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孩子們:
大家下午好!
當你帶著暑假美妙的記憶踏進校園的時候,已是姹紫嫣紅,百花爭艷的九月。那奇香無比,沁人心脾的不就是桂花嗎?她是那么質樸無華,謙虛平易,卻香壓群芳,經(jīng)久不衰。你愿做桂花嗎? 10月的茉莉又是一番風景:他花朵潔白,芳香四溢。她是那么善良純潔,友愛文雅。你愿做茉莉花嗎?如今你看到的是千姿百態(tài),爭奇斗艷的菊花。她在秋風中長,她在寒風里開。你一定在想:我也很堅強,我也很努力,我和菊花誰更美呢?
我宣布:“我和菊花誰更美”—— 期末總結表優(yōu)大會現(xiàn)在開始!
一、全體起立!行少先隊隊禮!升國旗,唱國歌!(請坐下)。
二、辛勤的汗水必將換來豐碩的成果。大會進行第二項,有請閆主任宣布“三好學生”和“進步獎”學生名單,大家鼓掌歡迎!
三、我和桂花誰更香?大會進行第三項,有請__校長宣布“桂花藍卡少年”名單,鼓掌歡迎!
四、榜樣就在身邊!大會進行第四項,由__校長宣布“班級十佳”學生名單,掌聲歡迎!
五、芳香四溢,潔白純潔的茉莉花代表著你10月的優(yōu)秀,你得到了嗎?大會進行第五項,由__校長宣布“茉莉花藍卡少年”名單,掌聲響起來!
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大會進行第六項,由__校長宣布“級段十佳”學生名單,請獲獎同學上臺領獎,前三名發(fā)菊花。
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會進行第七項,有請“級段十佳”學生代表、來自六一班的__同學為我們傳經(jīng)送寶,大家歡迎!
謝謝__同學的精彩發(fā)言,
八、知道什么叫百里挑一嗎?百里挑一挑的就是你!大會進行第八項,有請__校長宣布“最佳藍卡少年”名單(每班一人),請獲獎同學上臺領獎!
九、“我和菊花誰更美?”現(xiàn)在有了答案!大會進行第九項,有請“最佳藍卡少年”代表、來自三一班的__同學發(fā)言,大家鼓掌歡迎!
“最佳藍卡少年”都和__同學一樣,比桂花更香,比茉莉更艷,比菊花更美!
十、大會進行第十項,有請我們的小藝術家和多才多藝的老師們同臺表揚精彩節(jié)目,掌聲在哪里?
十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同學們,當我們站在領獎臺上像菊花一樣綻放的時候,怎能忘辛勤耕耘,嘔心瀝血的園丁們!讓我們把感恩的掌聲送給我們親愛的老師們!大會進行第十一項,有請教師代表__老師發(fā)言,掌聲響起來!
十二、大會進行第十二項,有請__校長作重要講話,大家鼓掌歡迎!
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__校長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航程!
學海無涯天作岸,書山有路我為峰!讓我們牢記__校長的教導,以12月的“水仙花藍卡少年”和元月的“梅花藍卡少年”為目標,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迎著凜冽的寒風盡情綻放吧!
20__年秋“我和菊花誰更美”期末總結表優(yōu)大會到此結束!
