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的講話的主題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jié)。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那端午節(jié)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等等。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倍宋绻?jié)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那么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呢?
因為愛國詩人屈原看見國破家亡,于是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fā)、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后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jié)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jié)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fā)時節(jié)。為了避免疾病的發(fā)生,古人在端午節(jié)前后插艾葉用以驅蚊蟲,凈化空氣。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這樣來看,端午節(jié)是中國最早的“衛(wèi)生防疫節(jié)”。
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F在,龍舟競渡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
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芍^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很多,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你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jié)吧!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jié)隨想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fā)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著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jié)吧!每一個傳統節(jié)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大家接受我提前的節(jié)日祝福:端午節(jié)快樂!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祭端午,念先祖,弘揚傳統文化》。
五月初五,粽葉飄香,又到了一年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關于它的來歷,我想不少同學都有了一些了解。老師再簡單地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的來歷。
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大臣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卻遭到其他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職,還被趕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他的詩句“舉世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現在讀起來仍能感受屈原的氣節(jié)和偉岸。
后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懷沙》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他們有的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體。有的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和酒等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被定為端午節(jié),以此來紀念屈原。
現在的端午節(jié),同學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只有吃粽子了,你們知道,古代端午節(jié),人們都有哪些習俗和活動呢?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边@首《競渡曲》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描寫的一次賽龍舟活動。那時的人們到了端午節(jié),還有掛五彩線、染紅指甲、飲雄黃酒、掛鐘馗像、射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我們國家將端午節(jié)設立為國家法定節(jié)日,并且放假一天,各地還開展了許多的紀念活動,就是為了讓同學們充分感受端午節(jié)的氛圍,不要忘記我們的傳統文化。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學校也將開展各種活動。五年級的同學已經從家里帶來了蘆葉,將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包粽子。還要把親手包的粽子送給全校老師和社區(qū)的老人。我們還將認真閱讀有關端午節(jié)的各種資料,和南通市群藝館一起舉行“說端午”的演講比賽。在這里,老師也希望全校同學都能積極投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中。
同學們,隨著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一部分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圣誕節(jié)”、“愚人節(jié)”這樣的西方節(jié)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更加要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學習,并且要熱愛和保護我們的民族傳統。
可能很多同學還不知道,我們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端午節(jié),幾年前已經被亞洲拿來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為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并獲得成功??吹轿覀儑业膫鹘y文化卻成了別國的文化遺產,我們除了驚訝和尷尬,更應該問自己,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多少,學習了多少,做出了多少貢獻呢?
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五彩繽紛,傳統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chuàng)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讓我們從這次的端午節(jié)活動開始,積極學習和保護我們的傳統節(jié)日和傳統文化,讓古老的華夏文明煥發(fā)新的風采!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初二x班的__x,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了解端午節(jié)來歷,弘揚傳統文化。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jié)”。它是一個充滿人倫關懷的節(jié)日,我們的先民很早就將它過成充滿人間溫情的節(jié)日?!岸岁柟?jié)”“天中節(jié)”“天醫(yī)節(jié)”“龍舟節(jié)”“詩人節(jié)”“粽子節(jié)”“衛(wèi)生節(jié)”“女兒節(jié)”,眾多節(jié)日名稱讓我們感受到端午的節(jié)日溫度。
它是一個彰顯家國情懷的節(jié)日。一個民族需要有靈魂,端午正是追念與崇拜高尚靈魂的節(jié)日?!鞍裆嗥D,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其人格高潔,成為端午節(jié)中國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宋代蘇軾在三峽地區(qū)親見屈原家鄉(xiāng)人在端午水上競渡追念屈原的情景,寫下“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的詩句,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節(jié)日畫面。屈原等歷史先賢的精魂依然傳承于家鄉(xiāng)的江河大地。時至今日,每到端午,人們在江上拋粽子賽龍舟吟唱招魂與安魂曲?!坝幸不兀瑹o也回,莫待江邊冷風吹”的古老歌謠,依然回蕩在屈子家鄉(xiāng)人的心頭。秭歸人以粽子象征屈原的經歷與人格,當地流傳著這樣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原本是夏至時節(jié)象征陰陽二氣互相包裹的時令食品粽子,成為屈原人格象征的紀念物。節(jié)日的自然屬性向歷史人文屬性的升華,在漢魏六朝時代已經發(fā)生,它賦予端午節(jié)日以靈魂,將其從一般節(jié)日提升為重大民族節(jié)日。
20__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中國端午節(jié)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當代中國是開放的中國,端午節(jié)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面向未來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傳遞家庭溫情衛(wèi)護個體生命追念歷史先賢激揚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卓越的文化創(chuàng)新。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繼續(xù)傳承發(fā)展民族節(jié)俗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向世界奉獻我們優(yōu)秀的節(jié)日文化遺產。每一個傳統節(jié)日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凝結和沉淀。宣揚偉大愛國精神,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發(fā)展,從端午節(jié)開始。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