:

(1) 先讓學生猜一猜,并打上對號

(2) 用鏡子來試一試,進行驗證。

第2題:

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如果對稱圖形能對折,那么折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無法對折,那么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辦法也是明智的。

2、實踐活動

3、(1)讓學生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

(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

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模板篇15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數(shù)和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過程,學會口算方法。

2.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 培養(yǎng)學生學會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樂園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為下面學習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提出問題:坐碰碰車20元,3人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呢?

預設:20×3=

提出問題:要怎樣計算呢?

預設1:可以用加法計算,20+20+20=60

預設2:2個十乘3是6個十,也就是60。

提出問題:那200×3=多少呢?

預設:2個百乘3是6個百,也就是600。

2.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

提出問題:坐過山車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錢?怎樣列式呢?

預設1:12+12+12=36。

預設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預設3:用3乘2等于6寫在個位,1乘3等于3寫在十位,就是36。

提出問題:為什么要把3寫到十位上呢?

預設:因為1表示1個十,1個十乘3就是3個十。

提出問題:想一想,12×4=應該怎樣計算呢?

預設:2乘4等于8寫到個位上,1乘4等于4寫到十位上。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三、鞏固練習

1. 口算下面各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0×7= 200×7 = 700×2=

21×4 = 23×2= 32×3=

2. 一輛兒童三輪車的價錢是90元。幼兒園買了4輛,一共用多少錢?

3. 一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計算方法。

四、課堂小結

提出問題: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1: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因數(shù)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預設2: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把兩位數(shù)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乘一位數(shù)后把乘得的積相加。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總結,幫助學生構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理清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4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