【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文明禮儀的解讀,讓學生了解為人處世必須遵循文明禮儀。
2.情感目標:通過《弟子規(guī)》的貫穿,來讓學生了解在校的文明禮儀有哪些要求。通過小品和場景再現(xiàn),讓學生明白文明禮儀的重要性。通過快板及照片回放總結學生對于在校文明禮儀的認識。
3.行為目標:通過對文明禮儀的認識,規(guī)范學生自身的衣著、姿態(tài)及言行。
【活動背景】
預初的學生剛跨入中學校門,常有許多不注重文明禮儀的地方。同學之間時常發(fā)生小摩擦,小口角。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讓學生能從細節(jié)中真正把握在校文明禮儀的要求。
【活動準備】
1、準備小品《坐能成名》;
2、準備場景再現(xiàn)“搶湯”;
3、準備快板;
4、準備舉手快答的搶答題;
【班會流程】
一、引入主題
由主持人請出同學扮演的“吳教授”,請他為我們講解如何成為有禮儀的中學生。
二、文明禮儀的三個方面
1、衣著禮儀
(1)《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照片對比,學生發(fā)言
(3)自我檢查衣著是否規(guī)范
(4)誦讀《弟子規(guī)》
2、站姿坐姿
(1)《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同學講解
(3)小品《坐能出名》
(4)同學示范坐姿站姿
(5)大家一起練習坐姿站姿
3、交往禮儀
(1)《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場景再現(xiàn)
(3)同學討論
(4)場景再現(xiàn)
(5)快板總結
(6)師生禮儀討論
(7)照片重現(xiàn)
三、尾聲
(1)舉手快答
(2)教師總結
(3)《新弟子規(guī)校園篇》誦讀
【主題班會說課】
《知書達“禮”》主題班會說課稿
預初年級
這個主題班會的對象是預初的孩子。預初學生剛踏進中學的校門,許多學生對中學的生活還不習慣,對中學的要求還不明確。許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不太注重對自身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教室里走廊上也經(jīng)常發(fā)生摩擦與矛盾。因此我希望用《弟子規(guī)》作為一個導引,讓他們能從中發(fā)現(xiàn)自身文明禮儀的不足之處。
本節(jié)班會共分四個板塊1、衣著禮儀,2、站姿坐姿,3、交往禮儀4、尾聲構成。
第一板塊衣著禮儀。這一部分主要是以《弟子規(guī)》中對日常衣著的規(guī)范來引出兩組衣著整齊與衣著不整照片的對比。讓同學談談對衣著不整的看法。并且由此推及到自身,看看自身有沒有什么衣冠不整的地方,進而及時改正。
第二板塊主要是站姿坐姿的培養(yǎng)與訓練。以《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引入,請同學解釋其含義。并請學生觀看一個《坐能成名》小品,了解張九齡以坐而成名,推及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并根據(jù)要求全班一起練一練站姿與坐姿。
第三板塊交往禮儀。用《弟子規(guī)》中的內(nèi)容引入。請同學看一個場景再現(xiàn),中午打湯時同學之間相互爭吵不謙讓。讓同學們來講講其中有哪些不符合禮儀規(guī)范的地方,談談后果會如何。聽完同學發(fā)言之后再來一個良好的文明的打湯場景再現(xiàn)。從場景再現(xiàn)的討論中讓學生了解如何才是良好的同學間交往的禮儀規(guī)范。并由兩名同學表演一段快板來總結弟子規(guī)中有關交往禮儀的內(nèi)容。接下去請學生自己談談有哪些師生之間的禮儀規(guī)范。然后播放一組學生做得好的師生禮儀,讓學生了解除了要遵循與同學之間的禮儀外更要遵守師生之間的禮儀規(guī)范。
最后班會的結尾安排了兩個集體活動。
一、“舉手快答”,安排學生將之前學到的文明禮儀用搶答題的形式加以鞏固,并在這一搶答的環(huán)節(jié)中注重自身的文明禮儀。
二、全班誦讀“新弟子規(guī)之校園篇”,以此來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提出新的要求。
完成這次主題班會后,反思整個過程有以下的感受。
一、學生對某位同學扮演教授講授《弟子規(guī)》的形式樂于接受,活躍了一定的課堂氣氛。對于一些小品及場景再現(xiàn)出自他們自己的生活,學生顯得比較積極。
二、同學在參與搶答的過程中,熱情度比較高,也都能將文明禮儀表現(xiàn)出來。
三、由于時間比較緊,學生年齡較小,所以主持人對場面的掌控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不夠強。在設計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各抒己見的范圍不夠廣,思考的內(nèi)容還不夠完整。
尊敬的各位評委:
您們好!
我是第 二號參賽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八年級主題班會——《我成長,我擔當》。下面,我將從這節(jié)課的設計背景、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七個方面進行說課。敬請各位專家評委指正。
一、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設計背景”
當前,我們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平時家長們的溺愛,包辦太多,這種先天的嬌生慣養(yǎng)和后天的溺愛造成了他們責任感不強,他們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有哪些。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fā)展的基礎,所以,認清角色與責任,讓學生“知責任、明責任、擔責任”對成長中的初中學生來說顯得非常重要。為此,我根據(jù)這一需要設計了這節(jié)以《我成長,我擔當》為主題的班會課。
二、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班會課活動的開展與交流,而我想讓我班的孩子們認識到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應該熱愛自己,敬畏生命,快樂成長,學會擔當,去做一個“知責任、明責任、擔責任”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并且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通過參與本節(jié)班會課活動,使學生能夠明確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他人應盡的責任。
3、通過本節(jié)班會課活動的開展與交流,而能使同學們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步的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三、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準備”
為了使這節(jié)班會課的教學目標順利達成,而課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動準備。分為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二塊進行。
教師準備:搜集大量的和愛崗敬業(yè)、責任及擔當?shù)扔嘘P的資料、視頻、圖片、案例等。
學生準備:
1、課前搜集愛崗敬業(yè)、責任擔當?shù)南嚓P故事;
2、排演情景劇、詩朗誦、小品等,要求同學們自創(chuàng)、自編、自導、自演、自娛自樂、自感自悟!
四、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這節(jié)課,要讓學生們理解(感受)到責任心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生們要學以致用,逐漸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shù)娜恕?/p>
五、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方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主題和具體內(nèi)容,結合初中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認知規(guī)律及認知基礎等因素,我準備采用講述法、課堂討論法、學生互動交流法、表演節(jié)目、舉例子等方法來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
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調動初中年級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然后讓他們盡可能的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去感知、體驗、思考、收獲,以達成最初的教學目標,并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六、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過程”
根據(jù)本次班會的主題、教學目標,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情境導入”、“互動平臺”、“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情境導入
由視頻引入,播放視頻《5.12地震的一瞬間》。視頻中,由于教師的盡職盡責挽救了許多生命,通過視頻內(nèi)容,教師引導學生們說出“責任”主題詞,讓學生以前人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責任感;為什么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怎樣做才是有責任心的人呢?由此,導入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
(二)互動平臺
1、學生觀看視頻《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鄉(xiāng)村教師鄭光和》;
2、學生表演情景劇《最美司機》;
3、學生詩朗誦《天使是什么》。
4、他們都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沉思:他們那一顆顆閃光的責任心讓我們不由地想起“我的責任”。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該肩負起怎樣的責任呢?
首先讓我們來理解“責任”的含義。(幻燈片顯示)
1、“責任”是分內(nèi)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該做的工作。
2、“我的責任”有哪些?
(教師明確):人生于社會,享有人生的權利,也要盡人生的責任和義務。人生責任包括哪些?我們一起來帶著這個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設計小品《今天誰值班》,讓我們看到周圍的不和諧的音符,同時安排孩子們對小品“議一議”。讓同學們各抒己見,以此,過渡到話題討論“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過正反兩方面的討論來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進一步增強做一個愛崗敬業(yè)、有責任心的好孩子的決心。
2、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見的責任方面的故事。而通過典型事例充分感受責任心體現(xiàn)在平時點滴小事之中,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shù)娜恕?/p>
3、讓學生宣誓,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通過宣誓引起孩子們思想上的共鳴。
4、聯(lián)系實際,討論并明確“我的責任”。
(教師明確):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中,在不同場合里都會擁有不同的身份,擔當不同的角色。但不論擔當什么角色,都要負起角色責任。
a、接下來要求學生按下面的方式簡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產(chǎn)生不同的責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責任是孝敬父母、承擔家務、好好學習等;在學校,我是學生,我的責任有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努力學習、熱愛集體等;在社會,我是公民,我的責任有遵紀守法、以良好行為創(chuàng)造美好的社會等。
(教師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如子女應該孝敬父母長輩,承擔一定的家務,為父母長輩分憂等;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尊敬老師,努力學習,同學的責任,同學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等;而擔任社會角色時,作為一個公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會規(guī)范,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由于這些角色經(jīng)常是重疊的,責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個角色有時同時承擔著多種責任。)
b、結合平時實踐活動,請學生談談?chuàng)尾煌巧珪r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
舉例:比如有的同學不認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學熄燈之后喜歡講話;有的同學認為學校各種活動與己無關;有的同學經(jīng)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讀書為借口失蹤幾天;有的同學結識社會青年,參加打架斗毆等等。
c、暢所欲言:“我的責任”.
在家、在校、在社會,我該怎樣負起我的責任?要求:把行為具體化,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山Y合自身的生活、學習,具體談談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
d、列舉社會上負責任的事例,引導學生思考:你明白自己的責任有哪些嗎?怎么做才是負責任呢?
首先想想:你有責任感嗎?比如:對班級你有責任感嗎?你的責任感體現(xiàn)在哪里?我做得是不是還不夠好?例如… …我怎么就可以做得更好?
(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老師明確):在我看來,責任感不僅表現(xiàn)在對自己的學業(yè)上,要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還表現(xiàn)在對校園生活和班級生活方面的態(tài)度上。
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在他的《飲冰室全集》中這樣論述責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人生第一樂事當然就是這責任的完成。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長久,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所以,希望同學們時時記得身上背負的重任,為家人,為自己,為社會,為別人負起自己的一份責任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只是一株小樹苗,但只要你學會負責,學會擔當,明天你就是國家的棟梁!謹記:沒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自私的人;擁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成功的人!
同學們還要知道:向今天負責的人,才是對自己負責的人?,F(xiàn)在的你不知有沒有對小時候的你所做的事感到后悔?怎么才能對那個今后的你負責呢?答案只有一個:對今天負責,抓住今天的機會,為今后的你打好基礎!
在《責任之歌》的音樂聲中結束本節(jié)主題班會課。
七、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反思”
本次以《我成長,我擔當》為主題的班會,不僅給同學們增添了一次鍛煉自我的機會,也給有才華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責任心、愛崗敬業(y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過這次班會課,同學們更加了解如何更好的做到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shù)娜?,這也是我們開展這次主題班會課的最大初衷。
以上,是我這節(jié)《我成長,我擔當》主題班會課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專家評委及同仁們批評指正。第二號選手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能和在座的各位老師共同探討如何組織班會活動。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感恩母親》。下面,我就這節(jié)班會課的設計和大家交流交流,不妥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班會課的設計背景: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币虼耍H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性。在平時跟孩子們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們都很愛自己的媽媽,因為媽媽總是無私的奉獻著她們的愛,洗衣做飯,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但如果談到要怎么來感謝自己的媽媽,把感恩付諸行動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jié),正好利用這樣的一個有意義的日子,我想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愛的情感,把親情回報付諸實踐。
二、班會課的目的:
主要有兩個:
1、讓學生了解親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回報親情,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媽媽,知道媽媽的不易,理解媽媽,學會感恩,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行動。
三、這次班會課我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1、教室環(huán)境布置,出一期以“感恩”為主題的黑板報,營造感恩氛圍。
2、在母親節(jié)那天,讓學生為母親做一件事情。
3、讓學生準備好班會課的節(jié)目,如詩歌朗誦和搜集表現(xiàn)“偉大母愛”的故事。
4、制作班會課的。
5、寫好主持稿。
6、制作感恩小卡片。
四、我們班會活動形式也有很多樣:
主要有講故事、朗誦、討論、寫“感恩卡”和手語舞蹈等形式。
一、背景分析
低年級孩子拖拉現(xiàn)象普遍,日常生活拖拉:具體表現(xiàn)在起床上學拖拉,吃飯拖拉,睡覺拖拉,游戲活動拖拉;學習生活拖拉:具體表現(xiàn)在寫作業(yè)拖拉,上交作業(yè),各種通知拖拉,搞衛(wèi)生拖拉,放學拖拉等等。這種現(xiàn)象,一方面源于孩子自身的心理成長特點,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比較隨心所欲;另一方面,孩子沒有品嘗到拖拉帶來的苦果,而學校和家庭教育上,很多時候又沒有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規(guī)范。因此,在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中,容易因為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教育的實效性落實不到位,而導致拖拉行為。針對這種現(xiàn)象,結合低年級學生感知發(fā)展特點:需要具體形象,有趣而又直觀的生活原材料給他們?nèi)ジ兄?,領悟。我設計的班會主題《不做拖拉的寒號鳥》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拖拉的成因,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寒號鳥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拖拉是一種會遭受苦果,并且產(chǎn)生不好影響的行為。
2、通過模擬生活小場景,讓學生表演吃飯拖拉,作業(yè)拖拉,游戲拖拉,睡覺拖拉;體會自己身上存在有拖拉現(xiàn)象。
3、了解拖拉行為的壞處,如何做一個不拖拉的小學生。
三、教學方法設計
基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做事拖拉不一定能深刻認識到。并且也不清楚,做事拖拉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通過借助故事,視頻,游戲等形式向學生傳遞做事拖拉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怎樣做才能做到不拖拉。
四、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環(huán)節(jié)一 寒號鳥故事揭示拖拉主題
播放寒號鳥的故事,結合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一開始,通過故事視頻的形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且在故事中去感悟寒號鳥為什么凍死。通過故事,讓學生悟出,懶惰,拖拉是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從而引出我們的班會主題《不做拖拉的寒號鳥》
(二)環(huán)節(jié)二 大事小事話拖拉。
情境表演,給出四組畫面:吃飯拖拉,被媽媽罵;作業(yè)拖拉,被媽媽強烈要求做到深夜,打瞌睡;放學拖拉,趕不上公交,要等下一趟;課間游戲拖拉,上課鈴聲響了,被老師批評懲罰。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表演,讓學生在情境表演中,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拖拉現(xiàn)象;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借助情境延伸,找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還有那些拖拉小毛病。
(三)環(huán)節(jié)三 生活,學習怕拖拉
播放故事,盼盼夢游拖拉國。通過讓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故事,感受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心情。讓學生說一說,這次夢游拖拉國,他的具體感受。緊接著,展示兩組視頻,一是醫(yī)生搶救病人;二是消防官兵滅火救人。分組討論:
(1)“120”送病人時假如拖拉了……醫(yī)生搶救病人時假如拖拉了……
(2)消防隊員奮力滅火時假如拖拉了……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以投射的方式去感受盼盼的著急心情,更能讓學生懂得拖拉帶來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通過由小到大,把生活中學生不常遇見和經(jīng)歷,但是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拖拉的不良后果。通過視頻,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的自主去發(fā)現(xiàn)拖拉不良后果,相對于說教來說,更加有說服力。
(四)環(huán)節(jié)四 榜樣示范不拖拉
播放聞雞起舞的故事。讓學生體會,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是成功者的良好品質。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珍惜時間就是不拖拉的一種表現(xiàn),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是成功人士大部分擁有的特質。
(五)環(huán)節(jié)五 一起比賽去拖拉
出示,讓學生寫數(shù)字,比比誰最快。沒有提前告訴學生要做什么準備,有的學生可能課前,練習本,筆都沒有整理好,所以翻找本子,筆記的速度不一樣。通過小組內(nèi)比賽,分享一下,動作快的原因。從而,讓學生體會,做事不拖拉,除了要珍惜時間外,還要集中注意力聽從指令,以及做好分配合作工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讓他們知道在生活,學習的很多場景中常常會因為拖拉而導致自己的失敗。從而讓他們知道做事不拖拉,應該可以怎么去解決問題。
(六)總結升華
體驗卡:你們想當小蝸牛還是小兔子???
剛才我們做游戲的時候為了得第一,要和別人比,我們動作很快,可平時我們有些事,如整理書包、吃飯、起床穿衣時并沒有人和我們比,只能自己跟自己比,該怎么辦呢?出示:體驗卡。你們想當小蝸牛還是小兔子啊?
讓我們一起來體驗做事不拖拉的快樂吧!請爸爸媽媽給你們當裁判,一周后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小兔子多。
設計意圖:一節(jié)班會課收到的效果是很難持久強化學生的行為的,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一起把這個拖拉的壞習慣去掉,堅持好的習慣。